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有什麼規定?

2021-02-19 黑龍江和昇律師事務所

 

    在離婚後,沒有撫養權的一方是有對孩子的探視權的。「探視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依法享有的探視子女的權利。那麼,離婚後關於父母對子女探視權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找法網小編整理了下面這篇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探視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依法享有的探視子女的權利。世界上很多國家民法中都有探視權的法律規定。我國2001年4月28日修改並頒布實施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視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一方探視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經人民法院判決可以終止探視權。」探視具有交流、溝通意義和人情味。離婚後,不與子女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看望子女,子女也有與不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交流的渴望。通過探視權的行使,子女與探視的父親或母親之間能夠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使子女獲得平時單親撫養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關愛,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使前去探視的一方增加與不由其直接撫養的子女之間的感情,形成對子女未來發展的關心,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履行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因此探視權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的權利。

   一、問題

    近年來,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離異雙方因探視孩子而引發的糾紛也逐漸增多,不僅影響社會安定,更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實踐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 直接扶養孩子一方對孩子實行單方壟斷。一些當事人離婚以後,直接扶養孩子的一方往往不自覺地形成誰扶養孩子誰就有決定孩子一切的錯誤想法,不準對方探視或者橫加幹涉,同時對另一方提出的正確建議不聞不理,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關於探視權的判決,對法官來說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如果在判決書中很簡單地確定一方有探視權,在實際履行中當事人關於行使探視權的時間、地點、方式意見不一致,如是三兩天一次還是一周一次?是帶回去住還是到對方家,還是在子女所在學校探視?很容易發生糾紛,不利於請求方探視權的實現。若規定的過於詳細,執行起來也很困難,因為實際生活中隨時出現的諸多因素很可能導致無法絲毫不差按判決執行。

  (三)「探視權」的執行也是目前司法實踐中面臨的較大問題。探視權人在行使探視權時,常常遭阻撓或對探視權進行濫用。我們在實踐中曾遇到過這樣兩個案例。一例是,雙方離婚孩子被判決由女方直接撫養,男方在行使探視權時,女方不準其進入屋內,只是將家中的防盜門上的鐵窗打開,讓男方站在窗口看幾眼孩子,男方無法忍受這種探視方式又提起訴訟。另一例是,雙方離婚時達成協議,女方撫養其子一年後轉由男方撫養,但兩人常因探視發生糾紛,女方有時來探視在樓下就喊「兒子,媽媽來看你了。」鬧得左鄰右舍「雞犬不寧」。新《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探視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但該規定過於抽象,實踐中如何「強制執行」,無法可依。

  (四)法律規定,行使探視權的主體是不直接與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而實踐中具體行使探視權的不僅僅是不直接與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還有不直接與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還有孩子姑、姨、叔、伯、舅等其他親屬,這時若不準他們探望,一方面不利於孩子成長,另一方面有悖於正常情理。

  (五)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在行使探視權時出現孩子明確表示不接受父或母一方探視的情形,這是法院調解或裁判時往往忽略或者無法預見的。探視受阻的父或母無奈又跑到法院要求強制執行。

  二、原因

    分析探視權在實踐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新婚姻法的宣傳力度不夠,「探視權」對於不少離異雙方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有的甚至對此一無所知。當事人就探視問題發生糾紛時,不懂得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

  (二)不少離異者的法律及文化素質低下。主要表現為以下四種情形:

  1、直接撫養的一方片面地理解既然法院把孩子判給了自己,就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完全與對方切斷關係。對方探視孩子被認為是對其權利的侵犯,於是,想方設法阻礙對方行使其探視權。

  2、封建傳統思想嚴重,把孩子尤其是男孩,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如果男孩由男方直接撫養,女方探視孩子時,男方會認為女方想藉機把孩子「搶」走。非常排斥女方接近孩子。

  3、導致雙方當事人離婚的原因,如果是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的過錯造成的,那麼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便把不讓探視孩子當作報復、懲罰對方的武器,「誰叫他(她)和我離婚,偏不讓他(她)看孩子。」

  4、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教育和引導,使孩子對不直接撫養其的父或母感情淡漠或印象很壞,從而使孩子拒絕接受對方探視。

  (三)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又重新組成新家庭的新成員,擔心孩子會成為引起雙方舊情復發的紐帶,故意阻撓另一方探視孩子。

  此外,實際生活其他一些特殊情況也阻礙了探視權的執行。

  三、建議

    為較好地解決探視權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對新《婚姻法》有關探視權的規定進行立法補充,一是增加探視一方對子女的知情權,即不直接扶養子女的一方享有對子女的生活、學習、健康狀況、思想等情況有知曉的權利;二是增加重大問題的決定權,即與對方就有關子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有共同決定的權利,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加大新《婚姻法》的宣傳力度,使離婚當事人樹立正確的權利觀。鎮、村以及街道辦、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應普及婚姻法的宣傳,採取多種形式講解、宣傳新的婚姻法知識,使新《婚姻法》家喻戶曉。其次民政管理部門在男女雙方登記結婚時,可以發給他們一本《婚姻法》。法院在審查離婚訴訟案件時,也可以有針對地交待當事人依法享有探視權,以便使當事人心中有數,根據自身意願增加或變更訴訟請求,一次性案結事了,以減少當事人的訟累。

