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老子

2021-02-18 劉爺說事兒

1.貓

我是出了名的不喜歡貓。

以前每次去北京,趕上馬三爺有空,或去觀復,或去京石樓,或者去我北京的一個據點,在車公莊梅蘭芳大劇院旁邊的泰悅一品,聊天侃山,常常聊得昏天黑地,從茶到酒,從霧到霾,從歷史到當下,然後移步轉場,拎出我還剩不多的老茅,按老規矩一人半斤,借著酒興繼續聊。話題的最後總歸是要落到各自的寵物,他誇他的貓,我贊我的狗,話題便由此分岔,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這似乎都已經成了習慣,不過我和他也從不往心裡去,過眼即忘,下次再去北京打個電話問候一聲,依然還是從茶到酒,從霧到霾,從歷史到當下,然後移步轉場,依然一人半斤老茅,最後還是回歸主題,他誇他的貓,我贊我的狗,再不歡而散。

我不喜歡貓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屬老鼠。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天敵,因而從小就篤信「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個千古真理,所以見到貓就有一種心理上的排斥,總覺得大臉貓那張看似憨厚的嘴臉再配一雙陰險奸詐的眼,極其不厚道地盯著過往的每個人。

排斥歸排斥,起初還沒到憎惡的地步。直到前不久發生了對我來說算得上不小的一個事件,讓我對死貓產生了極度的憎惡。

七八年前或者更早些時候,我在旱籠裡養了一隻鳥,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大部分時間都掛在陽臺上,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鳥的叫聲,偶爾聽上去,那隻鳥似乎在斷斷續續地唱一句「我本是臥龍崗上散淡的人」,委婉地表達出內心的無奈。

與那隻鳥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一隻貓出現了。初時上躥下跳的折騰,入夜後叫春的呼嚎,甚至於偷我香腸,毀我花盆,我都忍了。

直到有天早上忽然沒聽見鳥叫,就覺得奇怪了,於是上樓一看,鳥籠裡已經沒鳥了,而且鳥籠被外力啃斷,並掛著一片帶血的羽毛。環視四周,發現那隻貓正躲在房簷上,瞪著倆眼兇狠地盯著我。

由此,對貓心生惡感,乃至於深惡痛絕,對於那些贊貓的或是發貓照片的人,必定要求給予罰款處置。

而我卻可憐那隻無辜的鳥!

2.狗

離開商圈,因為無聊,所以就養了這條狗。

從年齡上說,這條出生於上世紀的狗,毫無疑問地算是狗中壽星,雖然看上去老態龍鍾,可上下樓依然矯健。因為年事已高,院裡的小孩子們都叫它「老爺爺狗」。

如果按照年齡的話,狗的一年相當於人的七年,那麼這條狗現在已經一百多歲了,叫一聲老爺爺狗也確實沒錯,就連我的朋友們也稱呼其為「維尼狗爺」,畫家胡永剛先生、石寒先生等都為它專門造像,甚至任欽上師還專門為其寫下一幅字:

其意思不言而喻!

可不敢小覷這狗,很是豪橫!走南闖北見過世面,如今雖然年事已高,能吃能喝能睡,也能萌寵撒嬌。二十多年陪著我寫下了一摞又一摞書,幾乎在我的每一本書裡,或內容或前言或後記,都能看到這條狗的影子,就連它脖子上掛的那個銅鈴,也不是當今之物,據說已有千年之久——算得上是條有文化的狗了。

好長時間都在思考狗和犬之間的關係。大部分人都把犬和狗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一個概念性的錯誤,兩者之間有一個看似很微妙的不同,但卻相距很遠的關係,在腿杆一寸處有一指名犬,無則為狗。換句話說,犬與狼的血緣更近一些。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狗類的祖先是狼。大約在多少多少年前的一次偶然,一隻狼被人救下,狼為了感恩,就為人類看家護院,並且逐漸演變成了狗。

我對這個故事始終持一種懷疑態度。

比如說人類,千百年來所遺傳下的來的文化,就是今天的膝下無骨麼?

