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近年來,杭州市一直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出「名師鄉村工作室」項目,119位名師在鄉村建立工作室,通過師徒制、定期公開課等多種形式將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帶到鄉村,帶動各個鄉鎮10000名以上的鄉村教師專業成長,讓10萬名以上鄉村學校的學生和城裡的孩子一起學習,推動鄉村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
為此,浙江在線聯手杭州市教育局推出「名師示範課——名師鄉村工作室優質示範課」系列報導,挖掘不同名師帶來不一樣的「優質課堂」,使更多鄉村教師能得到名師面對面的指導,使更多鄉村孩子接收到更優質的教育,破解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讓教育更美好。
浙江在線7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麗麗)杭城學生們已經進入暑假,校園裡顯得安靜了很多,但老師們的暑期培訓正在進行中。7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杭州求是和家園小學,見到了這一期名師鄉村工作室的主角——趙涯老師。
長發、黑色連衣裙,在校園裡見到趙涯老師,知性、智慧,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
趙涯先後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中小學外語教師、浙江省浙派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浙江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學科帶頭人、杭州市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積極貢獻個人等。
作為人教社社外專家、浙江省、杭州市學科帶頭人,她常年承擔浙江省、杭州市兩級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教材培訓任務、浙江省」百人千場」名師送教活動、浙江省小學英語骨幹教師研訓等。作為負責人,組織多個區縣的英語教師參與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教材「人教數字校園」 資源開發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編撰工作,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浙江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多媒體教案」項目小學英語學科的教案編制以及浙江省信息提升工程工作等。
她作為杭州市第二批鄉村名師工作室導師,2018年起在富陽市靈橋鎮中心小學開設名師工作室站點,與大源片區20餘名小學英語教師開展師徒結對交流活動。
簡單的課堂內容,怎麼上更有效?
「我就是喜歡教師,喜歡做個專職的英語老師!」趙老師一說起工作,她的眼神就異常堅定,並帶著滿滿的希望和幸福感。
她這次執教的是五年級的《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如果單純按教學要求,只有五個單詞和兩句對話。在趙老師看來,如果只為了教給學生們這幾個單詞和對話,只要十幾分鐘,根本不用一堂課的時間。但是,她希望課堂是「活」的,能夠教給學生們真正有用、實用的知識。
課堂,就從歡快的小動畫片開始。「spring-summer-autumn-winter」這幾個單詞融入動畫短片中。「It is usually windy and warm. There are many green trees.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too.」「It is usually sunny and hot. I often wear my blue-shirt.Sometames I wear my pretty skirt.」……
為了讓學生們學到跟季節相關的知識,趙老師設置了「猜一猜」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各個季節的特徵,猜對應的季節。比如,春天的天氣特徵、景色特徵;夏天的衣服穿著特徵;秋天的應季食物……她通過搭建一個個臺階,讓學生們從一個單詞的學習,衍生到更全面、更實用知識的學習,更關鍵的是打開學生印象中狹隘的框架,從簡單的單詞學習到語句分享,再是一段話的學習,讓學生們覺得學英語、說英語,並不是一件難事,其實還可以很有趣。
「語言學習,需要有情感。」 當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結合起來後,就是一首充滿感情的詩歌。趙老師說,這是一首詩歌,更是對整堂課內容學習的總結。課堂上,趙老師會利用各種機會,讓學生們開口大聲地說出來。
