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戰最好用的栓動步槍,許多軍迷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無論是"吃雞神槍"毛瑟98K,還是蘇聯著名的"莫辛納甘同志",甚至"約翰牛"珍愛不已的李·恩菲爾德步槍都能排得上號。
就在這些一代名槍的背後,其實還有一把兼具射速快、精度高、製作精良的步槍。雖然它沒能在實戰中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但打過這支槍的人都稱他的準度是"萬裡挑一"。它就是瑞士的K-31步槍。
一、中立國的優秀產品
提到瑞士,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對外的中立態度和它舉世聞名的精密儀器。任何的東西只要出自瑞士人之手,那麼絕對可以稱之為一款藝術品。本文的主角K-31步槍也不例外。
K-31步槍,全稱為"瑞士1931型步槍"(英語:Swiss Karabiner Model 1931)。由瑞士聯邦軍工廠製造,是一款直拉式槍機步槍,與著名的施密特·魯賓步槍一樣是當中的代表。該槍採用自由浮動的槍管設計,與槍身只需要兩個螺釘進行固定,一個連接槍管,而另一個與槍膛進行連接。
K-31從設計上來源於之前的K-11步槍,使用魯賓公司自研的7.5×55mm口徑步槍彈。與魯賓步槍相比,K-31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後置閉鎖突筍放到了前面,縮短了槍機和槍匣的長度。
使用直拉式槍機的K-31,上膛通過拉機柄上的定型凸榫和定型斜槽共同完成。子彈上膛時,先將拉機柄往後拉,隨後凸榫和斜槽共同作用將子彈推入,整個流程下來一氣呵成。K-31的使用方法在現代一些轉栓閉鎖的自動步槍中也大量採用。而槍枝上面的圓環是槍的保險和擊針,當圓環豎立時,槍枝就處於射擊狀態;相反當圓環橫置時,槍枝為保險關閉狀態,此時就無法擊發成功。
K-31的供彈方式一共有兩種,一是使用6發的步槍彈夾,另一種是將子彈從上方拋殼窗中壓入進行裝填。因為採用直拉設計進行上膛,因此該槍在換彈時有著極高的速度,彌補了傳統栓動步槍射速較慢的特點。根據戰後的資料顯示,一些掌握熟練的士兵可以快速上膛射擊,其射速比著名的毛瑟98k步槍要快上兩倍不止。
這樣快速的射擊上彈速度,可以讓瑞士士兵在實戰中充分壓制對手的步槍,短時間用最多的子彈來取得戰鬥中的優勢,因此瑞士軍方對這款栓動步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1933年首支步槍成功研發起,直到戰後的1958年,K-31步槍累計生產了52萬餘支,就連梵蒂岡的宮廷衛隊都採購100支,作為防身之用。
二、令人吃驚的精度
評價一款步槍是否可以稱為"神槍",除了外形和工作原理要與眾不同外,槍枝最基本的精準度也是評判優劣的最好辦法。而K-31以其"令人震驚"的射擊精度,成為了槍枝愛好者口中的二戰神槍。毫不誇張地說,如果K-31說它的射擊精度排第二的話,那麼沒有別的步槍敢稱自己為第一。
作為一個中立的歐洲小國,瑞士軍隊深知自己境內多山地的地理情況,因此在平原地帶使用的重武器和裝甲機械化方案就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山地作戰和遊擊戰這些靈活作戰方式,這就要求士兵的輕武器的靈活與精準度性必須過關。對於以生產精密儀器和機械聞名的瑞士來說,這些都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根據聯邦軍工廠的數據顯示,K-31步槍的理論精度為300米內R5的散布率為4cm。下圖是一位外國設計愛好者使用K-31在910米進行射擊的成績,可見18發子彈都完美地散布在準心4cm範圍內,其精準度絕對令人吃驚。
基於這種高精度的表現,K-31在瑞士軍隊一般作為精確射手步槍和狙擊步槍使用。尤其是使用光學瞄準鏡後,K-31的射擊精度更加如虎添翼,在中遠距離對敵人的殺傷性有著極高的精度。此外在民間,K-31還大量用於民間射擊比賽中,成為射擊愛好者最喜歡的射手步槍。
三、未能參加實戰的遺憾
說了這么半天,這款精準度極高的步槍,為何沒能參與到實戰當中呢?這當中最主要就是保養性和設計性的問題。從外表上來看,K-31步槍是直拉式槍機步槍,但在槍枝內部仍然是需要旋轉來實現拋殼的,這樣就造成製造槍枝零件時,裡面的工藝必須要特別的精密,成本也就大幅度地上升了。
同時為了防止用力過猛將槍栓損壞,因此在實際操作時需要將槍栓緩慢勻速地推入槍管當中。因此在實戰時,很容易影響換彈的速度,而李·恩菲爾德步槍因為結構不是太複雜且皮實耐用,因此實戰射擊速度是非常給力的。
另外就是直拉式槍機的工藝複雜,如果遇到泥沙、塵土等異物便很容易堵塞,造成無法射擊的情況,這對於實戰中的士兵來說絕對是要命的。加上加工工藝的複雜,因此除了瑞士以外,其他國家都沒有辦法去成功研製這樣類型的步槍,這也使得該槍在出口時有了很大的限制性。
最後就是該槍的槍託因為材料工藝的不同,因此訓練時會出現槍託和子彈帶損壞的情況。尤其是使用胡桃木製成的槍託在攀登時容易出現變形的問題,因此士兵不得不在外面塗上亞麻籽油進行維護。
雖然K-31步槍在實際射擊時,出現了這樣和那樣的缺點。但憑藉其出色的射擊精度和精密的內部構造,使其在戰後成為許多槍枝收藏者最為喜愛的二戰老步槍之一,尤其是機匣上採用雕刻方式印上的瑞士軍用徽章,更體現了這支步槍極高的稀缺度和收藏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K-31步槍雖然實戰中未能體現"二戰最準步槍"的實力,但憑藉珍貴的稀缺性和保值性,使得它在二戰輕武器史上留下了一個寶貴的名聲,成為二戰中最為耀眼的一款制式步槍。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4大最強軍刀:第2是反曲刀之王,第1中國造,比三稜軍刺還兇悍
二戰最強手槍:「盒子炮」八路軍最愛,美軍不顧性命也要撿第3把
解放軍最強的5種軍刀,能全部認出的都是真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