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曼《魔山》,宮崎駿曾引用:一個忘卻塵世、毀滅人生的地方

2020-12-27 一隻愛思考的丸子

《魔山》的作者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託馬斯·曼。他被公認為20世紀德國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 《魔山》是託馬斯·曼最著名的作品。這是一本反映一戰前夕歐洲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被譽為德國現代小說中的一個裡程碑。

宮崎駿曾《起風了》中引用了《魔山》,直言那是一個忘卻塵世的好地方,人們會忘卻戰爭,忘記一切,沉迷於魔山的安逸與頹廢,最終走向毀滅。

《魔山》講述了一個貴族青年漢斯·卡斯託普前往高山療養院拜訪表弟約阿希姆,原本打算住三個星期的他,卻意外地染上了肺病。卡斯託爾普在遇見療養院內性格迥異的病友們之後,受到環境的影響意志越發地消沉,還迷戀上了一位已婚的俄國婦人。最終,卡斯託普忘了自己的理想和職業,逐漸沉迷於這座「魔山」,無法自拔。

初入「魔山」

書中描述了一座位於高山上的療養院,這座療養院裡住滿了當時的西方貴族們,男主人公漢斯就像一隻天真懵懂的「小羊羔」,無意間闖入了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療養院,最終被療養院那低迷又病態的氛圍給吞噬了靈魂。

那是一個夏天,主人公漢斯·卡斯託爾普前往高山療養院探望表兄約阿希姆,但他並不知道的是,這一趟看似平凡的短途旅行,即將改變他的一生。

男主人公是一個不可不扣的富二代。儘管他的父母過世了,但所幸娘家家底殷實,陪伴著漢斯成長的祖父更是當地有權有勢的參議員。無憂無慮的家庭環境使漢斯成為一個心思單純的貴族公子,這樣的性格特徵使他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也暗示了他後來的不幸遭遇。

漢斯在療養院的日子裡,除了表弟外,他還遇到了一個對他有重大影響的人——塞塔姆布裡尼。他是一個新潮的民主主義者,不僅學識淵博,還有著開闊的思想觀念。漢斯經常和他討論民主主義,隨著時間的流逝,漢斯開始特別信任他。後來也正是因為有了塞塔姆布裡尼的鼓勵,漢斯最終才得以涅槃重生。

困於「魔山」

最初,漢斯以為自己將要結束療養院之旅,安心地踏上回家的路途,但意外總是突然降臨——漢斯遇到了改變了他一生的女人。

那是一天中的普通午餐時間,漢斯正在和他的表弟聊天,眼前突然之間出現了一個窈窕的身影。毫不意外地,漢斯淪陷了。

小說裡是這樣描述這個神秘女人的:一個身著白色毛線衣和花色裙子的女人穿過餐廳,並且成功地吸引住了漢斯的目光。在漢斯的眼中,她擁有一頭漂亮的金髮,身形和少女沒有區別。

漢斯從堂兄那裡了解到有關這個神秘女人的基本信息——這裡的人都叫她舒夏太太,是個非常有魅力的女人,但是她已經結婚了。

漢斯由於年幼喪母而導致母愛缺失,對成熟的舒夏太太一見鍾情。

年輕氣盛的他只想要和舒夏太太在一起,為了所謂的愛情,他甚至可以拋棄所有。

但是舒夏太太作為一名已婚婦女,她非常清楚與漢斯的關係不可能有任何發展,所以毅然拒絕了漢斯。

這對漢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小生活富足的他從來沒有嘗過挫敗的滋味,好不容易有一次情竇初開,迎來的卻是這麼一個悲傷的結局。

愛而不得的漢斯,漸漸失去生活的動力,病情也越來越嚴重,肺部情況令人堪憂。由於他的病情,漢斯只能留在療養院繼續接受治療。

不知不覺,他已經在療養院住了整整一年。

漢斯的表弟約阿希姆一直懷有參軍的理想,但由於他的身體緣故,才無奈將其擱置一旁。現在,約阿希姆的家人終於幫他疏通了關係,得到了一個替補軍官的機會,約阿希姆毅然決定離開療養院,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送別的那天,漢斯看著堂兄上了火車。這個場景就像當初表哥帶著自己來療養院一般。

