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侯雪靜、楊迪)記者13日從三峽集團了解到,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

  7月12日,三峽福建海上風電集控中心工作人員在調試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三峽新能源有關負責人說,此次10兆瓦大容量機組併網發電標誌著我國具備10兆瓦大容量海上風機自主設計、研發、製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是實現海上風電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重要成果。

  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吊裝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6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該型機組針對福建、廣東等海域I類風區設計,具備超強抗颱風能力。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度清潔電能,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2800噸,二氧化碳排放33500噸,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的家庭正常用電需求。

  施工人員在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安裝現場忙碌(6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該機組由三峽集團和東方電氣集團聯合研發,在興化灣二期項目通過試運行後將進行批量化生產,並逐步在福建百萬千瓦級風電場以及國內外更大範圍的海上風電場中推廣應用,助推三峽集團開展12兆瓦以上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聯合研製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國能建設計三峽沙扒一期完成國內首臺三桶吸力桶基礎風機吊裝
    12月19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院勘察設計的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一期(以下簡稱「三峽沙扒一期」)項目完成了國內首臺三桶吸力桶基礎風機吊裝,為項目加快全容量併網邁出了重要一步
  • 十年裡程碑 華銳風電推動中國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
    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也是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採用華銳風電生產的34臺SL3000/90離岸型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2009年3月20日機組開始吊裝,於2010年6月8日全部完成安裝調試、併網發電,2010年8月31日全部完成風電機組試運行考核驗收,投入商業運營。
  • 國家能源集團廣西天堂頂風電場29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廣西天堂頂風電場29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   近日,隨著15號風機成功完成調試投入試運行,國家能源集團廣西公司天堂頂風電項目29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繼上周推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SG 14-222DD後,西門子歌美颯5月26日正式宣布該14兆瓦巨無霸機型首先用於中國臺灣即將建設的300兆瓦海龍2號項目。同時,西門子歌美颯宣布美國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CVOW將安裝該最新款機型,有條件合同總計2640MW。
  • 國內5MW陸上風電機組實現批量化應用!
    2020年12月,安裝明陽智能MySE5.0MW機型的三峽新能源新疆布爾津風電項目成功併網,這是亞洲陸上單機容量最大商業化風電項目,也是MySE5.0MW機型首個批量化應用的項目。布爾津項目是三峽新能源經過測風選址、機型比選、發電量評估等環節後最終決定選用明陽大兆瓦機組的。
  • 萬全風電二期項目成功併網發電
    萬全風電二期項目成功併網發電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22
  • 重慶造齒輪箱登陸國內最大容量海上風電場 重齒公司交付中國海裝首...
    上遊新聞記者從江津區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了解到,由中國船舶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齒公司」)自主研製的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樣機順利完成交付。6.2兆瓦齒輪箱的用途何在?重齒公司負責人介紹,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是5兆瓦齒輪箱機組的升級款,該機組將運往已投產的國內最大容量海上風電場——華能如東海上風電項目,與重齒公司另外70餘臺5兆瓦齒輪箱機組一起御風逐海。「6.2兆瓦齒輪箱我們以前從未生產過,具有設計難點多,工藝要求複雜等主要問題。」
  • 岱山:中廣核岱山4#海上風電項目進入衝刺階段
    浙江在線-岱山新聞網  中廣核岱山4#海上風電項目是今年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之一,也是我縣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海上風機安裝,每一個窗口期都彌足珍貴。趕著窗口期,項目部「白+黑」施工,跑出了建設「加速度」,現在平均3到4天就可完成1颱風機的安裝,整個項目預計今年11月底併網發電。  近日,在第35颱風機的施工現場,高15米、直徑6米,重達100多噸的塔筒,在起重船吊機的吊裝下,穩穩地落在了承臺上的指定位置。
  • 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數位化智慧型海上風電場併網數位化驅動新能源
    (資料圖片)12月19日,江蘇近海海域,一臺臺嶄新的「大風車」在海風中徐徐轉動,白色的葉片與藍色的大海相映成趣,標誌著國內又一座數位化智慧型風電場——中國綠髮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已全面完工,開始併網發電。所謂智慧型風電場,顧名思義,就是像人一樣具備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乃至決策能力的風電場。
  • 國內首臺6MW級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成功下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8月8日,國內最大功率的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在中車株洲電機完成型式試驗並成功下線。該發電機為國內首臺6MW級異步鼠籠風力發電機,是公司為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有限公司高海拔風電機組配套研製的一款大功率、緊湊型異步風力發電機。產品特點功率覆蓋廣極限容量大額定功率覆蓋4.5MW、4.8MW、5.1MW、5.5MW、6.0MW多個功率等級。
  • 全球首臺160米「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風電機組併網
    2020年9月28日,全球首臺採用160米「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的風電機組在山東省荷澤市鄄城實現併網投運併網,該機組也是我國目前併網輪轂高度最高的風電機組。該機組的併網,標誌著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工程的成功應用,為低風速地區風資源開發利用創造了先決條件,引領風電技術與市場實現開拓性發展。
  • 平海灣海上風電最大嵌巖單樁完成灌漿!
    4月8日清晨,莆田平海灣F區海上風電場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由江蘇蘇博特提供灌漿材料及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內海上風電領域最大直徑嵌巖單樁首樁灌漿施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中國海上風電又迎來一裡程碑式進展
  • 重齒公司交付中國海裝首臺6.2MW齒輪箱!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日前從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傳出喜訊由中國船舶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齒公司」)自主研製的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樣機順利完成交付!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用途何在?6.2兆瓦齒輪箱的用途何在?
  • 《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9-2035)》新進展!涉41個風場
    2018年9月,《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指出,培育壯大海上風電製造與應用產業集群:以青島、煙臺、東營、濰坊、威海、日照、濱州等市為重點,圍繞海洋強省戰略組織實施和「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建設,加快推進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設備研製及使用,帶動相關配套裝備產業發展,建設高端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 長垣豫能風電項目100MW風電場工程成功併網
    長垣豫能風電項目總裝機100MW,安裝25臺4.0MW容量風電機組,塔筒高140米,葉輪直徑長156米,是國內首個全風場採用國內內陸平原單機最大容量機組的風電場,是河南投資集團投資最大容量的風力發電場。
  • 華能山東煙臺棲霞蘇家店風電項目20颱風機全部順利併網發電
    日前,由電建核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承建的華能棲霞蘇家店風電項目20颱風機全部順利併網發電。華能棲霞蘇家店風電項目地處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蘇家店鎮,共設計安裝20臺單機容量2.5MW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0兆瓦,配套建設一座110千伏升壓站,於2019年12月3日正式開工建設。電建核電公司承接整個風電場項目建設工作,包括進場道路、升壓站連接道路、風機場內道路及風機基礎施工工程、風機吊裝工程、集電線路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