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就像生命中一個個歲月悠悠的音符。
這些音符,可以奏出一首歡快的《生日之歌》,也能唱出一首悲涼的《夕陽之歌》,甚至在某個音符戛然而止、就此停頓時,也能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10月4日,40歲香港男明星張彥博和陸詩韻、劉晨芝、陳約臨等人一起出席活動時,主持人問其明日的40歲生日打算怎麼過,張彥博直言:「生日年年有,今年同樣沒有安排。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不應虛度!」
張彥博此言非虛,80年出生的他,在明天就要迎來了自己的40歲,回首半生,他確實沒有過幾個生日。
張彥博家貧,兄弟姐妹眾多,全家人擠在一個只有幾十平米的鬥室之中,為了生活疲於奔命,他又哪有心思去過生日呢?
童年時期,他羨慕別的孩子過生日都會收到禮物,他的奶奶只能給他煮幾個紅雞蛋,其只能委屈的掉眼淚;進入娛樂圈後,他羨慕別的明星過生日排場十足,他受限於自己的名氣和娛樂圈地位,只能顧影自憐;四十不惑,他終於釋懷了:生命中的每一天,只要不虛度,天天都是生日!
像大多數自卑的孩子一樣,少見了由心綻放的笑容,便會將委屈、遺憾、怨言、煩惱、耿耿於懷,找一個方式去化解。張彥博選擇的是——音樂。
他以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張學友等天王巨星為榜樣,渴望了長大後能夠像他們一樣站在舞臺上,享受粉絲們的歡呼。
他精通各種樂器,尤其彈的一手好吉他,是個才華橫溢的歌手。
奈何現實是個籠子,理想是只小鳥,等到他進入香港樂壇之後,張彥博已經無枝可依了。
2005年,張彥博和伍德耀、馮嘉輝組成「赤子」樂隊,儘管發行了《赤子》《唯一愛》《迷路王》《敗將》等好聽的歌曲,但不久後只能解散——唱歌不僅不賺錢,還燒錢。
那個時期的張彥博異常糾結、掙扎——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不可調和,到底是要知難而退,還是咬牙堅持?
要他放棄,他心有不甘,於是他只能自己尋求機會。
2013年,33歲的張彥博報名參加《快樂男聲》選秀,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他一路過關斬將,殺進了長沙唱區10強,隨後就參加了《快樂大本營》。
就在大家認為他會在全國賽的舞臺上取得好成績時,哪知他卻發揮失常,止步於全國66強。
這個巨大的打擊,讓張彥博心灰意冷,並開始懷疑自己:莫非我真的不適合做歌手?
然而,已經三十多歲的張彥博根本沒有悲傷的時間,他上有一個九十多歲的奶奶,中有一個中風的父親,而自己在娛樂圈闖蕩十餘年,不僅一事無成,還孑然一身,這怎能不令人著急?
於是,回港後,張彥博迅速報名參加了「無線藝員培訓班」:當歌手是夢想,當演員是職業。實現夢想,先吃飽飯吧。
但是張彥博顯然把問題想得太簡單——現在的演員就比歌手好做嗎?
從藝員培訓班畢業後,張彥博加盟了TVB,由於籤的不是頭部藝人合約,他只能在很多影視劇中打醬油,比如《做你愛做的事》《心跳的季節》《法證先鋒》《完美叛侶》《今宵大廈》等等。
人到中年,激情退卻,日子逐漸稀薄,至今單身的張彥博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面前,他選擇了妥協。
他沒有出生在香港樂壇最好的時代,那時的唱片業方興未艾,尚且還有一絲機會;他也沒有出生在香港電影最好的時代,那時的影視業如火如荼,只要努力總會熬出頭。可是,這就要成為困住他的枷鎖嗎?
這個世界上能有幾位歌手成為張國榮、譚詠麟呢?又能有幾位演員能夠成為周潤發、梁朝偉呢?
一個男人的成熟,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開始。張彥博一邊在娛樂圈穩紮穩打,一邊拿出大量的時間出來健身、陪伴家人。
從小,他的體質不好,通過運動,如今四十歲的他竟然能保持著完美的身材。
他自己鮮少過生日,卻每年都會為自己的奶奶過生日。
為了照顧中風的父親,他特意買了一輛代步車,時常帶著爸爸去他曾常去的茶餐廳。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大批藝人如今無戲可演的香港影視圈,張彥博卻總不缺機會。10月4日他剛出席完某個活動,10月5日他又要趕去《今宵大廈2》劇組。常感嘆:努力二字,誠不欺人!
張彥博這個藝人,或許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但是他的身上,卻有我們大多數人的影子。
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沒有寬廣的人脈,沒有不世出的天賦才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失望,一次次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甚至連戀愛結婚都不敢,因為沒有那個經濟實力。
但是張彥博的身上卻有我們大多數人不具備的品質:不管原生家庭給他帶來多少傷害,永遠用自己的孝心去回饋家人;不管這個世界給了他多少打擊,永遠對這個世界懷著一顆感恩之心;不管前路還有多遠,永遠不拋棄、不放棄,只顧風雨兼程。
也許,我們窮極一生都不會大富大貴;
也許,我們拼搏一世都不會實現理想;
也許,我們只是人潮人海中的那個匆匆而過的普通人。
但是,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盡力了、努力了,我們又有什麼可後悔的呢?
人生滿打滿算,又能過幾個生日?昨天的已經過去,今天的馬上過去,明天的即將過去。
但是,我們還有現在。現在的這一刻過好,就是在「過生日」!
如此,當日薄西山之時,當我們回首往事之時,我們才能驕傲地告訴自己
——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沒有虛度!
與諸君共勉,順祝張彥博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