3.老子

出不去門的日子,最好解決鬱悶的方式就是讀書。

這也是我四十多年來養成的一個習慣,上了床如果手裡不抱本書,就不能入眠。每次出差,毫無疑問地會裝一本書,無論高鐵或飛機,一去一回再加上住宿,基本上一本書就能讀完。

讀書與聽書的最大區別在於,聽書往往會跟隨朗讀者的音律進入對方的認知,而讀書則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句名言,「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因為每個人理解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最終引出的答案也就肯定不一樣。

前幾天,莫言說了一句話:

雖然不喜歡莫言,除了很好奇地讀過他的一本《檀香刑》外,其他作品均無染指,即便互有微信,因為所走的路不同,也是從未說過一句話,但這並不代表我反對他的觀點。比如,他的這句話就說得很在理。

人類的好日子真的已經不多了,從去年就已經露出了端倪。澳洲大火,非洲螞蚱,新冠病毒,土耳其地震等等,大小事件頻發,不是一個什麼祥瑞之兆。
這就讓我想起了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八章所說的一句名言:復歸於樸!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同見解,只須對照一下,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這句話的原文,是否還會覺得好日子遙遙無期呢?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相關焦點

  • 老子自稱喪家之狗,孔子被鄭人喻喪家之狗,一個淡然,一個欣然
    老子既然如此,老子為何自稱喪家之狗?老子曰:傫傫兮,若無所歸老子說自己疲憊頹廢的樣子就像無家可歸的狗似的,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既不想討要賞賜,也不想多管閒事。因為這樣既不用搖尾乞憐,也不用擔驚受怕,世人以自己的判斷標準認為老子是個愚昧的人,但這正好也是老子想要的結果,所以老子內心是淡然的。
  • 「我的貓被狗給咬死了!」家裡狗總被貓欺負,你以為是狗怕貓嗎?
    喜歡貓咪可以關注下「胡公館」,分享養貓知識、救助故事、種草貓物,帶你走進貓的世界!去年6月30日,在英國的伯明罕發生了一起狗將貓撕咬致死的事件。一隻叫黛西的貓咪正躺在家門口曬太陽,突然從門外衝進來一大一小兩條狗,黛西立馬展現出貓咪的防禦姿態,但是,大狗沒有給黛西任何反抗的機會,一下就將黛西撲倒在地,兩條狗開始了瘋狂的撕咬。
  • 愛貓的人和愛狗的人千萬不要做朋友!
    嗯,世界上有兩種人,愛貓的人和愛狗的人,他們是一對互相看不順眼的死對頭,這倆要是能好好地走在一起,那以色列應該也差不多到了和巴勒斯坦握手言和的時候了。一個是S的典型,一個M的範例貓生比人生難捉摸多了。姐妹倆的貓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說了這麼長的故事,只想告訴大家,愛貓的人確實有很嚴重的受虐傾向,而且更多是精神上的受虐傾向。當狗主人享受於讓狗把球叼回來然後哈哈哈哈哈的時候,貓主人正在埋頭苦惱:我的寶貝已經兩天沒正眼看過我了。
  • 男人像狗 女人像貓 (真是不說不知道!)
    女人和男人,就像貓與狗,永遠無法真正的溝通。你能指望一隻狗為一隻貓做什麼呢?一隻狗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明白一隻貓的心思呢?男人像狗。狗忠貞,它忠於主人,忠於職守,心胸寬廣,樂於向自己喜歡的所有人表示善意。它的眼眸裡仿佛有一個信念,有一種神氣。當它警惕地抬頭凝視的時候,簡直就像個沉思的男人。
  • 貓比狗可愛,為什麼養狗的人還是比養貓的人多
