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新媒體部 新聞周報
關於李浩源
李浩源,微博粉絲128萬的法律博主,人大法學院16級本科畢業生,就讀於法學-工商管理實驗班,今年已保研本校。2014年參加《漢字英雄》、2017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2019年參加《令人心動的offer》、2020年參加《神奇的漢字》第二季。不論是紮實的法學學術功底,還是滿腹經綸一身才氣,又或是談吐間流露的家國情懷、赤子之心,都足見他的才華與魅力。
在這個畢業季,讓我們走近李浩源,去感受榜樣的力量。
01
綜藝篇·一場奇遇
熱門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播出之後,「李浩源」這個名字漸漸被人們所熟知。節目裡的他是「人形法條機」,出口成章的大才子,粉絲心中最可愛的「好圓」。
「原來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可能性」
李浩源與綜藝結緣始於六年前參加的《漢字英雄》,後來還參加過《中國詩詞大會》,在這兩檔節目中,他展現出了過人的文學知識積累,這份才氣自然也表現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使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在面試環節,他這樣展示自己的自信與鋒芒。
《令人心動的offer》裡的李浩源
「參加《令人心動的offer》本身就很令人心動,你很難再去認識這麼幾個人,很難再遇到四個這麼優秀的律師,這本身就是奇遇。」李浩源這樣回憶道。參加各種綜藝讓他收穫了友情和機會,也收穫了更高、更大的見識,「原來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可能性在等著自己。」
對他而言,綜藝節目最早是緣分,後來是機會,現在已經成為一份工作。比起年少時單純地喜歡體驗舞臺帶來的趣味,如今的李浩源能夠用更成熟的方式看待自己身上的聚光燈。「這也是我的一個求生平臺。有一天當我要面對財務、人脈這些現實問題時,會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可能有機會擺脫為了碎銀幾兩慌慌張張的狀態。」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微博上李浩源的粉絲數已達到128萬,超高的人氣讓他不得不思考公眾人物和個人身份之間的平衡。他想要將兩種身份分開,但二者又不能被割裂。「你要懂得用生活去尊重你公眾人物的身份,用公眾人物的身份去保護你的生活。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大概是這樣一種狀態。」
微博上,他喜歡以視頻或直播的方式為粉絲解答形形色色的問題,作為一名「法律博主」,分享知識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觀眾不會平白無故地喜歡我,對得起他們才對得起我自己。再說解決他們的所急所難,是我的本行,是我的飯碗,我得把我的飯碗端住了。」雖然做這些事情十分耗費時間和心力,但李浩源仍然願意堅持去做,「這是我的所愛,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有命則不辭。」
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粉絲們也受益無窮。網友走馬感慨道:「同是法學生,他更像是同齡人的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他的一篇篇微博長文以及一次次直播中看到這個學長的不凡談吐以及淵博學識。古人云見賢思齊,李浩源大概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榜樣。」
餵海鷗的李浩源
02
法條機VS共情心
「我的情感能讓我去追求這個世界的善」
在《令人心動的Offer》的觀眾琪琪(化名)看來,李浩源是一個十足的學霸形象,龐大的知識儲備量以及對法律知識的靈活運用,都足以看出他平時的勤勉和對於學習的尊重。
但真正打動觀眾的不僅是他對法條的過人記憶,更是背後使命般的正義感和共情心。琪琪說道:「當他面對尋求幫助的弱勢群體時,他能夠設身處地地為當事人考量,理解他們的處境,有高度更有溫度。」
提到情理與法理的關係時,李浩源說道:「就像羅翔老師說的,有的人法學學得太好,常識都給學掉了。做人嘛,首先為人,其次再去操掌人間的天平。你想超脫世外,站在高峰上往紅塵裡面看,你看到了你自己也在紅塵裡面。我只能說我可能會有衝動,有魯莽,有犯錯的時候,但是我的情感能讓我去追求這個世界的善,過一種值得過的生活。」這一份對善本能的追求,也許應是法律人最珍貴的初心。
一身律師裝的李浩源
03
鋒芒VS謙卑
節目裡充滿自信甚至有些驕傲的李浩源,生活中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在他身上,這兩種品質並非不可相容的兩面。
「和歷史溝通也是一個走向謙卑的過程」
李浩源有個外號叫「唐朝通」,其實他不僅僅精通唐朝的歷史。自五月起,他開始在微博上與大家共讀《宋仁宗》分享心得體會。可以說,對歷史的熱愛貫穿著他的生命。