「漢斯,算我求求你了,快點回家去吧,不要再待在這個療養院了。」臨行前,約阿希姆這樣哀求漢斯道。漢斯求情。

此時,約阿希姆已經察覺到這座療養院的不對勁,它不但讓你沉迷於安逸生活,更可怕的是,它還會消磨你的鬥志。

逃離「魔山」

隨著日子的流逝,漢斯對於時間的定義變得越來越模糊。他不知道已經過了多久,在療養院裡住了多少年,甚至連舒夏太太回來了多久,他都記不清了

舒夏太太的確回到了療養院,只不過並不是一個人,她的身邊多了一個年老體弱的丈夫。漢斯親眼目睹了他們兩個的親暱,無法抑制地妒火中燒。即使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對舒夏太太的迷戀依然不減,甚至更加強烈。

這樣的愛無時無刻都在折磨著他,經過一番痛苦的思想鬥爭,漢斯徹底結束了這段沒有結果的單相思。

療養院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將他的理想和意志都消磨得乾乾淨淨,現在的他沒有目標,對生活也沒有了希冀。

不知不覺中,漢斯已經在療養院住了整整七年。經過這漫長的七年,漢斯已經習慣了山上的生活,不再有違反醫院的規定和下山的想法,他決定安安分分地定居於此,直到自己老死。

這樣的日子應該繼續下去,漢斯已經準備好將在療養院度過一生。可沒想到,讓他幡然醒悟的,竟是歐洲突然爆發的戰亂。

在歐洲的緊張和動蕩的日子裡,漢斯不斷收到漢斯不斷地接收到記錄著實時戰況、滿載著腥風血雨的報紙。

渾渾噩噩度過了七年光陰的漢斯,他環顧自周,如夢初醒,不再被噩夢所糾纏。

戰爭已經蔓延到歐洲的各個角落,療養院裡的人們就像火鍋上的螞蟻,亂作一團。

人們開始匆忙收拾行裝,接著馬不停蹄地下了山。漢斯也是下山大隊伍中的一員,只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逃難或者回家,而是加入了戰鬥的隊伍,成為一名鐵血錚錚的戰士。

而他的朋友,塞塔姆布裡尼先生則是站在火車外,向漢斯高興地大聲喊道:「去吧,我的老朋友!你終於下山了!再見了,漢斯!」

小說中的這一句「你終於下山了」,像是一個隱喻,暗示著療養院的頹靡生活結束,也暗示了歐洲的貴族時代告一段落,世界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格局,戰爭即將血洗整個歐洲。

一場突如其來的世界大戰驚醒了渾渾噩噩的漢斯,「昏睡」了七年的他毅然地踏上了奔赴戰場的徵途。

接下來的日子,漢斯全身心投入了戰爭中。《魔山》的故事就這樣在一片硝煙戰火中,緩緩走向尾聲。

「魔山」安逸又萎靡的氛圍瓦解了無數病人的意志,包括懷揣著理想的主人公漢斯。在小說結尾,託馬斯·曼讓漢斯擺脫「魔山」上疾病與死亡的纏繞,回到現實世界中去。

託馬斯·曼的《魔山》讓我們對於時間以及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特別是對於生死的概念,更是發人深省。通過這樣一座神秘的「魔山」,作者為我們撕開了人世間頹廢又荒誕的一角。