    剛才粉絲髮來詢問說:「貓比狗更乖巧可愛,為什麼喜歡養狗的人遠多於養貓的人?」其實這個觀點並不十分準確。在喜歡貓的人眼中,自然覺得貓更可愛,但在喜歡狗的人眼中,卻又認為狗比貓乖巧。可愛沒有標準可講,因此各方都有理,但從「乖巧」這一點來看,狗是要勝過貓的。
  • 如何照顧奶貓(狗)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了該怎麼照顧懷孕犬貓,這一篇我們就來說,懷孕犬貓生產後,我們該如何照顧小貓/狗。
  • 做夢夢見貓和狗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見貓和狗好不好
    做夢夢見貓和狗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見貓和狗好不好夢見狗,預兆朋友軟弱無能。孕婦夢見狗,在很大的程序上,代表著對未來寶寶的一種期待,預示著母子平安。夢中的狗,即是做夢人自己內心的行為規範、準則、道德的守衛者,或者可能理解為平日人們所說的「良心」在內心潛意識中發揮作用,在夢中形成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則象徵朋友,預示著忠貞的愛情、忠誠的友情,或朋友的力量。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貓和狗同時出現,意味著專心一致,終於如願錄取,有利中區考場。談婚論嫁的人夢見貓和狗同時出現,說明有陰人破壞,難成。速戰速決為要。
  • 落難貓和忠誠狗的對話
    主人面對貓的無法無天,實在難以忍受,痛下決心將貓送走,趕貓敬家禽。在眾家禽落井下石時,只有忠誠厚道的狗沒有那樣做。貓走之前與狗展開了這樣一段對話:貓:狗兄,幹嘛虎視眈眈的看著我?你是狗,不是老虎。主人馬上趕走我了,以後貓就不跟你爭寵了。狗:貓兄,我真真的恨你,你為什麼對主人不忠?貓:狗兄,我可不像你,你天生忠誠。我天生就是喜歡吃魚。狗:貓兄,主人待你如何?你為何背叛?還去巴結女主人,想讓女主人保你。貓:狗兄,道不同不相為謀,主人厭煩我了,我為何還要去巴結他?我最好的選擇就是去巴結能夠與主人抗衡的女主人。
  • 什麼是貓?什麼是狗?
    著名的動畫片《貓和老鼠》。,《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片,該片由威廉·漢納、約瑟夫·巴伯拉編寫,弗雷德·昆比製作,首部劇集《甜蜜的家》於1940年2月10日在美國首播。(美國還沒有參加二戰)。《貓和老鼠》的故事情節圍繞著一對常見的家貓湯姆和老鼠傑瑞而展開,湯姆有一種強烈的欲望,總是不斷努力的去捉同居一室的老鼠傑利,並不斷地努力驅趕著這位討厭的房客。
  • 狗貓也有月經嗎?發情期狗貓大不同!
    發情期狗、貓大不同!月經=發情期?人類女性的「月經」,又稱生理期,是指子宮內膜剝落後發生的大量出血。一般的月經周期大約是28天(近1個月),因此才被稱為月經。但是在狗、貓等等動物身上,因為生理期發生並非一個月固定一次。所以通常獸醫師或動物專家們不稱它為月經,而叫做發情期。
  • 養貓和養狗的區別!到底是養貓好,還是養狗好呢?
    2020年了,在這個幾乎人手一隻寵物的年代,很多人應該還在糾結究竟是養貓好還是養狗好呢?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無論是養貓還是養狗,都得根據自己的喜好、經濟等情況來選擇。下面我就分別說一下貓和狗的優缺點吧!
  • 狗爸爸貓媽媽及其它
    城市不允許餵雞鴨牛羊,可允許餵貓狗,不事時去溜溜貓狗,閒情逸志,不令不少人羨慕,可有些小女人,老婦人,大男人,牽著狗摟著貓,還不停呼著乖女兒,俏兒子,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叫還十分好奇,還以為真叫她們的兒女,當我知道是叫四隻腳貓狗時,我熱血沸騰,眼前這兩隻腳的生出四隻腳的來,是什麼生物啊?是生物進化的新品種嗎?
  • 貓和狗,到底誰更聰明?
