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把《刺客信條》123代、《刺客信條 兄弟會》、《刺客信條 啟示錄》打通關的系列粉,即便這遊戲的改編電影被噴出翔,農婦依舊會湊上去聞聞的。
不得不說,電影還是做到了神還原的——玩遊戲時一到現代戲就罵街,看電影還是一到現代戲就罵街。
唯一的遺憾是,遊戲裡的現代戲頂多佔一成,但電影裡,佔了七成。懸殊之大,讓農婦一度以為自己玩了個假遊戲。
玩家看遊改電影,大多是恨鐵不成鋼的,看到的也勢必是滿滿槽點。這也是為什麼大多遊改電影,在IMDb和豆瓣上都超不過五六分的原因。《刺客信條》也是一樣,從開篇到落幕,農婦腦海裡都開啟了彈幕模式——1492年歐洲哪兒來的阿拉伯蘇丹和非裔刺客?那個曖昧女搭檔是什麼鬼啦?中世界刺客滿臉文身你是在逗我?黑色袍子不能再醜,老娘的白袍呢?信仰之躍跳了那麼多次,我那金黃鬆軟彈力佳的乾草堆去哪了?老娘暴走那麼多輪才搞到的袖劍你法鯊憑什麼一開始就有?裝備這麼齊全還被小兵追得上牆揭瓦你有沒搞錯?給我個手柄我一定秒了你們這幫戰五渣……
但真正讓玩家和非玩家給出低分的理由,是兩小時的片長完全覆蓋不了遊戲的信息量,各種背景很難在短時間裡交代清楚。於是,連人物關係都不太明白的非玩家看得一頭霧水,而玩家覺得這麼宏偉的格局你竟然連九牛一毛都沒拍出來。
然而,這種撲街的鍋,不能完全讓編劇來背。畢竟,太多遊改電影一開始就死在世界觀上——那些遊戲裡覺得還好的東西,一放到電影裡就變得各種中二,比如,以為拿到個蘋果就能拯救世界。
這個問題,在《刺客信條》裡只會更為突出。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刺客信條》的遊戲世界格局可以媲美《權力的遊戲》《星球大戰》,情節轉折媲美《西部世界》《哈利波特》。仔細刷完遊戲裡的副本,你會發現,這裡面還包含了人類的起源、宗教的本質、歷史重大事件的背景真相,以及世紀科技發展的依據等等。完全是一部紮實的硬科幻、一部人類科技文明宗教的軒轅史好嘛!
但是,如果拋開故事線和情懷,客觀說,電影還是還原了遊戲的很多精髓。
比如說動作戲。其實論遊戲難度,《刺客信條》弱了點,刺激性跟同是育碧的《波斯王子》簡直沒法兒比。但好在,《刺客》的攀爬和跑酷,跟《波斯》是有得一拼的。
在《刺客》遊戲裡打群架,農婦一直是能爬牆就不走路,能在房頂解決就絕不下地。
那種飛簷走壁的感覺,讓多少玩家心醉,全球cos刺客跑酷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雖然這塊戲份少了點(古代戲份的完整房頂跑酷也就十分鐘),但貴在動作標準啊;
雖然信仰之躍沒有草堆,但貴在姿勢漂亮啊!看這一段,農婦表示好想要個手柄。
又比如說,場景。農婦對遊戲的場景體驗很較真,這方面,農婦只服育碧。
一直覺得《刺客信條》的遊戲畫面很養眼,場景宏大、背景乾淨,每一幀都能拿來做壁紙(農婦的電腦桌面也用的這個);
無論是早期遊戲裡的蒙特利吉歐莊園、弗洛倫薩、威尼斯,還是後來的巴黎、倫敦,每一棟建築、每一條街道都要逆天了,分分鐘打機打出旅遊的快感。
電影版在西班牙取景,雖然沒遊戲裡那麼多元的場景,但古代戲份的教堂和市井街道部分,完成度還是很高的。
再比如說,道具。電影裡除了袖劍,農婦還看到了三代主角康納的弓箭、四代主角愛德華的燧發槍以及《刺客信條:辛迪加》雅各布標誌性的手杖劍等等,裝備還是挺齊全的。如果刺客袍再多兩套就更完美了。
最後,對於非玩家,農婦建議在看片之前,還是先get完這些遊戲梗,看片就會輕鬆許多。
1. 伊甸蘋果:伊甸蘋果(TheApples of Eden)是一種科技——伊甸碎片,由先行者製造。事實上,在《刺客信條2》的結局中我們知道,人類也是「先行者」根據自己的容貌製造的生命體。「先行者」最初將人類作為一個奴隸種族來支配,為了讓奴役對象順從,「先行者」必須通過「禁果」(伊甸蘋果)來催眠人類的意識。在電影版裡,雖然先行者在人類的反抗中滅亡了,但聖殿騎士希望利用先行者留下的伊甸蘋果來控制世界,建立起「新秩序」;而刺客兄弟會則為自由戰,奮起反抗,「一個蘋果引發的血案」,也都由此展開。
2.鷹眼:在遊戲中有個「真相文檔」,暗示刺客是人類和「先行者」共同的後代,他們繼承了「鷹眼」特技。同時刺客還能將自己的經歷和秘密通過DNA一代一代傳遞下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裡,鐵叔和馬良父女可以在法鯊身上找到祖輩的記憶。
3.Animus
在遊戲中,Animus是一種相當高超的VR機器,可以讀取使用者的基因記憶並將它投影成為一個三維世界,在歷代的《刺客信條》遊戲中,主角都是通過這種機器來化身祖先,回到虛擬的過去,從而追尋伊甸碎片的下落。但電影中,Animus擁有了全新的型號,變成一隻碩大的機械臂,通過360度全方位的運動,可以模擬各種狀況。
4信條
遊戲中,刺客團將「萬物皆虛,萬事皆允」 奉為信條,其字面意思是:沒有什麼事情是真實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合法的。尼採曾經將此句作為自己的格言。而這一則教條,先後在歷史上的伊斯蘭異教派「阿薩辛」刺客團和十字軍戰士中皆有流傳。
5袖劍
電影開頭中會出現刺客阿圭拉切手指的情節,這是為了刺客們更靈活地使用袖劍,以便更好地刺殺和隱藏武器。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達文西幫刺客改良了袖劍,刺客不需要為了袖劍而切掉手指,可惜這項技術還沒有傳到西班牙,阿圭拉白白丟了一根手指。
6信仰之躍:這是刺客們貫穿歷代作品的招牌動作。當玩家操作角色爬上一些高聳建築物的特定地點時,如果下方有草垛等緩衝物,就可以施展「信仰之躍」。
這個動作不僅僅是從城市高處跳進草垛那麼簡單,當你張開雙臂時,耳邊會響起老鷹的叫聲,整個城市都在你腳下,你急速下墜並轉體270度,最後穩穩地落在草垛中,動作優美華麗。
事實上,電影對這一動作的還原程度還是很高的,替身演員Damien Walters從125英尺(38.1米)跳下,也是很拼。
PS.
作為一部遊改電影,背靠黃金大IP的《刺客信條》或許可以做得更好,但對於系列粉來說,這樣的成績也能交差了。
真正的系列粉是什麼?是即便只有一個還原度高的鏡頭,也願意掏腰包買票的人。
當開篇育碧和「刺客」Logo打出來的時候,當所有刺客系列主角的幻影出現的時候,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