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正蔓延,養兒真的能防老嗎?讓很多人很迷茫!

2021-01-13 鄒玉清視界

哈嘍大家好,我是鄒玉清視界!帶你們一起了解社會各種新聞新鮮事!

養兒防老可以防老嗎?而在我們周圍,如果有人不贍養自己的父母,我們就會非常鄙視這些人,還給他們一個統一的稱呼叫「不孝」。如今,我們的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很少再出現像以前那樣的「不孝」,讓父母缺吃少喝。然而,一些新型的不孝,正悄悄靠近我們。

本來,新型不孝指:

有些家長把半輩子的積蓄都吃光了,終於看孩子走進了職場,以為完成了任務,等著孩子衣錦還鄉,揚眉吐氣。

但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沒有資本,沒有背景的孩子,在工作上要看老闆的臉,在租房子上要看房東的臉,都是處於鄙視鏈末尾的群體。她們拼的很辛苦,掙錢不容易,生活成本很高,根本省不下多少錢。這樣就產生了矛盾。孩子一方面覺得委屈:

「為什麼別人的爸媽,都擔心孩子飛得累不累,想方設法幫孩子忙,而我爸媽卻成天追問我攢了多少錢,飛得高不高?」

而父母卻感到很失望:

「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養育你們,你們卻捨不得做孝子,回報我們那麼少?」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天,在我們小區,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讓每個人都很震驚。一位剛退休的姑姑,到女兒居住的城市去幫忙帶孩子。外孫上學去了,女兒上班去了,而老人卻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全家悲痛欲絕,身邊的人也無比惋惜,起初要是發現老人有抑鬱傾向就好了。但再怎樣也是沒用的。

新式不孝一:就是道德綁架了自己的父母,不管他們精力、體力是否被允許,都把自己的孩子扔給他們撫養,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忙,把孩子交給父母照看。年輕的只有生不逢時,還挑這挑那,一絲不苟。這讓父母為自己的子女撫養子女的行為,打亂了父母的晚年生活,已取代「三無後為大」,成為「新型不孝」。

新式不孝三:對父母的生活方式,強加於人,強加於人,幹涉人,劉大爺有兩個孩子,都已事業有成。前些年,他的晚年生活也非常幸福。但這位老闆後來死了。通過別人的介紹,劉大爺結識了一位老闆,想過一輩子。但遭到了孩子們的強烈反對,女兒們以命相逼,劉大爺只好放棄。許多年輕人,他們非常重視人權。自己結婚了,不讓父母插手幹涉。生兒育女,父母的意見是毫無根據的。自主擇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小巧到自己的髮型,服裝,更是自己做主。總有人說,我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庸,為什麼要聽你們的?

但許多年輕人卻對父母的生活橫加幹涉。父母的婚姻問題大到父母的衣著,小到父母的衣著是否合適。即使是一些家長在幫助孩子上學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孩子的種種批評。有些抱怨父母給孩子穿得太土,有些抱怨父母給孩子吃得太鹹、太淡。但他們從不考慮父母帶孩子時的艱辛。

一段視頻,博客曬出了聊天截圖,媽媽質問女兒:「你的工資超過8000元,租1800元的房子,吃飯2000元就夠了吧,零花錢1000元,一個月怎麼也省3000元?您說您的錢都給誰了?」

接著,姑娘每月必須回家打3000元,存下為她將來做嫁妝。令我吃驚的是,視頻下面竟然有超過20,000條留言。更加讓人吃驚的是,在這些信息中,至少有一半這樣說:

""不要給!那一年,我也經歷了,最後跟爸媽翻臉,錢都沒回來。」其中最可悲的一位女孩,自稱13歲就開始打工,一直工作到23歲,除了生活費,其他都給了父母。而且結婚的時候,父母只陪著他們的兩床被子,當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相關焦點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 你是不是養男人了!「新型不孝」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某音上忽然火起來一個梗: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卻已經淚流滿面。簡簡單單一句話,沒有任何解釋。最初看到,我很驚訝:有新型病毒,還有新型不孝?「其實不僅農村,很多大城市的老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我恍然大悟。原來,新型不孝指的是:一些父母緊衣縮食大半輩子,終於看孩子走進職場,以為完成了任務,等著孩子衣錦還鄉,揚眉吐氣。他們卻不知道,那些沒資本沒背景的孩子,上班要看老闆的臉色,租房要看房東的臉色,是處在鄙視鏈最末端的一群人。
  • 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
    1、今天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一條視頻:「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子女們已淚流滿面,父母卻還一無所知。」27548條評論裡,至少有一半是在勸博主「不要給」,也有不少網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論證事實。雖然是極端例子,但不否認,很多年輕人被父母的謊言哄怕了。我相信,視頻裡那個要求女兒每月往家打3000的母親是擔心女兒貪圖享樂,將來急用錢的時候後悔。可她不知道的是除了視頻裡說的租房、吃飯、零花,她的女兒可能正在被996的工作忙到頓頓外賣,而一份外賣的起送價最低要20。
  • 「新型不孝」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新型不孝」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2021-01-1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更可怕,老人默默承受孩子苦不堪言
    很多正在奮鬥的年輕人都對「啃老」嗤之以鼻。自己有手有腳,憑什麼要老人養活你,這是不孝的行為,老人辛苦供你讀書撫養你長大,為了將來有一天孩子獨立,沒想到到老了還要養活這些啃老族。「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更可怕,老人默默承受孩子苦不堪言比起啃老,近年來一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而且愈演愈烈,那就是「老人帶娃」。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傷透了老人心,很多子女卻渾然不覺!
    現在又有「新型啃老」逐步蔓延到生活中,指的是子女已經成家後,還靠老人的老本兒過日子。不但沒有盡到養老的義務,反倒給年邁的父母增添了很多負擔。「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傷透了老人心,很多子女卻渾然不覺!1、心安理得讓父母帶孩子:父母親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孩子操勞,他們在晚年享受生活。有些年輕人卻是道德綁架父母,讓老人自己去生娃。
  • 比啃老更嚴重的「新型不孝」,正在逐漸蔓延,年輕女子要及時止損
    文|小聆媽媽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和思想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細心的人可以發現,以前的孩子不管家庭條件有多差,父母對孩子有多嚴厲,但父母老年都能得到子女的贍養。這種「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性質更惡劣,年輕子女要反思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大兒子已經上高中,小兒子才上幼兒園,王女士對小兒子非常寵愛,要什麼都給買,有天小兒子看班級有同學使用電話手錶,就央求著媽媽買。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親子間相互傷害,這樣的親情如何自處
    可這樣真的對嗎?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女孩子打工辛苦賺來的錢,本身是打算給父母改善生活的。結果不知何時,已經被媽媽拿去給弟弟買了房子,絲毫沒有顧及過她的感受。在父母看來,女兒孝順他們是應該的,何況以後還會嫁人,自然得要緊著兒子來。當然也在此刻,女子真正清楚了父母的心理。
  • 「新型不孝」快速蔓延,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年輕子女還沒意識到
    但是有些人卻並不懂得感恩,他們將父母對自己的愛當做理所當然,在自己可以獨立生存以後,他們不願意自食其力,而是依附於父母生活,這種「啃老」的現象如今屢見不鮮,給許多老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啃老的現象還未得到改善,另一種「新型不孝」已經慢慢滋生,有些人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心理上卻並沒有成熟起來,再加上現實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更多地只關注自己的內心,還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生活壓力轉嫁給父母。這種新型不孝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很多年輕子女卻不自知,我們都應該了解一下。「新型不孝」的一種表現是需要父母的接濟。