    儘管這種忽視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狗的祖先是社會性動物,而貓的祖先卻不是,人類對貓的馴化程度也遠不及狗,由此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貓不太可能像狗一樣善解人意,「理解」人類的表達方式。截止至2004年,有關犬類意識和社會認知的論文有數百篇,而關於貓的社會認知論文數量幾乎為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關於貓的科學產出與貓的受歡迎程度並不相符),Miklósi教授拋開對狗的「偏愛」,於2005年首次比較了貓、狗和人類交流的能力,發現貓和狗一樣能通過「指向測試」。
  • 一篇感人的寵物帖,一個落魄男人、兩隻狗和一隻貓的故事.
    沒傷到牆就捉到貓,朋友很高興,把小貓放回貓窩大母貓的身邊,就要請我吃飯,我看到我捉出來的那隻貓兩腿上有白花紋像屁股穿了一條三角褲一樣,它一回去就把睡著的兄弟拱開,大口吃奶。朋友告訴我說,那是他母貓下的仔,跟小區裡一隻波斯貓生的,那窩裡有兩隻是波斯貓,其餘的都隨母貓是土貓,問我有沒有興趣帶一隻回去養。我素來養狗,就回絕他。
  • 貓有貓薄荷可以吸,那狗呢?狗子:主人的氣味就是我的「狗薄荷」
    而這些貓咪的軟肋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貓薄荷。 要說這貓薄荷啊,可是聲名遠播,被我們戲稱為「貓界毒品」,無論你是什麼貓,聞一下貓薄荷,保管你四腳酸軟,兩眼翻白,繼而神志不清,癱在地上失去反抗能力。
  • 貓狗打架,為什麼經常看到貓贏,狗難道打不過貓嗎?
    狗被貓欺負,只是殺心未起!天怕烏雲地怕風。小鳥怕槍,草怕霜。耗子怕貓,貓怕狗。 做買賣就怕不開張!貓的速度比狗快很多,攻擊性更強,狗友好很多,惹急了狗會打贏貓的!看它們打架有意思!我覺得是狗狗憨厚讓著貓。
  • 貓和狗的千萬年恩怨
    轉載自:混亂博物館這個食蟲的小獸生活在 5500 萬年前的北美,它代表了貓和狗共同祖先的樣貌。
  • 老子有錢
    ‍賤兒飯 老酒吃飽賤兒飯 表付鈔票賤兒飯 賊頭狗腦賤兒飯 苦頭吃飽睏覺摸摸腳底板下到總算爬起來摸摸肚皮看看旁邊覺著自己沒吃飯個麼接個辦讓我想想看要麼霸王餐要麼賤兒飯然後門掀開老子走出房間來到路邊攤個麼先點菜一隻 肉絲跑蛋兩隻 腐皮青菜三隻 涼拌筍乾再來 一鍋飯賤兒飯 老酒吃飽賤兒飯 表付鈔票賤兒飯 賊頭狗腦賤兒飯 苦頭吃飽鬆開褲腰帶開始吃起來但我是麻袋要麼裝裝看老闆跑過來老子肚皮吃壞
  • 為什麼說「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養貓養狗還有性別區分?
    古人著書立說,皓首窮經,未免有些形單影隻,於是就養了很多寵物以供消遣娛樂,尤其是貓和狗,深受人們的喜愛。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曾寫「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裡是寫狗吠之聲,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可見在晉朝時期,狗就已經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 ICN趣聞》狗年的傳說 揭秘狗追貓、貓追鼠的緣故
    貓和狗都同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但貓認為狗吃得太多,成天只是趴在門口,沒什麼貢獻。而狗認為貓成天只吃好的,沒幹什麼事,不過是念念經,嚇唬嚇唬老鼠,也沒什麼貢獻,他們爭執不休,於是一同到玉帝面前評理。玉帝問狗:「你一頓吃多少?」狗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每天看門守園,一頓一盆。」玉帝又問貓:「你一頓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