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入伏之後,暑熱難耐,許多人喜歡找點清涼,可也正是這夏日涼風讓一些小毛病鑽了空子。
頭痛、落枕、咳嗽、關節不適、面癱,5個與冷風有關的病症,中醫專家有改善妙招!
1. 頭痛:用手指做拿五經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來要水:
長時間處在空調的環境下,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易受到較強的「熱衝擊」和「冷衝擊」,腦部血管頻繁擴張和收縮,易引起空調性頭痛。
2. 面癱:用梅花針敲打
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朱曉平:
一覺醒來,眼睛突然閉不上、嘴角變歪了,刷牙還漏水,這應該是被面癱找上門了。中醫講,風為百病長,睡覺時吹了低溫空調,開車、坐車搖下車窗,甚至是行走時避免寒風直接襲擊臉部,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以及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神經痛等疾病的患者。
一旦出現面癱,要及早治療,中醫針灸等對面癱治療效果不錯,尤其是輕度面癱恢復機率很大。
3. 咳嗽:平時吃些薄荷粥
煤炭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祖長:
一吹空調就咳嗽,這種奇怪的症狀其實是由於對空調冷氣過敏引起的,這是支氣管一種應激性的痙攣反應,是一種典型的熱咳。
當然,熱咳跟體內的火氣重也有關,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工作壓力大,生活飲食不規律,尤其是年輕人熬夜較多,人體體內熱盛,再遇到風寒就特別容易出現流黃濁鼻涕,咳黃痰,舌苔發黃等熱證。
4. 落枕:在疼痛部位走罐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副主任中醫師陶雪芬:
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下,加上夜間睡眠姿勢不當,容易導致頸部疼痛、活動受限,也就是所謂的「落枕」。
5. 關節痛:用薑湯熱敷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科副主任中醫師陶雪芬:
天熱,不少人洗完澡乾脆不擦自然晾乾。問題來了,這時體表毛孔都處於舒張狀態,很容易著涼。一些老人還會因此引發關節炎、肩周炎。
來源:健康時報
關注我,有福利
找工作、查社保
問政策、領紅包
河北省人社廳官方微信
做您身邊有用的
人生旅伴!
原標題:《生活貼 | 伏天冷風吹出一身病!中醫支招:5個方法改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