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的榮昌夏布、榮昌陶器……12月17日,2020走讀中國·感知重慶駐華外國媒體參訪團一行來到榮昌區安陶小鎮、夏布會館,近距離感受這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駐華外籍記者了解制陶工藝 羅嘉 攝
90後夫妻潛心制陶
讓國家級非遺「活」起來
置身榮昌區安陶小鎮,隨處可見以榮昌陶器為裝飾的特色景點,既有傳統文化的古樸,又有現代工藝的美觀。
「這些陶器很漂亮!」從陶寶古街、古驛道來到安北陶藝村,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吸引了駐華外國記者的目光,紛紛拿出相機一一記錄下來。
制陶師傅現場制坯 羅嘉 攝
現場,多名手藝人正在為陶藝作品制坯,據介紹,榮昌陶傳統製作方法有20多道工序,包括曬泥、碾泥、過漿、制坯、打磨、裝窯、燒窯、觀窯、閉窯等。而重慶榮昌安富街道出產的紅泥白泥是極佳的制陶原料,其質細色正,可塑性強,燒結性能好。
「這和普通泥土製陶有什麼區別?」工作人員回答駐華外國記者這一問題時介紹,由於榮昌陶土泥料富含微量元素,因此榮昌陶對所儲藏物品具有不串味、不變味、不滲色的作用,用這種陶土製作的茶壺即便將茶葉放入很久也不會有異味。
榮昌陶器製作 羅嘉 攝
在「通安小棲」民宿,經營者是一對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的「90後」夫妻管永雙、李雲杉,他們在這裡以陶文化為基礎,發展陶主題民宿。
「我是學陶瓷藝術專業的,這裡的陶土我認為是最好的,能做出上等陶瓷作品。」在大學畢業後,夫妻選擇來到鄉村潛心專研陶藝。
在傳承選泥、曬泥、碾泥等榮昌陶工藝流程的基礎上,他們對器型、顏色等方面進行了諸多藝術創新,開發了一系列「植物灰釉」作品,這些作品不僅給傳統榮昌陶帶來了一波「植物」美學新風尚,更豐富了榮昌陶的色彩和藝術表現形式。
那麼,如何讓這些精美的陶器開發出市場價值?在接受駐華外國媒體採訪時,管永雙表示,他通過參加全國各大名陶展、文創展、國際展覽展會等活動逐漸打開知名度,現在還接受一些直播帶貨,訂單也由此逐漸增加。
90後夫妻的制陶坊 羅嘉 攝
值得一提的是,榮昌區還在2019年12月正式開放「一帶一路」陶瓷博覽中心,主要收集和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陶器瓷器,旨在弘揚陶瓷文化、普及陶瓷知識,為廣大參觀者搭建了解陶瓷文化藝術、陶瓷發展方向,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陶瓷發展情況的平臺,助推榮昌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陶瓷觀光中心、展覽中心、創意中心和交易中心。
開發各類夏布產品傳播非遺文化
參訪團一行隨後來到榮昌天運夏布會館進行參觀,在夏布會館上下兩層樓的陳列大廳裡,不僅展示著用夏布製作的茶席、茶杯墊、摺扇、屏風等工藝品,還有襪子、圍巾、襯衣、睡衣等傳統服飾。
現場觀看夏布成品 羅嘉 攝
「現在我們還研發了被套、床單等床上用品。展示的夏布產品售價在幾十元人民幣到幾千元。」夏布會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幾年前,公司開始轉型,根據海外客戶的設計把坯布加工成各種夏布產品後再出口。之後,公司開始自建設計團隊,開發創新產品。
「我們今年還推出了夏布襪子、夏布口罩,夏布襪子穿著舒適,具有透氣、吸汗、抗菌、涼爽等特點。」 現場一名駐華外國記者購買了夏布襪子,準備帶回家鄉送給家人。
據悉,夏布產業是榮昌最具特色的傳統特色產業之一。榮昌夏布生產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2007年被列入「重慶市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防控小貼士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睡眠、充分營養、適量體育鍛鍊。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禮儀,比如,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保持手衛生,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原標題:《駐華外媒參訪榮昌,近距離感受「非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