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網易即將官宣牽手環球音樂,在線音樂激戰再起?

2021-02-13 極點商業

網易雲音樂已與環球音樂進行版權方面的合作,預計將在近日正式官宣,能否衝擊現有在線音樂市場格局?

在線音樂市場,即將迎來一個「重磅」新聞。

「網易雲音樂已與環球音樂進行版權方面的合作,預計將在近日正式官宣。」8月3日,多位業內人士向「極點商業」透露稱:至少在今年5月,就聽說了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UMG)進行版權合作談判的消息,「不過因為機密關係,目前合作金額、合作具體細節,獲得的詞曲版權數量,尚不清楚。」

環球音樂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以接近30%的市場份額領先於索尼音娛和華納音樂。2017年5月,騰訊音樂集團(TME)獲得了為期3年的環球音樂獨家曲庫內容和轉授權許可,以及全球知名歌手資源的運營、推廣、開發等權益。

截至8月4日早間,網易雲音樂方面尚未對「極點商業」回復相關諮詢。如果此消息屬實,是否意味著網易雲音樂將加強對騰訊音樂的挑戰,甚至有可能改變現有在線音樂市場格局?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答案是不會。

「在線音樂平臺大局已定。騰訊音樂憑藉較為完整的生態與商業模式已遙遙領先,網易雲音樂等其他單生態平臺苦苦追趕。網易雲音樂很難用這種基礎性的版權合作,去動搖市場格局,騰訊音樂從自身曲庫規模、生態構建到與行業夥伴的關係,仍是業界最領先的。」上述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

這是因為,一方面網易雲音樂的合作並非獨家。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今年3月,騰訊音樂宣布其參與的騰訊控股牽頭的財團,已完成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的交易——這種操作「相當於網易雲音樂付費找騰訊音樂購買了版權。」

過去幾年,曲庫版權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心病」。

眾所周知,音樂版權主要來自唱片公司。2015年,國家版權局下發最嚴版權令,要求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國內在線音樂企業BAT、網易開始了一波波的激烈版權爭奪——特別是針對法國傳媒集團維旺迪旗下的環球音樂,更是一場決定此後流媒體音樂市場格局的版權大戰。

「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直到2017年,環球音樂仍是世界『三大』中唯一一家沒有被獨家購買的唱片公司,因此BAT和網易對此都志在必得。」一位獨立音樂人回憶說。

2017年5月,圍繞環球音樂,一場由TME(騰訊音樂集團)、太合音樂(旗下有百度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悉數參與的版權戰正式開打。其爭奪過程可謂驚心動魄,有消息稱環球授權費從最初價值不過幾千萬美元一路上漲,到最激烈時最高出到3.5億美元現金,加1億美元股權,出價最少的賣家手裡也攥著2.4億美元現金。

最終,直接向維旺迪提出戰略投資邀約的TME,獲得了為期三年的環球音樂獨家曲庫內容,以及全球知名歌手資源的運營、推廣、開發等權益。

經此一役後,騰訊音樂集齊環球、索尼和華納三大音樂公司獨家版權(編者註:2014年獲得華納音樂版權,2016年獲得索尼音樂版權),還通過一系列轉授權,獲得滾石、華研、寰亞等公司的版權後,成了國內數位音樂版權之王。

在線音樂市場格局就此確定。百度音樂等在數位音樂賽道漸漸式微,只有以情懷社交為主的網易雲音樂還在苦苦追趕——截至2019年3月,與騰訊音樂達成合作的國內外版權方超過200家,曲庫規模已經超3500萬首,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

從市場份額來看,也是如此——2018年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報告稱,騰訊音樂佔據著國內超過70%的流媒體市場份額,剩餘不到30%市場被網易雲音樂等平臺瓜分。此後兩年再無太大變化。

這是因為,雖然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不同平臺都達成了版權互授協議,其互授協議達到了99%,但剩餘1%的核心優質版權,才是用戶選擇產品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各自音樂平臺的護城河

最典型的,就是周杰倫獨家音樂版權。去年9月16日晚,周杰倫首發新歌《說好不哭》,付費3元才可收聽,上線8小時10分20秒,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成為QQ音樂平台歷史銷售額最高的數字單曲。

