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提高班主任教師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近日,浙江省新昌縣徐軍名班主任工作室、張曉鋒名班主任工作室、潘云云名班主任工作室全體成員及部分優秀班主任匯聚杭州,圍繞新時代德育工作、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等方面展開集中研修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以專家講座、參觀交流和學員論壇等形式展開。
一、專家講座:成為一位名班主任,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活動中,慈谿市滸山中學高海軍校長以《與學生共成長》為主題,講述了一個普通老師如何成長為名班主任的過程。
浙江教育報社副審編池沙洲,在講座中提出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並從幾種錯誤的普遍看法出發,講解了論文的本質是研究的最終呈現文本,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銘師堂教育資深專家、特級教師潘春萍老師,以《網際網路+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實踐》為主題,從以魅力班會課喚醒學生、打造有溫度的班級、做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大德育」、教育的詩和遠方等四個方面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潘老師用她多年的經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富有愛心和耐心的德育工作者,她強烈的事業心,對德育工作的認真負責和持久創新,對學生濃烈的愛、青年教師的情感動了全場。
杭州市家庭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俞曉莉老師,以《不要讓孩子的成長「故事」變成「事故」》為主題,從小學生和初中生兩個年齡段的學生入手,分析了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以及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去對待。
她指出,對於小學生的成長,我們應該要靜等花開,給予足夠的耐心、鼓勵;對於初中生的成長,我們要給予更多的理解。俞老師表示,教師要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冒,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
二、參觀交流:切身感受現代科技下的線上教育模式
全體班主任參觀銘師堂教育「網際網路教育體驗中心」,切身感受現代科技下的線上教育模式。
在「網際網路教育體驗中心」的培訓室,老師們還集中聆聽了銘師堂教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周偉揚老師的講座——《教育對象的變化驅動教育改進》。周老師從我們學生孩子長得怎樣了、學校教育主流變得怎樣了、我們教學改進做得怎樣了三個方面娓娓道來。全體老師被周老師的幽默語言、豐富案例感染,更被周老師教學不忘樹人的精神感動,紛紛表示這是一場令人受益匪淺的講座。
三、學員論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活動中,研修班特別組織學員論壇,全體班主任學員不斷分享、交流,在研討中共同成長與進步。
培訓課程結束後,三位名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徐軍、張曉峰、潘云云老師對培訓活動做了總結,並結合新昌縣教體局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初衷,對工作室成員的成長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相信在教師進修學校和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領下,各班主任老師會在成長、發展的道路上越來越出色。
研修活動結束後,老師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對做好班主任的意義、對網際網路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和體驗,為之後的班主任工作也帶來許多啟發。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銘師堂教育也將持續發揮網際網路教育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助力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賦能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為新昌縣的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貢獻一份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