每日動態:「鐵拳」系統/「先鋒」項目/MK54魚雷/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

2020-11-19 騰訊網

1

美陸軍暫停「布雷德利」加裝「鐵拳」系統

將列裝最新型布萊德利步戰車

美陸軍將暫停在「布雷德利」步戰車上加裝鐵拳主動防護系統,並儘快直接列裝改進型A4「布雷德利」步戰車。一方面取決於在A3型「布雷德利」步戰車上配裝「鐵拳」主動防護系統的試驗因為技術原因失敗,加之陸軍2020財年預算被減少無力再支撐進一步的改裝試驗。

A4比A3有重大改進,預計能夠滿足重約700千克(1543磅)的輕量化「鐵拳」主動防護系統的需要。美陸軍2月底接收首輛A4,計劃4月進行生產驗證試驗,之後9月進行作戰試驗。待全部試驗完成後,首批138輛A4將於2021年7月至9月間運至位於歐洲的美陸軍裝備預置庫,並計劃於2022年中到2022年底,完成另外一個旅戰鬥隊的A4列裝。

作者 |盧忠誠(陸軍研究院)

編輯 | 劉偉雪

2

美空軍公布三大「先鋒」項目

美空軍「先鋒」項目將通過樣機開發與試驗,快速發展先進新興武器系統和作戰概念,為作戰人員提供優勢能力,支持美空軍科技戰略。近日,美空軍公布三大「先鋒」項目,分別是:「金色部落」項目,尋求構建集成武器系統,演示協同自主的網絡化武器。這些武器將通過共享、接收並分析數據實現協同作戰,並可為作戰人員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導航技術衛星-3」(NTS-3)項目,旨在增強全球定位、導航與授時能力。NTS-3項目將演示天基試驗飛行器、地面指控中心以及基于敏捷軟體的無線電等;「Skyborg」項目,尋求將自主無人機技術與開放任務系統集成,組建有人-無人編隊。「Skyborg」項目將開發可遂行美空軍任務的自主無人機樣機。

作者 | 竇瑋璇

編輯 | 佘曉瓊

3

美海軍計劃為MK54魚雷研發新型推進系統

美海軍已與洛克達因公司籤訂6320萬美元的合同,為MK54 MOD 2先進輕型魚雷(ALWT)研發新型推進系統。該公司將負責為MK54魚雷開發「先進化學儲能推進系統」(SCEPS)和魚雷尾部,以提升該雷的性能。

MK54魚雷是為適應美海軍淺海作戰而開發的新型輕型魚雷,由雷聲綜合防禦系統公司和海軍聯合開發,採用混合設計方案,集美海軍三大主戰魚雷優點於一身,即採用MK46魚雷的戰鬥部和推進系統,以及MK50和MK48魚雷的最新技術,可由水面艦艇、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部署,可以最小的換裝成本替換海軍裝備的MK46魚雷。

作者 | 閆璞(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

編輯 | 張岸佳

4

諾·格公司擴大研發團隊

支持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研發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於當地時間2月25日宣布,為實現美空軍洲際彈道飛彈(ICBM)庫存的現代化,將與貝克特爾公司以及奎託斯防務與安全解決方案公司開展合作。貝克特爾公司將開展設計與整合以及發射系統設計工作。奎託斯防務與安全解決方案公司將開展運載工具運輸方面的研發工作。諾·格公司的「陸基戰略威懾」(GBSD)團隊負責人格裡格·曼努爾表示,擴大後的團隊均擁有為美國及其盟國在未來50年內提供安全、可靠和有效核威懾力量所需的能力。

「陸基戰略威懾」是美國空軍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旨在替代現有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該飛彈雖經過多次升級改造,但仍存在技術老化、部件陳舊以及維護成本高等問題。該飛彈計劃服役到2030年。據悉,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項目將於2027年交付,2029年部署。自2030年代初起,年產量將達到60~80枚。計劃未來採購新一代飛彈600枚以上。新型飛彈預計服役壽期50年。

作者 | 楊力(核信息院)

