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會知我心裡睏倦滿腔,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2021-01-10 曉楓微紅

從前是天真不冷靜,愛自由,或會忘形;明白是得失總有定,去或留,輕鬆對應。孤單中顫抖,可知我實在難受,問誰願意失去了自由?想退後,心裡知足我擁有,前去亦全力去尋求。風也清, 晚空中我問句星,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車行漫漫,日影西墜。搖搖晃晃、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狀態的行車途中,不其然,總有幾句歌詞在腦海之中盤旋。

可能是心情不好、還是抑鬱難以舒展?最近被壓抑住一種想呼喊出來的衝動,便是這首歌的歌詞總會縈繞心頭的原因。

對這首歌可以達到的熟悉程度,是我當年用電子琴曾經自彈自唱的唯一一首歌……為何是唯一的一首歌呢?解釋一下:我是自學的、一個五音不全的人偶爾心血來潮的要學彈琴。

學完這首後我就扔下了,再也沒有碰過琴。人家是一曲走天涯,我是一首歌可以就是一輩子。

哥哥張國榮當年唱這首歌時,是處於一種何去何從的迷茫狀態。歌迷們懂他,因此這首歌一出來,就紅了,成為經典。

我喜歡這首歌,一方面是歌詞,很貼合總是迷迷糊糊、什麼時候頭腦都不利索、不清晰的狀態。歌曲旋律舒緩、娓娓道來,沒有明顯的高低錯落或高潮,有的只是水到渠成的副歌部分。

唱歌的人期望得到歌迷的喜歡-在茫茫人海之中尋找知音。但知音難求。因為別人無法感受我們的感受,就如同你要感覺水裡的魚自由快樂,但你非魚,又豈知魚之樂?

詞人納蘭容若,曾在他的《飲水詞》裡寫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晉朝時有一位名叫蘇伯玉的人,他的妻子寫下一首雜體詩《盤中詩》,其中一句「長嘆息,當語誰?」都與「夜闌靜,有誰共鳴"有異曲同工之妙。

唐朝的韓愈說「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知音者誠希》………這世界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實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這個難得的知己),使我不忍心與你分別。

就連民族英雄嶽武穆嶽飛也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他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琴弦彈斷,又有誰來聽?錚錚琴聲,是對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都說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六十花甲回頭、七十古來稀……絕大多數的人的人生,最重要的是30~50歲之間,但又往往是荊棘重重、充滿艱難險阻的一段歲月。

中年人所謂要砥礪前行……與其說是鼓舞自己的正能量、不如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餅乾一般,中年人哪裡逍遙得起來?

古人早就參透的人生感悟,我們今人又豈能不知。

風急風也清,告知變幻是無定,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不信命,只信雙手去苦拼,矛盾是無力去暫停,可會知,我心裡睏倦滿腔,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哥哥說:風吹得急促而清朗,告訴我世間的變化並沒有定數,我之前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我苦笑著,卻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我不想相信命理,只相信憑自己的雙手去打拼。

但矛盾的是-我沒有辦法去暫停、阻止即將會發生一些我不想要的改變。誰會知道,我心裡的難過?夜深了,誰能體會我的感受呢?

也許,唱完這首歌,得到那麼多歌迷的喜愛之後,哥哥跟其他人一樣,明白到自己半生奮鬥,生活之中不順心的事太多坎坷太多,只能靠自己去端正心態。

就像梟雄曹操,一生都是在刀光劍影下度過,也試圖要建立萬世基業。在實現東漢統一的路上,也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曹操的頭痛症折磨他多年、陪伴著他從開始起步、到邁向權力的頂峰,這個過程,除了曹操自己,其它任何一個人都只能袖手旁觀、無法參與、無法提供幫助……當時的神醫倒是可以幫他,但他不敢冒這個險,這個時候,作為一個病人,曹操是虛弱不堪的、也是最孤獨無助的-有誰共鳴?!

「去或留,輕鬆對應」……耐人尋味,是對生活態度的選擇,更要有自主意識。歌詞的意義是讓人感受到它的情感,產生共鳴,找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畢竟,這個世界上找到另外一個完全懂自己、跟自己合拍的知音是多麼艱難、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

胡言亂語一番,車也到站、人困馬乏。暫時打住吧!我是曉楓微紅,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可以嗎?

