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追球,是對大自然的熱愛,但願感受到的,不止是我們追球團」。黃子韜在追球之旅的第二站發出感慨。芒果TV自製的首檔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正在熱播,從天寒到酷暑,追球團結束冰島站和印尼站的旅程後,他們來到旅程的最後一站西雙版納,追球團成員在這裡上演真人版穿越火線,每個人都鼓足勇氣完成消防訓練任務;化身實習「象爸」,與大象同吃同住,了解幾隻亞洲象的故事和它們因為棲息地被破壞和違法盜獵而數量急劇下降的生存狀況。這些對於追球團都是挑戰,但即使初次體驗略顯慌亂,每一位成員卻盡力參與其中。
一場走南闖北,感動與挑戰並存的環保之旅
追球團跨地球三帶,穿越天南海北,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場精彩的環保之旅,在旅途中收穫感動與遺憾。世界最北端的朗伊爾城擁有澄澈壯觀的冰川和奇幻璀璨的北極光。
追球團在尋找北極熊的旅途中,聽當地嚮導講攜帶槍枝只是嚇唬北極熊,這讓我們感受到人與動物、自然微妙的關係,正如周冬雨所說:「人類僅僅是一個拜訪者,我們要帶著自己的尊重,以及最大的約束力,要想著怎麼讓這裡的環境變得更好。」冰島的冰川底部,追球團與藍冰洞奇妙相遇,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雕琢出冰洞夢幻中的藍。
為了這樣的美好邂逅,追球團用了巨大的勇氣攀登險峰,完成速降,也遺憾地得知這裡的冰川或許在明年就會消失。在擁有大片的熱帶雨林和瀕危哺乳動物的蘇門答臘島,追球團在面臨野生老虎和盜獵者的雙重威脅下,依舊盡力參與保育蘇門答臘虎任務,體驗給老虎洗澡採血和野外巡邏等項目。在印尼的峇里島,追球團挑戰水下種珊瑚,跟隨潛入海底的追球團我們看到了峇里島綺麗的海底世界。
旅程中風光景色和經歷收穫構成了整個追球團的環保之旅,也在不經意間觸動著觀眾的共情,讓我們明白面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問題,我們每個人都關聯其中,每個人都應做出改變去守護地球。
一群倔強而孤獨的守護者
《小小的追球》呈現給每個觀眾一場場酣暢淋漓的環保旅行,有歡笑也有挑戰,跟隨追球團我們不只看到地球所面臨的危機,更看到環保事業中很多人的無私奉獻。比如守護北極37年的北極科考船船長,為北極熊、北極生態和來北極科考的團隊服務。這30多年間他親眼看著冰川在不斷消融,看著北極熊因為沒有棲息地和食物而死去,但他從未認為自己的力量渺小,終其一生的時光,倔強而孤獨地堅守著這件旁人看起來無用的事情。
又如丹伯靈自然保護區巡邏隊隊員,在面臨野生老虎和攜帶槍枝的偷獵者的雙重威脅下,經年累月地在熱帶雨林中穿梭抓捕偷獵者,尤其是其中一位「金盆洗手」的巡林隊隊長,坦誠講述偷獵過往,下定決心保護森林和動物;再如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羅傑博士3年間一人在峇里島海下種植超千株珊瑚苗,海底工作複雜危險,而羅傑博士為了保護珊瑚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件事。還有雲南西雙版納的消防人員在火災中做最美逆行者,甚至有人用生命守護祖國邊境的熱帶雨林。
也許是對環保事業的信仰,也許是不甘心看到這世界的美好永遠消逝,他們執著又孤獨地堅持做一件事。雖然節目中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個平凡的人在像「匠人」一樣不斷打磨這一件事,但就像華電峇里島電廠的員工所說「我只是所有峇里島員工的一個縮影。」其實他們背後站著無數個為了環保默默堅守的人。如果說追球團成員傳遞給大家的是對美好的憧憬,這些人帶給我們的則是厚重的感動。通過他們,我們不斷審視自身,原來人類可以為環境做出很多努力。
留住美好,我們青年人在行動
「因為中國有著14億人口,如果團結一心能夠改變世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活在一個地球上的我們早就緊密相連,所以環保這件事關乎所有人。《小小的追球》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審視環保事業,注重節目的社會影響。追球團從中國北京出發,去到挪威、冰島、印度尼西亞,最後回到中國雲南,展示著中國的環保態度亦是如此,立足中國,關心世界。
就像在北極科考船上,老船長說他見到的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友善的,他很開心有很多中國人能來到北極參觀了解他們並愛上北極;在北極之旅即將結束時,追球團四人很榮幸地獲得「冰島環保旅行大使」稱號,晚會上四人的發言也表達了節目的價值理念——面對環境問題,中國人在行動;華電峇里島電廠和中國科學家歷經多年在海下種植珊瑚,保護海洋生態,更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中國在環保事業中的擔當。
與此同時,《小小的追球》因為成員和綜藝形式使得節目的受眾更多是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所以節目也希望用嘉賓的影響力和綜藝的多元表達形式能「在我國青年群體中發起『關注全球生態、環保從身邊做起』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