賈晨陽(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

編輯 | 劉偉雪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真理」美國「民兵」洲際彈道飛彈,名不副實
    據外媒報導,10月29日美國空軍發射了一枚未攜載核彈頭的LGM-30「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這樣的新聞今年已經是第四次看到了,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對這個號稱世界「三大真理」之一的「民兵」洲際彈道飛彈產生了興趣。是否想知道它究竟能打多遠,精度如何?下面我們就好好盤盤它。
  • 好奇心: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時,經過他國上空,為何不會被擊落?
    好奇心: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時,經過他國上空,為何不會被擊落?說到洲際彈道飛彈,知名度比較高的應該是前蘇聯的「撒旦」,也就是俄羅斯目前服役的R-36M彈道飛彈,北約代號為SS-18 「撒旦」,該型的飛彈也是目前體積最大、威力最大的現役飛彈,另外,美國「民兵」系列中的民兵-3,中國「東風」快遞中的東風-41,法國的M-51彈道飛彈,射程都在1萬公裡以上。
  • 柯林斯公司將為美國空軍洲際彈道飛彈現代化計劃開發機載發射平臺
    雷神技術公司所屬的柯林斯公司將為美國空軍洲際彈道飛彈(ICBM)系統現代化項目開發機載二級發射平臺(SLP-A),以取代現有的機載發射控制系統,支持美國空軍地面戰略威懾(GBSD)計劃。該合同由總承包商諾格公司授予。
  • 非洲內陸國有夢想:老闆,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來30枚!
    就是GDP不到2500億美元這樣一個非洲國家,日前卻被曝出向法國求購總價值40億歐元的軍火,其中包括30枚潛射洲際彈道飛彈。3套、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要求配備核彈頭)30枚。    ◎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來3打兒可還行?
  • 被美稱為「末日魚雷」的俄制「波塞冬」核魚雷,威力有多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核武器的投放方式也從只能從轟炸機上空投,演變為可利用飛彈發射,如射程超過一萬公裡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以及從核潛艇上發射的海基洲際彈道飛彈等。 一種是認為該型核魚雷採用「兩核」,即採用了無限續航的核動力系統和核彈頭。改進後的「波塞冬」核魚雷個頭比較大,因此也可將其視其為一款自主無人潛航器。由於配備有近乎無限續航的核動力系統,因此在不出故障的情況下,該型核魚雷的攻擊範圍可達10000公裡以上,這已經達到了洲際彈道飛彈的打擊距離了。如果再配以發射載體——核潛艇,幾乎可以攻擊任意海上目標。
  • 美軍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無人再能打到美國本土
    由於威力過大,洲際彈道飛彈也是人類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末日武器」。    (美國陸軍的LGM-30「民兵III」洲際彈道飛彈,其為美國陸基唯一核打擊手段)  洲際彈道飛彈為何強?那就是因為它那近乎無法攔截的能力,既然洲際彈道飛彈的擁有國都有能力毀滅對手,那麼在互相投鼠忌器的情況下,世界就能以一種頗為奇怪的狀態維持和平,需要注意的是,和平僅僅建立在「互相確保毀滅」的基礎上,如果某一個國家自信已經有能力保證自己不會在敵方的洲際彈道飛彈襲擊下毀滅,就會打破平衡。  是不是感覺很難理解?
  • 美艦首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那麼能攔截東風-41嗎?答案揭曉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海軍首次從軍艦上發射了攔截彈並且還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稱美國軍方從位於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測試基地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隨後停留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的「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使用了「標準—3」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彈,將這枚彈道飛彈攔截並且進行了摧毀。標準3反導系統是美國設計的一種將用於艦載的一種飛彈系統,按照美軍的計劃它將是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3000公裡射程的中程彈道飛彈
    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實現洲際彈道飛彈性能的增長潛力(5噸彈頭的射程為8000公裡)。替代方案是: ILN-與德國A4b一樣,用於擴大射程的有翼火箭。但是與彈道飛彈相比,這需要解決制導,高溫材料和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新技術問題。 有翼的可分離戰鬥部。這將比有翼火箭方法更輕,但是需要在相同技術領域進行大量研究。
  • 最強洲際彈道飛彈來襲!射程超20000公裡,薩德根本無力招架
