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促進「葡萄酒+旅遊」融合發展 打造「紫色名片」

2020-12-22 華夏小康網

金秋時節,塞上江南絢爛多姿。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在銀川舉辦。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寧夏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把葡萄酒產業作為開放合作的平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載體,通過打造寧夏葡萄酒這一「紫色名片」,放大產區優勢、提升品牌價值、促進產業升級。

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10月22日,世界葡萄酒旅遊論壇暨「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遊產區」評選結果公布,寧夏賀蘭山東麓獲評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遊產區,使寧夏葡萄酒再次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寧夏銀川,賀蘭山下、北緯38°,這是國內外公認的釀酒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賀蘭山東麓,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砂石土壤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資源優勢,將寧夏「釀」成我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49.2萬畝,佔全國的1/4,現有酒莊211家,年產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產值達到261億元。

比利時布魯塞爾時間9月11日,第27屆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榜單正式發布,中國產區共榮獲100枚獎牌,其中寧夏產區獲得48枚獎牌,包括4個大金獎、26個金獎、18個銀獎,位居中國獎牌榜第一名。來自寧夏產區的「長城天賦酒莊赤霞珠乾紅葡萄酒2016」獲得中國區參賽酒款最高分,此款葡萄酒也曾獲得2020年度CMB「中國最佳葡萄酒」稱號。

近年來,寧夏產區的葡萄酒已累計摘得50餘個國際金獎,產品出口至美、英、法、澳、德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9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正式籤署,其中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成為本次中歐互認的地理標誌之一。

融合發展亮點頻現

把葡萄酒產業打造成寧夏千億產業,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葡萄酒產業發展目標。為此,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先後出臺《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保護條例》《關於促進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及文化長廊發展的意見》《中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及文化長廊發展總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葡萄酒產區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法律保障。

9月25日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提出,要推進跨界深度融合,以葡萄酒產業為核心,拓展「葡萄酒+」教育、文旅、體育、康養、休閒、生態等新業態,將葡萄酒產業打造成為多產業融合、高綜合產值的複合產業。

近年來,寧夏將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與沙湖、鎮北堡西部影城、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賀蘭山巖畫風景區等景區景點串珠成線,打造集觀景、登山、品酒、住宿於一體的旅遊景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在國家A級旅遊景區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內,經常有新人拍攝婚紗照,這裡擁有歐式城堡、球幕電影、空中酒廊、酒窖迷宮、葡萄酒博物館等特色旅遊項目,已經成為寧夏旅遊網紅打卡地;今年8月,大型紀錄片《閩寧紀事》在賀蘭神國際酒莊的葡萄種植基地取景拍攝,隨著拍攝及前期宣傳的不斷推進,集觀光、休閒、會展等於一體的賀蘭神國際酒莊開始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知名文化和旅遊品牌節目《星空朗讀》在賀蘭山東麓志輝源石酒莊連續舉辦了兩屆,節目的開播也讓該酒莊成為遊客慕名而來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葡萄酒+旅遊」潛力巨大

早在2013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就曾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必去的46個最佳旅遊地之一,入選理由是「在寧夏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目前,寧夏已有36個酒莊建成旅遊酒莊,酒莊年接待遊客達60萬人次以上,「葡萄酒+旅遊」融合發展正成為寧夏全域旅遊的一大亮點。

在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舉辦期間,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銀川市西夏區政府舉辦了「雄渾賀蘭·魅力銀川」文化旅遊節。其間,賀蘭山星空電音節、賀蘭山紅酒音樂節、賀蘭山紅酒嘉年華、「賀蘭之旅美酒之約」百團千人酒莊行、非遺博覽會暨文創產品展銷會等6類7項活動全面開展,吸引八方遊客。「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領略到『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美景,還可以品嘗到媲美法國波爾多的葡萄美酒。我們發展酒莊旅遊,不僅僅為了吸引遊客,獲得旅遊收入,更重要的是讓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感知、體驗葡萄酒文化的魅力。」寧夏賀蘭晴雪酒莊相關負責人說。

