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亮點紛呈:美麗鄉村入畫來

2020-12-26 中國西藏網

  一條條水泥路乾淨平坦、直達農家,一棟棟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安謐恬靜,一面面文化牆寓意生動、創意十足,一個個村(居)廣場寬敞平整、熱鬧非凡,綠樹紅花相映,鳥鳴清脆婉轉……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讓人心曠神怡。眼下,在山南的各個村落,這樣的圖景比比皆是。

  近年來,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積極謀劃落實,得益於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辛勤付出,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推進,一個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實現了華麗蛻變,讓雅礱兒女嘗到了村(居)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的甜頭。

  「過去在村子裡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現在,經過人居環境整治,村裡不僅建有專門的廁所和垃圾桶,配備了垃圾車和灑水車,還有保潔員負責全村環衛工作。環境好了,人人也都變得講究了。」仲夏時節,走進貢嘎縣紅星社區,只見綠樹掩映著白牆青瓦,精緻的藏式樓房錯落有致,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村莊巷道、房前屋後鳥語花香、乾淨整潔,放學的孩子們背著書包在夕陽下快樂奔跑……記者很難將眼前所見和村民描述的畫面聯繫起來。

  「我們村是2006年從老村搬到這個地方的,以前的老村交通不便、居住環境差。搬遷後,紅星社區就堅決把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作為讓大家安居樂業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年來,村裡建設得越來越好,大家集體意識越來越強,都在為村莊美化作貢獻。」居委會主任扎桑談起村裡的變化,感慨頗多。

  如今,放眼雅礱大地,無論是漫步雅礱河畔,青山綠水之間,還是走進鄉間村落,穿行在新居古村之中,都能讓人感受到鄉村的環境整潔,村莊美麗,鄉風文明……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農牧民群眾的希冀正逐步在人居環境整治的浪潮中變為現實。

  廁所是衡量一個地方文明的標誌,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也關係到一座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以前的廁所一個土坑兩塊板,蚊蠅成群、臭氣燻天。現在的廁所,嶄新的瓷磚、時尚的潔具,一按衝水按鈕,糞便經過衛生旱廁無害化處理,沒有臭味,沒有蒼蠅,家裡也乾淨多了。」瓊結縣瓊結鎮東嘎社區的村民巴桑連連稱讚道。

  廁所雖然小,誰也離不了。廁所問題是基本的民生問題,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難點,也是鄉村重要的文明窗口,體現著鄉風文明和宜居水平。巴桑家的廁所改造,是山南市「廁所革命」的縮影。從猶豫到下決心、從觀望到參與,老百姓爭先恐後地進行廁所改造,「廁所革命」大受歡迎。

  「大家看到乾淨衛生的如廁環境後,思想悄然轉變,從顧慮到認同、支持,從『要我改廁』到『我要改廁』,開啟了農村群眾生活新篇章。」瓊結縣政協主席仁增多吉說。

  「廁所革命」改變的不僅僅是氣味,更是衛生觀念、生活方式上的徹底變革,進而改出美麗宜居鄉村。近年來,山南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以「廁所革命」為重點,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內提質量,外樹形象,營造衛生清潔、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村(居)環境,讓新農村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從景點到全域,從城區到鄉村,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從管理機制完善到思想認識轉變,「廁所革命」由表及裡、由點及面不斷夯實著美麗山南的文明底色。

  變美是鄉村需求,關鍵還在如何變富。

  一個個特色農業產業園掩映山間,一個個鄉村旅遊項目吸引遊人紛至沓來,處處湧動的發展熱潮激發出美麗鄉村產業的生機與活力。

  農牧區要發展,資源是基礎。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山南市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將土牆木瓦變成新式樓房,而是對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創造,變資源優勢為生產力優勢,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

  風光旖旎的錯那縣勒布溝,過去在崇山峻岭中,與世隔絕。現在,這裡依託優質的旅遊資源,架橋修路蓋新房,開旅館、賣特產、辦高山茶場,家家戶戶吃上了「旅遊飯」,讓農牧民的左口袋裝下「旅遊錢」,右口袋放入「產業金」。

  「我們這裡建設得越來越美了,文化廣場、濱江大道全都建成了,水、電、路、網等設施一應俱全,每家每戶都購置了新電器、新家具,現在我們邊境村不比城裡差。」錯那縣麻麻門巴民族鄉麻麻村群眾平措加央高興地說,「和我小時候相比,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不光如此,我們這裡還重點發展鄉村旅遊業和高山茶場,集體經濟搞得紅紅火火,而且各類基礎設施還在加速升級中,遊客也越來越多,旺季時,我家『農家樂』都不夠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我們要堅持久久為功、善做善成,著力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群眾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山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衛軍說。

