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浪潮工作室編輯李楠。我開了一個新的電影公眾號,叫「烏潮電影」。
在今天,市面上的電影公眾號已經多如牛毛,為什麼我還要做呢?
因為我覺得不過癮。
韓國電影為什麼能一次又一次改變國家?
奧斯卡熱門電影真的不懂中國嗎?
看電影不僅是看熱鬧,也能看門道。
歡迎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烏潮電影」:
帶你看有趣、有料、有觀點、有溫度的影評,我想幫你距離好電影,更近一點。
這是「烏潮電影」第14期推送。
這個漫長的冬天,宅家看劇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
在一大波偶像劇的夾襲下,新一季《鄉村愛情》來了。偶像劇VS土味鼻祖,兩大派系狹路相逢,正面對剛。
作為最長壽的農村喜劇,《鄉村愛情》已經從1拍到了12。今年,它更是成為統一全家審美的熱劇。
如果你以為《鄉村愛情》只是土味電視劇,那就大錯特錯了。
《鄉村愛情》不僅培養了一批忠實的觀眾,還培養了一批對劇情了如指掌的「鄉學家」。鄉學家對這部電視劇進行了無數次的再創作。
在b站,2019年1-5月的原創短視頻中,有1560條以《鄉村愛情》為主題,在所有電視劇中排第四[1]。《鄉村愛情》混搭著風格迥異的其他元素,讓視頻搞笑等級翻倍。
歐巴馬也可以是混剪的主角,他嚴肅的臉配上《咱們屯裡的人》,迸發出違和又切合的火花。這條視頻播放量高達46.2萬/嗶哩嗶哩@飛機君
無數文科生更是化身鄉學研究者,圍繞《鄉村愛情》展開激情創作。
在知網,僅用「鄉村愛情「檢索,就有就375個結果,如果加上「劉能」、「謝大腳」等關鍵詞,結果更多。
這些研究者,到底都寫了啥?《鄉村愛情》被解讀出多少種風格?
初級鄉學家,可能沒有細緻研究電視劇的每一集,喜歡研究電視劇本身。
在這批《鄉村愛情》論文中,研究走紅原因或者批判不足,是最常見的論文類型。
2019年的一篇論文就採取了先揚後抑的套路,先說「《鄉村愛情》想不紅都難」:擁有東北二人轉的血脈,以丑角博君一笑[2]。
在《鄉村愛情》裡,二人轉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 嗶哩嗶哩@象牙山往事
有了這樣的基礎還不夠,作者進一步分析,鄉愛已經參透了愛情劇的真諦,把精髓三角戀發揮到了極致。
不論是象牙山山花謝大腳之爭,還是謝永強和劉一水的王小蒙保衛戰,都令人慾罷不能。相信研究者本人也有同樣的感受,因為不足5頁的論文中,有將近1頁在讚賞複雜愛情故事的美妙。
3頁的誇讚之後,作者緊接著抒發了自己的痛心,因為看完《鄉村愛情》,除了「一些男歡女愛之類的日常觀感」,觀眾難以「獲得多少形而上的追問和超越性的思考「[2]。
至於何為「形而上的追問」和「超越性的思考」,作者本人也沒有給出答案。
除了對電視劇本身進行剖析,也有研究者另闢蹊徑,跨界和韓劇來做對比,而且是韓劇慘敗[3]。
論文進行了兩輪PK:
家庭劇、貼近生活、弘揚真善美,韓劇擅長的《鄉村愛情》全都有。第一回合,二者平局。
《鄉村愛情》的農村題材、小品式幽默、接地氣演員,韓劇都沒有。第二回合,《鄉村愛情》勝。
韓劇的浪漫,《鄉村愛情》也有/ @鄉村愛情官方微博
在這位作者眼中,《鄉村愛情》不僅秒殺韓劇,還可以走上「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3]。
讓人忍不住替韓劇操心。
段位更高一點的學者深入研究《鄉村愛情》,圍繞細節來打造自己的論文。
比如他們會為自己愛看的人物寫文。謝廣坤是最受歡迎的,一篇論文認為這一形象「深刻的揭示了農村社會現實中真實的進步與期待」[4]。
在作者看來,謝廣坤的期待之一,是公平:
不知道作者看完新出的《鄉村愛情12》,會不會想撕了自己的論文。
因為在這一季中,謝廣坤與「公平」絕緣,只剩下了「雙標」。
如果說前幾季,他是「最恐怖的公公」,這一季他就是「最恐怖的爺爺」,作妖程度更上一層樓。
作為一位急於抱孫子的爺爺,他執意領養了謝騰飛,並隨時隨地地向人炫耀他的大孫子。但這一季,他有了親孫子。
前幾集中,謝廣坤眼神裡充滿著對自己大孫子的寵愛 / 嗶哩嗶哩截圖@育加寄語
謝騰飛的愛吃,之前是他炫耀和喜愛的優點,如今卻變成他口中「別和弟弟妹妹搶」的缺點。親孫子看電視騰飛不能看,親孫子上學騰飛學砌牆,一系列行為,他都將雙標貫徹到底。
