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特點之一:越長越優秀

2021-02-08 一覽眾河小小

金庸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其中六部是長篇巨著,無一例外都是精品,拍攝影視劇的次數也是最多的。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還有六部雖然也屬於長篇,但是整體水平無法跟前面六部相提並論,不過由於是金庸作品,也比較受人推崇,翻拍影視劇的次數雖然沒有那麼多,但起碼都有幾次,影響力比前面六部就要小了許多。分別是《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書劍恩仇錄》《碧血劍》《俠客行》《連城訣》。還有三部只能算是中短篇小說,只是寫了片段化的故事,分別是《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由於篇幅短,情節單一,雖然有拍影視劇,但幾乎沒有再翻拍,所以知名度不高。

可以說,整個金庸武俠的質量和影響力都是按照篇幅來分類的,六部最長的也是質量最高的。如果有人對金庸原著感興趣但是時間又不是很多,可以先看那六部最長的,其餘作品看不看無所謂。拋開質量和影響力,如果單說知名度,有一部作品不能繞過,那就是《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第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是他老人家的處女作,當時他是在報紙上連載,大獲成功。這也奠定了金庸先生的創作模式和發表風格,那就是在報紙上連載。相比於直接出版,依託發行量大的報紙連載作品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樣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後來金庸先生又連續創作了《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都是報紙連載的形式。特別是《射鵰英雄傳》,奠定了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宗師的地位。可以這麼說,就算沒有其他作品,單憑一部《射鵰英雄傳》,金庸先生都可以位列武俠小說三大家之一。

這個時候,金庸先生開始自己創辦報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報》,並開始在上面連載《神鵰俠侶》,從此以後,金庸武俠開始在《明報》連載,而一開始《明報》銷量全部倚靠金庸武俠,後來則是互相成全,《明報》一方面發表有立場的政論,一方面發表武俠小說,在充斥花邊新聞的香港報業可以算是一股清流,逐漸成長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報紙。當時很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專門購買《明報》。

有意思的是,除了《射鵰英雄傳》寫的時候還沒有明報之外,其他五部大部頭的金庸作品都是在《明報》上連載的,有了這五部作品鎮報,其他作品的光芒自然就被掩蓋了。看書讀報的人都不是傻子,哪個作品寫的好,哪一部一看作者就用心了,基本上都看得出來,所以優中選精。儘管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一貫優秀,但總歸也是有特別出色的,六部大部頭作品脫穎而出。

到了後面,就開始了金庸劇的時代,今天的很多大牌明星早年都演過金庸劇,比如鄭少秋、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等等,而且金庸劇不是只拍一部就算了,而是一拍再拍,翻拍最多的也是這六部大部頭作品。比如《倚天屠龍記》,單單電視劇就有八部之多。至於83版《射鵰英雄傳》,作為第一部傳入大陸的香港武俠劇,更是風靡大江南北,從此金庸武俠開始被大家所熟知。隨後像馬景濤版本的《倚天屠龍記》,呂頌賢版本的《笑傲江湖》,古天樂版本的《神鵰俠侶》,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逐漸在內陸開播,都是風靡一時。相比於這些,其他金庸作品的武俠劇就沒有那麼受歡迎了。再有就是拿電影來說,像李連杰版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李連杰林青霞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還有周星馳的《鹿鼎記》,那都是武俠電影的經典代表。相比於這些,其他金庸作品並沒有什麼改編成特別著名的電影作品。

要知道,看影視作品的人要遠遠多餘看書本原著的人,影視作品的影響普及範圍也遠遠大於文學作品。正是因為那六部作品質量高,篇幅長,可塑性好,不僅受到原著讀者的推薦,也受到影視劇改編的追捧,自然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了。相比之下,其他幾部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特別是那三篇中短篇,說起來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它們也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呢。

