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青年電影手冊關注我們!
電影 《男生女相》藝術家群像
深灰色部分是關錦鵬導演的旁白與提問。
第三章
父親的無處不在
電影《墮落天使》劇照
在王家衛的《墮落天使》裡頭,金城武飾演的兒子不知道哪裡弄來一部攝影機鍥而不捨的要替父親拍下生 活的片段,不少人都被這一幕所感動了,其中包括很多的電影導演,他們之中很多都已經做了父親,然而他們對自己的父親又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導演:侯孝賢
侯孝賢《童年往事》劇照
侯孝賢(臺灣導演):我對我父親其實沒有講過什麼話,我印象裡面非常少,我十三歲,我父親就去世,他永遠給我的感覺是坐在書桌前面,只要在家裡,不是在寫就是在看。
導演:李安
李安《喜宴》劇照
李安(華裔導演):我父親是非常傳統老派的人,雖然他受西化比較近代的思想,他是有那種專制的開明。
侯孝賢:我父親沒有那種直接的教育形式,但是父親好像在旁邊一直提醒你,他的提醒不是告訴你,是他的行為舉動。
導演:陳凱歌
陳凱歌《霸王別姬》劇照
陳凱歌:因為幼年的時候,少年的時候對我父親不了解,這種不了解造成了一種恐懼感,我對我父親還是蠻恐懼的。
導演:蔡明亮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劇照
蔡明亮(臺灣導演):比較不像朋友,其實很難接近,我常常發覺甚至在他過世以後,有時回想起來才比較清楚的說他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要用你自己去聯想。
導演:楊德昌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楊德昌(臺灣導演):十六七歲自己比較懂事情,知道他很多一部分還是很人性的一面,小時候就被那個權威和距離感,會讓你對他有很大一部分的想像和猜測。
蔡明亮:其實這個父親很有意思,我年紀越大越愛他。
陳凱歌:他是在臨去世之前大概兩個小時,才有認出我來,很短暫的瞬間,但我只是跟他講了幾句話,我覺得他從這幾句話裡應該能得到安慰,能夠很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就是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與你和為你而做的。
導演:李安
李安:所以看到他變得衰老,變得對這個世界忿忿不平,或者看到他有無奈的一面的時候,甚至有不是我們那麼值得崇拜人性的一面的時候,小時候不會發覺,好像偶像一樣,對人生有很多的感觸,一個感觸就是世界沒有什麼不會變的,沒有價值是不會變的。
有哪些電影父親的印象對你來說比較深刻呢?
導演:楊德昌
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大部分是我對我父親的感情,當然對我來講是最重要的,第一個片段是父親教兒子怎麼做事情,第二個片段是,一年以後,兒子向父親說,他應該做什麼事情。他對我的期望基本上,希望我有一個很好的未來,做電影來講,中國社會,都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導演:方育平
電影《父子情》海報
方育平(香港導演):我是客家人,重男輕女,就把錢,最好的教育都給兒子,尤其是我的家庭,很希望幾個兒子都讀書,因為是唯一的出路,讀大學,反而姐姐妹妹讀書很棒,都沒有機會。
那你怎麼讓你父親同意你做電影?
方育平:其實我當時很不服氣,我很疼我的姐姐她也很疼我,但他們為什麼沒有?所以有點反抗的心,可以說我是故意不聽我父親的話,就選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時喜歡的就是「電影」。生前他都會說,我(方育平)什麼都沒有,別人都有很多的樓房,父親也有五層樓,因為他有五個子女,爸爸都不用說,我媽也知道,他的心理就是常按時給他朋友聽,其他家人聽,其他親戚聽,我們算是一個很成功的家庭。
電影《飲食男女》劇照
從《推手》、《喜宴》到《飲食男女》,李安的電影都表達了對父親的尊重和敬意,其中「孝順」、「無後為大」的訊息非常明顯,有批評說李安所鼓吹的「服從」是對中國人性格的宿命的一種認同,也是儒家精神中父權至上的推崇,他自己同意嗎?
