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朱力克
中國音樂產業的增長已經毋庸置疑。事實上,中國音樂市場價值的釋放,仍然只是開始,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全球音樂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中國文化輸出與音樂市場潛力釋放,攜手幫助更多中國音樂人走向世界舞臺,成為帶動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加磅環球音樂股份便是一個新的跡象:2020年12月18日騰訊音樂宣布,其通過旗下一家全資子公司參與的騰訊控股牽頭組成的財團將行使認購權,以企業價值300億歐元的估值收購環球音樂集團(UMG)額外10%的股權。今年3月,該財團以上述同樣的企業估值完成了對UMG初始10%股權的收購,如今總佔股達到20%。
騰訊音樂和環球音樂深度合作的持續加深,很可能會進一步幫助更多優秀音樂人走向世界,助力中國文化輸出以及跨國音樂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視野下,讓世界更多聽見來自中國的聲音。
01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不斷深化的緊密合作,合作模式帶來的更多可能
十年前,大概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領先的網際網路音樂公司會入股全球領先的錄製音樂公司和詞曲版權公司——而且,還是一家中國公司。也難怪外媒評論說,「音樂產業的未來將會發生巨變。」
觀察過去五年來全球音樂市場的走勢,我們會發現,這似乎是大勢所趨。
一方面,網際網路平臺正在扮演著傳播+消費一體化的角色,並通過海量用戶的連接無限擴充著音樂市場受眾。另一方面,傳統音樂公司也在藉助網際網路的方式改造自己的產供鏈,讓音樂市場的產能走上了新的快車道。
今年5月,國際知名投資銀行高盛發布了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音樂產業總收入將達到1420億美元(約9230億人民幣)。蛋糕越來越大,對於市場中的每一方都是好事。Spotify剛剛發布的數據稱,2020年裡,Spotify上有超過6萬音樂人的月聽眾量超過10萬+,比2019年增長了42%。今年7月,騰訊音樂發布數據,騰訊音樂人成立三年來,為音樂人帶來了5.9億元收入、全平臺總播放量突破4000億。
圍繞音樂行業新趨勢,進行深入融合的新音樂生態鏈共建已成為行業共識。環球音樂集團畢竟是全球領先的錄製音樂公司和詞曲版權公司,2019年佔據市場份額的30%。入股環球音樂,無論對於騰訊音樂還是對於整個音樂產業來說,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問題是,為什麼入股環球音樂的是一家中國公司?
02持續面向世界「發聲」的中國音樂,中國文化輸出與音樂市場潛力釋放
過去五年來,「中國」兩個字,正在成為全球音樂產業裡的一大亮點。伴隨著全球錄製音樂市場的觸底反彈,中國音樂也迎來了發展的快車道。自2014年以來,中國音樂市場在全球的排名持續上升,2014年位居第19位,而到了2017年,中國錄製音樂市場首次進入全球前十,隨後2018和2019年,均排名世界第7。
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音樂市場之一。在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今年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中,中國錄製音樂市場的增幅達到16%,在全球十大音樂市場中排名第一。
中國音樂市場的發展,跟高度網際網路化息息相關。IFPI的報告稱,在中國,錄製音樂產業90%的收入來自網際網路。中國網際網路音樂的全面正版化,成為中國音樂市場騰飛的基石,也讓中國成為IFPI報告的正面典型。
對於中國網際網路音樂來說,最關鍵的變化,無疑是付費用戶量的增長。騰訊音樂公布的財報顯示,2016年集團成立至今,在線音樂服務的付費用戶量和付費率都增長了4倍。2020年第三季度,TME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量達到5170萬,付費率達到8%。
中國網際網路音樂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讓本土音樂市場收益,也為全球音樂市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數字專輯模式的開創者與引領者,今年,除周杰倫、蔡徐坤等華語藝人之外,Justin Bieber、Taylor Swift等全球大牌藝人也選擇將騰訊音樂作為與中國樂迷溝通的窗口。
