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佬正傳》梁朝偉、周潤發實力演繹精神病患者生存現狀

2020-09-05 飛天傳書人


01

《癲佬正傳》這部電影上映於1986年,是爾冬陞導演的電影處女作。、

這部電影所揭示的問題是被社會遺忘的角落——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狀態。

故事在社工徐sir、記者劉小姐和三個精神病患者之間展開。

菜市場內,狗仔(梁朝偉飾)突然發瘋,拿著刀追著市場裡的人亂砍,驚慌失措的人們都躲了出去,警察來到現場後面對精神失控的狗仔也有些束手無策,而此時徐sir站出來從包裡拿出一把玩具劍,以孩童般玩耍的方式跟狗仔形成了互動,很快取得了狗仔的信任,最終放下了手中的菜刀。

這一幕被報社的記者劉小姐親眼目睹,她感觸於徐sir與狗仔之間的互動,決定要跟隨徐sir關注精神病患者,以便引發全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

徐sir答應了劉小姐,帶她走近這些病患,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但前提是劉小姐要聽他的指揮,不能擅自行動。

然而自以為是的劉小姐並沒有聽從徐sir的囑咐,每次擅自行動都給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她並沒有真正走進這些精神病患者的內心,她不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她只是以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在走近他們,而不像徐sir一樣以精神病患者的心態去接近他們。

跟隨徐sir的足跡劉小姐見到了各種各樣的精神病患者(癲佬)——,見到了撿垃圾的阿松、本已康復卻又因前妻阻止他看望自己兒子再次發病的阿全。

阿松(周潤發飾)自己本來就是癲佬,但他卻娶了一個白痴女人,而且還生了一對子女,生完孩子不久之後,妻子去世,阿松靠撿垃圾撫養孩子。

兒子得了肝病,阿松不懂得送孩子去醫院,拿來大人的藥按大人的藥量給孩子餵藥,結果孩子服藥過量暈了過去,失智的阿松誤以為孩子已經死了,就把兒子埋了,當人們 找到阿松的兒子時,孩子的手還會動,但最終卻因窒息而死………

阿全是極少被治癒的癲佬,劉小姐跟隨徐sir走近阿全,想了解治癒後的精神病人的生活現狀,阿全告訴劉小姐,即便癲佬治好恢復正常後,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他找不到工作,全靠母親打零工生活,前妻不許他見兒子,只要知道他有患病史的人們,都帶著歧視的眼光看他。

劉小姐出於好意,將阿全的事情擅自登報發表,但她萬萬沒想到,原本不知情的阿全的很多鄰居們看到她的報導之後,感覺到自己挨著一個癲佬就如同挨著一顆定時炸彈,他們試圖把阿全趕走,並不惜動武趕走阿全,結果在混亂中打傷了阿全的母親,阿全最親的人就是母親,看到自己最親近的人受到了傷害,阿全舊病復發,精神失去了控制,他開始拿起刀砍人,犯病的阿全連續砍死砍傷了好幾個鄰居,徐sir跟隨警察來到現場時依舊無法阻止精神完全失去控制的阿全,為了阻止阿全傷及更多的無辜,徐sir拿起警察的槍打死了阿全。

電影到這個階段時,已由最初的喜劇完全轉變為悲劇,如果說阿松兒子的死已經讓人心裡極度不適,那麼阿全死在徐sir的槍下,就更令人有一種無力無奈的悲傷。

徐sir曾費了很大的心血救助阿全,希望他能恢復到正常生活中去,但最終他卻親手打死了阿全,這對於徐sir來說是莫大的諷刺,但你又無法去譴責徐sir,他也是迫於無奈。

那麼阿全的死到底怪誰?去怪那些鄰居不夠寬容嗎?似乎也不對,畢竟誰也不願意跟一個精神病患者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之下,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他在什麼時候做出過激的行為。

阿全曾經說過,很多精神病患者其實不願意出院,因為在醫院,至少他們有吃有喝,也沒有人用異樣的目光看待他們,病人之間的相處是平等的,他們回到正常生活環境中往往會受到歧視,沒有人真正能接受他們康復的事實。

他們需要全社會的關愛。

但是劉小姐和徐sir作為社會力量的代言人,他們給予癲佬的關注也是發自內心的,又有誰有理由說他們的方式有問題?

