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嘉陵江重慶段歷史上罕見大洪水致26.32萬人受災 災後重建...

2020-12-22 上遊新聞

今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我市抗洪搶險與災後救助重建新聞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此次洪峰過境導致我市15個區縣26.32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截至目前,未造成人員死亡。市政府已經派出4個工作組,對受災較重的區縣開展救災指導。

受四川盆地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形成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形成2020年第2號洪水,這是我市主要河流今年入汛後的最大洪水,也是長江、嘉陵江重慶段歷史上罕見的大洪水。8月20日上午,「長江2020年第5號」和「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峰已通過重慶主城中心城區。

這次洪峰過境,長江、嘉陵江重慶段全線大幅超保,對我市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永川、江津及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造成較大影響。

據了解,此次洪峰過境,截至8月20日8時,導致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永川、江津和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等15個區縣26.32萬人受災,緊急避險25.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3.2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3444人,受洪水淹沒商鋪2.37萬間、企事業單位及經營性市場860個、臨江道路320條、橋梁148座、車庫194個、車位4.2萬個、機動車663輛、碼頭車站70個、濱江公園廣場84個,倒損房屋409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8636公頃(含農田果園6958公頃、絕收1421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

據市應急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鄒瑜介紹,洪峰過境時,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發了2020年第3號調度令,部署措施應對洪峰過境。一是全面動員部署,嚴格落實區縣領導包鄉鎮(街道)、鄉鎮(街道)領導包村(社區)、村(社區)幹部包組的分片包幹機制,責任人駐守一線、靠前指揮,組織開展全覆蓋式巡堤查險防守;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和研判會商,緊盯一線搶險救災、人員撤退轉移、物資儲備調運、交通運輸、通信保障等重要環節,優化防洪調度、交通管制、危險區域劃分、轉移撤離、停供電範圍等搶險救災方案;三是及時轉移並妥善安置受威脅區域群眾,對重點區域實施警戒,嚴格交通管制,嚴禁人員進入,暢通救援通道;四是全市調集專群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2.8萬人,大型救援設備3400餘臺(套)全力以赴參加到抗洪搶險一線工作。

下一步,我市將如何開展災後救助與重建安排,鄒瑜介紹到,市政府已經派出4個工作組,對受災較重的區縣開展救災指導。市應急局15個工作組也分別在合川、潼南、銅梁、永川、江津、北碚等地核查災情,指導做好生活保障、社會動員、志願捐助、環衛消殺、災害評估等工作,迅速恢復受災群眾生產生活。

針對此次洪災,市應急局已提前安排預撥1980萬元救災資金,並緊急調運9.4萬件救災物資及大量飲用水、方便食品等支援災區。各受災區縣採取搭建帳篷、騰出教室和公房、組織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及時向災民發放棉被、衣物、麵包、牛奶、礦泉水等救災物資,確保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住房、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五有」。

鄒瑜表示,市政府已經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加強被洪水淹沒的各類基礎設施的檢查排查,摸清底數,加快災後重建。除此之外,還明確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職責,突出受災害影響的重點區域、重點設施和重點場所,及時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尤其是要做好公共設施和企事業單位恢復重建過程的安全管理,落實管理責任,嚴格作業規範,確保恢復重建過程安全。市應急局正在制定全市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指導各區縣通過政府扶持、災害保險、以工代賑和政策優惠等多種途徑,共同推進因災倒房恢復重建工作。

