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2020 脫貧攻堅決勝時】家門口的「帶貧農場」實現貧困戶脫貧...
(原標題:【決勝2020 脫貧攻堅決勝時】家門口的「帶貧農場」實現貧困戶脫貧增收)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陶璐璐)在漯河市郾城區李集鎮西孟村,有著這樣一片土地:瓜果滿枝頭
-
陝西佳縣:扶貧農場裡的脫貧「翻身仗」
而就在這幾年,通過建設扶貧農場等舉措,佳縣已經完成了102村16396戶43690人的脫貧退出任務,貧困發生率降至0.95%,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的縣市區」,在「小農場」裡打贏了一場脫貧翻身仗。
-
巾幗助力脫貧|我市劉毅家庭榮獲2020年「荊楚脫貧攻堅最美家庭」
巾幗助力脫貧|我市劉毅家庭榮獲2020年「荊楚脫貧攻堅最美家庭」 2020-12-24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禹州:創辦家庭農場 帶動村民致富
小小的葡萄,是這個村的驕傲,也是村內貧困戶脫貧的「功臣」。近日,張得鎮小寨村村民張自科開辦的家庭農場正式開園採摘,在此務工的貧困群眾正在採收成熟的葡萄,並裝箱銷售。張自科今年58歲,鄭州市人,長期從事做市場管理工作工作。2014年來到禹州創辦了這個家庭農場。
-
米林紅太陽家庭農場開展收購靈芝資金兌現活動
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紅太陽科技示範家庭農場自2012年開始探索種植生產藏藥材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積極打造出靈芝標準化種植基地2個,佔地近300畝,有效輻射帶動附近6個村近
-
脫貧路上「種」下希望
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打贏這場攻堅戰,離不開農村肥沃的土壤。自戰役打響以來,我市各縣區紛紛出臺特色種植業精準脫貧扶持政策,提高了貧困戶的種植積極性,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農業發展需要龍頭帶動。
-
昔日貧困戶今朝帶富人
早年,他創業失敗負債,又因母親常年疾病纏身需要支付高昂的醫藥費、兩個孩子在校讀書,家庭開支巨大,生活一年比一年艱難。其間,他也曾背井離鄉,到青海務工補貼家用,但始終未能改變家庭經濟狀況。2015年,他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堂堂七尺男兒成了貧困戶,並不是件光榮的事。再說,我常年在外打工解決不了問題,一家人還需要我照顧。我得幹出一番事業,活出個人樣來。」王永定說。
-
【華容鮮聞】淘寶店主無證經營「網絡書店」獲刑2年;小孩鬥嘴引發鄰裡矛盾 調解介入雙方和好如初
如今,在華容S306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嶽陽市區唯一一家龍果種植基地——葡林嘉源家庭農場,大家可親手採摘新鮮的火龍果了。火龍果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醫藥」為一體,特別是紅心火龍果,花青素含量更高,是一種綠色健康食品,近幾年進入大陸市場,尚未遍布市場。
-
安徽東至縣東流鎮「產業 就業」合奏脫貧進行曲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東流鎮堅持產業、就業「兩業」並舉,脫貧致富「雙輪」並驅,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穩定持續發展產業,力爭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走在前列、爭當先鋒。
-
「萍丫頭」華容糰子走俏農博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龔 豔 特約記者 吳德勝 朱開見)「還真不是王婆賣瓜,萍丫頭華容糰子味道的確不錯。」10月31日第22屆中國中部農博會上,「萍丫頭」糰子展廳前排著兩條長長的隊伍。華容縣政府副縣長黃建明的品嘗,給華容糰子作了一次免費廣告。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湘潭市發改委:發揮牽頭作用 致力潭橋村脫貧