灰色歌曲越來越多的網易雲音樂,一直試圖用差異化贏得更多機會。去年8月,網易雲音樂迎來變革,重點打造雲村社區板塊,並稱其為「最重要戰略」。這個變化的目的,是試圖打造網易雲音樂自身的UGC內容生態。彼時,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說:「雲村社區承載的是網易雲音樂未來的差異化,或者說我們以前有很大的差異化,現在想把差異化放大。」

在社交板塊推動下,網易雲音樂保持了一定增速,但問題是,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音樂流媒體平臺的核心不在於社區,而在於曲庫——這也是如今,「網抑雲」梗說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回歸一個合理、理性的價格。」今年2月底網易財報電話會議上,網易CEO丁磊對於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獨家銷售模式表達了不滿。

儘管丁磊對於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獨家銷售模式有所不滿,但版權仍是網易雲音樂必須補齊的短板。「隨著騰訊音樂與幾大唱片公司的部分版權合約到期,網易雲音樂想在版權上最後搏一把。」一位業內人士稱,唱片公司與音樂平臺籤訂的授權協議,一般有效期為兩到三年,然後就需要續籤,費用與權益都會重新討論。

這被網易雲音樂看成補齊短板的最後機會,因此進入2020年之後,其動作可謂頻頻,以此彰顯自己回到了版權採購的舞臺中心:

2月,拿下綜藝節目《歌手·當打之年》、《聲臨其境》等獨家音頻版權;

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3月31日,與滾石唱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並未透露合作價格;

5月1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曲庫內容、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遊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

如果加上與環球音樂即將官宣的版權合作,網易雲音樂今年動作實在不小。那麼在線音樂市場,是否會掀起新的激戰?

「時代不同,因為版權而進行所謂大戰的時代過去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經過幾年的布局,騰訊音樂通過自身的曲庫規模、生態構建到與行業夥伴的關係,夯實了國內音樂版權霸主地位。「如果說,版權之爭是1.0時代,那麼騰訊音樂已經進入了2.0時代,即資本布局時代。

就在3月31日,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的當日下午,騰訊音樂也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

由騰訊控股牽頭的財團已完成收購環球音樂集團(UMG)10%股權的交易。該交易對UMG 100%股權的企業估值為300億歐元。歷時八個月,這筆於2019年8月首次提出的交易,終於塵埃落定。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騰訊音樂還擁有一項認股權,在2021年1月15日之前,騰訊可以用相同的價格購買環球音樂另外10%的股份。

騰訊音樂的行動並未局限與此。在此之前,騰訊音樂、Spotify已各自擁有彼此9%的股權。索尼音樂、華納音樂合計擁有騰訊音樂約4%的股權。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又各自擁有Spotify約3%和4%的股權。

相比一旦到期就得續約的版權購買,通過資本布局,用話語權去參與決策,在版權獲取上無疑會獲得更多優先籌碼。「當三大唱片公司都持有騰訊音娛的股份,且騰訊與多家唱片公司互相持股時,等於綁定關係得到進一步增強。」業內人士稱,對其它網際網路音樂平臺玩家來說,試圖在合約到期之際高價,發起另一場獨家版權大戰的念想,由此基本宣告徹底斷絕。

顯然,相比此前爭奪為期幾年的當地市場獨家版權協議,騰訊音樂的玩法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在全球音樂行業觸角範圍擴大,身份還從「版權購買方」變為「版權轉售方」——在TME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其管理層曾表示,隨著和版權方的合作加強,版權轉售收入會穩定增加。

這就是業內人士認為,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合作,「相當於付費找騰訊音樂購買版權」說法的原因。畢竟,誰叫騰訊音樂一轉眼就成了環球音樂的大股東?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騰訊音樂並未放慢版權布局之路,最近就官宣了一波版權合作,比如新海誠的CWF、豐華唱片、果然娛樂等等。」上述合作官宣,時間為6月下旬到7月上旬。

不過,在國內音樂市場樹立起無可爭議競爭壁壘的騰訊音樂,過去幾年也受到外界追問:它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卻來自於全民K歌和直播業務,其付費用戶比例只有6%,遠遠不及超過60%的Spotify。