    蘇聯曾經也算是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只不過隨著它的解體,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不過其滿地部署洲際彈道飛彈的「陋習」還是完美的遺傳給了俄羅斯,即便其在常規軍力和水面艦艇等方面的發展有所滯後,但其戰略打擊能力絕對稱得上一流水準,尤其是在研的RS-28彈道飛彈,或將取代R-36M彈道飛彈成為俄軍新的戰略威懾武器,更有消息稱,需要500
  • 美洲際彈道飛彈部隊配備休伊直升機,保衛核武器發射井絕對安全
    HH-60G在機鼻座艙的雷達罩內安裝了本迪克斯-金1400C導航雷達、AN/ASN-137都卜勒雷達、GPS慣導系統、移動地圖顯示器、保密通訊系統、自衛對抗設備,包括「迪斯科燈」、AN/ALE-40箔條-紅外幹擾彈投放器、AN/APR-39A(V)1威脅告警接收機。
  • 俄媒:俄羅斯已經5次成功試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  這份報告中說:「2012年至2020年,5次成功試射攜帶有高超音速可變軌滑翔彈頭的『先鋒』洲際彈道飛彈」。     俄羅斯「先鋒」高超音速飛彈試射畫面  2018年12月,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表示,在4年前,「先鋒」洲際彈道飛彈研製項目曾面臨中止的危險,但俄羅斯工業部門把握住了機會並最終研製出這種武器
  • 俄羅斯新成立一個軍區,要幹就幹大的
    軍情畫外音:拜登將於明年1登臺,普京籤署命令,俄羅斯北方艦隊將從明年1月1日正式升級為獨立軍事行政單位,可以說,自從拜登獲得大選勝利那天起,普京就加速進行武裝準備,以更加的拳頭和全面提升的作戰能力來迎接,拜登上臺後將打過來的鐵拳。
  • 中國第一款可以從本土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
    1971年,中國第一款可以從本土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次進行了短射程試驗並取得成功。此後十餘年又多次舉行短射程低彈道、高彈道飛行測試,終於在1979年1月取得成功,轉入全射程飛行試驗階段,一旦成功將使中國核力量的戰略威懾能力大幅提升。
  • 中美俄核潛艇裝備魚雷數量對比!美38枚,俄45枚,中國呢?
    而核潛艇一般都會配置不同的進攻型飛彈,不同的配置也就決定了核潛艇的作戰定位,配置潛射洲際戰略飛彈的核潛艇為戰略型潛艇。還有搭載巡航飛彈的巡航飛彈核潛艇,而為了應對敵方潛艇,無論是攻擊核潛艇還是巡航飛彈核潛艇都會配置魚雷,魚雷保證了潛艇的反潛作戰能力,而魚雷的數量也側面體現核潛艇的作戰能力,像俄羅斯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除了配置20具潛射洲際飛彈外,還會配置45枚魚雷,是目前配置魚雷最多的潛艇。
  • 俄暫停鐵路機動飛彈項目,重點研製「薩爾馬特」和「邊界」
    「鐵路機動彈道飛彈發射系統並不僅僅是幾輛裝有彈道飛彈的火車,其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包括指揮控制、後勤保障、鐵路運行等,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戰略武器與軍控問題專家吳日強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
  • 英媒:一枚就可摧毀法國,俄將測試「突破所有防禦系統」新型飛彈
    「薩爾瑪特」洲際彈道飛彈(圖源:塔斯社)據《每日郵報》4日報導,俄羅斯計劃試射其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薩爾瑪特」(RS-28 Sarmat),據稱其能摧毀相當於整個法國國土面積的地區。俄羅斯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從卡車發射架升空(圖源:美聯社)報導指出,「薩爾瑪特」飛彈的測試曾多次被推遲,但官員們現在表示,該飛彈將於2022年進入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服役。
  • 講武談兵|韓國將裝備新戰術彈道飛彈,劍指朝鮮炮兵堅固工事
    近日,韓國國防採辦項目管理局對外宣布,韓國國防項目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採購至少200枚最新研發的KTSSM戰術彈道飛彈,作為打擊朝鮮炮兵堅固工事的利器。根據計劃,這批飛彈將在今年年內投入量產,2025年之前完成全部交付。筆者曾在2017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業展覽會上,首次接觸到KTSSM戰術彈道飛彈。
  • 俄羅斯試射最新彈道飛彈,美國再次緊張,普京已證實進入最後階段
    並且俄羅斯最近又開始了洲際彈道飛彈RS-28"薩爾馬特"的試射。 RS-28洲際彈道飛彈研發工作於2009年開始,這種新型飛彈的第一張圖片是在2016年解密的。
  • 美國疫情地圖一片紅,海軍卻傳來好消息,宙斯盾攔截彈道飛彈
    最近這段時間最受世人關注的新聞,恐怕就是美國大選和新冠疫情了。美國大選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觀其形勢、知其結果,犯不著過於操心。而新冠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敏感神經,不可不慎重對待。不過,就現在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美國新冠疫情的防控情況不容樂觀,甚至是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