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高考也因之延期。
2020年的高考生,是不平凡的一屆考生,疫情幹擾著學習的節奏,帶來了諸多意外和波折,但這屆考生卻依舊在困難面前,交出了精彩的青春答卷。
風雨中留下的少年意氣與精神氣質,也已經成為追光路上難以磨滅的印記。7月初考生們栽種下的果實,現已迎來了收穫的時刻。
清華招生將陸續推出優秀清華「零字班」同學的成長經歷、清華故事及學習經驗,以期幫助更多優秀的、正在逐夢清華的同學們更好地成長並圓夢。
考生檔案
李子捷
畢業於上海市七寶中學,清華大學2020級致理書院新生。高考分數位列上海市第8名,因對學術之路神往已久的「少年意氣」與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願望,最終放棄零志願選擇強基計劃。
同學評價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以這句話詩來形容李子捷再合適不過了。這個心裡盛著星辰大海的女孩平日裡安靜平和,未語先笑,滿溢著「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真誠質樸。
在高中的三年裡,我們一起踏書山百階,乘學海一舸。李子捷將物理作為指路的長庚星,在數理的疆域內格物致知,明理思賢。她放棄零志願而堅持選擇強基中的致理書院體現出她對自己未來的清醒和果決。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高考畢竟是一寸天地,我們只能戴著鐐銬跳舞,而李子捷的未來必當有更遼闊的銀漢,更深遠的蒼穹。
——李子捷的高中同學、
清華大學2020級新雅書院新生 陳諾
我的高中生活不算特別豐富多彩;進校時基礎不如大多數同學,於是高一高二忙著灰頭土臉地努力追趕。沒有參加學生會,只做了班級宣傳委員,一期一期地出著黑板報,參加社團的活動也同樣是畫些畫,沒有考級沒有比賽,自己樂在其中。
那時清華對我來說顯得遙遠而渺茫。
去年暑假,班主任突然打來電話問我去不去清華暑校,我說好的。
那是故事的開端。
在暑校的幾天很快樂:校園很大很美,食堂好吃不貴,暑校同學優秀又有趣……我第一次對清華有了清晰真實的了解。告別的前一天晚上我給當時所在的S8班全體同學和輔導員畫了一幅大頭畫;那夜在紫荊操場玩狼人殺,四五點之後騎車繞著校園轉,想著:「真想來這讀書啊。」
回上海後過一個月便是高三開學,沒有小說裡頓悟後秒變強的情節,我繼續掙扎,時而受挫;抱著「反正都得學」的想法,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推進著。英語一考、等級考、七月高考......後來我想,也許就是這種專注於自己、按部就班的心態,讓我一步一步完成每次考試的優異發揮吧。
李子捷生活照
強基計劃出臺時我很高興。我喜歡物理,大學還想繼續學;看了美劇《車諾比》,特別崇拜劇中的女科學家。我對學術之路神往已久。滿腔少年意氣,讀了邱勇校長在強基計劃啟動會上的講話之後愈發沸騰——「築牢民族復興之基」,當我看到這個詞,腦海裡立刻浮現的是火箭發射時指揮大廳裡歡呼的人們;能被需要——哪怕只是小小地被需要,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清華招生組來高中宣講時,我盯著宣傳PPT上致理書院的院徽,心想:「真好看,好想戴在身上。」
在高考出分前,我一直想著,即使達到零志願線,也要去強基計劃試試。
我出乎意料地考得特別好。後來招生老師打來電話,我了解到進入致理書院的同學大多是競賽生——若沒有高分,我或許根本無法戴上這枚心心念念的院徽。但我仍想要去高手雲集的地方「見見世面」,想要從他們那裡獲得深深扎入所做之事的定力與熱情。
李子捷生活照
我最終決定改變志願,參加強基計劃。
故事還沒有結束,我會在月光照耀下找到屬於我自己的路。
文字&圖片 | 李子捷
編輯 | 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