這一點,騰訊音樂內部人士也表示承認。「國內情況比較特殊,Spotify模式難以在國內複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騰訊音樂內部人士對「極點商業」稱,除了用戶付費習慣的巨大差異,用戶體驗才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最看重的,這也讓國內音樂平臺很難達到Spotify的付費用戶佔比。

「但從商業角度而言,Spotify是持續虧損,騰訊音樂則早就實現了盈利,業務增長能力明顯優於Spotify。」上述騰訊音樂內部人士表示,騰訊音樂突破了音樂流媒體商業模式的單一,形成了多元營收渠道,通過騰訊旗下產品和服務矩陣,構建了一個全新的音樂社交娛樂生態體系,給整個數位音樂產業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巨大想像空間。「難道說,全民K歌、直播業務等等,就不是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式了嗎?」

最新數據顯示,作為瑞典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 Q2業績,總營收為18.89億歐元(約合22.2億美元),同比增長13%。淨虧損為3.56億歐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7600萬歐元。作為對比,騰訊音樂Q1總營收為63.1億元,淨利潤為人民幣8.87億元,調整後淨利潤11億元。

那麼,伴隨版權數量之爭的時代過去,在線音樂實際上已進入下半場,各家平臺的競爭重心在哪裡呢?

「用戶需求多元化的現在,平臺方更應注重如何利用版權推出內容、原創產品和玩法,而不是單純作為一個音樂播放器。」有行業人士認為,如今平臺競爭已超越簡單的內容聚合層面,大部分內容都有轉授權,各家也都有自己的1%,未來競爭點在於平臺如何和產業鏈各環節一起,共同探索數位音樂的新業務模式,以及發展出一個健康的新生態。

例如,騰訊音樂與索尼音樂共建電音廠牌Liquid State;今年4月初,還在QQ音樂推出直播服務Fanlive,打造頭部主播,並發力長音頻領域,拓展業務邊界、強化生態。網易雲音樂則和滾石除了版權合作,還有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其他領域。

蝦米音樂儘管市場佔有率已被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甩開,但自去年6月加入阿里創新事業群後,推出了鯨鳴、唱鴨等創新細分產品,不斷創新音樂內容的獨特玩法,成為它在音樂賽道上的生存方式。

「每個平臺都有異同,但總體來說各個平臺都在加大對內容的深度探索。」業內人士稱,這是提升內容價值、構建一個良性商業模式的有效手段。而且,當內容與用戶產生深度連接,不僅有利於內容價值的釋放,也有利於用戶付費習慣的培養。

另一方面,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平臺正在和其他賽道合作參與內容共建。2020年初,騰訊音樂先後與B站、快手、抖音在版權上達成合作。8月3日,網易雲音樂也牽手抖音,打造「音樂+短視頻」內容生態。

 

無疑,當快手、抖音、B站成為在線音樂平臺重要的歌曲分發渠道和打歌入口後,後者購買的版權,不僅會獲得更大商業價值,還解決了前者的版權問題,規避大量歌曲使用的法律風險。「某種程度是一筆雙贏合作。」

玩法和競爭態勢變化背後,是對音樂產業而言,流媒體成為當前音樂產業的重要增長動力,並反向衝擊唱片業競爭格局及整個上遊內容的走向——《2019全球音樂產業報告》(IFPI)就稱,在未來幾年,數字(包含流媒體)音樂將帶領音樂產業重新超越2001年的音樂產業收入高峰。其中,中國正成為全球音樂收入增速最快的國家。

顯然,這離不開中國數位音樂賽道上,所有玩家的努力。

直達熱線13452396140,(請標註公司、職位)

資深媒體人、前報社主編、新媒體創始人,十餘年科技財經媒體從業經驗,擅長商業模式分析、人物特寫、內幕調查等深度報導,關注網際網路、新零售、人工智慧、企業服務等前沿科技趨勢。

