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洋口地區驚現隱翅蟲,多人皮膚潰爛!如東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2021-02-13 如東網


——  以上廣告  以下正文  —— 

 

又到了隱翅蟲泛濫的季節了!

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到怕怕的?

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

反正小編已經是累覺不愛~

據洋口地區網友爆料:

近期該網友所在公司多名員工誤以為蚊子叮咬,在拍死蟲子之中,皮膚便開始腫脹、潰爛。經過醫生檢查得知,被人拍死的蟲子其實是隱翅蟲。

(網友供圖)

(網友供圖)

隱翅蟲來襲,朋友圈請注意!

在夏秋季節,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真有傳言說的這麼嚴重嗎?

很顯然不是的!

來,科普一下:

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鞘翅極短,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後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

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

央視也曾經專門報導過隱翅蟲——

為何這麼多隱翅蟲?

毒隱翅蟲成蟲喜在潮溼、多草的地方孳生。如淡水湖邊、沼澤、水溝、池塘、河流漫灘、雜草叢以及水稻、小麥、油菜、蘿蔔、菸草、棉花等作物田中,並具有明顯的向光性 (特別是對螢光)和向高性。一般易在乾燥、高溫的季節侵襲人群。

遇到隱翅蟲,該怎麼辦?

隱翅蟲體液具強酸性

可致皮膚潰瘍壞死

遭隱翅蟲叮咬可塗肥皂水或牙膏

醫生表示,隱翅蟲有很強的酸性病毒,遇到了要輕輕吹走或用扇子拂開,千萬不要用手去拍打,因為蟲子也有應急措施的,你一打他,他會分泌大量的酸性毒素,這樣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甚至起水泡。水泡破了之後會隆起,原來有水泡的地方凹陷,多呈點條狀、點或點片狀為主。

隱翅蟲皮炎是由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炎症,所含起皰物質不是斑蝥素,但有相同的作用,蟲體受壓時即可放出。在夏季夜晚飛出,喜歡在燈光附近飛行。

可在人的皮膚上爬行,當蟲體接觸皮膚時有爬行感,病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拍打擠壓隱翅蟲,經2~4小時後皮膚上出現成片的條索狀紅斑腫脹,並有灼熱疼痛感,約12小時後紅斑處出現水皰或膿皰,並有鮮紅色糜爛,嚴重患者可發生表淺性壞死。1~2周以後乾燥脫痂而愈,留有色素沉著。

醫生提醒,市民一旦被隱翅蟲叮咬,最好先用肥皂水反覆衝洗傷口,或者用牙膏塗抹,因為這兩種物品都是鹼性,可以中和強酸。傷口也可以塗抹酒精或紫藥水,以防止進一步感染。若疼痛劇烈,還應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進行處理。  

近期隱翅蟲較多,

請轉給身邊的朋友們!

 

 (來源:栟茶綜合網絡) 