從領養到「棄養」,他在玩弄騰飛的命運,每一個看過《鄉村愛情》的人,都想薅光他的頭髮。
上學時間,謝廣坤要求騰飛在家學種地/《鄉村愛情12》
感謝廣坤,拯救了蘇大強。
除了流量擔當謝廣坤,其他主角也有專屬論文。
有一篇研究謝大腳的論文,題目是《水與火的纏綿——系列電視劇<鄉村愛情>中謝大腳的形象分析》。
看到這個題目,就讓人想入翩翩。
實際上,題目的正解是「現代性和傳統性的融合」:謝大腳「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基本特徵「,同時「也就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並能夠抒發己見的獨立的人」[5]。
這樣一來,「水與火」就不再是簡單的比喻,轉而擁有了深刻的靈魂,妙啊。
謝大腳正在開導妹妹,勸她活出自己的人生/ 《鄉村愛情12》
除了謝大腳,劉能「獨具特色的口吃」也被拿來研究了。一篇論文裡這樣描述劉能,搞笑背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他向我們展示了「即使口吃,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除了特色的口吃,劉能也只是一個普通農民。雖然沒有七重人格,但好在劉能有7種性格。貪小便宜、愛面子、愛女兒等7種性格分析構成了論文的餘下內容[6]。
作為象牙山F4,「劉能」的性格,就撐起一篇論文。
研究者筆下的劉能是積極生活的代表,但在編劇眼中,積極生活或許有,但劉能最積極的時候,是壓制謝廣坤。同為象牙山F4,謝廣坤和劉能同框的劇情,場場都是名場面。
他們頻繁打架,水火不容。在多次鬥爭中,謝廣坤甚至犧牲了自己為數不多的頭髮。看到如此激烈的場面,沒看過的人一定覺得他們之間有血海深仇。
這樣激烈的打架,是劉能和謝廣坤的相處日常/ 嗶哩嗶哩@ shawnuee
事實是,他們之間並沒有大矛盾,矛盾多數是雞毛蒜皮的不服氣,「面子鬥爭」是吵架的核心。「你有能耐你就xx」「我就不xx」是他們之間特有的問候語。
論文題目沒定的畢業生們,看看《鄉村愛情》吧:王老七、趙四、謝永強、趙玉田、劉英……這麼多人物,總有一個有鍾意的。
更高階的研究者, 跳脫劇情和人物分析,進入了金融、文學、藝術更高的研究層次。
經濟專業一直大熱,《鄉村愛情》相關的經濟問題也是研究熱點,比如品牌是如何利用電視劇植入推廣。
相比生活品質高端的偶像劇,《鄉村愛情》中的品牌都很接地氣,從牛奶到大摩託再到豬飼料。
但這並不能阻擋學者們的研究熱情,一篇分析豬飼料品牌營銷的論文甚至統計了豬飼料出現時長:共出現20分鐘,分布在10餘集中[7]。
最細緻一位學者,研究了大腳超市的成功之道——「大腳超市賺的是人氣錢!」
琳琅滿目的大腳超市,是象牙山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王大拿的助理劉大腦袋進村住寨考察沒長時間,村委會就在大腳超市掛帳幾千元。當然,前提是大腳與村委會主任的關係不錯[8]。
小超市也有大學問,在研究者看來,謝大腳開超市,術語就該叫「美女經濟學「。
說完經濟專業,再來看一下文學專業。
一位作者認為《鄉村愛情》語言實現了「尋常詞語藝術化」,只看這個詞語可能雲裡霧裡,接下來作者舉出了例子,其中一個是[9]:
也就是說,「鹹」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詞語,在具體的情景中不僅生動幽默,還凸顯了人物性格。
在高級的理論下,一個」鹹「字就能延伸出幾百字的研究成果。再多來幾個字,一篇論文就不用發愁了,此處再次@畢業生。
還有一位學者認真梳理了鄉愛的稱謂系統,發現在東北人熱情性格的推動下,稱謂的使用不僅「泛化」且具有「隨意性」。
作為一位熱情的東北人,毫不知情的趙四,正在招呼騙子回家吃飯 / 《鄉村愛情12 》
論據之一就是,原本用於親屬之間的一些稱謂,在《鄉村愛情》中也被用於鄰居之間,用於拉近彼此感情。比如,王老七稱呼永強娘: 「大妹子來了啊」 ,「大妹子」就是「妹」的變體[10]。
只要用心,一句「大妹子」都可以作為研究論據。說文科生論文素材匱乏的人,一定沒有用心。
另一篇更深奧的語言研究,融合了語言哲學,用「合作原則」來解釋鄉愛言語為什麼幽默。
何為合作原則:
《鄉村愛情》語言的幽默是因為違反了這一原則。是不是聽不懂?來看一下作者給出的例子:
趙四 :結婚沒 ?
