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辦公帳篷,不僅能隨時隨地辦公,還能一秒開啟免打擾模式

2020-12-23 愛旅遊的畫醬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開始了在家辦公,可是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然很容易分心。

創意辦公帳篷

這款隱私帳篷,由日本廠商設計和生產,它是一個你可以在你的客廳(或任何其他房間)裡展開的帳篷,創造你自己的個人空間,使工作更有效率。四周都是黑色的牆壁會幫助你集中精力更有效地完成一些工作。

它的原始形狀是一個圓盤,展開之後是一個黑色帳篷。在那裡放一把椅子和一張小桌子,你就有了一個單獨的空間來完成一些工作。說明書上有關於如何展開和重新摺疊它的操作方法。

創意辦公帳篷

收起來之後的體積也可以接受,背包可以隨身攜帶,當然,它的重量也是很輕便的。

創意辦公帳篷

例如,你也可以一秒開啟免打擾遊戲時間,或者進行一個電話會議,一個隔離派對,搞學習,衝洗膠捲,或拍攝一個照片。

它還設計有一個天窗和一個側窗,不僅能讓自然光進來,還很透氣呢。

躲在裡面,還很有安全感的樣子,似乎很適合喜歡獨處的人。

創意辦公帳篷
創意辦公帳篷

或者你也可以把燈掛在一個鉤子上面。它甚至有小口袋,你可以把瓶子放在那裡。

創意辦公帳篷

設計者甚至幫你想到了,如果你想要在野外使用它。為了防止帳篷搖晃,加上了固定裝置。這樣看起,對於來野外工作者,值得擁有啊!

創意辦公帳篷

這個帳篷的價格在8000日元左右,約合68歐元或74美元。有人說這個東西很雞肋,因為根本起不到很好地隔音效果,這只是心理安慰,也有人說,對於集中注意力還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是你,你會買嗎?