與此同時,騰訊音樂也通過TME live等旗下創新業務與陳奕迅、劉德華、Jessie J、Dua Lipa、Billie Eilish國內外的大咖聯手合作,把創新現場演出熱潮推向了全新的階段,為音樂行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方向。同時,TME live也吸引了大量品牌方的目光,其持續升級的商業模式不斷獲得印證,也向行業證明了音樂現場的更多價值與可能。
網際網路改變著音樂的傳播和消費,也改變著音樂產業的結構,而全球領先的中國網際網路也為音樂新生態的建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為了解決盈利難的問題,海外公司開始研究騰訊音樂的持續盈利之道,而騰訊音樂和索尼音樂聯合創辦廠牌,和環球音樂合資創建廠牌等舉措,也開創了網際網路音樂公司與全球頂尖內容方合作創辦廠牌的先河。
03助力中國文化輸出,行業「頭號玩家們」攜手幫助更多中國音樂人走向世界舞臺
過去兩年來,環球音樂為華語樂壇的音樂人們架設著通往全球舞臺的橋梁。2018年,吳亦凡籤約環球音樂,成為環球音樂集團國際拓展計劃首位籤約華人唱作人。2020年1月,重返環球音樂懷抱的郎朗第四次出現在葛萊美獎的舞臺上。
騰訊音樂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通過與國際大廠牌的內容共創合作,騰訊音樂孵化出了Cosark等優質國際化華語音樂人,也通過推出詞曲、歌曲創作營等多元創作激勵項目,讓國內新銳音樂人與海內外頂尖製作人和詞曲作者深度合作。
深度合作的價值共創背後,自然離不開中國網際網路音樂市場高速發展的大背景。海量的音樂用戶、不斷擴大付費用戶量、空前活躍的創作群體、完善的生態體系,為騰訊音樂和國際公司之間的合作創造了條件。
由於唱片業發展起步較晚,中國音樂產業一度遠遠落後於音樂產業發達的國家,音樂市場的地位跟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相符合。在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的推動下,中國音樂市場的潛力正在不斷釋放,並因此開始在全球市場上迎頭趕上。
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音樂市場的機會。近年來,歐美歌手們紛紛把中國視為巡演的重要一站。2019年,騰訊音樂和環球音樂合作,為泰勒·斯威夫特在中國廣州舉辦了粉絲見面會,讓歌迷們終於有機會這位「流行一姐」零距離接觸。
在把國際巨星請進來的同時,騰訊音樂也在幫中國音樂人走出去。不久前,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該計劃是由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合作,聯手錄製跨國音樂專輯。
關於中國音樂市場,外媒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分析。以中國龐大的網際網路音樂基數,只要能摸索出一條合適的出海之路,中國音樂市場騰飛是遲早的事情。但對於中國音樂來說,價值充分釋放的前提並不是出海,而是先把自家的田地耕好。
縱觀過去幾年來中國音樂市場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是,相比十年前,音樂市場的活力已經初步釋放。無論是專業歌手也好,亦或是音樂玩家也罷,都在源源不斷的生產著各自的內容。對於騰訊音樂來說,如果要釋放中國音樂的價值,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無疑是內容共創的升級和相應的多元宣發拓展,這為環球音樂和騰訊音樂的合作創造了空間。
環球音樂和騰訊音樂早已開始合作深耕中國本土音樂市場,助力中國文化輸出。今年8月,騰訊音樂和環球音樂已經宣布在中國本土市場上聯合創辦新廠牌,在全球化視野下打造出受年輕人青睞的屬於中國自己的「未來巨星」,通過深度合作與內容共創,旨在幫助更多優秀音樂人登上世界舞臺。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音樂市場上的領頭羊,騰訊音樂已經建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音樂生態,為中國音樂愛好者與海量用戶提供了優質的音樂內容與豐富獨特的音樂娛樂體驗。在這個集發現、聽、看、唱、演出、社交等於一體的大矩陣中,環球音樂的版權和藝人資源,有著充分的發揮空間。
藉助環球音樂的渠道和經驗,為中國音樂架設與全球市場的通路,是我們可以預見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基於海量用戶基礎和深刻的數據洞察,結合環球音樂等頂尖合作夥伴優勢,騰訊音樂將能夠在未來更持續深入地挖掘中國本土音樂市場的潛力,同時助力中國文化輸出,充分釋放中國音樂的價值。
-全文完-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