相關焦點

  • 託馬斯曼《魔山》:試探虛無主義思潮下的理性與感性的探討
    《魔山》作於20世紀20年代,小說以一個療養院為中心,講述了大學生漢斯來到療養院看望表兄約阿希姆,不幸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得留下來接受治療。而在治療的過程中,漢斯從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漸漸變得享樂與消沉,並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於是一轉眼過去了七年,世界大戰的炮火燃起,將他的美夢驚醒,然後最終他決心踏上戰場,最後死在了戰場上。
  • 《魔山》的電影三部曲,始於一段同性愛
    然而,當他步入這個被科學儀式馴化了的精密世界後,他終於也被診斷有病,接受魔山上嚴格儀式化的調養,並日漸沉迷,忘卻了時間,忘卻了平原世界。在被科學這個宗教信仰統治的小世界裡,一切按照院長「宮廷顧問」貝倫斯大夫的科學化安排進行生活。人們的靈魂逐漸陷入頹廢,日漸崇拜疾病與死亡,精神也日益變得絕對。小說的結尾,一戰爆發,所有人都被驚醒,驅逐出魔山的療養院,漢斯也走上了煙火紛飛的戰場。
  • 評《魔山》:整個歐洲文學的歷史地標
    但丁《神曲》裡的地獄煉獄天堂三重世界,在曼先生的《魔山》裡凝聚成了一個療養院。而但丁高舉的那顆叫做貝婭特麗絲的夜明珠,在《魔山》裡變成了一個世俗虛偽的韃靼女人。倘若說《神曲》顯示的是太陽升起的一瞬間,那麼《魔山》描繪的卻是日薄西山。  比起法國小說裡的於連或拉斯蒂涅,《魔山》裡那兩位表兄弟莊重,正派,陽光燦爛。主人公漢斯甚至還抱有少年維特的浪漫情懷。
  • 跑團劇本——魔山魔山
    pl們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你們還是來到這個坐標所描述的地方,結果你們發現這是你們城市裡一堵荒廢的牆(如果所在地不同,你們來到的終點也不同)就在你們疑惑的時候,一雙手透過牆壁將你們抓了進去。當你們再度醒來的時候你們發現你們正處在一間簡單的小木屋內。劇情(魔山共有四層,分別囚禁著四個欺騙少女的人。
  • 上流社會,不過是一個所有人都說謊話的地方
    它講述了一個名叫亨德裡克的演員,在追求金錢和名利的道路上逐漸迷失自己,最終惡貫滿盈,心生愧疚的故事。本書原著首版後不久,就被列為「影射小說」,遂被封禁長達35年。《科克斯書評》評價這部書:此書令人稱奇。取材於真實事件,卻將表現主義發揮到極致,使得其像一把刺入人體的匕首一樣。
  • 攝影師實拍酒泉玉門魔山地質公園,一個讓人又喜又悲的絕美之地
    攝影師實拍酒泉玉門魔山地質公園,一個讓人又喜又悲的絕美之地 2020-12-17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累的中國人,何時才能像貓咪那樣睡,忘卻輾轉塵世的累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會大環境讓人生出了沒完沒了的欲望,想像富豪那樣,住大房子、開豪車、買名牌、孩子上貴族學校……不斷地攀比,這些都是造成累的重要原因。在大多數外國人眼中,中國人很勤奮,活得累,但不值得,富有的中國人不一定是有經商的天賦,而是我們比他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準來完成的金錢積累。我們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沒日沒夜地工作。
  • 《權力的遊戲》中獵狗為什麼那麼痛恨哥哥魔山
    自《權力的遊戲》終季後,沒怎麼再寫相關文章,今天突然又想扒拉下劇中獵狗與魔山這對相愛相殺的冤家兄弟。其實看過該劇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獵狗與魔山原本是親兄弟,但兩人之間卻有著天大的仇恨,這從第一季那場激烈的比武大會上就能看出來,而且兩人至死似乎都沒原諒對方。當然,終季中兩人同歸於盡,或許也是極愛極恨的完美結局。那麼,這兩兄弟之間為什麼會生出如此刻心銘骨的仇恨呢?
  • 泰森和"魔山"加盟《搏擊之王》續集 首部主演回歸
    泰森和"魔山"加盟《搏擊之王》續集 首部主演回歸 時間:2016.05.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
  • 音樂是你,另一個自我復活的地方
    ,為塵世所累晝夜奔波,有時亦會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因為,音樂是你,另一個自我復活的地方。幾首簡單的輕音樂,就能把一天的疲憊的心,帶來一陣陣輕快~~作為一名天生對輕音樂情有獨鐘的粉絲,近日特別精選了個人認為挺走心的幾首。和各位小夥伴們一起鑑賞它們產生的真實背景,一起聆聽它們背後的故事。卡農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獵狗復仇之火重燃,殺掉魔山為為二丫報仇