市應急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此輪洪峰雖然已過,但洪水並未完全消退。同時受洪水影響,一些設施或區域可能存在一定隱患,儘管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全面排查整治,也希望我們廣大群眾,要注意安全,發現隱患之後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重慶法制報記者 譚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的洪水今年為何特別大?
    昨日凌晨,來勢兇猛的「長江2020第5號」洪水和「嘉陵江第2號」洪水,有驚無險通過重慶主城。雖然導致重慶段水位大幅超保,主城濱江區域部分房屋進水,濱江道路被淹沒,但因為預防到位,損失輕微。大佛踏水8月14日至18日,長江上遊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幹流出現暴雨到大暴雨,罕見的持續暴雨導致四川多地暴發洪水,岷江、沱江、嘉陵江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涪江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
  • 洪災後如何重建 冬季防火怎樣開展
    蕪湖市應急管理局在12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除了通報今年全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外,還就記者提出的洪澇災害對我市的影響,災後重建怎樣開展,冬季防火政府層面做了哪些工作等問題進行了一一回答。
  • 洪水慢慢退去,話重慶責任擔當,頂住了洪水壓力
    20日早上10點左右,洪峰過境重慶,重慶兩江四岸洪水開始慢慢消退,此時我們不禁要問,重慶近段時間沒有下雨,為什麼洪水滔滔; 長江不是有三峽大壩嗎,為什麼不可以提前洩洪?魚洞濱江路原來四川方向近段時間連續降大雨,重慶洪水從上遊而來;原來下遊前段時間洪水還沒完全消退,第二次洪峰又來,三峽大壩及下遊河段洩洪壓力巨大,為避免下遊幾省市的淹沒大災,作為三峽大壩蓄水的瓶頸口接受了水漫大街的擔當。
  • 這些地方的受災群眾怎麼樣了?
    此輪降雨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致災風險高,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洪水無情,及時、精準又專業的救援是面對災害時的定心丸。洪水突如其來,在到來之前,各級防辦和應急管理部門提前做好重大風險區域防災救災預案,則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上了一道安全網。6月21日到22日,重慶綦河迎來入汛以來最大洪峰。為降低損失,保障安全,在洪峰抵達之前,重慶綦江區用各種辦法將低洼地帶的人員轉移。當地的農貿市場已有部分區域進水。
  • 安慶:特大洪水災害災後重建房屋全部竣工
    記者在12月18日舉行的2020年安慶市應急管理局新聞發布會發布上獲悉,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沿江房至受損,恢復重建、修繕等全部竣工,確保所有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安心過年」。今年以來,安慶市共經歷了10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山區農房損毀嚴重,隨著長江水位和內湖全面超警,內湖漫破,長江外灘圩分洪,導致沿江房屋大量進水。
  • 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521萬人受災,恐發生...
    同時,長江幹流也對鄱陽湖形成頂託倒灌,導致水位持續抬升。據介紹,鄱陽湖星子站水位5日1時超警戒後,一周左右時間便突破歷史極值,目前水位仍在上漲。江西521萬人受災鄱陽站水位破1998年歷史極值!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統計,截至11日17時,7月6日開始的洪澇災害已致江西省521.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55.7千公頃,倒塌房屋403戶、988間,直接經濟損失64.9億元,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核查中。
  • 直擊重慶洪災一線,當地居民:如此兇猛洪水,我這輩子沒見過
    據應急管理部統計,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洪澇災害已經至少造成1216萬人次受災,78人死亡失蹤,72.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000餘間房屋倒塌,9.7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57億元。7月2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消息,"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烏江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
  •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江西汛情接下來會怎樣
    1長江第2號洪水來襲17日10時,長江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7日傍晚,三峽大壩開啟洩洪深孔洩洪。長江重慶段迎入汛以來最大洪水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重慶段迎入汛以來最大洪水。據水文部門預報,新一輪洪峰將於18日通過重慶主城水域,預計長江寸灘站水位將在18日11時達到19.88米,為今年入汛以來最高水位。為保障航運安全,重慶海事局對長江幹線觀音灘等急流江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 六安市東河口鎮:精準摸底定策,加速災後重建
    7月18日六安市東河口鎮遭遇歷史性特大暴雨突襲,基礎設施受損異常嚴重,如今洪水退去,面對疫情防控和災後重建的雙重考驗,鎮黨委政府「澇疫結合」,統籌協調,不等不靠,立即發動全體鎮村幹部投入到第一線,爭分奪秒地開展「面對面」精準摸底。
