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類似這樣的批評
「XXX演戲好『面癱』啊,完全看不出情緒!」
但家住開福區的劉先生最近也遇到了「面癱」的煩惱
此面癱可非彼「面癱」
真正的面癱不是高冷,可能是臉冷!
嚴冬防面癱
近日,長沙氣溫持續走低,有時夜晚溫度甚至直降至3℃以下,但熱愛運動的劉先生仍堅持每晚去公園夜跑,並從不佩戴口罩、圍巾、帽子等頭部保暖裝備。
在一次夜跑結束到家後,劉先生感覺臉頰被冷風吹得有些僵硬麻木,但並沒有在意。第二天早上,劉先生一照鏡子發現嘴巴歪了,眼睛也斜了,整個表情面部僵硬。於是當即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就診,被確診為面神經麻痺(俗稱面癱),在經針灸治療2周後康復如初。
針灸推拿康復科主任醫師劉未艾提醒:嚴冬易受風寒,小心患上面癱!
什麼是面癱?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表現為口眼歪斜,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受限。
根據發病病位的不同,可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臨床上以周圍性面癱為最常見。
中樞性面癱屬於中風病範疇,而周圍性面癱又稱面神經炎或面神經麻痺,屬於中醫疾病中的「喎斜」、「口僻」、「吊線風」等範疇。
根據時間的長短,面癱可分為:急性期(發病1周以內)、恢復期(1周到1個月之內)及後遺症期(發病3個月至半年以上)。
常見的發病原因
感染因素;發病率高達42.5%,如:帶狀皰疹、腦膜炎、腮腺炎、流感、猩紅熱、多發性顱神經炎、中耳炎、迷路炎等。
面部、耳後受涼、受風寒等原因;發病率為30.3%。
還有神經源性疾病、顱底骨折、顳骨骨折等創傷性因素及腫瘤因素。
面癱如何治療
1. 目前西醫主要是運用糖皮質激素、抗病毒、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
2. 中醫則以針刺為主,針灸對面癱治療效果很好。
主要選取雙側太衝、合谷及病側地倉、頰車、翳風、顴髎、迎香、陽白、四白、魚腰、牽正,還可配合梅花針、穴位注射、閃罐、熱敷等多種方法治療。
面癱導致得面肌麻痺在幾小時至1-2天達高峰,持續1-2周開始恢復,3個月不能完全恢復者,則會留後遺症,如面部痙攣,眼角、嘴角會不由自主地抽動等。因此,對面癱這種「事關臉面」的惱人疾病,一旦發現要及早正確治療,切不可「靜觀其變」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目前針灸已經成為了治療面癱的主要選擇,可疏風散寒,調節面部經絡氣血,促進面部肌肉恢復,治療最佳時機應在發病1個月以內,經過及時、規範、合理的治療,一般大多數患者可獲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
面癱怎麼預防和自我護理
1
室外防寒,注意保暖
冬季氣溫低、風大的時候,不要進行室外跑步,外出活動可戴上口罩、圍脖、帽子等保護頭面部;跑步出汗時,更不要讓風直接吹頭、面部。
室外跑步即使做好了防寒措施,也不可能把臉部全都包裹起來,總會有暴露在外的部分,因此建議每次跑步前臉部、耳部塗抹凡士林,油脂成分具有保溼和保溫的雙重功效,也可以有效減少寒風對臉部的傷害;
2
不要用冷水洗臉
因為長期的冷水刺激會造成神經的損傷,建議您用溫水洗臉,並且在睡前做個熱水足底按摩。
3
飲食宜清淡
避免辛辣油膩食物,飯後及時漱口,清除患側滯留食物;
4
幾個動作助恢復
做皺眉、舉額、閉眼、示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每天數次,每次5-15分鐘以鍛鍊肌肉;
輕揉按摩聽宮、頰車、翳風穴,幫助面神經恢復;
5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一些適宜的體育項目,如:散步、體操、打太極拳、跳舞等,長期堅持下去,會使體質循環得到提高,免疫力增強,對風寒的易感性和抗禦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6
注意休息
很多面癱患者的病就是因為神經過於緊張,受到精神刺激,每天都過度疲勞、休息時間不充足,建議您注意休息,少看電視、電腦。
溫馨提示
1. 本文介紹的面癱治療只針對普通周圍性面癱;
2. 冬季為面癱高發期,切記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吹風受涼;
3. 面癱簡單的可以治癒,複雜的也可致命,切勿偏聽偏信,發現症狀需及時就醫!
指導專家
文 | 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二針灸科、陳安妮
版式設計 | 陳安妮
審核 | 陶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