    比如一對兄弟:魔山和獵狗。這對弟兄用一個字可以概括:冷。魔山冷血,幾近野獸;獵狗冷酷,實則有情。世界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無緣無故的恨,獵狗的臉就是明證。童年的影響是獵狗一生的陰影所在,這團陰影遮天蔽日,但恰恰它是火。佛羅伊德曾言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 紅毒蛇戰魔山背後的內幕
    重點是這一戰背後的血海深仇,解讀十七年前泰溫和魔山罪行的內幕,其實紅毒蛇比武也有一半是被逼無奈,臨陣話多也有其必然性。視頻版:文字版(節選):…………(前略)那麼泰溫對魔山的態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書裡沒有明寫,但是我分析有這麼幾點原因:一開始泰溫說考慮換一隻狗的時候,正是魔山吃了個敗仗,被奔流城的艾德慕·徒利給打敗了一次。
  • 魔山演員打破紀錄 硬拉動作十分標準
    魔山演員打破紀錄 硬拉動作十分標準時間:2020-05-04 11:58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山演員打破紀錄 硬拉動作十分標準 當地時間5月2日,《權力的遊戲》魔山演員、31歲冰島大力士哈弗波朱利爾斯比昂森(Hafthor Julius Bjornsson)在冰島的雷神之力健身房
  • 最精彩的決鬥:魔山大戰紅毒蛇
    目前單挑全勝的美人帶著瓦雷利亞鋼鑄造的神劍能單挑幾個男性騎士/巴利斯坦爵士不穿盔甲的戰鬥力/單手的「弒君者」憑藉獨臂威力大增/使用短刀的騎兵被靈活的波隆完爆/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冷兵器知識想必看過冰與火之歌的朋友們都知道這部劇中往往出現許多精彩的打鬥鏡頭和出人意料的突發事件,劇情常常會在高潮部分來一個180度大反轉,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心理側寫師看《權力的遊戲》(3):魔山坑獵狗,萊莎坑羅賓,精神病也傳染? | 架空
    《權力的遊戲》中不僅主要人物心理有問題,配角也一個賽一個的戲多。
  • 宮崎駿:夢工廠,把自己看作一場夢
    宮崎駿作品中始終離不開他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描寫和反思,其實這也是他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帶著自己的熱愛和想法,宮崎駿開始造夢,也就是自我表達之旅。《幽靈公主》和《起風了》的製作過程都曾被拍做紀錄片,一個是55歲的他,一個是70歲的他,但是編劇,畫分鏡和上色,原畫,配音指導,工作間隙的採訪,最後的宣傳等等都有他的身影。吉卜力工作室的員工都明白,他們只是這個工作室的一顆螺絲釘,而宮崎駿是永不褪色的的主角和主力。
  • 《權力的遊戲》"魔山"打破世界硬拉紀錄
    最近,魔山通過打破硬拉(deadlifting)金氏世界紀錄的方式,證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強的男人,而他的妻子也為他感到高興。有的觀眾開玩笑的說,我不知道龍媽到底有沒有龍,但我知道魔山一定能捏爆別人。在現實中,魔山的扮演者Bjornsson也是很強壯的男人,擁有大力士的稱號。
  • 宮崎駿:既賺錢又安全的作品,只會磨損年輕人的人生
    摯友高畑勳曾戲謔說,「每一頂帽子都必須是特大號」才能裝下宮崎駿的頭,或許是因為頭特別大,鬚髮皆白、戴著大黑框眼鏡的宮崎駿,親切又有些卡通,這也是動畫迷眼中,動漫大師宮崎駿的標準像——他成名晚。大學畢業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宮崎駿才正式涉足動畫業。在公司前輩保田道世的回憶裡,這個年輕人才華超群:「他的想像力之豐富令人震驚,我那時候就認識到,他這個人不得了。」
  • 詩詞|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塵世的幸福
    人生天地間,山川寂寥,街市井然,人們就這樣生活著,日復一日。顧城說: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平淡的生活中,藏著淡然的幸福,可能這些幸福不若天上的星子,璀璨閃耀,卻足以溫暖你我。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塵世的幸福。
  • 宮崎駿電影裡好聽的音樂,千與千尋上榜,你最喜歡哪個?
    筆者在演出票務網站大麥網上稍作統計,以「宮崎駿電影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會目前正在售票的演出有50場,涉及到的音樂團體有: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電影交響樂團、北京音樂家協會青少年愛樂樂團、節日室內樂團、愛樂匯輕音樂團、無尚五重奏、「風之谷」重奏t等等數十個樂團。 宮崎駿的電影音樂作品在中國正形成一個產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