「歷史就是今天。義大利著名的史學家、美學家克羅奇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然這是年鑑學派的觀點。這種歷史不是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並非才子佳人的你你我我,是一種檢討生活和判斷人事規律的邏輯學科。」在李浩源看來,歷史不僅能涉及史實的敘事的部分,也有屬於社會規律的部分,它是一門可以用來反思、研究生活的學科。
「讀歷史就是認識我自己,我這一生必然是很短的,我可能在還沒完全來得及認清它的面目的時候就已經不知所蹤了。我只能說,看看前人踏過什麼足跡,這種足跡是什麼樣的面貌,他的心路是什麼樣子的,或者對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影響,那些錯的對的是怎麼發生的。和歷史溝通也是一個走向謙卑的過程。」歷史之於李浩源,更像是他的導師。
龐大的積累量背後,是日復一日的閱讀習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直引導他、激勵他的話,「不讀書我就會落伍」。
當問及學習經驗時,李浩源說到自己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經驗和方法,「在學的比我好的人身上,這些東西實在是不值一提。」四年學習生活過去,他最大的體會就是哪怕做錯也能不退縮地走下去,「核心是不放棄」 。
「擅長撞南牆,擅長不服輸」
對於自己的優缺點,李浩源認為自己擅長撞南牆、擅長不服輸,這一份傲氣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他也坦率而謙虛地承認,自己在讀書和為人處世方面都需要加強。在他的粉絲Galeno眼裡,李浩源「在大眾面前表現得非常自信,太露鋒芒,會給人一種高傲的感覺」,但後來她發現,「他是一個特別溫暖的大男孩,文學功底深厚,有修養,也非常謙虛,心懷正義與善良,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關於在節目中自信和現實中謙虛的反差,李浩源坦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時候,手裡只有一根木頭、一塊石頭我都要亮出來,這是為人的道理。男子在這個世上,是絕不低頭的。當仁不讓。至於成敗與否,《後出師表》裡說了,『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鯉太史」
04
嚴肅VS風趣
「我並不是什麼嚴肅的人」
天才學霸的形象似乎給人一種嚴肅高冷的印象,而李浩源卻並非如此。在節目裡,他曾說過「幽默風趣」也是一名合格法律人的品質。提到現在的時間安排,李浩源表示:「每天該幹啥幹啥,該談工作就談工作,該學習、該健身,也就去做。學習和工作任務繁重的時候也會打打遊戲娛樂一下。」
當問及他還有哪些一直堅持的習慣時,他特別提到要堅持自己的玩心,常常出去玩也很重要,去見證人間的千姿百態。「我並不是什麼嚴肅的人,真正嚴肅的人是像司馬光這個樣子,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會在家裡穿戴整齊躺在床上,一想到什麼事情就把腰間的笏板抽出來對著空氣,像上朝一樣。」
作為李浩源的朋友,人大法學院17級本科生淳子(化名)也說道,「其實他還是個挺幽默有趣的人,大一還參加過話劇團和微電影拍攝。可以說努力有努力的方式,生活有生活的方式吧。」
李浩源在哈薩克斯坦
05
人間妄想VS人間煙火氣
「今天的我依然灰頭土臉」
這樣多面的李浩源也會顯露出無奈的一面,他表示,本科階段他其實把自己當作邊緣人對待,自覺不擅長學生工作,不敢去參加,只是偶爾替別人寫些東西。他說自己不是一個什麼主流的人,因為學校、外界,自有他們的價值觀和判斷尺度,而自己的驕傲也許不一定與其相符,走出自己的路才最重要。大學四年,他覺得學到的東西都很寶貴,如果再來一次,願意多讀書、多健身。
談及人生選擇,李浩源覺得他本科的「一事無成」使得他之後的規劃選無可選,「留在這裡讀研最穩,最不用付出什麼成本,將來還可以作為一個繼續晉升的機會」。現在李浩源已經保研成功,關於未來的規劃,他想「在專業上成為更靠得住的人」,比如多寫文章、多寫書、多獲得老師的認可。他開玩笑稱未來不能像今天這樣灰頭土臉,「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在粉絲心中他是「人間妄想李浩源」,完美而成功;而真實的李浩源也有著自己的不完美,他也像我們所有人一樣,走在焦慮、迷茫和衝破迷茫的路上。
適逢畢業季,他真誠地對師弟師妹們說:「學做人,學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會很幫助你學習知識。」 在學術上不斷精進卻仍葆赤子之心,才氣四溢的同時又心懷家國天下,有「成為全國揚名的法律人」的鴻鵠之志,又有常常活躍偶爾貪玩的人間煙火氣,這也許就是李浩源給我們留下的最美好的樣子。
採訪:於曉洋 楊鬱然
文字:高雨曦 陳嘉文
原標題:《專訪李浩源: 鯤鵬萬裡,不忘煙火氣 | 臉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