導演:李安
李安:其實我真是覺得我贊成進步,那我在電影裡面用的反諷的手法,事實上最後不只是年輕人讓一步,其實讓步更多的是老年人,覺得父母還有人際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足夠了,不必要去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你一定要小的要服從大的,不是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向,他的喜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都要去接受他,這樣大家才是一個在現代社會裡面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一種多元化尊重個體的基準,我覺得「孝順」是一種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可能幾百年還講不過去,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裡面,那麼我們唯一的作品是反映一種惆悵的感覺,可是在我自己的思想裡面,還有我自己的家庭生活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種東西,他們不曉得,只要愛我就行了,彼此尊重就可以了。
電影《喜宴》劇照
在《喜宴》裡頭,趙文瑄所飾演的偉同,其實跟他的美國男朋友同居,為了要讓來美國探訪的父母安心,他被逼弄假成真的娶了一個妻子,還使她懷孕,電影的結局是父母分別知道了內情,卻假裝一切安好,也不向對方吭一聲。
電影《喜宴》開放式結尾
李安:基本上我是一個開放結局,一個手勢,他那個樣子像投降也像妥協,也很像自由了,他非要男性主權的一個獨尊的價值觀念,必須要放棄的一種自由的象徵,其實它有很多的象徵意義,隨便大家怎麼去猜測,我想總是一種解放的感覺。
電影《青梅竹馬》劇照
在《青梅竹馬》裡面,女主角蔡琴感到最悲哀的是當她發現將要寄託終生的男朋友侯孝賢,原來已經一步一步變成她父親的影子,也就是她希望離開的親人。楊德昌電影裡悲劇很多都是由父親的錯誤抉擇所造成,這可是他自覺的嗎?
導演:楊德昌
楊德昌:我相信都有,基本上就是很多事情,我們自己可以感受到的,創作者可以感受到的,我想很多跟我們一樣的人可以感受到的,比如說對於「父權」,也就是潛意識的說, 就是垂直的強權的關係,其實一直在我們周圍的,很不公平,不平等,平等不見得是正確的,我覺得很多不公允,譬如長女,甚至也有轉換,一種轉換成長子的方式,尤其我想在中國社會,這一百年由大家庭轉變成小家庭的過程裡面,會有這樣新鮮的現象,對長女的那種期望是一種轉換。
侯孝賢《悲情城市》劇照
侯孝賢的電影也都是圍繞著家庭的變遷,可以說是在家庭倫理裡面管窺國家民族,但絕大部分都是從前的家庭。那侯孝賢是如何看待現代社會的家庭模式?以及中國男性在這個過程中的轉變呢?
導演:侯孝賢
侯孝賢:現在的空間裡面,不是像以前說農業社會都聚集在一起,人和人的接觸很多,現在在一個房間就能解決很多的事情,在房間看電視,看漫畫,看電動,然後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因為越來越都市化,所有都是阻隔在水泥牆的範圍,不像以前,你要跟人直接的接觸,那這種東西會非常影響到人的性向上的發展,臺灣整個經濟都起來了,他們變得很有錢,小孩都在他們身邊,那他們盯小孩盯的非常緊,盯的非常緊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因為是母親盯的非常緊,所以小孩的個性上,因為跟人接觸的又不多,就比較中性。
導演:蔡明亮
電影《愛情萬歲》劇照
蔡明亮:我覺得現在的男孩子的一種比較新的特質,只是本來有的,現在被挖掘出來,在性別的認定上,我覺得大城市,一些中國社會,比如臺北,香港已經輕鬆的太多了,以臺灣人來說,他其實那個家庭已經變了,那個結構已經不像農業社會的那個時候,譬如說完全以父親為主。
侯孝賢和李安
侯孝賢跟李安都已經做了父親,我對他們這些人在生活中如何扮演這個角色感到好奇。
侯孝賢:對兒女,我只要求一點,就是人格,就是要有一種韌性,你碰到挫折後能夠起來,能夠再爬起來。這個健全了以後,你看能不能帶他們進入另一個空間,比如說我剛才講的文字,或者和自然接觸的空間。
李安:我小時候的那種家庭教育或倫理的那種價值觀念,輸入給他們就很困難,照比較西化的方式進行,給他們自由,注意他們的發展,不要去幹涉他們。
第四章
尋找父親 發現親哥哥
導演:蔡明亮
蔡明亮導演的《青少年哪吒》和《愛情萬歲》,主角都是一個尋找大哥哥的青少年,從父親到兄長,那蔡明亮心目中,這兩個男性形象在父權這個題目上代表了怎樣的分別呢?
