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康熙帝兒子分別有著怎樣的命運!

2021-02-13 吉林文史出版社

雍正帝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十二弟允祹、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十五弟允、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

大阿哥允祀,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允祀已成為一隻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允礽,被禁錮在鹹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允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允礽死去。

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允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允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允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允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五弟允祺,康熙帝親徵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允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七弟允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允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允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允禩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

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允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允禩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允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允禟,因同允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允禟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允禟出家!他藉故命將允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允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鋨,因黨附允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允齎(jī)印冊賜奠。允鋨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死。

十二弟允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允祹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允祹較之其它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允褆,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允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允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允禊,康熙帝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允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允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允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允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允祥和允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End-

相關焦點

  • 不同的影視劇中的康熙帝怎樣的?
    不同的影視劇中的康熙帝怎樣的?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後世稱呼為康熙帝。以「康熙」為主題的影視劇可謂是層出不窮。下面來看看,不同版本中的康熙吧!《康熙微服私訪記》張國立:醉逍遙康熙張國立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塑造的康熙帝,居高堂之上時有一國之君的威儀,遊歷在外時又有文人的風流儒雅。人物豐富生動,風格詼諧得當。但不知怎地,張國立版的康熙身上總有些才子紀曉嵐的影子,也許是紀曉嵐的形象太過於深入人心?
  • 康熙帝的這個格格騙足了人們的眼淚,其實悲慘命運的另有他人
    十年後,藍齊兒終於適應草原生活,並且和葛爾丹有了一個兒子,她的父親康熙卻和自己的丈夫噶爾丹爆發了戰爭。自己的親生父親和摯愛的丈夫,這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哪一方戰敗對藍齊兒來說都是痛心疾首的。可惜,她無力阻止這場男人間、家國之間的決鬥。
  • 生肖命理:申時出生的屬鼠人,不同的性別分別有著怎樣的命運呢?
    生肖命理:申時出生的屬鼠人,不同的性別分別有著怎樣的命運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屬鼠男在申時出生命運坎坷,不順利的事情經常會發生,這類屬鼠男自己如果不好的重視,那麼別人想要幫助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
  • 康熙帝的這個兒子,絕對是自我作死的典範!
    (圖)電視劇《步步驚心》劇照康熙帝,是整個清王朝生育兒子最多的皇帝——一生中,共生育了三十五個皇子。然而,在歷史上,康熙帝又是一個不太合格的父親——因為整日忙於國事,他幾乎很少有時間來關心孩子的學業,和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所以,康熙帝的諸多兒子中,才會出現如此多詭計多端、行為不正的人。這其中,皇長子允褆就是一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身為皇長子,康熙帝非常看重允褆的這一身份,想要讓他成為一個文武全才。
  • 康熙帝有實力的五皇子,為什麼沒有參加奪嫡?
    思想決定行動,性格決定命運。 康熙帝的五皇子,就是那個性情溫和的胤祺。他如果能當皇帝的話,定是一位仁愛之君,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奪嫡。康熙帝的五皇子為何沒參與奪嫡呢?
  • 當個王爺多麼逍遙自在,為什麼康熙帝的九個兒子,非要爭奪皇位?