  • 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19條超歷史紀錄
    洪澇災害導致江西521.3萬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64.9億元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根據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統計江西各地上報,截至7月11日17時統計,7月6日開始的洪澇災害有南昌、景德鎮、九江、上饒等10個省區市和贛江新區社會事務局共98個縣(市、區,含功能區)521.3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43.2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6.7萬人。
  • 南方洪澇造成260多萬人次受災 更令人擔心的是...
    受降雨影響,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共計8省(區)11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廣西:洪澇災害已致超百萬人受災記者9日從廣西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截至6月8日19時,近日持續強降雨造成廣西共109.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災失蹤1人,已緊急轉移安置14.79萬人。
  • 建國後中國經歷的水災TOP6
    TOP6:1996年洪水。1994年,長江流域、海河流域、柳江流域均出現較大洪水。其中長江流域洪水水量僅次於1954年和1998年,柳江洪水達到百年一遇,海河流域部分支流甚至達到200年一遇。因災死亡超過5000人。TOP5:1991水災。
  • 實錄|水利部召開水旱災害防禦及災後重建新聞發布會
    長江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上遊發生特大洪水,三峽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太湖發生歷史第3高水位的流域性大洪水;淮河、松花江均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三是超警河流數量多、歷時長。全國七大流域26個省區82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偏多8成,為1998年以來最多,其中266條超保證、77條超歷史。
  • 連續40餘天發布暴雨預警,大數據還原南方水情
    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表示,今年6月以來,全國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的洪水,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433條中南方有422條。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了今年1號洪水。
  • 江蘇省發布長江南京段洪水紅色預警 長江南京站水位破歷史最高值
    本文轉自【江蘇新聞】;2020年7月18日9時,江蘇省水利廳升級長江南京段洪水紅色預警。受農曆天文轉潮和長江大流量來水影響,7月18日7時50分長江南京站水位已漲至10.26米,後期長江高水位、大流量將維持較長時間,防汛形勢嚴峻。提醒沿江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洪工作,公眾做好避災避險。7月18日早上7點,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達10.23米,超越了1954年歷史最高值10.22米。
  • 攜手共建幸福新家園——洛南縣石門鎮開展「8·06」洪災災後重建...
    走進洛南縣石門鎮,處處呈現一片火熱的災後重建場面,曾經被洪水肆虐過的這片土地又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8月6日,特大暴雨肆虐了洛南縣石門鎮黃龍河流域全境,致使全鎮14個村95個村民小組,致使2446戶8719人受災,全鎮經濟損失達3.4億元,使原本和諧美麗的小鎮頃刻間變的傷痕累累。
  • 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超1998年歷史極值10釐米,江西洪澇災害已致550.5...
    ●汛情星子站水位超歷史極值受持續強降雨及長江上遊來水影響,鄱陽湖星子站7月12日21時水位22.62米,超歷史0.1米(22.52米,1998年8月2日),目前仍呈上漲態勢。而鄱陽湖都昌站7月12日15時水位為22.38米,距離歷史最高水位僅5釐米,超警戒水位3.38米。江河方面,7月11日傍晚,贛江今年第1號洪峰通過南昌城區。
  • 洪澇災害已造成4552.3萬人次受災 黃河海河流域可能出現嚴峻汛情
    ● 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項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堅決克服鬆懈麻痺思想,密切監測行蓄洪區運用情況,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將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好轉移群眾生活,開展轉移群眾安置點安全隱患排查,確保絕對安全
  • 搶種補種 重建家園!大災後的江淮大地孕育起新的希望
    連日來,我省長江、淮河幹流水位持續回落,防汛形勢趨於平穩。一些地區水退了,路通了,農田可以耕種了,群眾生產生活正常了……洪災過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已成當務之急。
  • 戰高溫鬥酷暑 抗洪救災建家園 災後重建:高橋河堤上的「主題黨日」
    受強降雨襲擊,大冶市金牛鎮高橋河西畈村段出現潰堤,該村15個自然村嚴重受災,3間舊房倒塌,2000多畝水稻被水淹沒,200多畝玉米、芝麻、花生等旱地農作物絕收。大冶法院駐村扶貧工作組聞「汛」而動,就地轉為防汛抗洪突擊隊,駐村第一書記胡甲偉帶領組員逆洪而上,堅守在防汛第一線,近一個月沒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