蔡明亮:哥哥比較親近一點,就是有一個朋友的關係在裡面,父親在中國的家庭裡面可能沒有。
電影《青少年哪吒》劇照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情慾的投射,你覺得是不是哥哥有一個緩衝空間?而父親是完全沒有禁忌?
導演:蔡明亮
蔡明亮:我覺得人的情慾的過程,就是成長的情慾過程,蠻有意思的,如果一個小孩愛上他爸爸,男的愛上爸爸,或者女的愛上爸爸,都蠻恐怖的,可是兄妹的那種,或者是弟弟有一天突然覺得他哥哥很棒,喜歡了哥哥,這個東西蠻普遍,好像很多人的身邊都可能發生過。
電影《愛情萬歲》劇照
在《愛情萬歲》跟《青少年哪吒》裡面,李康生演的都是充滿了焦慮的年青人,畫面所看到的是兩處電影的兩張床,一張是無論躺在上面或者是躲在下面他都得不到滿足,另外一張使他看到外面的世界,那裡有他千方百計要吸引注意的另外一個男孩子。
電影《青少年哪吒》劇照
蔡明亮:人成長的過程,都是在找自己的定位是什麼。所以哥哥可能跟自己有些地方也蠻像的,其實我在拍《青少年哪吒》,我覺得李康生和陳紹榮他們,其實我一直在強調的,並不是他們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是環境有點不一樣,成長的過程不同,但他們有很多同質性,叛逆之類的有很多接近的東西。
臺灣影評家、電影製作人:焦雄屏
焦雄屏:那其實是跟臺灣的發展有很大關係,因為我覺得臺灣從70年代,中小企業起來以後,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到都市裡,所以他們一時都切斷跟他們過去傳統的關係,也切斷了跟很多以往家庭的價值和觀念,所以出現非常多適應困難的這些青少年在彷徨和迷失中間找不到自己生活的定位。
導演:張元
張元的《廣場》是一部用平常心來觀察北京天安門的紀錄片,他對中國社會轉型中的變化與未來,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生育政策所帶來的家庭結構改變。
張元(中國導演):因為過去實際上,在中國的大家庭生活當中,父親往往是中心,到今天的生活當中,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有很多的家庭生活都以這個孩子為中心,就是現在中國經常提到一個詞叫「小皇帝」,實際上這一個孩子就是家庭裡的「小皇帝」,特別是生的一個男孩,這些孩子他們更加需要朋友,或者說那種孤獨感更加明確,父母親溺愛孩子的這個現象也特別多,實際上也面臨著一個教育問題,這種狀況下對於孩子自己本身的發展上,或者說本身的生活上會有很多問題,他以後怎麼樣去面對複雜的社會,怎麼樣去面對周圍的人際關係。
導演:張元
張元的電影一向關注到社會上的邊緣人物,比如說殘障兒童的母親,中國的地下搖滾青年,還有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父親和他的家人等等,以這些問題的人為題材,到底讓張元本人又找到一些什麼樣的答案呢?
張元:在做第一個電影的時候,我是完全不自覺的,在做的過程當中,我才發現自己在很多的意識和感覺上,我已經開始主動去選擇這種題材,在邊緣的這種家庭當中,或者這種邊緣的性格當中,我希望找到這種對立,這種與社會對立的東西,更突顯社會轉型當中的意義,實際上我覺得在影片當中,當你把這種邊緣形態中的這種人的性格和他們形象慢慢突顯出來的時候,這是這個社會某一種狀態完整的表現。
電影《北京雜種》劇照
在《北京雜種》最後一場戲的裡面,我們好像跟男主角一樣的彷徨,迷惑,他的頭剃光了,是不是代表他曾經被關到監獄裡去呢?他跟有了他孩子的舊時女朋友見了面,他知不知自己已經做了父親?還是女孩子把心一橫,去吧孩子拿掉算了?類似的情緒其實不單籠罩著一個北京青年的心頭,而是整代正在經歷現代化的中國年青人。張元的新片《東宮西宮》寫一對男同性戀者充滿了施虐跟受虐的愛情關係,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
張元:我覺得實際上這種性取向的選擇,或者這種表現同性戀的東西,實際上我覺得也正是社會上最邊緣的那一類人,實際上也是對於那種最常規的、最主流的那種社會形態的挑戰。
第五章
陰柔與陽剛之易裝與變性
導演:徐克
環顧中港臺的所有導演,我想徐克是對「變性」跟「易裝」是最感興趣的一位了,譬如說《刀馬旦》、《東方不敗》,還有《梁祝》,徐克的擅長是由「性別」或是「性向」疑雲陣陣作起跑點,最後又是在「異性戀」才是唯一正確的前提下跑完全程,既然結局那麼堅持所謂正常的「異性戀」,那麼為什麼他偏偏又要以「性別」跟「性向」的混淆來出題目做文章呢?
