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突然火起來個梗:
一類「新型不孝」已經在擴散,父母一點都不清楚,子女卻早已潸然淚下。
很簡單幾句話,並沒說明其它原因。
起初看見,我很吃驚:有新型病毒,也有新型不孝?
「許多父母老以為孩子在大城市挖金礦。」
「農村老人以為子女在城市,錢全都是大颳風刮來的。」
「實際上不但在鄉下,許多城市的老人也是這麼以為的。」
如夢初醒。
沒想到,新型不孝指的是:
許多父母緊衣縮食半輩子,總算看孩子踏進職場,以為完成了目標,坐等子女榮歸故裡,揚眉吐氣。
他們卻不清楚,他們子女沒有家庭背景,工作上看老闆的臉色,租房子看房東的臉色。
這些人拼搏得非常辛苦,掙錢很難,日常生活高成本,基本攢不了多少錢。
如此一來,問題就發生了。
首先,子女感到委屈:
「為啥其他人的父母,都在擔心子女在外地漂的累不累,想方設法為子女提供幫助,可是我的父母卻一天到晚追著總問攢下了多少錢?」
其次,父母也感到沮喪:
「為啥我們不辭辛苦將你養大,你卻不捨得敬孝,感恩回饋我們那麼少?」
01
前不久,順義區對外公布了四個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
意外的展現了北漂一族們真實的日常生活,讓人眼眶一紅。
當中一個,男,34歲。
確診前兩個星期,他每天出行50公裡上下班,當中的艱辛,由此可見。
就算這樣,他也要在深夜裡複習考研。
做為一個中年男人,除了工作剩餘的時間,也不過是去超市買菜,或在家中看娃。
臨考前幾天,依舊在出差的途中。
另一個是32歲的女士,在白天正常上班,夜裡10點去物流轉運站做兼職,上班到凌晨三點半。
每晚睡覺的時間大概五個鐘頭。
和父母聊天經常性在手機裡報喜不報憂,說:「我過得挺好。」
第三個人,是一個網約車司機,早上六點動工,直到忙到深夜,每天上班十五個鐘頭。
第四人是快遞小哥,日常生活也十分辛苦。
白天在送貨,晚上去物流轉運站做兼職。
還不容易有點空閒,還要去醫院照顧得病的媳婦。
平常除去跟朋友們吃飯外,只捨得吃十幾元錢的牛肉板面。
為了能讓自個和家裡人活得體面一些,這些人都盡全力,寧願透支健康,在崩潰的邊緣往返。
02
說白了「新型不孝」,只不過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兩代人生活閱歷導致的不同。
在一部分長輩家長的眼裡,兩千塊足夠吃香喝辣,光鮮亮麗,一個多月用掉兩千塊生活費用,是貪圖享受。
這些人缺少理解,對子女的真實的日常生活一點都不清楚。
第二個因素,是教育理念的矛盾。
一位女性說:
「爸爸媽媽都沒有經過子女的同意,就把他帶進這世界,當然有撫養子女的義務,應當給他們無條件的愛。想讓子女作為養老的工具嗎?」
下面一幫人噴她:「如今的子女太自私自利了,看得人心涼!父母撫養了你,需要你回報,真得過分嗎?」
讓人意料之外,這個女士又說:
「我的父母為了更好地撫養我,早已用盡了半輩子。他倆晚年無牽無掛,也只能寄希望於我,我必須好好贍養他們。可是我撫養我家孩子,不是養兒防老,不是興旺發達,只為他平安快樂過這一生。」
僅僅一段話,道盡了大部分八零後九零後的責任感。
我覺得,沒有什麼「新型不孝」?
有的只不過是上老一輩對年輕人生活中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