阿全的悲劇是由劉小姐的一篇紀實報導引起的,或許有人會怪怨劉小姐自以為是,好心辦了壞事,但誰又能否認她初衷的善良?

故事到這裡已經是一幕又一幕悲劇的疊加,正當人們以為這個故事就要結束時,徐sir帶著劉小姐在和狗仔見面時,劉小姐拿起相機對著狗仔和徐sir拍照想做新聞素材,但她開了閃光燈,沒想到閃光燈刺激到了狗仔,狗仔情緒激動拿起刀砍死了一直關注他救助他的徐sir。


阿全和狗仔,一個被徐sir治癒後槍殺,一個把本來看作是最信任的人(徐sir)砍死,電影在最開始時提出了問題:癲佬應該得到社會關注,但這樣的結尾又似乎在告訴我們並未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是一部讓人心情十分沉重的電影,這也是一部無法用是非對錯簡單去評判的電影。

整個電影的故事是悲劇之悲劇的重疊,對於癲佬這一群體,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如果以我們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他們,對他們來說顯然是很不公平的,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往往代表著一種危險,我們對於癲佬是避之不及的,他們是離我們最近但又最遠的一個群體,我們可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途徑去關愛他們,但至少,我們要給予他們正常人一樣的尊重,或許,這就是我們作為正常人文明的體現。

02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香港人稱之為癲佬,在我的人生閱歷中,我也認識幾個癲佬,我們習慣於叫他們做瘋子,尤其在我多年開店做生意的過程中,見得比較多。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精神病人時我還很年輕,大概也只有二十出頭。

那時我是在一個綜合的商場裡工作,每天中午一幫子小姑娘們喜歡篡堆聊天,而這個時候也是」傻明明「最喜歡來的時候。

剛開始時,女孩子們被突然從櫃檯外面跳起來的他嚇得吱哇亂叫,而傻明明也因為看到姑娘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得意地笑著離開了。

後來他隔兩三天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姑娘們便不再理他,有時還會罵他,但他總是笑著嘴裡叫著他給姑娘們起的名字,什麼麗麗、蓮蓮,叫著笑著也就走了。

再後來,我們看到他就感覺他像一個不懂事愛搗亂的孩子,沒有人再理他,他大概感覺沒有人注意他了,就又開始用別的招數。

他會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然從櫃檯外面站起來探進身體親女孩子,最後被女孩或者拿了什麼打跑,跑的時候他絲毫沒有害怕,倒像是一個凱旋而歸的戰士,笑著跑著一路還唱著當時流行的歌,我那時甚至感覺,他活得比我們正常人還高興。

那時正好播《三國演義》,一群人討論劇情,說到了前一晚播出的赤壁鏖戰,當時有個女孩把鏖字讀作了鹿音,傻明明突然聲音很大說道:一群沒文化的人,那是赤壁鏖戰,不是鹿!

當時我們都哄堂大笑,有人拿傻明明打趣:明明挺有文化,可以去當老師了!

他便把手中的飲料一飲而盡,像個英雄一樣昂首挺胸地走了。

後來聽認識他的人講,他是高中畢業那年瘋掉的,他在班裡是學霸,在班上有一個喜歡的女生,暗戀了三年那種,因為臨近畢業,跟女孩將要分別,他在上課時寫了一封情書向女孩表白,不想被班主任發現沒收,又交給了校長,校長認為早戀在高三學生中間是極其惡劣的行為,沒有跟任何人商量,召集全校開大會,並在大會上當著幾百師生的面,將他的情書念了一遍。

本就是學霸的他其實平時是比較高冷又自信的人,這件事對他來說成為莫大的羞恥,他感覺他的尊嚴在此刻被校長踩到了地底,他覺得他的世界從此被打亂,從此以後傻明明變得瘋瘋魔魔,專找小姑娘調戲,有時也會被人打一頓,但對於我們經常見他的人來說,都知道他沒有攻擊性,從來也不會去傷害他,儘管他有時會冷不丁地湊過嘴來親女孩子,哪天有人被親到了也只能自認倒黴,誰也不會因此就去報復他,大不了拿起水杯潑他一身水,讓他下次再不敢過來,他有時倒成了我們中午睏乏時解悶的節目。

