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晉中大地,百花奼紫嫣紅,萬物生機勃勃;
8月的晉中農業,立足豐富的資源稟賦、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高舉晉中國家農高區、晉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山西農谷省級戰略「三塊金字招牌」,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三大發展思路,著力構建「技術體系先進化、產業體系特色化、經營體系現代化」的旱作農業三大發展體系,創新探索出產業支撐型、創新發展型、黨建引領型、能人帶動型、生態優先型、文化自信型「六種模式」,努力打造晉中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持續推動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8月的晉中農村,在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中,在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一片一帶一圈」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和「四個百裡」工程建設中,10個精品示範村拔地而起,30個重點治理村形成規模,10個萬畝現代農業片區、5種新型經營主體、總長百公裡的「醉美晉中、多彩農園」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已涵蓋了農業產業高效的壽陽、榆次、太谷3個縣(區)。已全面構建起農耕醉人、農莊醉人、生態醉人、鄉愁醉人、鄉風醉人的「五醉圖景」。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
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美麗「新畫卷」。
晉中市委、市政府在2019年晉中市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工作會上,就提出建設「一片一帶一圈」鄉村振興示範廊帶的思路。「一片」即在榆次、太谷、壽陽3個縣(區)打造城郊百公裡鄉村振興示範片。「一帶」即以108國道、汾河為軸線,在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6個縣(區、市)打造平川百公裡鄉村振興示範帶。「一圈」即圍繞太長高速、南太線、207國道、九榆線,在太谷、榆社、昔陽、和順、左權、壽陽、榆次7個縣(區)打造東山百公裡鄉村振興循環圈。自此,市委、市政府把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廊帶,作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我市城鄉統籌發展的「四個百裡」工程建設。
今年以來,按照《晉中市2020年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方案》總體部署,我市重點開展鞏固提升壽陽、榆次、太谷段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平川鄉村振興示範帶、實施東山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示範圈三大建設,打造50個精品示範村、115個重點治理村,推動鄉村振興示範廊帶擴規提質、縱深發展。
首先,榆次、太谷、壽陽示範廊帶瞄準鞏固提升和拓展延伸,在提檔升級上持續發力。壽陽、榆次、太谷3縣(區)按照「在第一批10個精品示範村繼續提升的基礎上,全面鋪開第二批10個精品示範村和30個重點治理村建設」的要求,重點圍繞產業發展、環境改善進行了再提升、再鞏固和延伸擴面。如榆次區,今年在打造5個精品示範村、11個重點治理村的基礎上,以北田鎮、莊子鄉為主要區域,延伸打造一條集優勢果品、休閒觀光、文體創意、鄉村體驗於一體的百裡蔬果田園文化體驗廊帶,重點建設水果全品種觀光園、全天候農旅度假圈、3萬畝糞肥還田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園。
其次,平川示範片區瞄準優勢產業和環境改善,在特色亮點上著力突破。祁縣、平遙、介休、靈石4縣(市)把產業興旺作為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立足108國道沿線現代農業發展優勢,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重點打造祁縣平遙——城趙洪善片、平遙介休——中都張蘭片、介休靈石——綿山靜升片,3個片區19個示範村、51個重點治理村。如平遙縣,以創建6個示範村為抓手,積極開展沿線環境整治。目前,已硬化道路2.4公裡、亮化路燈120盞,已完成平襄線等旅遊線16.5公裡的道路改造,植樹4.5萬株。
再次,東山示範圈瞄準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過渡銜接,在路徑辦法上積極探索。榆社、左權、和順、昔陽、壽陽5縣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為目標,打造包含21個示範村、34個重點治理村的榆社城郊片、左權百裡畫廊、和順松煙片、昔陽大寨片、壽陽景尚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協調推進、融合發展的5個示範片區。如左權縣,以創建全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先導縣為引領,以百裡畫廊為基礎,重點圍繞產業級次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深化農村改革等,探索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機銜接。在產業發展上,打造2個萬畝片區,以百裡畫廊沿線林下經濟為主要陣地,發展萬畝有機中藥材景觀廊帶。
以麻田、澤城「有機社區」為示範,打造萬畝有機旱作集中連片示範區,進一步夯實產業扶貧基礎,壯大產業發展成果。在生態建設上,打造48公裡的「黃金谷」,途經龍泉、桐峪、麻田3個鄉鎮40個村,由24個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參與實施栽植金葉榆、金枝槐等「金色」苗木的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政府統一流轉土地,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育苗,吸納6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建成一條集「山水林田湖草、林道亭廊臺池」於一體的金色生態景觀帶。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晉中市委、市政府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多措並舉,聚焦重點任務,補齊短板弱項,在全市統籌推進村莊清潔、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廁所革命、美麗鄉村創建「五大專項行動」,特別是結合全市「愛國衛生季」活動,全力推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效之一:把村莊清潔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基本點。今年,晉中市委、市政府結合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季」活動,開展了以整治農村「四亂」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在整治過程中,堅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大包大攬「三個原則」,從環境衛生入手,從掃乾淨、擺整齊做起,少花錢辦大事,實現村莊內雜物堆放整齊,房前屋後乾淨整潔,使村容村貌明顯提升。全市共有1909個村建立村莊保潔機制,1835個村落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達到清潔村莊的村有1913個,分別佔到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8.2%、94.4%和98.4%,有效地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農民的健康生活水平。
成效之二:把垃圾治理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頭戲。在加強垃圾源頭分類管理、規範收運運行體系、推廣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治理模式、提升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上持續發力,著力解決好垃圾治理「最後一公裡」。目前,全市建成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87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覆蓋行政村比例達到82.7%,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率達到97.3%,全市行政村實現清掃保潔全覆蓋。靈石縣、介休市和壽陽縣3個垃圾分類試點縣已在全域所有鄉鎮試點開展垃圾分類。
成效之三:把汙水治理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關鍵處。全市堅持梯次推進、分類施治、水岸同步的工作路徑,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到目前,已經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村有276個,其中納管型175個、設施型101個。同時,已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逐步實現汾河流經村莊全覆蓋。
成效之四:把小廁所作為促進大民生的助推器。農村戶廁改造是今年晉中市政府承諾的民生實事之一,作為政府重大民生實事,晉中市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把模式選擇權交給農民,有關職能部門重點把好技術模式、產品質量、施工質量、糞汙收集利用、糞汙儲運管理、疾病防控「六大關」,積極推廣三格化糞池、雙甕式、完整水衝式、「通風改良式+大三格」等衛生廁所模式,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管理,做到「一戶一卡、一村一檔」,實現精準改廁、精準管理。把廁所革命與有機旱作農業結合起來,實現糞汙資源化、無害化利用,變「糞」為寶,辦好農民的「關鍵小事」。目前,全市已建成農村衛生戶廁37.49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2.8%。
成效之五: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檢驗尺。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共創建省、市、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210個。全市每年完成造林30萬畝,推進村內綠化彩化和圍村片林建設,打造綠色生態村莊,推動「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美麗家園建設已成態勢,全力打造美麗鄉村由「一處美、一時美、外在美」向「處處美、持久美、內在美」轉變,在全市精心繪製各具特色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乘勢而上千帆競,策馬揚鞭正當時。晉中市委、市政府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堅決貫徹山西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緊抓晉中市被列入「全域國家農高區」的戰略機遇,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咬定目標、攻堅克難、只爭朝夕、盡銳出戰,確保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小康社會全面建成、鄉村振興再創新篇,努力蹚出一條具有晉中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記者 李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