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語影壇,經業內人士和網民多年討論,有個觀點基本達成共識,當代華語影壇最頂級巨星只有四位,也就是俗稱的華語影壇四大巨星「龍傑星發」,成龍、李連杰、周星馳、周潤發。前兩位是世界級,後兩位是亞洲級,這個應該都沒什麼異議了。
筆者分指標對比成龍和李連杰綜合成就,帶讀者分析亞洲這兩位世界級巨星。
兩人都是好萊塢工會組織成員;
成龍好萊塢片酬巔峰時2000萬美元,李連杰好萊塢片酬巔峰時1500萬美元;
雖然李連杰目前依然保持著亞洲演員片酬前三紀錄(投名狀1億人民幣,龍門飛甲9000萬人民幣,英雄7000萬人民幣),但世界片酬無疑是成龍勝。
衡量票房不能只看表面數字,要結合時代背景、投資比、匯率、市場容量、影片數等因素。
成龍領銜主演的尖峰時刻系列和上海正午系列票房大賣,但環遊世界和燕尾服均遭遇票房滑鐵盧虧本,可謂大起大落;
李連杰遊走在B級片之中,領銜主演的羅密歐、救世主、龍之吻、龍潭虎穴、猛虎出籠、功夫之王、遊俠等使其成為1999年到2009年好萊塢B級動作片之王,幾部影片均盈利,可謂穩紮穩打;
綜合看成龍高。
1980年到1990年
李連杰少林寺三部曲在華語影壇累計票房約3億人民幣,李連杰是這個時期的華語片票房之王;成龍在香港牛,但小地方票房都在千萬元左右,和李連杰沒法比。
1991年到2000年
兩人主要在香港發展,無疑是成龍領先。
2001年到2010年
李連杰的英雄開闢了華語大片時代,李連杰以英雄、霍元甲、投名狀、龍門飛甲等影片拿下這個時期的華語影壇票房之王桂冠,只有葛優可以與其爭鋒,其餘人都有較大差距。
2011年到現在
大陸市場容量翻番增長,李連杰淡出影壇,成龍依然活躍著,但這個時代的票房之王是吳京、沈騰等中生代影星。
成龍在好萊塢和華語影壇九十年代票房高,李連杰在華語影壇八十年代和新世紀前十年稱王,綜合看兩人不分上下,但世界為大,所以成龍勝。
兩人都被尊為功夫之王在華語影壇齊名,成龍目前已拍一百多部影片,李連杰目前已拍五十多部影片,數量差距可知經典度上李連杰更高;
豆瓣打分李連杰有多部7.5分以上影片和幾部8分以上影片,成龍超過7分的影片寥寥,口碑李連杰好;
成龍在好萊塢主演的賣座系列都是雙主角;李連杰在好萊塢主演的影片幾乎都是單抗之作,更在救世主中一人分飾正反兩角,含金量看李連杰更優;
綜合看李連杰勝。
成龍電影代表的文化風格是功夫喜劇,落點在喜字,屬於娛樂文化的範疇;
李連杰電影代表的文化風格是武術武俠,落點在俠字,蘊含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底蘊;
李連杰有五部影片影響到了電影歷史進程,少林寺開啟現代功夫片先河、黃飛鴻引領新武俠風、笑傲江湖是武俠片巔峰、精武英雄是功夫片巔峰、英雄開闢華語大片時代,北美影壇歷史十大賣座外語片中有兩部是李連杰主演電影;
綜合看李連杰勝。
兩位粉絲均遍及世界,一個是影壇大哥,一個是功夫皇帝,兩人都登過時代周刊封面,都入選過時代雜誌年度100位世界領袖人物榜;
成龍在北美有過億賣座系列影片,李連杰則保持亞洲演員一番主演電影好萊塢票房榜打榜紀錄(共4個票房周冠軍、2個票房周亞軍、4個票房第三、1個票房第五);
成龍經常受到美國名媛追捧,李連杰觀看NBA也常有球星主動合影;
成龍受邀參加總統晚宴,李連杰受邀在聯合國發表演說;
成龍和小布希歐巴馬相識,李連杰和柯林頓布萊爾是好友;
綜合看,棋逢對手。
成龍擁有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經常參加體制內大型晚會高唱愛國歌曲,在國外正式場合常身著唐裝以顯示中華文化;
李連杰曾以武術代表身份參與新中國「破冰之旅」,為中國外交作出了貢獻;
李連杰保持著中國武術競技比賽冠軍數紀錄,是中國武協、世界武聯、國際武博三會形象大使;
李連杰是壹基金公益、太極禪健康、阿迪達斯武極等機構和品牌的創始人;
綜合看,各有所長。
在片酬、電影票房、影響力、影片質量、影片歷史地位、社會貢獻度等方面成龍和李連杰各有側重,這與兩人的生活背景有關,成龍出身於香港,自小受到娛樂氛圍的薰陶,而李連杰出身於北京,自小受到傳統文化影響,所以兩人的發展道路截然不同,成龍深耕電影行業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李連杰則橫跨文體影三界將俠文化演繹到極致拿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貢獻獎,究竟兩位綜合成就孰高孰低?筆者看法是娛樂有時盡,藝術永流傳,成龍被國際影壇視為功夫電影代名詞,李連杰則被世界影壇認為讓功夫電影從娛樂上升到藝術層面。
所以,作為華語電影兩張名片,從長遠看李連杰電影藝術要勝過成龍的娛樂文化電影,從央視電影頻道對於兩人經典影片的重播率和收視率也能看出來,李連杰經典電影不過時,但目前成龍依然是亞洲影壇頭號巨星,李連杰則是亞洲影壇第二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