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2020-12-25 和訊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三年來,安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動」為抓手,以加大投入為支撐,以完善的機制為保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基礎,以群眾的滿意為根本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紮實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走出了一條生態宜居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治理相互促進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貢獻了生動的安徽樣本。

分區分類村莊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

徽州區潛口鎮東山村,一棟棟白牆黑瓦的農家小屋錯落有致,農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院內鮮花爭相怒放,村道兩邊綠樹成蔭。東山村村民魯繼肅說:「以前生活垃圾都是隨處亂倒,天氣一熱便臭氣燻天,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放了垃圾桶,每天都有保潔員來清運垃圾。」在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東山村成立了「村容村貌提升隊」、「環境整治衛生隊」,根據工作表現按月發放工資。提升隊隊員工資5000元/月、衛生隊隊員工資700元/月,月獎勵200元。隊員葉青輝說:「以前在浙江紹興打工做磚匠,現在家鄉有磚匠崗位需求,工資待遇都很不錯,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汪雪珠、胡再敏是東山村的貧困戶,被村裡聘為村環境整治衛生隊隊員,每天在村裡清理垃圾、亂堆放等工作。徽州區各村結合自身實際,自實施人居環境以來新增保潔員、磚工等各類崗位十餘種,累計吸收25948人次熟悉當地情況的就業困難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安徽自北向南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地等地形區。依據地理和經濟條件,分區域做好規劃先行,明確不同區域工作重點。在皖北地區,以人居環境整治和現代農業發展為重點,打造平原地區鄉村風貌;在皖中地區,以鄉村風貌塑造和城鄉設施一體化為重點,打造丘陵地區鄉村風貌;在沿江地區,以舒適優美人居環境和特色產業發展為重點,打造水網地區鄉村風貌;在皖西地區,以生態保育和脫貧攻堅為重點,打造原生態山村品牌;在皖南地區,以傳統村落保護和鄉村旅遊為重點,打造文化鄉村品牌。與此同時,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將全省104個縣(市、區)劃分為三類地區,一類縣(市、區)19個,二類縣(市、區)59個,三類縣(市、區)26個,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立足「三大革命」,打牢基礎補短板

「我有一方庭院,勝過詩與遠方。」2019年以來,安徽省以村莊清潔行動為突破口,全面推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多地農村重振「庭院經濟」,農民家門口的小菜園又重新回來了。「以前家門口的地都荒著,堆的都是秸稈雜物,現在由村統一規劃,家家門口都建成了菜園子,既能吃到綠色蔬菜還能有利於環境改善。」蕭縣新莊鎮肥莊中心村村民李金笑著說。家門口的小環境變美了,村莊集鎮的大環境也要跟著靚起來。蒙城縣許疃鎮許疃大街,政通大道兩側路面騎路逢集現象不見了,垃圾堆也被全部清理掉,就連廣告牌也移到了店內,整個街面乾淨整潔,讓人眼前一亮。「以前髒死了,垃圾、汙水、旱廁、柴草垛到處都是,這下終於打掃乾淨了,瞬間感覺心情都變得舒暢多了。」該鎮盧老荒村老百姓(603883,股吧)對全鎮開展的「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議論紛紛,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村莊清潔行動啟動以來,全省15000多個行政村廣泛開展了以「五清一改」(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清理廢舊廣告牌、清理無功能建築、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發動了春夏秋冬等多輪清潔戰役,累計發動3047萬餘人次參加行動;開展清潔衛生宣傳教育活動122萬餘次;清理村內塘溝65萬口、農業生產廢棄物717萬噸、亂搭亂建107萬處、廢舊廣告牌186萬個、無功能建築1532萬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群眾衛生習慣逐步改善。

三年行動期間,全省累計完成自然村改廁250.136萬戶,其中19個一類縣(市、區)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到90%以上,59個二類縣(市、區)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到85%以上。在32個縣開展農村改廁提升與長效管護機制示範縣建設,在其他縣開展試點示範,從體制機制上,探索解決廁所壞了無人修、糞汙滿了無人掏的問題。全省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基本完成289個非正規堆放點整治任務。全省已建和在建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應建1180座,基本實現全覆蓋。