  (三)對於探視權行使時間、方式、地點問題,法官應從探視權的立法本意出發,從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儘量主持雙方進行調解,由父母雙方就探視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對探視權行使的時間,筆者認為不易過於頻繁,但應給予享有探視權的父或母充分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可以每月一次或者間隔時間更長,每逢寒假、暑假孩子可以隨不直接撫養的一方生活。避免無節制、無規律的探視影響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發育,及對方正常的家庭生活。至於探視權行使的方式,筆者認為,凡是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方式都可採用。行使探視權的地點可以在孩子學校,也可以由直接享有探視權的父或母帶回家。

  (四)法院就探視權問題進行判決時,應充分考慮個案情況,因案而異,不應搞「一刀切」。 首先,離婚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孩子之間各種因素千差萬別,判決時不應過於籠統,否則無法執行,也不應過於細緻,否則執行中稍有出入,很容易引發矛盾。同時,應本著對未成年子女本人利益的保護的原則判決,除考慮離婚當事人雙方的實際情況,對於子女年歲稍大些的,法官應該聽取一下子女自己的意願。另外,對於直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拒不同意協助對方行使探視權時,法院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判決,可以在判決書中增加對拒不執行者處以罰款,或者限期履行否則變更或取消監護權的內容,以督促執行。

  (五)探視權行使的主體範圍不應僅限於不與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應當適當擴大到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筆者認為,允許祖父母、外祖父母探視自己的孫子女、外孫子女,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探視權應符合下列幾個條件:1、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2、經與未成年子女直接生活在一起的父親或母親的同意。3、不得濫用探視權。

  (六)如果孩子堅決不同意讓不與其直接生活的父或母探視,應視情節對待,如果孩子在十歲以上,此時可以根據其申請由法院裁定終止探視權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滿十周歲,可以要求直接與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為享有探視權的一方創造條件。

  (七)探視權的正確行使有賴於雙方當事人的配合。孩子是無辜的,筆者呼籲,作為離婚父母都應正確理解探視權這一法律規定權利的立法本意,為孩子多一些考慮,正確處理探視權問題。同時還應設身處地為對方想一下,雙方多一份理解,少一點「意氣用事」,通過共同努力讓孩子擁有一份完整的父愛和母愛。

如果您有法律相關的問題,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聯繫電話:0451-84588885   0451-87656972