相關焦點

  • 《越女劍》–金庸最不為人知的小說
    說起金庸,說起武俠,「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足以形容其偉大,但金庸先生先後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除了以上十四部,另外一部是什麼呢?那就是金庸先生創作的第十五部也是最後一部武俠小說–《越女劍》。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誌及書籍,1993年退休。
  • 除《越女劍》外,金庸全部作品集在了一句口訣上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一九二四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除《越女劍》外,金庸的全部作品集在了一句口訣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
  • 金庸:武俠的巔峰,為何他的小說越看越有味道。
    在眾多寫武俠小說的優秀作家裡,有四個人被譽為,最為優秀的武俠小說作家、分別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他們被譽為武俠世界的四大宗師。 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三人也是非常優秀的武俠小說作家,但他們沒有一人達到了金庸的水平,古龍的武俠小說雖然局部中超越了金庸,但總體而言古龍還是無法和金庸相提並論。 金庸的武俠小說到現在,是武俠世界裡的豐碑,是別人難以逾越的標杆,直到今天金庸的小說,依然是影視劇,電影遊戲裡熱門的IP,可見金庸的武俠小說「魅力無窮」影響深遠。
  • 這是金庸唯一未被翻拍的作品,僅僅是選角問題,就難倒了大批導演
    《越女劍》,雖然和其它作品比起來,《越女劍》的篇幅要較小,但是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人物渲染、刻畫,以及場景的描寫等其它方面不輸給金庸的其它著作,是短篇小說中難得的傑作。》和其它的作品比起來篇幅短,這樣的缺陷就制約了它翻拍成電視劇的第一部,因為電視劇的集數一般都是很長的,若是翻拍自然需要原著的故事情節能夠較為充足,這樣就能夠為影視作品的製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改編的餘地。
  • 這是金庸唯一未被翻拍的作品,僅僅是選角問題,就難倒了大批導演
    《越女劍》,雖然和其它作品比起來,《越女劍》的篇幅要較小,但是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人物渲染、刻畫,以及場景的描寫等其它方面不輸給金庸的其它著作,是短篇小說中難得的傑作。》和其它的作品比起來篇幅短,這樣的缺陷就制約了它翻拍成電視劇的第一部,因為電視劇的集數一般都是很長的,若是翻拍自然需要原著的故事情節能夠較為充足,這樣就能夠為影視作品的製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改編的餘地。
  • 【越女劍】——早期的金庸武俠宇宙
    【越女劍】金庸先生的早期作品,作品以人們熟知的故事臥薪嘗膽為故事背景,通過金庸先生的奇思妙想創造並還原了一段歷史故事。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01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從上世紀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開始逐漸影視化。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細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已經被翻拍了8次之多,《射鵰英雄傳》也被翻拍了7次。
  • 金庸的14部作品你讀過幾部?越女劍很煽情,鴛鴦刀最後有點忽悠人
    金庸的這14部作品你讀過幾部呢?其中《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笑傲江湖》《神鵰俠侶》等等,那是被影視劇拍了一遍又一遍,更甚的是《倚天屠龍記》竟然被翻拍了14次。今天咱們不說這些,就看看你讀金庸小說的功底到底有多深,金庸知名度比較高的小說,大家耳熟能詳的,被影視劇翻拍爛的咱們就不討論了。咱們就討論一下好像沒被拍過影視劇的幾部小眾作品。
  • 金庸《越女劍》為何是唯一一部從未被翻拍過的劇?選角太難選
    ——金庸《神鵰俠侶》 但凡提及金庸,想來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武俠小說。沒錯,金庸的確是近五十年來最優秀最知名的通俗小說家。
  • 最全金庸武俠小說作品插圖集 姜雲行 王司馬金庸作品插圖大合集 金庸小說插圖