相關焦點

  • 用友友空間讓你足不出戶也能辦公 - 軟體與服務 - 中國軟體網-推動...
    抗擊疫情仍在繼續,大部分企業推行了遠程辦公制度,如何實現高效的遠程協作?用友友空間幫你足不出戶解決工作協作難題,在疫情期間免費為企業提供員工健康管理服務、協同辦公、在線協作服務,以及企業文庫、企業訂閱號等更多企業服務,主要包含:1. 實時健康管理:健康上報、健康統計、返工統計、在家辦公統計等2.
  • 團隊智慧辦公新物種 華為辦公寶對比評測
    會議又分為本地協作會議與遠程視頻會議兩大場景,針對這兩種模式,在過去企業需要準備投影機、攝像頭、無線麥克風等各種設備,不僅協作效率低,會議室也因此變得雜亂不堪。大家追求會議室升級換代,渴望能有一臺超級終端一機解決所有需求的設備。
  • 選擇羅技無線辦公滑鼠,開啟隨地高效工作體驗
    對於辦公用戶來說,辦公電腦肯定是不可缺少的生產力工具,而滑鼠又是辦公電腦不可缺少的一個配件,滑鼠好不好用,使用是否舒適高效,關乎到日常辦公效率。想必你不想遇到這樣的尷尬——在自己辦公桌上一堆電線來回交錯且沒法收拾,偏偏滑鼠又有USB線纏繞。
  • 網易嚴選站立辦公電動升降桌:坐著站著都能辦公,高效又健康
    不過最近我發現身體似乎出現了問題,頸椎和腰椎不僅很酸痛,坐的時間久了站起來時大約有十幾秒鐘都直不起腰,實在是難受的很。直到這時,我才意識到久坐真的會直接影響身體情況,在朋友的建議下,我入手了網易嚴選的站立辦公電動升降桌,站著坐著都能辦公,既高效又健康,別提有多舒服了!
  • 百變的辦公潮品 ThinkPad S2 Yoga評測
    移動辦公是當下職場中的一個重要需求,不管是擼代碼的程式設計師們還是飛來飛去談業務的銷售精英,一個輕薄筆記本都是職場中必備的生產力工具。隨著90、95後乃至00後年輕人開始步入職場,他們比80後們更新潮,不拘泥於傳統的職場規則,個性更為張揚。因此對輕薄筆記本不僅要求更時尚的外觀,甚至對其使用形態也有了新的需求。
  • 理光「適·享新精彩」新品發布,賦能後疫情辦公新模式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促使眾多企業開啟全新的辦公模式,被疫情「激活」的辦公升級之路加速邁向數位化轉型,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巨大挑戰和機遇。但對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卻是無形壓力。  深耕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痛點」產品
  • 線上辦公浪潮悄然而至 引領辦公新趨勢
    今日,「網信中國」聚焦「線上辦公」,帶您了解智能化技術為辦公領域帶來的活力與變革。一、工具軟體打頭陣 在線辦公刷新工作模式 遠程打卡、雲端開會、實時共享……今年以來,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順利開展,不少人的辦公場景從線下搬到線上,成為中國數字經濟新業態的一大亮點,與之相伴的軟硬體創新層出不窮,領跑全球。
  • 為什麼我討厭開放式辦公?
    我意識到自己有點討厭開放式辦公。開放式辦公的興起「我們鼓勵大家待在開放的空間,因為我們相信這會帶來一些意外的發現——而且大家會互相教授新的東西。」(Jack Dorsey — pg. 49, Deep Work)理論上聽起來是不錯,大家都在同一個辦公室裡,不僅可以動態優化工作,還能極大地受益於協同作用。
  • inDeco創意打造LiveMe樂我辦公空間 讓工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inDeco項目----LiveMe樂我實景圖 解構用戶辦公場景 打破傳統封閉辦公藩籬在快節奏的時代下,尤其北上廣深等城市,工作常常佔據人們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辦公和生活的邊界逐漸模糊,傳統的辦公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職場人員的需求。
  • 站立式辦公、空中花園辦公,「聯合辦公5.0」來啦!
    隨著新一代創業者自我意識的不斷提升,在繁忙辛勞的工作中能覓得一絲「幸福感」與「舒適感」,在工作和心理上獲得以人為本的關懷,也成為他們對工作空間的重要訴求。有鑑於此,創聯工場打造了一系列提升創業者健康辦公體驗、面向辦公未來的產品。
  • 青建太陽島iLOFT開啟"辦公DIY"新時代 首付10萬入駐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市上班一族壓力日益增大,不同於傳統辦公模式的LOFT小複式辦公產品逐漸走俏市場,受到廣大投資創業者和年輕人士的一致追捧。  稀缺LOFT辦公,讓創業、投資充滿無限可能   縱觀青島寫字樓市場,LOFT辦公產品並不多見。然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LOFT憑藉高利用率和高性價比已然成為市場寵兒。
  • 2020在線辦公用戶行為分析:「雲辦公」火了,誰能突圍而出?
    2020年2月2日字節跳動宣布開啟飛書線上辦公模式,幫助國內企業解決在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問題。國內遠程辦公發展歷程:1.2 用戶需求短期激增疊加技術有利支撐,線上辦公呈現爆發式增長2月,移動辦公領域用戶規模達到2.5億人,環比大幅度增長24.8%。
  • 在家辦公沒有電腦怎麼辦?這些手機可以秒變「PC」
    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公司都開啟了在家遠程辦公模式。然而很多朋友在年前並沒有將自己的電腦帶回家中,從而產生了不小的難題。華為在最新的旗艦手機中也加入了電腦模式,用戶只需要將手機投屏至大屏後,選擇電腦模式就可以使用觸控板模擬鍵鼠操作,輕鬆辦公。同時手機可以正常使用,互不打擾。
  • 「星巴克氛圍組」引發熱議,夢想加空間靈活辦公解決難題
    近日,「星巴克氛圍組」的段子登上了熱搜頭條,也引起了大家對於新時代辦公方式的思考。每每走進星巴克,總有那麼一群帶著筆記本電腦的人,仿佛隨時隨地在加班,總是一副忙碌形象。選擇在星巴克工作的人都有誰呢?可能是附近圖書館沒有座位的學生、家裡沒暖氣過來蹭空調的全職考研考公黨、隨時需要改稿的新媒體人,甚至也可能是通勤時間過久只想近家辦公的打工人。
  • 辦公效率低的原因 可用便籤APP提升辦公效率
    辦公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是不一樣的。對於辦公效率比較低的人來說,肯定是存在原因的。辦公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劉在公司工作了已經滿一年的時間了,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他的工作效率就是比較低的,但是過了一陣子,就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 複合式辦公空間如何裝修設計?複合式辦公空間裝修設計特點
    那麼,複合式辦公空間如何裝修設計?一、複合式辦公空間如何裝修設計?1.辦公空間造型設計外型上,複合型商業空間將每個室內空間智能的融合在一起,大家常說越大的室內空間越好充分發揮,因此設計方案上能夠 反映的物品有很多。
  • 令人羨慕的辦公體驗究竟是怎樣的?看完CVTE式辦公你就明白了
    據說有家叫CVTE的公司,員工可以在"家"辦公:健康美味的自助三餐還有宵夜,各樓層都有的按摩椅讓身體隨時放鬆,還有電影院、恆溫泳池、音樂空間、瑜伽房……雖然健身房已經成為不少公司的標配,但CVTE還設有獨立寬敞的淋浴間,吹風機、掛燙機等各種用品一應俱全,還有定期專業健身課。這種辦公體驗是真實存在的嗎?簡直不要太美好!
  • 從A到Z:設計未來辦公空間
    自動化能夠有效節省員工的時間,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發揮創意,帶來顛覆和改變,迎接挑戰,邁向繁榮。在辦公空間中,這種轉變將會更多地以「作戰辦公室」、互動會議空間或新員工「廣場」等供員工交換意見的場所來體現。另一些企業則為部分員工提供共享辦公空間的會員資格,讓其選擇最為方便的工作地點。這種策略不僅能減少房地產成本,還給「工作地點」這個「混搭」概念增添另一層含義。
  • 打造娛樂、辦公多元新場景,三星 Tab S4變身多面手
    上手體驗的這段時間裡,很喜歡在周末晚上關閉手機,舒服地窩在沙發上並打開Tab S4,開啟大屏「電影院」瀟灑模式,讓周邊靜下來,也讓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鬆。一直以來,我都堅持認為極致的娛樂體驗必須要「視」、「聽」融為一體。沒有好音質做襯託,再好的影視劇都不能迸發出真正的精彩。而在用三星Tab S4看影視時,我覺得音質表現挺不錯——真正實現了低音渾厚、中音溫和、高音嘹亮的聽覺體驗。
  • 星巴克又放大招,開啟第一家共享辦公門店!
    咖啡店+共享辦公空間 星巴克開新店並不稀奇,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卻和以往的任意一家都有所不同,這家店的出現也許就標誌著星巴克開啟了「共享辦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