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當網絡直播與短視頻興起,出現了新的娛樂歌曲文化——網紅歌曲。在這個網紅歌曲大行其道的時代,網紅歌曲更像是一陣風,一首網紅歌曲火幾個月後,又出現另外一首,如此反覆,一遍又一遍在割著我們這些韭菜的聽覺。當我們回首發現早已經忘記前幾個月聽過的那首歌叫什麼?怎麼唱?快速成為了網紅歌曲的縮影,一首歌曲從爆火到消失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可能還沒出現在KTV的歌單上,就已經被人們所忘記。現在去KTV很多人第一選擇依然是那些傳統專業歌手的歌曲,看來,一時熱鬧的網紅歌曲註定就是一陣風。
但不管怎麼說,在此刻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紅歌曲還是佔據著許多年輕人閒暇時間。遙想當年,有一批土味情歌的出現,也是佔據著大部分年輕人的閒暇時間,那一陣風颳的不比現在的歌曲差,所以網紅歌曲你們真的算不了什麼?因為土味情歌比你們早幾年已經洗腦了一批年輕人,只不過那批年輕人隨著年齡的變大慢慢消失在追趕新鮮事物的路上。
說起土味情歌,我就不得不提鄭源,說起鄭源你會想到哪首歌?我想必須是《一萬個理由》吧。當年這首歌曲無線彩鈴下載量約一億兩千萬,在當時網絡不發達,智慧型手機沒有時,這個數字非常龐大,也證明了鄭源在當時有多火爆。如果拿到現在讓網紅歌曲去搞個彩鈴下載,估計很少有人買帳。同時,我們看到了那時年輕人追趕潮流的方式,如何表明自己是那個時代的潮流先鋒,話不多說,就是下載彩鈴。
雖然鄭源火爆,但是歌曲真的是土味十足,我把他這種歌曲的風格定義為「油膩式憂傷」,就是甭管多大點事都能唱出比屈原、孟姜女還要痛苦一千倍的傷感,讓你一聽難忘。並且歌詞太直白,反正總結一句話,你不愛我,我明白,可我心情就是好低落。縱然這樣直白的油膩傷感,依然成了大街小巷街邊店的循環播放曲目,無論是託尼老師的理髮店,還是李二狗家的服裝店,統統360度無死角歌聲迴繞在你耳邊。
除了鄭源還有兩位同是土味情歌的代表,六哲和歡子。我上網查了一下六哲和歡子都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而鄭源是他們的師哥。這樣一來就很合理了,土味情歌的誕生是有原因的。我大膽猜想一下,三位在校期間,應該受了很重的情傷,無處宣洩,只能把掌握的音樂知識轉化為歌曲,通過歌曲來宣洩那段被傷害的時光。歡子老師的《心痛2009》可以看出從學校畢業到工作還一直沉浸在心痛的狀態當中,而六哲老師的《錯錯錯》就比較厲害了,都已經實現了向越南文化的輸出。越南「洗剪吹」HKT流行組合於2013年進行了該曲的翻唱,火遍了越南。從國內的美容美髮店一下進軍到國外洗剪吹理髮店,這種進軍國際的作品。現在的網紅歌曲做不到吧?
當然,鄭源、六哲、歡子只是土味的代表,還有一大批後起之秀,像冷漠、祁隆也是一直在土味情歌的道路上發光發熱。祁隆歌曲拿下了廣場舞大媽,而冷漠這個王者,通過《小三》這首歌將土味情歌的大旗發展到三俗邊緣,讓土味情歌「拉高」到一個全新的低俗「高度」。而查看這首歌曲的百度百科,是在《蝸居》電視劇火熱時的作品,而在歌曲鑑賞的詞條裡面這樣寫著「歌曲通篇沒有華而不實的詞藻,沒有譁眾取寵的音樂配器,但細細聽之卻讓人無不為之動容。曲間詞中默涵深情,道破了種種無奈之情,歌曲挑戰了一種人倫的底線。」額,看完這個鑑賞,我想不只挑戰了人倫的底線,更是挑戰了我聽覺的底線。如此高的鑑賞,連挑戰底線都用上了,網紅歌曲在這首歌面前就是個渣渣。
我翻閱鄭源老師資料發現時,有報導稱能跟張信哲對比的情歌王子就是鄭源了,但是我聽了鄭源的土味情歌實在沒辦法覺得能夠張信哲來比較,如果非要問我,鄭源與張信哲的情歌區別在哪?我想用影視劇來比較,張信哲的情歌像《東京愛情故事》,而鄭源的歌曲更像《鄉村愛情故事》。這樣比較直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