發動群眾主體作用,全員參與治理

「要想富,先修路,拓寬道路是我們迫切的願望,修路需要讓出地方,你們儘管提出來,我們肯定支持」。池州市青陽縣朱備鎮硃筆村合意組村民們自發讓出院牆便於拓寬道路。硃筆村合意組結合「五清一改」契機,前後召開2次全體村民會議和8次左右村民理事會議,會議上,大家一致認為,現有條件,進村道路太狹窄,不方便會車,但是說到修路,就不可避免涉及到部分村民的圍牆。理事會成員積極入戶,做思想工作。村民思想上得到認同,一戶讓出一點點,對門的看到鄰居讓出一點點,自己也跟著讓出一點點,就這樣,一點點的聚集,進村道路順利拓寬,村民的出行也越來越方便。

人居環境的改善,離不開群眾的參與,為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安徽廣泛發動群眾動手整治環境、美化家園。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採取簡報、宣傳片、宣傳畫等多種方式,搭建了多元融合的宣傳發動網絡,使群眾對農村人居環境政策由一無所知到入心入腦,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袖手旁觀到義不容辭。在推進過程中,注重聽取和尊重群眾意願,問計於民、問需於民,適時適度做出調整改進,提升了基層幹部在農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和滿意度,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形成了黨、幹、群強大合力。蕪湖市積極組織和動員鄉村幹部、黨員定期義務參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率先示範,帶動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多地創造了黨員帶動、村民自發組織推動的好做法,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全省自發捐款捐物累計超過2.5億元。