電影《東方不敗》
電影《刀馬旦》劇照
徐克(香港導演):實際上《東方不敗》這個故事是講一個變性人,但是如果你如果所謂「性別倒錯」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在60年代那段時間,我們處於一個較多運動的年代,同性戀運動,女權運動,黑人的民權運動,每個人去爭取人作為人在社會裡、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權利,一些講同性戀的電影,它的感動不是因為他是同性戀,以為他是人,他有權利去做他應該做的東西,從我自己角度接觸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是用我主觀去看我自己的世界。比如說《梁祝》,《梁祝》同我的關係是什麼呢?因為我初戀時去看《梁祝》,那形成了我對初戀的感覺,這可能用了我的角度去看。
電影《梁祝》吳奇隆和楊採妮
在《梁祝》裡面,同時形容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波動,愛情感覺,同性戀之間就叫做「虛」,異性戀之間就叫做「實「,這兩個詞一聽就帶有明顯的褒貶和價值判斷,其實徐克對兩個詞有沒有特別的想法呢?
徐克:我不知道該怎麼講,我經常都想找一個,因為我們現代社會講究「曲」和「直」,我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算是好或是不好的意義,那「實」就是「真」,「虛」就是不真,可能就是這個意思,我不知道,但我總覺得「虛」的愛情浪漫過「實」的愛情,這段感情很美的,所以我不知道怎麼樣去處理一個女人,男人變了女人之後,梁山伯的態度,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處理。
導演:徐克
在傳統的《梁祝》戲曲裡面,十八相送是祝英臺向梁山伯窮其心思暗示愛慕的段落,遊戲玩了一個又一個,規則就是祝英臺不能揭穿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是徐克版本的《梁祝》卻安排梁山伯一早就識穿了祝英臺是女兒之身,而且在十八相送的時候就發生了肉體關係,本來是家喻戶曉,心照不宣的一個同性戀故事,徐克卻把它轉化成絕對的異性戀,要是有人批評他剝奪了同性戀者的集體回憶和神話來鞏固異性戀,徐克會如何答辯呢?
徐克:我有兩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第一個角度是我好想進入了這個世界裡面,我覺得我如果是梁山伯,我回去見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他是一個女人,我不會覺得因娶不到這個女人而氣死的,我覺得這個是很強烈的愛情,梁山伯來講,他那種強烈愛情,他愛的是在學校的祝英臺,而不是回到祝家的祝英臺,這個感覺我很混淆,那我就要捉一個很我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梁山伯,如果我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怎樣?第二個角度就是我的主管願望,是什麼也不理,發生了關係再說,男女初戀是要有結果的,要發生很多事情的,那我就把他們硬要發生關係。
電影《東邪西毒》劇照
對我來說,在林青霞那麼多易裝跟變性的電影角色中,《東邪西毒》裡的慕容兄妹是最為動人的。若是沒有林青霞,徐克會不會開展他的一系列性別主題電影呢?
徐克:其實我一向的電影,都有這樣的東西,其實我覺得林青霞是男孩子,其實她跟其他女孩子是有很大不同的,她好似一個很瀟灑的男孩子,不過她是一個女孩子,如果沒有林青霞,都應該可以找到其他人做這種角色,只不過林青霞太方便,在身邊就找了她。
電影《東方不敗》中的林青霞
你覺得她的特質在哪裡呢?