    瘋談清史:康熙的九個兒子當個逍遙王爺多好,為什麼非要爭皇位?康熙帝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共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年號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他在位期間可謂披荊斬棘,一路開掛,平三藩、收臺灣、戰俄國……可這麼強勢的一個皇帝,晚年卻為皇位的傳遞而苦惱萬分,留下了九子奪嫡的傳說。
  • 歷史上為康熙帝生孩子最多的女人是誰
    由於她生的兒子當了皇帝,所以在康熙帝死後,被晉尊為皇太后,這就取得了皇后的名分和地位。她生的這個兒子就是康熙帝的皇四子胤禛。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滿洲正黃旗,她的父親威武原為護軍參領。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1660)三月十九日,比康熙帝小 6 歲,幼年被選入宮,初為低級的庶妃。由於年輕漂亮,康熙帝經常讓她侍寢,入宮不久就有了身孕。
  • 被康熙帝念了60年
    歷史上有一位女子入宮11年就病逝了,但卻被康熙帝念了60年。  這位女子便是佟佳氏。說起佟佳氏,大家或許很陌生,她是康熙帝玄燁的生母。13歲那年,佟佳氏入宮為妃,但卻一直不被雍正帝寵愛,偶爾的寵幸也不過是雍正帝遵從太后的指示做到雨露均沾罷了。佟佳氏出身一般,又不受寵,這樣處境的女子在後宮中簡直是舉步維艱。
  • 康熙帝最荒唐的兒子,因陷害兄弟被囚禁26年,為解悶狂生20個孩子
    但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帝王,卻也逃不過兒子之間的奪位之爭。康熙原本已經立下了太子,即皇二子「胤礽」,但是因其有篡權奪位之舉,故被康熙兩立兩廢。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胤礽第二次被廢,被永遠禁錮於鹹安宮,雖然事後有很多人多次建議復立胤礽,但康熙都未允許。而這個時候,康熙的各位皇子們便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開始使盡渾身解數,企圖成為康熙的繼承人選。
  • 讓康熙帝三次御駕親徵的噶爾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好景不長,不久準噶爾再遭內亂,噶爾丹為鞏固自己的汗位,企圖殺死僧格的三個已成年的兒子。在他殺掉其中一個兒子索諾木阿拉布坦後,又企圖殺掉另外一個兒子策妄阿拉布坦,但被策妄阿拉布坦逃脫。噶爾丹率兵追擊,落入其圈套,險些被全殲。策妄阿拉布坦遂強佔了噶爾丹的子民和牧場,噶爾丹由此失掉根據地,只能召集殘兵,進入漠南蒙古掃蕩,兵鋒直抵烏蘭布通,嚴重威脅清朝的國家安全。
  • 清朝歷代皇帝,為什麼康熙帝能夠善待兄弟,而雍正帝卻大肆打壓?
    康熙帝即位後,對還活著的兄弟們都不錯,他們分別是裕憲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靖親王隆禧。三位親王都沒有活過康熙帝,也都是患病去世,康熙帝為此痛苦萬分,比如康熙四十二年自己的兄長福全患病身亡:「福全薨,即日還蹕。臨喪,摘纓,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
  • 康熙帝在眾大臣都主張放棄臺灣時,為什麼堅持要收復臺灣?
    為什麼康熙帝要在大多數都反對的情況下。依舊堅持收復整個臺灣呢?康熙帝是大清帝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皇帝之一,但是他在剛剛登基稱帝的時候,整個帝國的形勢其實並不容樂觀,因為康熙帝自己的年齡並不大,而在整個帝國內部還有著為數眾多的反對派,例如當時的鰲拜一黨等等。
  • 清「康熙帝」幾次成功的軍事行動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對中華民族有著影響非常大的一個王朝。由於「清政府主事人」的腐敗導致國家的混亂,使各國列強有機會對中華民族進行欺辱和搶掠,致使中華兒女受盡屈辱和摧殘。在這裡我們就講一下「清朝」初期創造了「太平盛世」的皇帝「康熙帝」。「康熙帝」是我非常喜歡和崇拜的一位皇帝,包括現在有很多『影視劇』也對他推崇拍攝和杜撰。在這裡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康熙」時期,他是怎樣平定內亂和攘外的。
  • 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後 為何沒有另擇人選 而是選擇復立太子?
    太子胤礽是清康熙帝的嫡子,亦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太子。在他的身上同樣有著充滿周折的故事。胤礽是康熙帝的次子,也是康熙帝唯一的嫡子,生母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因為赫舍裡皇后生下胤礽不久,就難產而亡,與皇后感情甚篤的康熙帝便將胤礽帶在身邊親自撫育教導。胤礽剛滿周歲,便被康熙帝正式冊立為皇太子。得到了康熙帝的親自教導,加上胤礽自幼聰慧,長大後也十分出色,康熙帝對自己這個太子還是十分滿意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皇帝與太子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加上康熙帝優秀的兒子實在太多了,那九五之尊的位置,誰不想坐上去?
  • 鹿鼎記:她是建寧公主原型,嫁給吳應熊,最後兒女被康熙帝處死!
    而建寧公主經常剛才還在打韋小寶,轉眼間就趴在地上喊「桂貝勒」了,可以說是變化莫測啊,而歷史上的建寧公主又是怎樣一個人呢?建寧公主的原型就是清朝的和碩恪純長公主。和碩恪純長公主,1641年出生在瀋陽,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她的母親是皇太極庶妃蒙古察哈爾部奇壘氏,也就是說她並不是康熙帝的妹妹,在歷史上按照輩分而言,她應當是康熙帝的姑姑。
  • 康熙帝為何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康熙帝不僅長壽,還擁有眾多妃子,總共為他生育了36個兒子和20個女兒,在平常百姓家多子可能意味著多福,可在帝王家多子就意味著激烈的權力爭奪。皇子之間爭權奪利,父子反目成仇,兄弟手足相殘,這都是歷朝歷代屢見不鮮的事,康熙帝早早立下太子也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可惜的是胤礽並不爭氣,沒有等到繼位的那一天。
  • 【清史知微】寫錯別字的康熙帝
    康熙帝是用繁體字書寫,以下除個別情況,只用簡化字,達意即可: 「張雲翰有幾各(個)兒子?」康熙帝在奏摺上寫錯別字,已不是新話題。古往今來,除了不會寫字的人之外,人人都會寫錯字(包括筆誤)。那康熙帝的錯別字有什麼值得深思之處嗎?
  • 原創 說說康熙帝和廢太子胤礽的那些事
    康熙帝大度的安慰兒子,「以後裝固進罷。」未加半句苛責。康熙帝親徵日久,也有點想家,不斷詢問京城時令情況,胤礽一一告知諸如黃雀何時飛過,杏花、桃花盛開的境況,何日陰雨雷電等等。看似家長裡短,但是對於遠徵在外的康熙帝無異「家書抵萬金」。康熙帝甚至下令將胤礽所穿的布袍和褂子各數件寄送軍中,並特意強調一定要送「舊物」,以備「為父思念爾時穿之。」
  • 「白字先生」康熙帝硃批上的那些錯別字
    康熙帝康熙帝硃批上的錯別字曬曬硃批上的「筆誤」仔細翻看康熙帝的硃批,會發現有不少錯別字。康熙帝是用繁體字書寫,以下除個別情況,只用簡化字,達意即可:「張雲翰有幾各(個)兒子?」康熙帝在奏摺上寫錯別字,已不是新話題。古往今來,除了不會寫字的人之外,人人都會寫錯字(包括筆誤)。那康熙帝的錯別字有什麼值得深思之處嗎?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這一系列的政策還是沒辦法打消康熙帝心中的危機感,甚至整個危機感一直困擾了康熙皇帝大半人生。追根溯源,這個隱患其實就是一個人,只不過這個人身上所蘊含的號召力十分的龐大,他就是崇禎帝的兒子——朱三太子。歷史上講的朱三太子應該就是朱慈煥,不過也有人說應該是朱慈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