咬定春夏秋冬,循序漸進久為功

自2012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特別是2017年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以來,安徽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500億元以上,動員社會力量投入500億元以上。僅2018至2020年,安排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廁專項資金50.5億元以上,落實市縣配套資金164.5億元以上;爭取中央對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支持12億元以上。全省累計實施「三大革命」PPP項目61個,總投資232.3億元。部分地區開始探索農村人居環境領域中的垃圾汙水受益農戶適當付費機制。天長市李坡村推行「一人一天一毛錢,乾乾淨淨一整年」,探索開展垃圾處理付費機制。五河縣自2019以來收取「一人一月一元錢」的垃圾保潔服務費,累計收到1312萬餘元,並全部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早在2012年,安徽省就開始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力求通過試點示範,積累經驗,以點帶面推進改善全省農村人居環境。2017年,安徽省啟動農村垃圾、汙水、廁所治理「三大革命」;2018年,啟動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以來,全省以村莊清潔行動破局,全面推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多年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全省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的基礎上,發揮中心村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一批基礎設施健全、環境整潔優美、村容村貌良好、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培育一批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重點示範村。截至到今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8290個,認定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以行政村為單位)1500個,重點示範村(以行政村為單位)500個,一大批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美麗鄉村在江淮大地上遍地開花,成為群眾嚮往的幸福宜居家園。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繪出隴原美麗鄉村新畫卷——甘肅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
    繪出隴原美麗鄉村新畫卷——甘肅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 硯特色民居連片林立、平坦村道戶戶直通、農家小院溫馨別致、濃厚鄉韻令人流連……如今的隴原大地,一個個精心打造的美麗鄉村正在詮釋著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豐富內涵
  • 晉中市百裡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向世人展示出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生態、美麗田園、美麗經濟的「六美元素」;8月的晉中農民,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作為產業振興的主攻方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把增收致富作為走向小康的根本著力點,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勤勞致富的雙手,精心描繪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示範村展示區、現代農業產業引領區、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區、鄉村旅遊生態標杆區」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紫山村:安居樂業 打造農村「美麗家園」
    近年來,經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紫山村瞄準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痛點難點,解決了戶廁、汙水處理等問題,一舉甩掉了"髒亂差"的帽子,把農村打造成為人人嚮往的美麗家園。記者 戚藝:套用一下木桶原理,決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量的往往是它最薄弱的一塊短板,過去農村環境治理的短板就在於戶廁以及汙水的處理,我們現在來到紫山村一戶村民的家中,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家的廁所吧,裡面是非常的乾淨和整潔,過去人們對農村那種又髒又臭的旱廁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_2020年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專題為您提供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施工方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我們堅持基礎設施改善和生態宜居相融合,讓鄉村生活美起來;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升級相融合,讓群眾腰包鼓起來;堅持產業富民和鄉風文明相融合,讓鄉村文化活起來。『三融合』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有勁。」太乙宮街道工作人員李飛說。
  • 黃文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在農民參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圍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安徽省委、省政府高起點謀劃,從2012年起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提出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汙水、廁所治理「三大革命」,2018年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2019年重點開展農村廁所、垃圾、汙水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莊清潔、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建設提升「三大行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 山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亮點紛呈:美麗鄉村入畫來
    如今,放眼雅礱大地,無論是漫步雅礱河畔,青山綠水之間,還是走進鄉間村落,穿行在新居古村之中,都能讓人感受到鄉村的環境整潔,村莊美麗,鄉風文明……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農牧民群眾的希冀正逐步在人居環境整治的浪潮中變為現實。  廁所是衡量一個地方文明的標誌,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也關係到一座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 360村今年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美麗鄉村為副中心增「顏值」
    這兩年,通州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全區360個平房村分批分期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範圍。永三村是全區第二批整治村莊。村裡先後拆除了2000多平方米後背房和30000多平方米私搭亂建。原先被違建擠得只容一輛車過的村路,一下子變寬敞了。 拆違,拓路,同時考慮村民的停車需求,整理出了200個停車位,永三村的街面秩序變整齊了。村裡還填埋了3個垃圾坑,改造成三處「口袋公園」。
  • 王振利深入駐馬店驛城區調研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楊軍民 楊夢夢)12月21日,駐馬店市委副書記王振利深入驛城區調研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聚焦重點任務,堅持高標準治理,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 遂平縣玉山鎮:彈好人居環境整治「三部曲」,打造美麗宜居新鄉村
    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為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留住田園風光,玉山鎮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多措並舉,因地制宜,著力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的問題,打造村美人和的鄉村環境。
  • 鄉村蝶變美如畫——寶雞眉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側記
    近年來,眉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規劃引領、淨化先行、分類治理、健全機制、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總體思路,紮實有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清除垃圾、農村改廁、汙水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 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2020年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潦裡村按照東山鎮黨委政府部署,以提升村容村貌、清運農村垃圾、汙水治理為主攻方向,不斷營造整潔、有序、文明、優美的鄉村環境,有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二是結合實際,聽取廣大黨員幹部及村民意見建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潦裡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認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明確整治重點,嚴把時間節點。三是每周一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議,對照吳中區考評標準,結合整治工作發現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不迴避,按照工作要求和時序進度,全力推進。四是結合實際,制定了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明確保潔考核標準和要求。
  • 上上下下動起來鄉村顏值靚起來——育才生態區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以來,育才生態區按照「堅持不懈,全面推進,構築機制,樹立典型,保持常態」的總體思路,始終把抓農村容貌秩序和環境衛生管理作為工作重點,不斷探索人居環境整治機制,努力提升村容村貌,發起總動員,幹群齊上陣,緊緊抓住農村垃圾處理、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著力創建環境優美、乾淨整潔、適宜人居環境。系列舉措,讓人居環境整治見實效。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丨以庭院「小美」促鄉村「大美」1.6萬戶「美麗...
    為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今年雨湖區婦聯充分發揮婦女的力量,發動全區各鎮、村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選,共創評三星、四星、五星「美麗庭院」1.5萬餘家,加上往年創建的,目前「美麗庭院」已達1.6萬戶,覆蓋了農村三分之一的家庭。「美麗庭院」遍布雨湖鄉村 「美麗庭院」美幾許?
  • 惠民縣孫武街道:清零行動+人居環境整打造美麗鄉村新面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趙鵬 張為為 謝嚴葦 李霞 濱州報導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惠民縣孫武街道辦事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廢舊房屋「清零」行動和人居環境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 長春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鄉村變得「淨、綠、美」
    這幾年大伙兒對環境整治呼聲越來越高,經過整治,屯子越來越美了。」陳淑蘭帶著記者沿著屯內筆直的柏油路從東頭走到西頭,沿路紅瓦白牆的磚房鱗次櫛比,整潔亮麗。近年來,長春市以「淨、綠、美」為目標,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一大批像梨樹園子屯這樣的村屯變乾淨變美,面貌一新。
  • 「四色彩筆」繪就「鄉村生態宜居圖」——安徽省蚌埠市農村人居...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深入持久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2018年4月26日對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作出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重要批示精神
  • 乾乾淨淨迎小康——福建三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按照三格化糞池尾水處理要求,尾水主要用於庭院綠化、農田灌溉、林地消納吸收,確保尾水排放不汙染環境。五一村是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鎮一個近1000人村莊,自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村道整潔、村容秀麗,村莊環境煥然一新。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指導思想,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應處理好幾對關係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直接關係到脫貧成果是否持續鞏固,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底色,直接關係到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關係:1、「面子」和「裡子」的關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關乎農村的「面子」,更是農村的「裡子」。
  • 締造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生活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鹽都樣板...
    今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精神,聚焦「四推進、四提升、兩加強」,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