徐克:她有一個形態的,看你怎樣把這個形態改變,因為你要把她的人物扭曲,極端誇張是好看的,如果順著她的人物去,可能所出來的東西沒有扭曲。
羅卡(香港影評人):林青霞是一個女孩子,我喜歡她,她有一種吸引人的女性的魅力,而不是因為她扮演男性,那樣好像又男又女,她吸引我都因為她是女性,我覺得就算她怎樣扮,她還是一個很美的女孩子。
電影《霸王別姬》
女扮男裝的林青霞早已成為一個「現象」,曾經在《霸王別姬》中男扮女裝的張國榮,對這個現象會有什麼看法跟想法呢?
張國榮:她(林青霞)是一個男人
張國榮(香港演員):這種現象就是講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問題,我覺得女人扮男人,比男人扮女人要容易的多,女人扮男人不知道為什麼很快就有很多藉口給他們,很多人就會說她是女人,所以她扮男人欣賞,但如果是男人呢,有兩成不像,就會說噁心,這個就是很中國人的道德問題,但是你問我林青霞是不是扮演男人角色很成功,我覺得不是,對不起,她是我好朋友,但是很抱歉,她真的不是很成功絕對很讓我信服,她是一個男人,唯一就是,她很美麗。
張國榮:男人扮女人也應該接受
女演員反串,易裝而大受歡迎,是十分普遍的一件事,反過來男演員扮女人之後,都會有連串的困擾,除了性向,他的男性尊嚴也一併受質疑,這種眼光有沒有投射到張國榮身上呢?
張國榮:在我拍戲的時候,給人感覺形象出來都很陰柔,所以一直當然有很多這樣的傳言,但可能好像你所講的時代的問題,時代變了,是什麼呢?就是其實很多人不再管你,是不是?不管追究到底,每個細節,你是做什麼呢?他們只希望看到銀幕上好看,就覺得已經可以過關,但是問題是做人是要很公平才可以,如果女人扮男人可以接受,有很多人去看的時候,男人扮女人都應該接受。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焦雄屏:我覺得到了90年代,大家已經到了一個這個性的禁忌或者道德觀念,開始有了比較多的解禁的狀況,包括如果有同性戀傾向,如果有性的一般價值以外的一些性異常的傾向,我覺得在社會上都有比較開放性的並立結果,因此我覺得林青霞這個形象來講,她並不見得所有人都熱愛,崇拜或仰慕的對象,而是她這個形象出來充滿了自我肯定的自主性,就是我今天可以選擇不像以前受社會規範的我的性別的選擇,形象的選擇。在90年代很多喜歡做中性打扮,我覺得是非常性格自主性的,是一個強勢的個人主義的時代。
第六章
父親的缺席(二)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性別倒錯」其實早就存在於中國的傳統戲曲裡面,是我們成長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譬如任劍輝,我的母親一直都是她的戲迷,中國人所謂的「胎教」很可能就是提現在我母親懷著我去看任劍輝的時候,她是廣東粵劇歷史上最著名的反串小生,她的影像不斷在電視、雜誌、報紙上出現,小時候的我不知不覺就認同了「性別」不一定是一個禁忌,其實也可以是一場遊戲。
演員:任劍輝
徐克:性別調動的方面,中國人很喜歡的,比如說看任劍輝,白雪仙,我們完全接受,好像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世界電影歷史上來說,有沒有這樣的處境呢?我就覺得不多見,好像有些人講,我想看看任劍輝是誰?因為任劍輝太受歡迎,我拿任劍輝的照片給他看,你們可以接受這個是男人嗎?我們講可以接受她男人,因為我們願意接受她這個角色是做了男人。
羅卡:任劍輝是一個反串,但是她的體態,她的唱功,她的功架,我覺得只是一個形象,她能夠做到古代的才子,有時是風流才子,有時是落難才子,或者是文人的形象,可以令我信服是一個比較沒有了性別的形象。
對於我的母親來說,任劍輝到底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呢?