  從面子「靚」到裡子「美」,不僅僅是環境美了,更事關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如今,「美麗鄉村」已經成為山南的一張新名片,古老土地上的鄉村田園讓人更加心馳神往。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三年來,安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動」為抓手,以加大投入為支撐,以完善的機制為保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基礎,以群眾的滿意為根本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紮實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治理相互促進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貢獻了生動的安徽樣本。
  • 人居環境日日新 美麗鄉村入畫來
    「十三五」即將過去,脫貧攻堅迎來全面決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在即,農村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鄉風文明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效?記者來到省級美麗鄉村繁昌區峨山鎮沈弄方衝中心村進行走訪,管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新貌。
  • 鄉村蝶變美如畫——寶雞眉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側記
    近年來,眉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規劃引領、淨化先行、分類治理、健全機制、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總體思路,紮實有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清除垃圾、農村改廁、汙水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_2020年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專題為您提供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締造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生活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鹽都樣板...
    今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精神,聚焦「四推進、四提升、兩加強」,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紫山村:安居樂業 打造農村「美麗家園」
    近年來,經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紫山村瞄準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痛點難點,解決了戶廁、汙水處理等問題,一舉甩掉了"髒亂差"的帽子,把農村打造成為人人嚮往的美麗家園。記者 戚藝:套用一下木桶原理,決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量的往往是它最薄弱的一塊短板,過去農村環境治理的短板就在於戶廁以及汙水的處理,我們現在來到紫山村一戶村民的家中,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家的廁所吧,裡面是非常的乾淨和整潔,過去人們對農村那種又髒又臭的旱廁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 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2020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潦裡村按照東山鎮黨委政府部署,以提升村容村貌、清運農村垃圾、汙水治理為主攻方向,不斷營造整潔、有序、文明、優美的鄉村環境,有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體系潦裡村兩委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把該項工作作為村兩委重要的議事議程。一是成立由鎮黨委委員周景裕為督導指揮長,村書記施洪林任清潔指揮長,其他村幹部為11個自然村包幹員的包幹制度,並進行公示。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我們堅持基礎設施改善和生態宜居相融合,讓鄉村生活美起來;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升級相融合,讓群眾腰包鼓起來;堅持產業富民和鄉風文明相融合,讓鄉村文化活起來。『三融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有勁。」太乙宮街道工作人員李飛說。
  • 山南市農業農村工作掃描:「農」墨重彩譜華章
    人勤春來早。春分以來,雅礱大地,到處是忙碌的景象,廣大農牧民群眾正搶抓農時,忙著清理水渠、播種青稞……近年來,山南市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以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為目標,狠抓農業農村工作,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人居環境大整治 美麗鄉村入畫來——煙臺開發區潮水鎮的鳳眼村大...
    膠東在線12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秀花 陳德贇) 走進位於煙臺開發區潮水鎮的鳳眼村,一進村,從主幹道一眼望去,無不是乾淨整潔,不用說四大堆,就是零星的雜草、樹葉幾乎都看不到,入村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也是整整齊齊,為乾淨整潔的村莊增添了幾分更加靚麗的色彩,這都是今年鳳眼村下大力氣整治人居環境的成果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丨以庭院「小美」促鄉村「大美」1.6萬戶「美麗...
    為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今年雨湖區婦聯充分發揮婦女的力量,發動全區各鎮、村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選,共創評三星、四星、五星「美麗庭院」1.5萬餘家,加上往年創建的,目前「美麗庭院」已達1.6萬戶,覆蓋了農村三分之一的家庭。「美麗庭院」遍布雨湖鄉村 「美麗庭院」美幾許?
  • 360村今年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美麗鄉村為副中心增「顏值」
    這兩年,通州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區360個平房村分批分期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範圍。永三村是全區第二批整治村莊。村裡先後拆除了2000多平方米後背房和30000多平方米私搭亂建。原先被違建擠得只容一輛車過的村路,一下子變寬敞了。 拆違,拓路,同時考慮村民的停車需求,整理出了200個停車位,永三村的街面秩序變整齊了。村裡還填埋了3個垃圾坑,改造成三處「口袋公園」。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應處理好幾對關係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表面看是環境乾淨了,深層次是鄉村治理方式的轉變。2、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迫切需求,久久為功、環環緊扣、盯住不放,重點處理好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係。
  • 王振利深入駐馬店驛城區調研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楊軍民 楊夢夢)12月21日,駐馬店市委副書記王振利深入驛城區調研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聚焦重點任務,堅持高標準治理,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 長春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鄉村變得「淨、綠、美」
    「前些年垃圾隨地丟,雨天滿腳泥,看著就鬧心,誰愛來?這幾年大伙兒對環境整治呼聲越來越高,經過整治,屯子越來越美了。」陳淑蘭帶著記者沿著屯內筆直的柏油路從東頭走到西頭,沿路紅瓦白牆的磚房鱗次櫛比,整潔亮麗。近年來,長春市以「淨、綠、美」為目標,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一大批像梨樹園子屯這樣的村屯變乾淨變美,面貌一新。
  • 晉中市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實效(民生視線)
    人民視覺 製圖:張芳曼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為主攻方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兩年過去了,這項工作進行得怎麼樣,農村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還面臨哪些問題?
  • 黃文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在農民參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圍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安徽省委、省政府高起點謀劃,從2012年起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提出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治理「三大革命」,2018年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2019年重點開展農村廁所、垃圾、汙水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莊清潔、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建設提升「三大行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 山南市錯那縣著力建設美麗鄉村
    圖為山南市錯那縣麻麻門巴民族鄉優美的村(居)環境。馬靜 攝  乾淨整潔的路面、擺放整齊的垃圾桶、家家戶戶的衛生戶廁……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著力建設美麗鄉村,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成效明顯。
  • 遂平縣玉山鎮:彈好人居環境整治「三部曲」,打造美麗宜居新鄉村
    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為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留住田園風光,玉山鎮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多措並舉,因地制宜,著力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的問題,打造村美人和的鄉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