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豐城街道雲髻山下的新豐縣省級新農村示範片,一條公路貫穿紫城、高橋、文長、長陂、雙良5個行政村,沿途自然風光、村落居民、田野耕地、濱河灘涂四類風景交替出現,讓人流連忘返。一間間灰白相間的民居,一條條乾淨筆直的道路,一盞盞璀璨奪目的路燈,都在向記者訴說著新豐推進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工作帶來的變化。
2019年以來,新豐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基本建成」的要求,以「雲髻鄉韻」為主題,打造了具有新豐本土特色的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大力推進村莊連片整治,村貌煥然一新,新農村示範片示範效應顯著。
堅持規劃先行 注重突出本土特色
新豐縣堅持規劃先行,高度重視新農村示範連片建設的總體規劃,突出實在、實用、實效,防止設計「城市化」,保留鄉村特色。記者從新豐縣委農辦了解到,從項目落戶新豐開始,該縣就聘請資質較高且經驗豐富的設計公司,因地制宜,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規劃。
為確保規劃設計既符合建設要求又能凸顯本土特色,新豐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探討規劃設計,併集思廣益,多渠道收集村「兩委」幹部和村民的意見建議,最終確定以「青谷石韻,福壽高橋」「翠竹田園,康居文長」「幽蘭花香,農旅長陂」「丹楓繪影,假日羅峒」「客家鄉韻,印象紫城」5個主題為示範片村莊規劃,以點串線,連線成片推進5個主體村46個自然村建設規劃。
領導高度重視 營造幹群共建氛圍
省級示範片建設涉及的管理部門較多,亟須強化領導力量,制定一整套可操作、接地氣的制度,整合各部門力量,做到既分工負責又聯動合作。
據了解,新豐縣領導高度重視示範片建設,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劉祥鋒任組長,其與縣長等主要縣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其次,該縣創新「六個一」工作機制,要求縣分管領導每周不少於1次,縣委農辦分管領導每周不少於2次到工地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定期召開省級連片示範項目推進會議及攻堅會議,形成工作動態及信息匯報制度,確保項目有序穩步推進。
從項目落戶新豐開始,該縣就積極營造幹群共建氛圍,多次召開會議推進示範片建設工作。縣委農辦、豐城街道辦與相關村「兩委」幹部經常走訪入戶宣傳新農村建設政策,號召群眾支持並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在眾多幹部「白加黑」「五加二」的努力宣傳發動下,示範片內的群眾熱情高漲,對「自家」建設出謀劃策、出錢出力,形成幹群共謀、共建幸福新農村的局面。
「鄉賢回鄉在助推『三清一改』、整治農村破舊泥磚房、示範村建設等鄉村振興有關工作上發揮巨大作用。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推進,新豐的鄉村也逐漸成為鄉裡人回流、城裡人湧入的熱土。」新豐縣委常委廖功文說。
建設基礎設施 創造美麗宜居鄉村
在新農村建設中,新豐縣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採取「一清二拆三改四建」辦法,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清,即進行三清理。新豐結合村莊清潔行動「春夏秋冬季戰役」,徹底清理村內巷道、房前屋後、公共場所的各類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此外,該縣通過進一步健全「門前三包」等制度,因地制宜、分類實施,以黨支部為橋頭堡,發動黨員志願者、巾幗志願者及青年志願者成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在示範片內每月開展一次以上的垃圾、溝渠整治行動,讓村莊長年保持乾淨整潔。
拆,即拆除破舊泥磚房。近兩年來,示範片內共拆除破舊泥磚房3455間,總計9萬餘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20處;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58宗。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拆除破舊泥磚房工作中,新豐縣創新「四種模式」「四個利用」,做好拆除破舊泥磚房「後半篇」文章。目前,該縣累計採用村民自用、村集體公用、拆舊復墾利用、土地流轉等四種模式,利用拆后土地113萬平方米,建設「四小園」978個、「美麗庭院」124個,大大提升了農村生活環境。
改,即改水改廁改設施。該縣大力開展衛生改廁工作,清除露天糞坑和簡陋廁所,統籌解決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實行禽畜圈養、人禽分離。目前,示範片內46個自然村已全部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和禽畜集中圈養,並全面完成了衛生改廁工作。縣委農辦充分發揮統籌抓總作用,督促縣融媒體中心、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等單位對示範片內村莊進行「三線改造」,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村亂搭線現象。
建,即美麗鄉村項目建設。該縣省級示範片建設成效顯著,除了建設一大批補短板項目,還建設了高橋村小水片新農村示範點、長陂村蘭花廣場、蘭花博物館,完成了紫高公路沿線景觀提質改造工程。紫高公路沿途風景引來許多觀光遊客,周末及節假日隨處可見成群的徒步、騎行、自駕遊隊伍。「自從紫高公路建好後,我們經常結伴來此徒步,沿途欣賞美景,呼吸新鮮空氣,心情得到了有效放鬆。」遊客羅小姐跟記者分享道。
該縣還率先創新實行標準化農民工匠模式。在長陂村村史館前,該村支書潘少康自豪地告訴記者,該館聘請農民工匠設計建設,僅花費30萬元,下一步將改造成蘭花博物館。據統計,新豐目前實施的農民工匠小型工程項目達350個。新豐縣委農辦主任譚展如表示,推行標準化農民工匠模式,不僅節省時間金錢,且發揮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積極性,凝聚起共建美麗鄉村的合力。
注重發展產業 鞏固鄉村振興成果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有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做支撐,才能源源不斷地為廣大群眾營造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新豐縣示範片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帶動產業迅猛發展。
「現在不用背井離鄉去外面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養家,而且收入不低,真是太好了。」在蔬菜種植基地打工的文長村鄧阿姨高興地說。近年來,新豐縣積極引進新型農業企業進駐示範片,為示範內生態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省級示範片建設尚未全部完成,就吸引眾多遊客到各個主體村遊玩,其中高橋村已成為新豐遊客必到打卡點。鄉村旅遊業的興起,也增加了示範片內村民的經濟收入。「每逢節假日,我挑一擔姜到圩鎮上,不到一個上午就賣完了。」提起村裡的變化,高橋村李阿婆笑得合不攏嘴。
風起雲髻鄉韻濃,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隨著新豐縣省級示範片的悄然蛻變,徐徐展開。(轉載韶關日報 黃俊 莫金鳳)
【來源:韶關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