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1868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如果愛優騰的格局徹底被打破,掉隊的優酷將難再超車。6月16日,有報導稱,騰訊已經與擁有56.2%愛奇藝股權的百度進行接洽,計劃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儘管百度、騰訊、愛奇藝相關人士均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不予置評,但網絡視頻的業績負擔、行業前兩名多年的焦灼競爭,都增加了這則傳聞的真實性。如果消息屬實,這將讓愛奇藝、騰訊視頻的頭部地位更穩,阿里旗下的優酷則更加尷尬。
01
意料之中的洽淡
6月16日,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騰訊已經與百度就購買未確定規模的股份進行接洽,但騰訊目前是否已與愛奇藝接觸仍是未知。該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隨時可能更改。
對此,百度、騰訊、愛奇藝相關人士均表示「不予置評」。資本市場和業內人士對這則消息卻異常感興奮,當天愛奇藝的股價在盤前上漲超過40%,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傳聞的真實性不低。
「我覺得騰訊入股愛奇藝,有很大的可能性」,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直言。比達分析師李錦清也認為,「這個交易符合邏輯」。
事實上,這不是坊間第一次傳出騰訊投資愛奇藝、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合併的消息。業內人士認為傳聞靠譜的理由集中在網絡視頻的業績壓力,和行業競爭的內耗。
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愛奇藝淨虧損29億元,騰訊方面未披露當季騰訊視頻的虧損額,但2019年,騰訊視頻業務全年營運虧損近30億元也頗受詬病。
不論是早期的優酷、土豆,還是後來的愛奇藝、騰訊視頻都未能實現盈利,早就停打燒錢牌的搜狐視頻也始終不見盈利的曙光。
在王超看來,「BAT下屬的三大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爭霸,已經歷經接近10年。在網際網路行業,如此大規模的競爭和燒錢是很罕見的,尤其經歷了2015-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大合併時代,三家各不讓步。但是隨著時間發展,騰訊和阿里的競爭日漸激烈,騰訊和百度之間反而少了你死我活的味道」。
02
價格控制權成關鍵
相比競爭,更重要的還是業績壓力,也正是因為需要不斷輸血,百度其實早有「卸載」愛奇藝的計劃。
愛奇藝由百度於2010年初投資組建,同年4月正式上線,2011年百度前後兩次投資愛奇藝,並於2012年11月成為愛奇藝單一最大股東。2016年,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與愛奇藝CEO龔宇向百度提議收購愛奇藝80.5%的股權。此計劃後因百度機構股東對衝基金Acacia Partners的反對而夭折,但百度想要甩掉虧損包袱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根據愛奇藝2020年4月披露的文件,截至2020年2月底,百度擁有愛奇藝92.7%的投票權,佔愛奇藝總股本的比例是56.1%,是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且對愛奇藝的資本合作有直接決定權。
「出售愛奇藝之後,百度的業績數據將會更好看。因為百度的主要業務AI需要長線投入,持續的彈藥供給是關鍵。騰訊的娛樂基因決定,它絕不會放棄長視頻。一個想止血,一個想做大,雙方有足夠的交易意向,關鍵點在於價格和控制權」,李錦清說。
按照王超的判斷,「這場交易,騰訊處於主動地位。騰訊視頻並沒有拆分上市,是騰訊公司子業務,騰訊股價回升,盈利狀況良好,如果騰訊拿出足夠的錢,百度有可能會讓出第一股東的位置。
他進一步說,「一般騰訊不會全部吃下股份,而是要形成協同效應,那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將在版權資源共享,減少爭搶廣告客戶上有合作。只要騰訊視頻和愛奇藝聯手,可以做到壓價版權方,控制大部分的自製綜藝,號令整個長視頻生態圈,兩者的營收自然也會增加」。
03
愛優騰已成過去
營收增長、減少內耗的前提是優酷競爭力不足。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3月,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月活用戶分別是5.72億、5.36億,分列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用戶榜第五、第六。優酷的相應用戶用戶3.82億,位列第16名。
來自內容方面的數據也佐證了相同的觀點。雲合數據顯示,2020一季度全網連續劇有效播放前20榜單中,愛奇藝14部,騰訊視頻13部,優酷8部,芒果TV3部。上新劇熱播期集均有效播放前10榜單中,愛奇藝8部,騰訊視頻6部,優酷、芒果TV各2部。
2019年的數據與之類似,2019年上新連續劇有效播放前20榜單中,愛奇藝18部,騰訊視頻15部,優酷10部,芒果TV4部。愛奇藝+騰訊視頻雙拼劇集《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慶餘年》均在前十名。網絡劇共8部,愛奇藝《破冰行動》《烈火軍校》等6部劇上榜;騰訊視頻有《陳情令》《新倚天屠龍記》。獨播劇的7部中,愛奇藝佔5部,騰訊視頻有2部。
王超認為,優酷落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做內容上,阿里不具有優勢,而且阿里大文娛成立之後,歷經了多次高管變動,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高管隊伍基本保持穩定。阿里收購優酷時短視頻還沒有出現,當時阿里是想用優酷為電商帶流量。可是短視頻異軍突起後,長視頻變成了一個既耗流量又燒錢的業務。雖然阿里資金雄厚,但內容這種業務一旦落後,很難再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