2016年全村脫貧摘帽退出,現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8戶570人。到2019年底共計脫貧153戶559人,還有5戶11人今年必須全部脫貧。已脫貧貧困戶2019年人均收入達到11106.55元,2020年預計可以達到12000餘元,遠遠超出脫貧標準。湘潭市發改委聯點幫扶湘鄉市壺天鎮潭橋村,致力脫貧攻堅,潭橋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
民兵帶頭致富,遼寧省清原縣百餘貧困戶脫貧
7月7日,遼寧省清原縣人武部政委侯慶明接到了該縣敖家堡鎮于家堡村貧困戶劉桂英的電話,劉桂英激動地告訴他,自從跟民兵連長胡景髮結成幫扶對子,日子一天一個樣,脫貧摘帽指日可待。胡景發是于家堡村的民兵連長,同時也是縣人武部培養的致富帶頭人。
-
貧困戶全部達到退出標準,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饒平脫貧有良方
該項目位於該鎮雙羅村尖山 , 項目規模 380 畝 , 項目惠及全鎮有勞力貧困戶 148 戶 533 人 , 帶動貧困戶增收 24 萬多元。此外 , 由鎮統籌與潮州市光華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光伏發電項目 , 作為貧困戶資產收益項目 , 以 " 公司 + 農戶 " 的模式 , 聯結貧困戶 140 戶 510 人 , 投入 "631" 資金約 427 萬元 , 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促脫貧。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肥東:大戶扶幫帶 「造血式」扶貧有成效
10月14日,肥東縣愛雯家庭農場負責人湯自鳳向記者介紹,該農場自2016年始成為梁園鎮扶貧產業園,斥資500多萬元,先後流轉土地501畝,包括蔬菜鋼架大棚、承包魚塘、露地蔬菜和麥稻兩季田。自2016年起,農場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實現就地就業;通過土地流轉,貧困戶獲得租金收益每畝每年530元;通過戶貸企用,分貸統還,讓貧困戶變股東,入股扶貧蔬菜產業園,從中得到分紅收益。
-
脫貧了,貧困戶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多月前,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貧困戶李永珍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村裡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李永珍的脫貧逆襲,是「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帶來的神奇效果。在白坭村,還有許多類似的「脫貧故事」在田間地頭生動上演。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光伏項目與太陽能路燈。
-
【華容鮮聞】嶽陽17歲乖乖女吸毒身亡 事前疑被4名男子性侵
東華醫院當晚值班的姚醫生在事發多天之後,仍能回憶這個長相俊俏的高個女孩,「很顯然是吃了搖頭丸,我建議她做個尿檢。」檢查結果證明了姚醫生的判斷,他讓李悅留院觀察治療,並開了一些解毒的藥物。「光是我們科室,一年都要接診數十上百例這樣的女孩,吃了搖頭丸之後產生幻覺又哭又鬧。」
-
從51歲的貧困戶,到帶動60多人增收,這位老農是怎麼做到的?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朱絲語 從「51歲+貧困戶」,到帶動60多人增收,這位到了知天命年齡的村民是如何做到的?
-
東山白埕村村民:曾經的貧困戶把名字印到商標上
7月,她經營的家庭農場,還被授予「全市十佳家庭農場」稱號。四年前,她還是東山縣白埕村的一個普通菜農,打理的土地面積僅有2畝。甚至,她也不算「普通」,因為她還是村裡的貧困戶。如今,林綠秋已發展成為東山縣大棚蔬菜的種植大戶,經營規模面積達到60畝,年產值達120萬元,年收益63萬元,規模經營效益讓她嘗到甜頭。
-
安徽滁州:五級人大代表攻堅拔寨助脫貧
在郭星的努力付出下,不僅韓朝霞被評為滁州市「十佳貧困戶」,大廟村也已經成為省級電商示範村,真正的電商脫貧村。 郭星帶動的脫貧戶不止韓朝霞這一例。他公司的「蘿小萌」平臺在今年的安徽消費扶貧行動中,被安徽省總工會確定為三家扶貧產品線上平臺之一,直接帶動貧困戶7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