但是他到了陌生地方是難免會挨打的,因為別人並不了解他,看到他的樣子就會往壞處猜測他,他又總改不了毛手毛腳拉一下女孩子的衣服什麼的,挨打也是常事。

但我們都知道他是沒有惡意的,我在那個商場的將近三年時間裡,傻明明的笑聲幾乎就是我這段記憶的一個背景,我也用書打過他,跟我要好的燕毛用蒼蠅拍打過他,但我們主觀上從沒有要傷害他的意思,很多時候更像是和他玩兒,因為知道他瘋的原因,也知道他只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大概五六年前秋節的一個下午,一個面容蒼桑且塵土滿面、頭髮花白的女人進了我的店裡,她沒有看我,視線直接看向我身後一道門:

給我喝口水行嗎?

你坐在那裡等會兒,我幫你打一杯。

我轉身去倒水,她游離的眼神四處張望,我把水端到她面前,她又說:要不你給我一塊錢,我去買一瓶吧,這個水不好喝。

我從抽屜裡拿了兩塊給到她手裡:買兩瓶吧。

她接過錢也沒看我轉身出門,但嘴裡說了句:謝謝!

我給了她尊重,她似乎也懂得報答。

那段時間我總是看到她在外面的路上走過來走過去,嘴裡念念有詞,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兒女,父母還在不在,仔細看她大概有四十多歲的樣子,但頭髮花白,面如土色。

在她來回踱步的不遠處,靠著小超市門外的破舊沙發上,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從身上搓了好一陣最後捻了幾下放到了嘴裡…………

小超市的老闆我是認識的,他每天會把一些賣相不好,但還可以吃的瓜果食物放在沙發上,等這男人來吃。

清潔工要搬走他門外的舊沙發,他說:放著吧,要不然瘋子來了沒地方坐,都是人,都有活下去的權力。

03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周圍會有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但是往往我們的善心容易被惡人利用,於是我們便變得越來越冷漠。

冷漠,是為了避免受到傷害,面對精神病患者,我們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大部分人會躲著他們,有一部分人在遇到他們時會有一種想趕走對方迅速脫離危險可能的心情,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敵意的表達,才更容易引發他們犯病,變得情緒更加失控。


他們或許是被社會忽視了的群體,更準確地說,他們是被正常生活拒絕的群體,他們像流浪者一樣,生活在鄉村和城市的角落裡,他們總是和垃圾與陰暗的角落為伍,而其實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曾是別人的父母、曾是別人的子女,曾是別人的愛人兄弟、姐妹,但是命運將他們推向了生活的最外圍,他們被嫌棄,被歧視,但我們又無法去真正為他們找到出路,我不能站在道德的置高點上去批判誰,因為我自己面對他們時也無能為力,能做的是,儘量不作害他們,除此之外,我又能做些什麼呢?