  • 「新型不孝 」,讓子女潸然淚下,長輩天經地義
    網絡上突然火起來個梗:一類「新型不孝」已經在擴散,父母一點都不清楚,子女卻早已潸然淚下。很簡單幾句話,並沒說明其它原因。起初看見,我很吃驚:有新型病毒,也有新型不孝?「許多父母老以為孩子在大城市挖金礦。」「農村老人以為子女在城市,錢全都是大颳風刮來的。」
  • 快速蔓延的「新型不孝」,比啃老更過分,嚴重危害老人生活
    可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居然出現了一個群體——「啃老族」,這個群體飽受網友的批評,而如今卻出現了比「啃老」更過分的「新型不孝」。現在的都市生活節奏較快,年輕的男女們工作壓力較大,有時會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張大媽也不例外,張大媽家在農村,可是兒子十分爭氣,考上了省城的大學,並且在省城定居了,張大媽非常自豪,逢人就說自己的兒子懂事。
  • 這三種常見的行為,是新型的不孝表現,很多年輕人都不以為然!
    我們中國是上千年的文明古國,尤其是禮儀之邦,對於一些傳統的道德文化是非常重視的,而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從古至今一直被我們中國人所重視,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對於笑這個字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如果說要孝順老人,那麼並不單單是指贍養以及尊敬,像是以下這幾個常見的行為,其實就是新型的不孝
  • 比啃老更傷父母的「新型不孝」,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
    然而天意弄人,生活中有些孩子享受著父母帶來的舒適,卻從不懂得感恩,甚至啃老。啃老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不過,還有一種"新型不孝"正在侵襲現代家庭,比啃老還要傷父母心,很多子女正在犯,是時候反省了。02什麼是"新型不孝"?年輕人該反省了讓父母幫忙帶娃,並不意味著不孝,但像趙阿姨兒子兒媳這樣,被父母掏心掏肺對待,卻不懂得關懷和尊重,就是一種"新型不孝"了。
  • 年輕人3種表現被稱為「新型的不孝」,90後不承認,老一輩太扎心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個熱詞,叫做「新型額不孝」,這讓慢媽很好奇指什麼。眾所周知,不孝順的表現無非那幾種,這新型不孝子明顯是說的當今,想到樂樂,慢媽不得不點進取經。沒想到,文章主旨批判的並非小孩子,而是年輕人,尤其是90後群體。評論裡年輕人紛紛表示反對,但也能看出,父輩們對此很認同。
  • 這種新型不孝方式在興起,比「啃老族」更可怕,但很多人沒意識到
    孝順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約幾年前,「啃老」這一個詞悄然出現在大家身邊。多數人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已經到了該獨立的年齡的子女卻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父母養活自己,自己也不工作,這種行為也被大家視為不孝。
  • 一種新型的不孝正在崛起,奶奶的含淚控訴:「一家三口組團啃老」
    但是對於不求回報的中國式父母而言,自己的傾心付出卻不一定能換來孩子的孝順。尤其是在競爭壓力大、經濟壓力大的今天,啃老族的屢見不鮮也使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很難獲得回報。近來有種形式更為「特別」的不孝讓老人們很難招架,也更為傷心。
  • 「新型不孝」正在快速蔓延,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這比啃老還可怕!
    「新型不孝」正在快速蔓延,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這比啃老還可怕!那麼具體要怎麼辦呢?第一、引導孩子多與父母進行溝通。在大多的時候,父母在受到孩子的無理取鬧的時候,總是默默的承受。其實這樣看似是避免了一次爭吵,其實是為以後埋下了禍根。長此以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會更加困難。
  • 孟子的「五不孝」中的第三個,放在現代來看,很多人都是不孝子!
    多少人沒有背井離鄉打工,選擇留在縣城,在家裡照顧父母?多少人在異地他鄉常年打工能做到常回家看看?多少人過年都沒有回去?多少人為了工作好幾年都不回家一趟。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很多人捨不得車費錢,更受不了來回折騰,所以乾脆年也在外面過。這樣活著意義何為?
  • 《天道》丁元英:如果養兒為了防老,就別說母愛偉大,你同意嗎?
    重溫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經典電視劇《天道》,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說的這句話引人深思:「如果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 自己,那是交換。,即便能救活,基本也是植物人了... ...我不知道你們的經濟狀況怎麼樣,一天幾千元的醫療費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救活了,成了植物人,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從其他方面,你們都要對以後的事情有個打算... ...很多像你父親這種情況的病人,都是因為沒有錢而放棄治療的,當然,靠呼吸機維持半年的也有,連護工帶住院費花了60多萬,那是有錢的人家。」
  • 娃有3種不孝「苗頭」,父母就要及時引導,別等被送養老院再後悔
    中國人大多信奉養兒防老,可大家捫心自問一下,養兒真能防老嗎?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子女對父母盡心盡孝,可更多的,則是不聞不管,有的甚至反過來啃老坑老。可以說,在今天這個以利相處的社會裡,養兒防老是越來越不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