近日,深圳遊客馬文君和朋友來到寧夏,體驗了葡萄酒品鑑旅遊線路。馬文君介紹,他與寧夏葡萄酒結緣是在2019年的深圳文博會上,當時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以「國人喝國酒」為主題,攜賀蘭紅等10餘家酒莊的40餘款產品參展,不少市民、遊客慕名前來品鑑、購買。「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寧夏『酒莊遊』,實地感受後發現處處是驚喜。」馬文君說。

「葡萄酒既是物質產品又是文化產品,葡萄酒莊既是釀酒莊園又是生態景觀,跨界融合發展,尤其是『葡萄酒+旅遊』大有空間、前景廣闊。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旅遊產業和葡萄酒產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葡萄酒莊+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模式可以讓遊客在盡情體驗葡萄酒文化的同時,也能親身體驗葡萄園美麗的自然風景,緩解壓力,放鬆身心,讓遊客在這裡收穫『詩和遠方』。」維加妮酒莊莊主張毅說。

漫葡小鎮總經理曹培表示,在「葡萄酒+旅遊」融合發展過程中,必須要以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為引領。近年來,漫葡小鎮注重「葡萄酒+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將種植基地、酒莊建設與運動休閒結合起來,吸引了眾多遊客。

如今,隨著「葡萄酒+旅遊」的深度融合,圍繞葡萄酒產業快速興起的旅遊業已經成為寧夏全域旅遊、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相關焦點