關錦鵬母親:完全當她是男人。如果不是帶著那麼多孩子,都會去追求,當時有很多報紙,有她的生活照片都全部剪下來,用日記本貼滿了她的照片。
任劍輝與白雪仙
任白在舞臺上合作四十多年,他們臺下也是生活在一起,直到1989年任劍輝去世,據我所知,一直生活在一起,你們在當時的觀念有沒有覺得奇怪,不可接受?
關錦鵬母親:對我來說,就沒有不接受,都覺得蠻好,她們兩人很登對。
在我還沒懂性的時候,你帶我去看電影,會是看什麼電影比較多?
關錦鵬母親:看古裝的歌唱戲,任劍輝,芳豔芬,白雪仙,不過芳豔芬比較多。
會不會說男人怎麼不拍多一些陽剛些的戲?自己的兒子拍一些女人的戲呢?
關錦鵬母親:我感覺沒有什麼不對,我也喜歡你這樣,各人有各人意願,他願意排洩什麼,或者你嗜好這樣拍,我都很接受。我不會奇怪你經常拍女人戲,各人有各人的志向,不能夠因為人說話,就不拍的。
其實你現在接受我跟威廉的關係嗎?
關錦鵬母親:把你當做女兒就當做嫁了,把你當做兒子就當做娶了老婆
關錦鵬母親:無所謂啦。把你當做女兒就當做嫁了,把你當做兒子就當做娶了老婆,就是這樣。若我不接受,就不會在這裡住,我現在的觀念不會是一定要傳宗接代,一定要生兒子,我現在看的很開。
特別我是長子,你沒有那種傳統的思想?
關錦鵬母親:沒有那種傳統。很平常,現代的社會,有什麼所謂。我又不緊張,一定要孫兒,還一定要男孩,一個人有了事,閉了眼就什麼都不知道,很簡單,真的很簡單。(拿起手帕,眼淚潸然淚下)
本文節選自《青年電影手冊:華語同志電影20年》--《男生女相》
《男生女相》獨家資源
360雲盤:https://yunpan.cn/cR6Sy3yLRe4Cj
(提取碼:0242)
資源來自全球高冷逼格稀有電影資源帝,私人收藏電影中國第一人紅熱(筆名貝科宏),大家有什麼想要的可以加他微信: beckhong666
程老師帶你娛樂圈一日遊
上 車 嘀 卡 就 走
不論你是影視專業的學生、剛剛觸電的演員、熱愛電影的影迷、還是為娛樂圈操碎心的朝陽群眾、被爛片傷透心的普通觀眾.想必你一定積累了不少疑惑。歡迎提問電影圈老司機程青松。嚴肅與八卦之間,百無禁忌,只要你敢問,他就敢答。
提問方式:去公眾號主頁右下角「問我」
手 冊 的 自 我 修 養
往 期 內 容 | 分 類 瀏 覽
導 演
吳天明 | 巖井俊二 | 林書宇 | 金依萌 | 森田芳光
王小帥 | 賈樟柯 | 陳建斌 | 塔可夫斯基 | 法斯賓德
終極解密
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國際?
女兒國的國民都是處女嗎?
誰綁架了賈樟柯徐崢陳可辛?
揭秘候機廳即興舞蹈視頻始作俑者
安東尼奧尼是如何製造謀殺案的?
德普和波特曼為何永遠不可能在一起?
金掃帚
金掃帚CCTV | 一個製片人的自白
7年來中國銀幕上最可怕的表演.gif
我抵制所有綜藝電影 | 2015華語十佳
還記得這七年來哪些爛片傷害了你嗎?
爛片那麼多,為何這幾部得了金掃帚?
法西斯上尉為什麼不開槍?
回答關於《鳥人》的十大問題
毀人不倦的名牌大學魔鬼老師
《色 戒》:一部令人讚嘆的黑色電影
打個架就是民粹,還讓不讓人活啦?
新論黑色電影:無限的秘密、無限的問號
馬賽克裡的中國:毛片是思想解放的太陽
《毒太陽》:保護麥子的英雄與可怕的剝奪者
奇 觀
震撼整個華人世界的超短紀錄片
趙薇範冰冰等1001位明星素顏照
《喋血雙雄》竟然是一部Gay片?
沒想到鞏俐這麼壞 | 沒想到蔣雯麗這麼壞
食慾比性慾重要 | 重慶好吃到欲罷不能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