    《連城決》打開連結:金庸作品插圖集之一《連城決》插圖  最全金庸武俠小說插圖  姜雲行 王司馬金庸作品插圖大合集《白馬嘯西風》打開連結:金庸作品插圖集之一《俠客行》插圖  金庸作品《白馬嘯西風》插圖  金庸作品《鴛鴦刀》插圖  金庸作品《越女劍》插圖
  • 為什麼金庸的《越女劍》只有一個版本?就因為這場經典打鬥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生前著有15部膾炙人口的小說,除了小說風靡之外,金庸的作品還屢屢被搬上螢屏,被翻拍成無數影視作品,很多部還不止一兩個個版本,像《
  • 46歲後江郎才盡:《越女劍》可能是金庸的這輩子的最大的遺憾
    這是金庸迷都知道的對聯,這個對聯沒有包含《越女劍》 。《越女劍》2萬多字,算是短篇小說。1970年出版,當時金庸46歲。46歲以後,金庸仿佛江郎才盡,再無佳作。即便如此,金庸也是新武俠小說最主要的的代表人物。《越女劍》講的是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範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劍法,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
  • 千古文人俠客夢 品味一本好書 金庸《越女劍》
    然而宋以後,隨著異族的入侵,統治者對文化形式的限制以及西方實用主義的傳入,傳統貴族文化受到打擊,文學作品中「俠」的氣息淡化,我們通常只有在武俠小說中才能見到俠的身影,這類小說呈現給我們的是具體的俠,是將俠的精神,俠的事跡完整體現給了讀者。說道武俠小說,想必人人都會想到金庸吧。他的小說,不但打鬥場面描寫極為生動,武功樣式引人入勝,而且情節緊貼歷史,給人亦真亦幻之感。
  • 人越優秀越孤獨嗎?
    網上有人說:「人越孤獨越優秀」。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個觀點錯了,不是人越孤獨越優秀,而是人越優秀越孤獨。如果越孤獨就越優秀的話,那麼那些性格孤僻,抑鬱孤獨的人豈不是個個都很優秀了。只要孤獨一下就優秀了,那麼人人都可以變得優秀,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 金庸武俠丨越女劍
    上面是劍魔獨孤求敗自己寫的墓志銘僅僅56個字便把自己的一生寫得淋漓盡致,盡顯豪氣他,作為一個從未出場的人物,就已在《神鵰俠侶》和《笑傲江湖》中被渲染為神一般的人物如果給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用劍高手進行TOP的話獨孤求敗絕對是能排第二 有朋友該問了,小鴨,誰排第一呢?
  • 時間越長越難治,三叉神經痛怎麼治才能好?
    該病的特點是驟發、驟停,呈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是醫學界公認的疑難病症之一。太原紡織醫院梅興旺主任介紹: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也在增加,三叉神經痛患者的數量也在持續上升。
  • 盤點娛樂圈長殘的明星!為何有的人越長越美,有的人卻越長越醜?
    身邊總是會有這麼一些人,小時候長得特好看,長大以後卻越長越醜了,難道真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醜嗎?盤點娛樂圈長殘的明星!為何有的人越長越美,有的人卻越長越醜?給大家列舉一些長殘的那些人!有一次,她藉助直播平臺,與粉絲見面,臉明顯是浮腫的,沒有了當年的靈氣,可以說是越長越醜的代表了。【劉品言】還有就是出演《仙劍奇俠傳》中「阿奴」的角色劉品言,當時的她活潑可愛,眼裡有光,很自然,屬於少女形象的代表,當時的她,只有十六歲。
  • 人,總是越孤獨,越成熟;越孤獨,越優秀
    人,總是越孤獨,越成熟;越孤獨,越優秀。 因為保有孤獨,才能內心清醒,因為享受孤獨,所以專注優秀。孤獨,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寂寞,而是聒噪中獨特的寧靜,是喧譁中奮進的腳步,是一個人的盛大狂歡。
  • 金庸晚年耗費大量精力修改15部小說,讀者:越改越差
    對於這一點,金庸心知肚明,後來出版單行本時進行了第一次修改。上世紀90年代,金庸趁三聯書店出版金庸作品集(三聯版)之際,對這15部武俠小說進行了第二次修訂。三聯版設計精美,編輯、印刷質量較高,價格相對較低,得到了眾多讀者的青睞,成為一個經典版本。
  • 「越優秀,越晚遇到對的人」
    在我們經手的大量案例中,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越優秀,越晚遇到對的人」譬如說,章子怡,她就是最好的例子。35歲的時候,才遇到了汪峰,正如她自己所言的那樣,人生有2個35就已經很知足了,所以,我們雖然沒有在更為年輕的時候,相遇,但是這個時期的相遇,是分量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