但我知道,每個人沒有刻意傷害別人的人都應該被溫柔以待,而他們,面對的卻大都是我們的冷眼和嘲笑。

相關焦點

  • 【社工電影】《癲佬正傳》——該拷問還是該幻想
    請致信sgke123@163.com/加入Q群84322634--《癲佬正傳》是導演爾東升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反映了社會工作者是如何引導精神病患者走向康復。其中涉及了如何對待精神病患者這一社會問題。 類型:劇情主演:馮淬帆,葉德嫻,秦沛,周潤發,梁朝偉,岑建勳片長:96分鐘 上映時間:1986年6月5日對白語言:粵語、普通話劇情簡介:男主人公是一位社會工作者,二十多年來一直同街頭流浪漢打交道,引導他們走向康復。
  • 《癲佬正傳》:每個人都是孤獨者,需要包容和愛
    在香港經典電影中,有一部全明星出演的社會公益影片《癲佬正傳》,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都來關注並幫助精神病患者。女記者親眼目睹了他對垃圾佬(周潤發 飾)、終日遊蕩在菜市場的癲仔阿狗(梁朝偉 飾)與康復的患者(秦沛 飾)的關懷 與他們辛酸的故事。康復患者其實有間歇性發作精神病,受到生活中重重壓迫後,想念兒子的他持刀闖入幼兒園釀成血案。最後,徐sir心力交瘁,決定辭職,但不幸被發病的癲佬阿狗砍成重傷,終不治而亡。女作家強忍悲痛,繼續投身到這一工作中去。
  • 社工電影推薦——《癲佬正傳》
    電影講述了一位社會工作者徐先生引導精神病患者們走向康復,最終自己犧牲在發病的癲佬刀下的故事。徐先生是一位社會工作者,二十多年來一直同街頭流浪漢打交道,引導他們走向康復。他的工作引起了女作家劉小姐的注意,她主動要求和徐先生一起收集有關癲佬的資料。面對癲佬們的病症發作,徐先生深感個人的力量有限。
  • 看電影《癲佬正傳》有感:看看自己是不是精神病
    剛剛看了一部很老的電影,這個電影跟我差不多年歲,電影的名字叫做《癲佬正傳》,是由爾冬陞執導的第一部影片,反映了社會工作者是如何引導精神病患者走向康復
  • 社工題材電影《癲佬正傳》觀後感
    大學裡的時候看過爾冬陞導演的很老的一部電影,叫《癲佬正傳》,大致講述了一個忠實於精神病患者救助事業的社會工作者的相關故事。這是我第一次非正式意義的知道社會工作這個概念。這是一部深沉絕望又黑暗的電影,影片裡周潤髮飾演的徐先生就是一名社工。他一個人負責很多案例,每天到處奔走,身心俱疲。多年來,他一直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引導他們成為健康人。
  • 這部周潤發、梁朝偉參演的爾冬陞處女作,因取材大膽差點無法上映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也是香港電影界的奇才之一爾冬陞的處女作《癲佬正傳》作為爾冬陞的首部作品,這部《癲佬正傳》的取材相當的大膽,並且還用了非常犀利的拍攝手法來寫實。影片由周潤發,梁朝偉,秦沛等眾多知名演員參演,主要講述了報社的作者小娜因目睹了一起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老徐處理精神病人持刀砍人的事件後,就想著去採訪老徐,將其事跡進行報導。
  • 欣賞經典老港片《癲佬正傳》,感受精神病人的孤獨與無助
    感覺到這屆網友已經開始反思,拋棄虛假的幻想世界,逆求真實的人生百態,那我就安利大家一部關於精神病人的經典港片《顛佬正傳》。這部劇強烈推薦給有深度認知的豆瓣達人,也很適合30歲以上的人,而承受力強、追求真實的年青人也可以觀看。因為故事是非常現實的題材,講述了社工徐先生救助幾位精神病人的過程,人性最殘酷的真實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 沒有周潤發、張國榮,狄龍與梁朝偉、梁家輝合作的警匪片也很經典
    1986年,狄龍、周潤發、張國榮出演的《英雄本色》上映之後,備受觀眾好評。周潤發因為該片,擺脫了「票房毒藥」的帽子,狄龍更是從一個過氣打星,變成了一個再度回到觀眾視線之中的「黑幫大佬」。1987年,在爾冬陞的執導下,狄龍與梁朝偉、梁家輝合作了這樣一部精彩的警匪片——《人民英雄》。
  • 梁朝偉的這些電影,應該很多小鮮肉都沒看過!
    《北鬥雙雄》(英語:Angels and Devils)是198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20集時裝電視劇,李鼎倫監製,周潤發等主演。影片是以周潤發和梁朝偉所扮演的兩個不同環境人物的相遇,以及他們各自的愛情為主線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 社工電影 丨 癲佬正傳
    看完《癲佬正傳》這部電影,心情很沉重,我真的很不想看到徐社工被誤砍死。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我是那個社工,我能不能像他那樣選擇繼續堅持?如果我不是學這個專業的,會不會有不同的感受,看這部電影會不會更加悲傷? 這部電影讓我最難忘的是阿全舊病復發後,社工準備送他去醫院,但其母親不願意送兒子去醫院,不想讓四十多歲的兒子再回到醫院,還為此求社工和記者。