相關焦點

  • 版權之爭再起:騰訊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 網易雲牽手滾石唱片
    原標題:版權之爭再起:騰訊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網易雲牽手滾石唱片   3月最後一天,國內兩大在線音樂平臺的先後釋放重磅消息
  • 狂補版權短板,或牽手環球音樂,網易雲音樂能撕掉「網抑雲」標籤嗎?
    對於牽手環球音樂的傳聞,網易雲音樂公關負責人8月5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尚不方便透露,有新的合作信息會及時公布。對此,多位音樂行業分析師8月5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網易雲音樂對於版權的需求一直非常迫切,牽手環球音樂的可信度非常高。目前,環球音樂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唱片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音樂內容庫。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雙雙與環球音樂籤訂合作,用戶的選擇更多了
    音樂版權這塊肥肉,平臺們誰都不會輕易鬆口。8月11日,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相繼官宣與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簡稱UMG)達成合作。
  • 騰訊投資環球音樂 網易雲音樂牽手滾石 在線音樂平臺暗戰繼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0年,在線音樂平臺暗流湧動。近日,每經記者從騰訊音樂(股票代碼:TME)獲悉,其參與的由騰訊牽頭的財團已經完成對環球音樂(UMG)10%股權的收購。就在同一天,網易雲音樂宣布和滾石唱片牽手,達成戰略合作。不久前,阿里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合作,此前,阿里還曾重金投資網易雲音樂。一方面,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你爭我奪仍在持續,但格局已經趨於固化。另一方面,傳統唱片公司和新興在線音樂平臺正在共同進化,合作不僅限於版權。
  • 蝦米落幕,網易雲音樂激戰酷狗,在線音樂烽火連天不休
    2月2日,網易雲音樂官微發文怒懟同行,附長文控訴酷狗音樂抄襲網易雲音樂的「一起聽」和「雲貝推歌」功能,並詳細對比頁面截圖,稱酷狗音樂成立「山寨辦」一直將網易雲音樂新功能酷狗化。不過,很快,網友就發現網易雲音樂很可能是「惡人先告狀」。
  • 騰訊入股環球、網易牽手滾石,音樂平臺、唱片公司多角關係生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騰訊入股環球 網易牽手滾石 音樂平臺、唱片公司多角關係生變變化正在發生。3月31日,騰訊音樂宣布,其參與的由騰訊牽頭的財團已完成對環球音樂集團10%股權收購交易。網易雲音樂方面表示,在拿下版權的常規操作外,更多關注點來自雙方合作的其他領域,包括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滾石唱片創立於1980年,發掘、培養了大批華語音樂人,如李宗盛、周華健、羅大佑、張震嶽、劉若英、五月天、梁靜茹、莫文蔚、陳綺貞等。
  • 網易雲音樂正版曲庫再擴張:宣布與環球音樂達成戰略合作
    8月10日,網易雲音樂環球音樂集團聯合宣布達成數年期全新戰略合作,網易雲音樂不僅將獲得環球音樂的曲庫授權,雙方還將共同探索在音樂產品、服務和宣發層面進行合作。此次曲庫合作還延展到了全新的社區產品——Mlog,以及其他豐富多樣的音樂使用場景。
  • 一克商評|網易雲音樂牽手環球音樂,中國音樂市場獨家版權模式已被...
    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達成全新戰略合作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聯合宣布達成數年期全新戰略合作,在此合作框架下,網易雲音樂不僅將獲得環球音樂的曲庫授權,雙方還將共同探索在音樂產品、服務和宣發層面更多創新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
  • 網易雲音樂奮起直追加碼版權採購 騰訊音樂承壓
    網易雲音樂再次發力拿下重量級籌碼——牽手華納達成戰略合作。而將時間線稍微拉長一些,在近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網易雲已先後官宣與吉卜力、滾石、少城時代在版權方面的合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出擊態勢。  事實上,此前在業界普遍看來,
  • 吉卜力滾石華納環球,網易雲音樂引領版權合作新模式