楊光 :沒有呢 。
趙四:小孩幾歲了?
楊光 :我還沒成家呢 [11]。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鄉愛語言之所以幽默,是因為彼此打岔,互相聽不懂。平日裡習以為常的規則,穿上了理論外衣,原來可以這麼華麗。
不得不說,在文學方向的研究中,《鄉村愛情》也可以很高級。
還有一種鄉學者,已經脫離人間。他們寫的東西,你每個字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你就是讀不懂。
不知道該是懷疑自己太弱雞,還是懷疑自己外行看不懂門道。
比如,在《論鄉村愛情對黑土地的背叛》一文中,作者深刻地指出鄉愛從一到六,一步步背叛了黑土地,具體原因為:
以黑土地的名義否定本土文化的本質屬性,以鄉村愛情藐視鄉村愛情的真正情愫,以東北版「無釐頭」的登峰造極扭曲鄉村生態主體的真實面貌 [12]。
但另外一位後現代主義者卻高度讚揚《鄉村愛情》:「對宏大敘事的顛覆」、「對人性慾望的自然展現」等都完美切合了現代人的後現代心理[13]。
原來,「真實接地氣」的後現代主義名字叫「對人性慾望的自然展現」」。這樣一看,「鄉村愛情」這個劇名也太不後現代主義了。
劉能想貪小點便宜,卻栽了大跟頭 / 《鄉村愛情12》
另一位美學研究者也在誇讚《鄉村愛情》,在他眼裡鄉愛是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於一身的作品,它「既有美的形式,更有美的內容」[14]。
不知道這位研究者如何解釋,《鄉村愛情》在網上被稱為——土味鼻祖。
當然,作品與素材是互相成全的。《鄉村愛情》確實是一部值得寫的影視劇。
不論是象牙山F4——「欠兒」劉能,作精謝廣坤,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人狠話不多王老七;還是潑辣豪爽謝大腳,每一個人物都真實接地氣,是甜寵偶像劇盛行之下的一股清流。
他們背後雞毛蒜皮的歡笑之餘,更是精準戳中農村生活的痛點——生育問題、婆媳關係……
搞笑擔當劉能,即使沒有頭髮,也要時刻保持帥氣 / 《鄉村愛情小夜曲》
它情節簡單,但是不乏值得推敲的細節。體現劉英的作,不是通過吵架,而是一個更加印象深刻的畫面:將一大盤西瓜,每一塊西瓜的尖都咬掉。
體現謝永強的「爹寶男」,是通過一句又一句衝突時刻的「爹,小蒙,我去趟豆腐廠」。
劇情裡沒有大起大落,深仇大恨,但是一個又一個飽滿的情節成就了《鄉村愛情》。
500多集的《鄉村愛情》沒有白拍,我們也沒有白看。
[1]知乎.(2019).數讀為什麼這15部新劇能在B站實紅?
[2]胡功勝.《鄉村愛情》,豈能一「笑」了之——兼議農村題材影視劇的市場困境與生存突圍[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2):75-79.
[3]張名菊.《鄉村愛情》為何走紅?——淺談農村題材輕喜劇在韓劇模式中的超越[J].東南傳播,2008(04):127-128.
[4]劉自獻.《鄉村愛情》中謝廣坤的形象及其意義[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03):139-140.
[5]郭靖宣.水與火的纏綿——系列電視劇《鄉村愛情》中謝大腳的形象分析[J].戲劇之家,2018(22):87-88.
[6]徐穎濤.淺談電視劇《鄉村愛情》中劉能的形象[J].當代電視,2014(03):22-23.
[7]胡文輝,谷風.從「鄉村愛情6」看飼料企業的品牌傳播[J].北方牧業,2013(08):31.
[8]高宏偉.談經說道之:「大腳超市」賺的是啥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08(06):1.
[9]於宏.又一股令人愜意的東北風——談《鄉村愛情2》的語言特點[J].電影文學,2008(20):91.
[10]潘芳芳.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親屬稱謂語及其泛化[J].文學界(理論版),2012(05):91-92.
[11]黃福奎.從合作原則的違反看電視劇《鄉村愛情浪漫曲》的言語幽默[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07):75-77+105.
[12]孫汝君.論《鄉村愛情》對黑土地的背叛[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36-37.
[13]朱豔麗.《鄉村愛情》中的後現代主義元素[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01):16-17.
[14]馬梅.電視劇《鄉村愛情》的美學追求[J].中國電視,2007(03):4-6+1.
微信編輯 | 蘭花花
文獻審核 | 賈不了
圖片編輯 | 郭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