  • 梁朝偉周潤發扮傻,爾冬陞這部導演處女作,我不敢看第二遍
    那時當紅的梁朝偉和周潤發,出演《癲佬正傳》,只收了個紅包,大概RMB5萬塊。精神病患者)原來阿狗是精神病患者,連警察都不敢靠近2:被忽視和被拋棄的群體距離《癲佬正傳》已經過去三十多年,我沒法安慰自己那只是那個時代特定獨有的現象,因為,每年的社會新聞中,都有精神病患傷人的新聞。事實上,電影中刻畫了三類人:正常人、社工、精神病患。
  • 《顛佬正傳》:我們該如何看待精神病人,如何與他們相處?
    根據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13.90億人口中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總患病率高達17.5%;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1600萬人,發病率超過1%。生活,工作,學習的高壓下,這些年來精神病的發病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 一部34年前的港片,由梁朝偉、周潤發主演,因題材大膽險遭封禁
    、梁朝偉、岑建勳等人,可謂是眾星雲集。引導精神病患者走向康復而犧牲的故事。在劇中周潤發,梁朝偉,秦沛三人的演技將精神病患者的那份孤獨,以及內心演繹的活靈活現。這部電影演繹的如同紀錄片一般真實;所以導演爾冬陞的這一部處女作,在上映的時候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
  • 《一念無明》不過是34年前的《癲佬正傳》的傳承,不過更悲更溫情
    34年前,爾冬陞憑藉一部《癲佬正傳》出圈,最近爾導在《演員請就位2》上面金句頻出,再一次喚起了我們對這部電影的回憶。時間再往後推,2017年,也有一部電影與《癲佬正傳》一脈相承,極具人道主義溫度和社會批判鋒芒,同樣取自精神病患者題材的電影,在資金僅僅200萬,拍攝僅不到16天的情況下,就拿下了金馬獎、金像獎五項大獎——他就是黃進導演的《一念無明》。
  • 周潤發的十個警察角色,解救王祖賢,合作梁朝偉,張耀揚銀幕首秀
    像該片這樣警服、警帽穿戴齊全的警察造型,在周潤發的電影裡十分罕見。2、發仔《靈氣逼人》80年代初,靈幻片在香港影壇風靡一時。1984年,新藝城也推出了一部靈幻電影《靈氣逼人》,而周潤發在該片中出演了警探發仔的角色。《靈氣逼人》雖然沿襲了「兇屋撞鬼」的傳統故事套路,但精良的製作、氣氛的渲染到位、演員們的實力演繹,還是讓該片備受好評。
  • 《暴瘋語》香港殺青 爾冬陞呼籲關注精神病患者
    新銳導演李光耀說,之所以將這部將戲的主題集中於精神病患者,是因為他覺得大眾對於精神病患者寬容度不夠,這與西方差別甚遠。監製爾冬陞回憶起了自己早期拍攝的《癲佬正傳》之後,因為電影話題為精神病康復者回歸社會造成了不利影響,表示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但依舊記憶猶新並感到非常難過,在現場呼籲應尊重精神病患者。
  • 梁朝偉生涯十大電影,全部豆瓣8分以上,我服!
    論獎項,論演技,梁朝偉都到達了華語影壇的「紫禁之巔」。 內向低調的人總會很容易滿足,擁有一段美滿婚姻,又擁有如此多的經典作品和獎項,對於梁朝偉來說,一切已經足夠。 畢竟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中國演員,也只有周潤發這種級別的了。
  • 爾冬陞到底有什麼魅力,讓梁朝偉、周潤發都為他「發瘋」?
    哥哥們自然第一個支持,倆人極盡所能拉投資、走關係,說服梁朝偉、周潤發低片酬接拍,秦沛還親自上陣,為老弟撐場子(說起來,爾冬陞和周潤發也算是時差情敵了,爾冬陞談了八年的初戀邵氏女星餘安安,後來嫁給了周潤發
  • 社工觀影 | 從社工倫理角度看《癲佬正傳》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張夢薇    單位 | 鄭州市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看完《癲佬正傳《癲佬正傳》很經典的一部社工有關的電影,歡迎看過的小夥伴留言探討~社工客投稿郵箱:sgke123@163.com小客微信:shegongke2014點擊下方圖片,了解課程詳情↓
  • 電影《我是路人甲》,請到梁朝偉寫影評很加分
    懷著這樣的好奇,梁朝偉接受邀請參加爾冬陞《我是路人甲》的香港試映會,提前看到了這部關於群眾演員在橫店漂泊與尋夢的電影。觀影后,他為《我是路人甲》寫下一篇題為《聽見流星的聲音》的文章。這也是身為影帝的梁朝偉第一次公開為電影撰稿。在文中,他談及對這部影片的見解,回憶年少時的自己如何不顧家人的反對,走上從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