相關焦點

  • 洋口地區驚現隱翅蟲,多人皮膚潰爛!如東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據洋口地區網友爆料:近期該網友所在公司多名員工誤以為蚊子叮咬,在拍死蟲子之中,皮膚便開始腫脹、潰爛。經過醫生檢查得知,被人拍死的蟲子其實是隱翅蟲。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 隱翅蟲又來了!十堰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又到隱翅蟲泛濫的季節了!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到怕怕的?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反正小編已經累覺不愛了…隱翅蟲來襲,朋友圈請注意!隨著夏天的來到,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
  • 隱翅蟲又來了!荊門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又到隱翅蟲泛濫的季節了!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到怕怕的?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反正晚報君已經累覺不愛了…隱翅蟲來襲,朋友圈請注意!隨著夏天的來到,各種小蟲也漸漸甦醒活躍起來。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
  • 隱翅蟲又來了!隨州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又到隱翅蟲泛濫的季節了!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到怕怕的?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反正小編已經累覺不愛了…5月1日,陳赫發微博稱在西雙版納錄節目被毒蟲咬傷:「整個腳踝腫脹。。。半夜去打破傷風。。。一會落地還要去醫院。。。誰能告訴我這是啥。。。」
  • 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拍死它!
    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去年,陳赫發微博稱在西雙版納錄節目被毒蟲咬傷:「整個腳踝腫脹。。。半夜去打破傷風。。。一會落地還要去醫院。。。誰能告訴我這是啥。。。」網上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 隱翅蟲又來了,綦江人千萬不要拍死它!
    (湖北經視)其實,從天氣變暖以來這樣的新聞也就隨之越來越多被各種小蟲騷擾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人品大爆發的在線網友也遭到了青睞綦江在線網友「綦跑團」發帖:朋友們注意不要被這個小傢伙咬傷喲!毒性大得很。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飛蟲,頭是黑色的,胸部是橘黃色,白天喜歡棲居在潮溼的草地等處,有很強的趨光性,晚上就愛朝著光亮的地方飛。隱翅蟲不要人,但它的體內有一種強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膚上會迅速釋放出毒液,引起過敏性皮炎,出現條索狀或斑片狀的水腫性紅斑、水皰或膿皰,又癢又灼痛。所以!!!
  • 千萬不要拍死它!
    9kay1926:我靠這蟲子不就是那種一拍死沾到皮膚就整個起水泡的嗎,天津居然也有,話說過敏體質的朋友們小心點吧,這個還蠻嚴重的……「蟲」是咋進到飯盒裡面去的捏?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含有的刺激性物質「隱翅蟲素」,接觸10~15秒就反應,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
  • 遇到它,千萬別直接拍死
    拍死它回答錯誤解析:小心它的毒液。B. 捏死它回答錯誤解析:小心被咬。C.趕走它回答正確√解析:在不能確認蟲子是否無毒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跟它「硬碰硬」。具體怎麼做?往下看D. 吃了它回答錯誤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
  • 看到這種蟲子千萬別拍,有人拍完瞬間雙手起皰潰爛!
    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乍看像沒有翅膀,故名隱翅蟲。隱翅蟲並不叮咬人,但是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膚上,有腐蝕作用,會導致皮膚疼痛灼癢和片狀的白斑或水皰,甚至潰爛。
  • 夏天活動頻繁的硫酸蟻,知曉的人無不怕它,被叮咬後皮膚像被火燒
    可能很多人都曾聽聞過這種蟲子,畢竟它能夠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被它傷害過的人無不刻骨銘心,憎之入骨。隱翅蟲,又名影子蟲,青腰蟲。不知曉隱翅蟲本尊為何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蟲子聽起來好像很好看的樣子,名字都這麼美好,其實隱翅蟲也確實夠好看,完美的符合了大自然的規律:越好看越有毒。但其實它還有一個更加直觀更加威武的外號:硫酸蟻。
  • 但千萬別拍死它!
    有一種「隱翅蟲」長的像螞蟻,但千萬不要拍死它!碰都最好別碰!
  • 隱翅蟲來當陽了,很多人已經受傷,趕緊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最近宜昌.當陽.長陽.遠安等周邊地區都爆出隱翅蟲傷人事件,據說有2000多人受傷,太恐怖了。
  • 被隱翅蟲叮咬了,真的會讓人致死? 玉林皮膚科醫生、植保專家告訴北流人……
    一般見到蟲子,大家的本能反應都是拍而誅之近日,在朋友圈流傳:「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否則會有「大麻煩」事實真相如何?「也許是受暴雨影響,最近醫院接收了一些被各種蟲子叮咬的病人,其中不少人就是被這種隱翅蟲叮咬!」8月27日上午,玉林市皮膚病防治醫院一位姓李的主治醫師對記者說,近日不少不知名的蟲子從各處跑了出來,危害人們的健康,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平時多加注意。
  • 皮膚瘙癢一撓竟導致潰爛,原是蟲子惹的禍
    皮膚科蘆桂青主任仔細查看了陸女士的皮疹,告訴她患的不是帶狀皰疹,而是隱翅蟲皮炎。陸女士很疑惑,仔細回憶了一下,表示自己沒有接觸過蟲子呀,只是前兩天突然感覺腿很癢,就用手撓了一下,結果第二天就發現皮膚上出疹子了。
  • 這些蟲不能拍,可致命
    長這樣↓↓任醫生解釋道,其實那隻大螞蟻是隱翅蟲,隱翅蟲並不咬人,但其體液腐蝕性很強,將其捏死後並沒有及時洗手,揉眼睛之類的動作讓體液接觸到皮膚,就會在面、頸、四肢和軀幹等暴露皮損部位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嚴重的還會出現皮膚壞死、發熱、頭痛、頭暈、噁心、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症狀。
  • 一定要小心這種蟲子,3歲女童被叮一口差點沒命
    最近天氣變熱 如果在家裡 或者戶外散步時 發現這種蟲子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為被它咬一口 可能命就沒了!!!若是攜帶了病原體……它厲害到可以攜帶傳播83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在傳播疾病的廣泛性方面,只有蚊子可以贏它一頭。萊姆病、新疆出血熱、蜱傳斑疹傷寒、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各種從未聽說的怪病,有致命的風險!
  • 夏天肆虐橫行的5種「毒蟲」,家家都要小心防範,看到了躲遠一點
    因此,發現被蜱蟲叮咬應保持冷靜,及時就醫,切忌自己動手將其拔出;也可倒一點煤油、乙醚在蜱蟲身上或者在它周圍點蚊香,用氣味逼它鬆口。 此外,蜱蟲多的地方建議穿淺色、光滑的衣服,把衣服紮緊,儘量不要把皮膚暴露在空氣中。
  • 小心被咬……
    那這種薊馬到底會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呢?專家:放心!不會的「薊馬對人來說應該沒有很大影響,它不會吸動物的血液。」蜱蟲都喜歡寄生,宿主也非常廣泛,比如狗、貓的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撓的部位。在叮咬人時,蜱蟲散發一種麻醉物質,然後將頭、螯肢埋在人的皮膚內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症反應,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有些蜱蟲在吸血過程中,其唾液還會分泌神經毒素,可導致人的運動性纖維傳導障礙,引發呼吸衰竭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