用心當老師,「吃透」教材的各個角落
「如果我的孩子在班上,他想要學什麼?」趙涯老師,參加工作近20年,她把遇到的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一直堅持要把教材「吃透」,把課堂變成有意思的地方, 「只有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們喜歡學。」
趙老師是省市英語教學能手,不僅教學水平高,而且科研能力很強。她以PEP教材為研究抓手,參與人教社教材資源設計、微課拍攝、示範課展示、教師用書編寫、作業本研究等各項教材教學研究活動,形成了「基於學情、研磨教材、融入生活、拓展思維」的十六字教學風格。她還通過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教材的解讀,創設結合學生生活的課堂教學情境,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對語言情感的體驗感悟。
就像這堂公開課,也有老師說「上英語繪本課,比上教材課更能出彩。」因為,教材上的內容,沒有繪本有趣。但是,趙老師就是喜歡研磨教材,她覺得把教材內容上得出彩,才真正能讓學生受益。
2012年—2014年期間,趙老師把小學三至六年級的英語教材分冊進行梳理。但當她覺得,這樣的分冊知識梳理還不夠系統,於是在2015年—2018年期間,她再次「啃」教材,按詞彙、對話、語音和閱讀等四個板塊,對小學英語教材進行了梳理。
下課後、放學後、節假日裡,趙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磨教材上。「有時候加班到半夜,有時候甚至會通宵。」萬變不離其中。她覺得「吃透」教材,不管教學要求怎麼改,都能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和升華。
學英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為了讓學生們真正喜歡上英語,趙老師曾策划過很多有意思的活動,比如在校門口設置英語角,根據社會熱點輪換英語角主題,讓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走出課堂,融到生活中來;校園網上設有英語加油站,讓每個學生進入校園網,從英語朗讀開始……
學校裡設有廣播臺,但擁有更多展示機會的往往是成績突出的學生,但在趙老師這裡,她主要挑選英語學習相對薄弱的學生,給他們機會。「提前一周通知,讓他們回家朗讀,等到他們上臺朗讀時,已經表現不錯了。」趙老師說,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其實沒有那麼難,只要學生心態上接受、願意張開嘴多朗讀,每個孩子都不會差。
說到底,英語學習的興趣很關鍵。多維發展性評價,是杭城小學的一種評價方式。趙老師也把這種評價方式用在學生的英語學習評價上:英語貿易節、我是小小英語歌唱家、我是小小英語劇作家等等,在評價時還設有自評、同學評、老師評和家長評,讓每個學生的評價真正變得豐富而多元。
趙老師還想方設法把英語遊園活動變得有趣而有意義,根據教材內容,設置表演、文具、動物園、生日、文化交流、採訪等環節。「通過一次遊園,不僅能讓學生對一個學期的教材學習有個完整的鞏固機會,而且讓每個學生在語言語調、表情動作和交流評論等方面得到更細緻的考察,從中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弱點,知道怎麼去保持、怎麼去改進,這也是評價的用處所在。」
前些天,趙老師收到來自曾經的學生信息,感謝老師當時對她的鼓勵,讓她在英語學習上不放棄,這也讓她在大學學習中,更堅定地選擇英語相關專業。「也收到過不少家長的感謝,他們覺得雖然孩子在語文數學等科目上學得不出色,但對於英語學習,保持著興趣,堅持每天回家朗讀,一直不放棄。」在一次網絡「感人教師」推選活動中,趙涯老師更被家長以《求是競舟趙涯老師——您是孩子人生的指路人!》為題撰寫了感人的推薦貼(趙老師曾在求是競舟小學教學)。
【名師分享】想讓孩子喜歡上英語,家長從親子共讀開始吧
正值暑假,不少家長都想好好利用假期時光,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趙涯老師說,想讓孩子喜歡上英語,家長首先要做好陪伴!跟孩子一起看書、朗讀,特別是低段孩子英語語言積累有限,可以採用家長朗讀、孩子聽讀的形式,共同閱讀一本英語書。趙老師建議家長,千萬別覺得給孩子買了繪本或英語類書籍就行,更重要的是親子共讀,家長的陪伴尤其重要。處於小學中段的孩子,還可以邀約好朋友共同閱讀一本書,尤其是以對話形式出現的閱讀內容,可以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來合作閱讀。到了高年級,能力較強時,可以採用獨立閱讀的方式進行書本閱讀。
其次,能讓孩子看書籍的,千萬別看動畫片。有家長覺得,看英語類的動畫片,繪聲繪色,不是更好嗎?其實不然。趙老師說,在看動畫片時,孩子會被不斷變化的動畫所吸引,語言往往會被弱化。
再則,多跟孩子交流、互動。多讓孩子聽英語類磁帶,跟著磁帶多朗讀;家長多找機會跟孩子做英語交流,比如馬路上散步時、吃水果時等,都是不錯的互動時間。
編輯:朱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