          13304804444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通江街85號7層

相關焦點

  • 關於離婚後探視權是怎麼規定的?
    離婚後探視權的規定是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 離婚訴訟--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規定是什麼
    離婚訴訟--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規定是什麼現在不比以前,離婚率越來越高,特別是近幾年,離婚率甚至高於結婚率,對於沒有孩子的離婚最好沒有牽扯
  • 探視權可以單獨起訴 婚姻法關於探視權的規定
    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探視權屬於身份權的範疇,是基於父母子女關係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於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  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 【德法潤我家】離婚後,探視權該如何行使?如若不讓探視怎麼辦?這個案例告訴你
    二人於1993年7月19日登記結婚,1997年7月10日生育一女,1998年8月21日,經法院調解離婚,婚生女跟隨張某生活,李某每月支付撫養費200元。離婚後,雙方在探視孩子的問題上經多次協商未有結果。李某遂以張某不協助其行使探視權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行使對女兒的探視權。
  • 【案例解讀】離婚後如何行使子女探視權
    2011年10月26日,在民政局協議離婚,同時在離婚協議第五條約定:」在不影響男方家庭及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下,方可探望男方撫養的孩子,女方每月可探望兒子叄次。」雙方離婚後,楊女士自述自2014年1月至今未能探視到孩子,由先生自述在2014年2月份以前一直配合原告探視孩子。
  • 如果離婚了,探視權規定一月可以看幾次孩子?
    探視權,也被稱作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設定此權利的目的是更好的維護父母子女融洽相處的氛圍。那麼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呢?1、探視權的權利主體為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而探望權的義務主體為離婚後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
  • 離婚後對方不讓看孩子怎麼辦
    在生活中,前夫妻離婚後,經常不交往,也有不讓孩子和父親和母親交往的人。出現這種情況,對方不同意怎麼辦?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如何防止離婚後看孩子的知識。歡迎閱讀!離婚後對方不讓我看孩子怎麼辦?離婚時有約定的,在判決中確認,探視權按判決行使。如果對方不配合,可以起訴法院強制執行,也就是對有配合義務的人進行拘留或者罰款。如果離婚判決不給探視權,可以起訴法院給探視權,法院判決行使方式和地點。法律依據:1.
  • 起訴孩子探視權需要哪些手續,起訴孩子探視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那麼自己就需要給撫養費以及擁有了探視權,這個探視權是屬於自己的基本權利,一般是沒有辦法消除的,那麼起訴孩子探視權需要哪些手續,起訴孩子探視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起訴孩子探視權需要哪些手續,起訴孩子探視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 【婚姻家事】探視權案件執行 問題及建議
    當前,探視權案件執行作為夫妻離婚後引發的最大遺留問題,已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大難點。
  • 離婚後,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拒絕看望孩子怎麼辦?法律也說:難辦
    離婚後,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拒絕看望孩子怎麼辦?離婚後,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拒絕另一方探望孩子的,被拒絕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父母探望孩子是天經地儀的,法院都會支持並下判決。1、孩子本人拒絕探望夫妻離婚大多是因為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離婚後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出於報復、仇視等心理,向稍微懂事的孩子灌輸對方的「惡行」,教唆子女拒絕與另一方相見。有的因為長期不探視,孩子對不直接撫養的父母產生陌生感,畏懼與其相處從而拒絕被探視。
  • 通渭縣法院溫情執行一起涉子女撫養費和探視權案件
    圖 王某(右)與孩子相見張某(男)與王某(女)原為夫妻,婚後育有一子。2018年11月,兩人經法院主持調解離婚,並自願達成由張某撫養孩子、王某分三次共給付撫養費30000元的調解協議,同時調解協議明確了王某享有探視孩子的權利。履行期限屆滿後,王某一直沒有主動履行調解書所確定的法律義務,張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立案執行後,法院依職權凍結並扣劃了王某銀行帳戶中的存款。
  • 離婚後對方不讓探望孩子該怎麼辦?
    離婚孩子撫養權往往是一個很大的糾紛點,如果一方奪得了孩子的撫養權,另一方就有對孩子的探視權,但是有些父母之間產生矛盾,就把事情牽扯到孩子身上,不讓那一方探望孩子,搞得矛盾升級。那麼離婚後對方不讓探望孩子該怎麼辦呢?下面頂律網律師諮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資料。
  • 離婚後稱探視影響孩子成長,不讓探視怎麼辦?能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隨著離婚率的升高,有關孩子撫養方面的糾紛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在撫養權和探視權方面,離婚後一方享有撫養權一方享有探視權這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孩子是兩個人的,但常常有因為自身的厭惡等原因阻止前夫/妻探視孩子的情況出現,日前便有一位網友留言尋求幫助稱「離婚一年了,離婚的時候協議書上寫的是我可以去探視閨女
  • 離婚後,女方不讓男方探望孩子,男方拒絕支付撫養費,怎麼辦?
    一審法院查明後認為,女方在離婚兩年後確實拒絕了男方的探視權,但是按照婚姻法等規定,拒絕探視權與支付撫養費是兩種法律關係,男方不得用拒絕支付撫養費對抗探視權。女方不讓看望孩子,男方可以通過法律程序維權,不可以拒絕支付撫養費。所以對男方關於拒絕支付撫養費的答辯意見不予支持。
  • 探視權如何執行
    遇上一位離婚的母親,孩子不到三歲,離婚時孩子留給了前夫家,離婚調解時定的好好的一周探視一次孩子。
  • 對探視權執行的分析和建議
    探視權,也稱探望權,根據《婚姻法》第 38 條的規定,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探望子女的權利。
  • 師爺解讀|有期徒刑探視權的規定是怎樣
    一、有期徒刑探視權的規定是怎樣  《監獄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罪犯在服刑期間,按照規定可以會見親屬、監護人。
  • 離婚後,對方不讓探視子女,該如何維權?
    過去,人們的日子還沒有現在富裕,但是夫妻兩人總能夠相伴走完一生,那時候,離婚是不常見的現象;現在人們的生活過好了,夫妻兩人卻不能相處到最後,離婚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有權探視子女,具體探視方式按照雙方離婚協議約定或調解書、判決書規定來進行,對方應予以配合!如對方不按照離婚協議約定,協助探視權的,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可憑離婚協議起訴對方,協助履行探視權。
  • 離婚後父親要探望孩子,孩子卻不跟著走,探視權能強制執行嗎
    如今疫情緩解,衛先生依法院判決準備在周末帶走孩子,行使自己的探望權,可他的前妻蔣女士表示,孩子和父親生疏了,不願跟著走。衛先生於是向法院申請探視權的強制執行。法官表示,可以申請探望權執行,但是「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不能強制執行」。2012年,衛先生和蔣女士登記結婚,婚後生下一子。2017年,雙方經法院判決離婚,兒子由蔣女士撫養。
  • 離婚後孩子歸男方,女方從沒給撫養費,孩子以後還要贍養母親嗎?
    我們都知道孩子對父母有贍養義務,但是有時候不少人都疑惑這種贍養義務到底是不是絕對的比如,父母從小拋棄我,也要贍養嗎?父母虐待,也要贍養嗎?如果說以上兩種情況還比較極端,那麼不少父母離婚後,孩子其實都是從小被一方帶大,另一方如果這時候都不給贍養費,孩子還需要贍養他嗎?今天小編就借用一網友詢問,給大家聊下贍養問題該網友稱自己當時和前妻離婚兩人都一無所有,但是孩子是自己在帶,前妻沒有給付撫養費,那麼孩子長大後,還要對母親承擔贍養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