  • 寧夏:產業融合擦亮「紫色名片」
    遊客在寧夏志輝源石酒莊參觀遊玩(7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是業界公認的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高端葡萄酒的黃金地帶之一。近年來,寧夏大力推進葡萄酒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2019年底,寧夏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7萬畝,現有酒莊211家,年產葡萄酒1.3億瓶,酒莊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以上,產業綜合產值達260億元。據了解,產業每年為生態移民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工資性收入約9億元。
  • 葡萄酒,寧夏又一亮麗「名片」
    10月22日,「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再次拉開帷幕,葡萄酒已成為寧夏走向世界的又一「名片」。  環境優美的酒莊,幽靜的酒窖,橙紅色與橘黃色的葡萄酒……「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唐代詩人有詩在先,寧夏的特產不僅有枸杞,還有葡萄酒。
  • 寧夏葡萄酒旅遊網絡熱度排名全國第一
    記者9月3日從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獲悉,日前發布的《中國葡萄酒旅遊市場網絡評論研究報告》中顯示,截至目前,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旅遊在全國開展葡萄酒旅遊的各產區中,網絡熱度排名第一。同時,該研究報告正式版也將在下半年面向全國公開發布。
  • 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至23日在銀川...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0月16日電 (楊迪)記者16日從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九屆寧夏賀蘭山東麓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23日在銀川舉辦,屆時將邀請國家相關部委,國際、國內有關葡萄酒組織、協會、高校、企業、專家、經銷商等各界人士500餘人參加,共襄盛舉、共話發展、共謀合作。
  • 寧夏葡萄酒駛入「快車道」
    標誌著「賀蘭紅」冠名列車正式運營,寧夏葡萄酒駛入了「快車道」。當日,西安、南京等30個高鐵站將逐步開始銷售賀蘭紅等寧夏優質葡萄酒,並布局全國110個高鐵站點,覆蓋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地區,推動寧夏優質葡萄酒進入更多消費者餐桌,形成線上線下、高鐵公路相互補充的銷售網絡。
  • 寧夏擦亮「特色名片」打造「全景全時」大景區
    寧夏擦亮「特色名片」打造「全景全時」大景區 2021-01-16 14:23: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夢媛 責任編輯:郭夢媛
  • 寧夏賀蘭山東麓入選「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遊產區」
    10月22日下午,世界葡萄酒旅遊論壇暨「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遊產區」評選在寧夏銀川舉行。圖為活動現場國際侍酒師協會主席安德魯·魯斯博格宣布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入選「世界十大最具潛力葡萄酒旅遊產區」,這也是中國唯一入選的地區。
  • 寧夏葡萄酒「走出去」有了新通道
    此次選取高鐵列車中的兩組列車冠名為「賀蘭紅」,在列車車體、座位枕巾、行李架等處展示賀蘭紅品牌標誌,吸引北上廣、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城市人群到寧夏體驗葡萄酒旅遊,感受葡萄酒魅力,提升寧夏文化旅遊豐富度、葡萄酒美譽度,讓葡萄酒旅遊由「點」擴「面」,寧夏葡萄酒家喻戶曉。
  • 跟隨《星空朗讀》的腳步去寧夏,到「星星的故鄉」仰望星空
    繁星點綴的美麗夜空吸引了無數遊客,星空旅行已經成為寧夏全域旅遊的新亮點。星星的故鄉:未來可期的寧夏文旅新名片9月7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全國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名單,寧夏「仰望星空系列主題活動」入選。9月8日,2020年黃河數位音樂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宣布寧夏將於9月26日以「大漠星空長河落日」為主題,打造一場高標準、高質量的全國性知名數位音樂節事活動。
  • 青島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打卡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通過各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青島日前出臺新政,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據了解,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深入研究了海洋牧場發展優勢及濱海旅遊城市優勢,認為兩者具有很好的鍥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四月一起「雲賞花」 看寧夏海原關橋梨花吐蕊迎春
    中國網4月16日訊 人間四月芳菲盡,關橋梨花始盛開,這個四月,寧夏海原關橋的百年梨園即將迎來最美花期。4月17日至5月6日,由海原縣文化旅遊廣電局、關橋鄉人民政府主辦,寧夏老莊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以「心約生態海原,情醉關橋梨花」為主題的海原縣第三屆文化旅遊雲節慶系列活動暨2020年「關橋網絡梨花節」將在寧夏海原縣關橋鄉方堡村梨花小鎮拉開帷幕。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關於促進自貢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建議
    「青燕新語」我為自貢發展獻一計 優秀作品來啦 關於促進自貢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建議 關於發展康復專業的建議
  • 寧夏培養「訂單式」人才 破產教融合困境
    寧夏第二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現場。 石羽佳 攝中新網銀川12月10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當前,寧夏已建成現代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11個。」12月1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楊培君在寧夏第二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上表示,公共實訓中心將走出學校,走進企業,為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服務,真正將學校人才培養融入企業生產流程當中。圖為寧夏枸杞產業對接調研(資料圖)。 石羽佳 攝產業興則就業穩。
  • 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近年來,我們以建設「旅遊名縣」為統攬,按照「一個龍頭、一個中心、四大廊道、四個板塊」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精心培育中國棗鄉、種業大縣、丹霞奇觀、戈壁天堂、紅色聖地「五張名片」,不斷提升文化旅遊品牌吸引力、產品供給力、市場競爭力,形成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全季全日旅遊發展格局,努力打造讓遊客遊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安心,讓投資者順心的
  • 河北唐山打造經濟發展新名片
    原標題:河北唐山打造經濟發展新名片   李紅敏  提起唐山工業,人們首先想到「傳統工業」「結構偏重」「創新能力不強
  • 寧夏農墾:西夏王新年推出3款新品葡萄酒
    寧夏農墾:西夏王新年推出3款新品葡萄酒   近日,寧夏農墾恒生西夏王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在玉泉國際酒莊舉辦西夏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新品上市發布會,推出西夏王開元1984赤霞珠幹紅、西夏王妃桃紅及西夏王妃鈣果利口3款新品葡萄酒,價格均在每瓶98元至138元之間,十分親民。
  • 寧夏有個百年老藤莊園,葡萄酒三次蟬聯法國大獎賽最高分!
    寧夏有個百年老藤莊園,葡萄酒三次蟬聯法國大獎賽最高分!「空中飛人不只是空姐,還有葡萄酒人。」龔傑是寧夏賀東莊園的莊主,一年裡,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參加葡萄酒大獎賽、展會、推介會、品鑑會。
  • ...系列報導⑧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謝瑋 濟南報導  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審查、批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綱要》,濟南將深入開展國家、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