相關焦點

  • 慨嘆:「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無言是此刻的冷靜,笑問誰肝膽照應,風急風也清,告知變幻是無定,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不信命只信雙手去苦拼,矛盾是無力去暫停,可會知心裡睏倦滿腔,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的,我的偶像哥哥,張國榮。
  • 有誰共鳴-張國榮,粵語諧音歌詞
    抬頭望星空一片靜抬逃忙sing轟呀平靜我獨行夜雨漸停我都航 夜雨淨停無言是此刻的冷靜某陰系起哈得朗靜笑問誰 肝膽照應siu瞞碎 剛膽ziu應風急風也清 告知變幻是無定fong嘎風牙清 夠幾賓碗系某定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沒明細我服siu卡沒停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八森命 幾森桑掃灰服平矛盾是無力去暫停矛ten系某力灰暫停
  • 夜闌靜,有誰共鳴?
    娛樂圈是最殘酷最現實的戰場,不用說勝敗轉頭空,有些人便是努力了一輩子也不過是別人的陪襯,寂寂無聞地過此一生。人們評價成功人士總是說,他或她用常人不可想像的意志力度過了怎樣的一段灰色時光,他(她)是如何咬牙堅持又是如何眼淚和血吞。這些事後讚譽我想對於張國榮來說是毫無疑義的,但那段堅持和懷疑的反覆苦痛唯有張國榮自己品嘗。
  • 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
    張國榮86年十大勁歌金曲《有誰共鳴》在1986年度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張國榮曾說:「這首歌很能表達我入行以來所有的感受;或許在你們心裡,或許在你們的做人處事方式裡,在這首歌,都可以找到你們的影子。」
  • 推介:一天一首粵語經典歌曲 張國榮《有誰共鳴》
    「……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矛盾是無力去暫停,可會知,我心裡睏倦滿腔,夜闌靜,問有誰共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在夜深人靜的街頭一個人循環聽著《有誰共鳴》遊蕩!《有誰共鳴》是由小美作詞,谷村新司作曲,張國榮演唱的一首歌曲。
  • 港者時光機:有誰共鳴 張國榮
    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留言處提出,機長絕對會回復! 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 矛盾是無力去暫停 可會知 我心裡睏倦滿腔
  • 小哲心見° | 有誰共鳴(粵語朗誦)
    原定日期是4月1日,一下子使我想起了他。想當年,他的歌聲紅遍大江南北,多少人為之如痴如醉。我也是粉絲之一,風繼續吹、有誰共鳴都是K歌必唱曲目。2003年4月1日,亞洲演藝界頂級巨星張國榮先生在香港逝世,終年46歲。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整個華人社會,留給了世人無盡唏噓……為了紀念他,也為了籌劃這次朗誦沙龍,我思緒翻滾,用一個中午的時間寫下了這首小詩。
  • 華語樂壇的一代情歌王子鄭源只問初心!
    有不少女歌迷對鄭源懷有幻想,這是可以理解的。哪個少年不多情?面對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唱著如此讓人心醉的情歌,怎能不叫人如痴如狂。 可是所有的感情必須以現實生活為依託。當繁華過後,你無法了解他的孤寂。就像名滿天下的張國榮,還要仰望星空,問夜闌靜,有誰共鳴?
  • 張國榮漂洋過海來的歌《有誰共鳴》唱出了你的心聲嗎?
    夏夜星空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夜雨獨行 問有誰共鳴漫步人生路 問有誰共鳴無需要太多 心中知足我擁有第一次公開表演是在1977年沙田馬會舉辦的流行音樂會。當時正直溫拿樂隊和許冠傑,競爭得最為厲害的時期。哥哥張國榮穿著打扮非常fashion,紅色的服飾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因拍戲的緣故,頭上沒發,特地戴了頂帽子,當他唱得興起之時把帽子扔下臺去,臺下的觀眾卻反把帽子給他拋了回來,噓聲四起。初入樂壇的他就被喝了倒彩,誰可與之共鳴。
  • 《有誰共鳴》
    講到明星,我沒有太多的感受。張國榮與梅豔芳都是我喜歡的歌星,二人卻早早逝世,估計是天妒英才吧!去年無意之間聽到他這首:有誰共鳴,突然發現張國榮的形象飽滿起來,不自覺的重新去尋找他的歌曲,他的圖片,他的事跡,他的所有的所有。歌中有曲,曲中有意,意中人已去!每次我聽唱到,到最後幾近咽梗。怎麼會有一首歌能讓我無法自控?』抬頭望星空一片靜』到最末的』夜闌靜』,中間的』孤單中顫抖,可知我實在難受。』終於知道這個過程他是如何的痛苦又是孤苦一人獨自承受。
  • 張國榮:為你鍾情16年,今夜有誰共鳴?
    儘管後來又有很多版本,但今時今日再看,還是不得不感嘆張國榮的不可取代。04有一種孤獨叫《有誰共鳴》風急風也清 告知變幻是無定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不信命 只信雙手去苦拼矛盾是無力去暫停可會知 我心裡睏倦滿腔夜闌靜 問有誰共鳴有人說,這是哥哥最煽情,最指戳人心的一首歌,我同意!
  • 《2019我是歌手》暖到心裡的一首歌曲《起風了》你有共鳴嗎?
    要想把一首大家原來就非常熟的歌曲給唱出自己風格但是又不改編歌曲原有的味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次他再次跟音樂人胡軼合作,胡軼把編曲製作的更加貼近他獨特的那種聲線,在聽前奏的時候,都有點讓人感覺不到在演奏,但是當他開口唱第一句開始,就直擊聽眾的內心,把他那獨特的嗓音給發揮到了極致。
  • 哥哥,風繼續吹,有誰共鳴
    【哥哥,風繼續吹,有誰共鳴】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又將到人間四月天,心中總有許多情緒在波瀾起伏每年的四月一號,有人在懷念,有人在悲戚,有人在高歌:風繼續吹,誰有共鳴……張國榮(哥哥)幾代人的偶像,歌演雙棲巨星,不管是歌壇還是演壇,他唱的歌曲,他演的角色,他取得成就至今無人超越,已是影視圈不朽的經曲。
  • 周芷若:「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或許,那時候她心裡還存著一絲僥倖,天真地以為只要跟張無忌拜堂成親,一切就都會過去。可她知曉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或者應該說,是她低估了趙敏。所以,當她透過那層紅色的薄紗,看到趙敏孤身前來阻止婚禮,她心裡頓時明白,一切恐怕是覆水難收了。
  • 哥哥,今天風繼續吹,我想你,有誰共鳴
    可張國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如今,我們只能在隻言片語和他曾經的作品中尋找答案。但是,十七年來又消滅了許許多多的證據,正如海鳴威所說: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的一角,多的是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張國榮就是這樣一個冰山,關於他的喜怒哀樂,我們無從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