    8月11日,網易雲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簡稱UMG)聯合宣布達成全新戰略合作。此外,新聞還顯示,此次合作達成後,網易雲音樂不僅將獲得環球音樂的曲庫授權,雙方還將共同探索在音樂產品、服務和宣發層面更多創新領域開展更深入廣泛的合作。  這顯然可以說是今年網易雲音樂繼與《歌手·當打之年》、吉卜力、滾石唱片、華納版權、少城時代等不同類型版權方合作後,最重磅的版權合作。
  • 網易雲音樂搭上了「環球」,網友為啥仍不買帳?
    8月11日,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同時官宣和環球音樂達成版權合作,想像中的「集體倒戈」卻並未出現,反倒是佔到大多數的網友對此反應冷淡。微博上有人做了投票調查,結果顯示,QQ音樂的支持者更多,這倒是和前幾年的情況形成了強烈反差。
  • 音樂版權方不再騰訊網易「二選一」了
    比如網易雲音樂與國際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環球音樂的牽手。8月11日,幾乎是前後腳,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兩家相繼官宣與環球音樂達成合作。而在此前3年,環球音樂版權一直為騰訊音樂獨家所有,網易雲音樂僅從騰訊音樂拿到轉授權,這次,環球音樂則是將其曲庫直接授權給了網易雲音樂。
  • 音樂版權風波再起:環球音樂警告網易蝦米天天動聽
  • 騰訊VS「網易+」:在線音樂雙雄局
    財報發布當天,騰訊音樂還宣布與環球音樂續籤2017年達成的版權合作協議,同時成立新的音樂廠牌。無獨有偶,騰訊音樂的「老冤家」網易雲音樂也宣布與環球音樂達成非獨家的版權戰略合作。同步放出重要消息,兩家平臺火藥味漸濃。
  • 在線音樂三國殺:騰訊阿里版權合作,暗殺網易雲音樂?
    騰訊與阿里的合作,代表著騰訊獨家代理的華納、環球、索尼、YG 娛樂、杰威爾音樂,與阿里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寰亞唱片、相信音樂、BMG、SM等唱片公司旗下的音樂,百萬級的曲庫將實現互通。社交是網易雲音樂上線之初著力宣傳的重點,但有丁磊站臺的網易雲音樂在最初的兩年裡發展並不如人意。但在線音樂產業格局正是從2013年開始發生顯著變化,變化最直接的原因在於網際網路巨頭加大了對版權的投入,平臺、唱片公司、監管方均在合力推動在線音樂向正版化方向發展,網易在版權這一環上沒有佔得先機。
  • 網易雲音樂打破獨家版權模式,音樂社區的故事剛剛開始
    短視頻和直播之外,還能在線上拉動用戶高頻次的內容消費就是音樂了。在消費時長方面,音樂也絲毫不亞於前面兩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線下音樂節開始復甦,《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等綜藝的熱播,也同步點燃了這個秋天關於音樂的話題。
  • 在線音樂「命門」
    2013年4月,網易雲音樂正式發布;2013年8月,百度整合千千靜聽推出百度音樂客戶端;2014年,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整合成立中國音樂集團;2015年,百度音樂併入太合音樂;同年,酷狗音樂遭遇網易雲和蝦米的侵權訴訟;2016年7月,騰訊音樂整合中國音樂集團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18年2月,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官宣將互授
  • 網易雲音樂的版權新爭-虎嗅網
    如果從年初算起,網易雲音樂已經先後與華納、環球音樂等10家版權方達成合作,幾乎每個月都有斬獲。與視頻、網文等內容平臺類似,在線音樂平臺的內容豐富性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競爭力。有了阿里的注資加持,網易雲音樂算是堂堂正正開始比拼版權。
  • 獨家版權即將到期,網易阿里抖音強敵環伺,騰訊音樂要往哪裡走
    時間進入2020年,騰訊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協議即將陸續到期,老對手網易雲音樂去年拿到阿里投資後,出手逐漸闊綽,字節跳動的抖音正在成為音樂產業鏈條上不可忽視的一環,它們都在覬覦騰訊手中的這塊「肥肉」。想要繼續保持領先,騰訊音樂需要面對諸多挑戰。
  • TME與網易雲音樂為版權大打出手,抖音快手虎視眈眈 I請回答2020音樂篇
    2020年,是騰訊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協議即將陸續到期的節點,從年初到年尾,國內音樂流媒體平臺之間的版權火藥味就一直很濃烈。3月31日,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宣布達成授權合作的消息正熱鬧,騰訊音樂立刻官宣了由騰訊控股牽頭的財團已完成收購環球音樂集團(UMG)10%股權的交易。這筆交易同時讓騰訊音樂還擁有一項認股權:在2021年1月15日之前,騰訊可以用相同的價格購買環球音樂另外1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