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包餃子 衙前二小情暖冬至系列活動"上演"

2021-02-16 蕭山衙前


  作為一個天文類節氣,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不,為了讓學生了解冬至的風俗,衙前的學生們開展了情暖冬至系列活動~~~

衙前二小的野餐活動,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增進了孩子之間的友誼。

  

  活動中,孩子們搭灶,撿柴,切菜拎水,每個組都分工明確,忙得不亦樂乎。「快看,朱韻佳他們組已經生著火了!」不知誰喊了一句,其他小組的成員都投去了羨慕的眼光「他們真厲害,我們也得加油生火。」

  有兩個組在家長的幫助下也很快生著火開始燒玉米和番薯了。徐詩妍媽媽也說,她從小到大都沒參加過這樣的活動,今天還是頭一次呢!在燒的過程中,滾滾的煙火跑了上來,嗆得孩子們眼淚也流了下來,有幾個燒火的變成了小花貓。別看孩子們平時不怎麼下廚,但最終端上來的食物還是相當豐盛的,蛋炒飯、烤紅薯、炸香蕉、關東煮、炸薯條、煮玉米、裡脊肉、水果沙……各種美味「出爐」後,孩子們就有滋有味地品嘗起來,整個野餐活動到下午三點半才結束。

  這次活動別具特色,並且還邀請到了部分家長的參與。儘管沒有走出校門,在校園內進行野餐活動,但孩子們依然熱情高漲。家長們也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既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增進了孩子之間的友誼,同時也讓孩子們學會了合作,懂得了分享。他們還希望,以後要多搞這樣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收穫。

  為了讓學生了解冬至的風俗,衙前二小502班開展了「冬至.餃子」的活動,通過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或詢問家裡的老人了解「冬至」的來歷和風俗,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包餃子,品嘗餃子,談論餃子,加深對這個風俗的了解。這次活動既增長了學生們見識,也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

看了衙前學生們度過的暖暖冬至,我們也去了解各地的冬至風俗吧~~


  陝西有諺語:「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說,冬至像過年一樣重要,學生、長短工都給享受假期。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南方也一樣。《吳中歲時雜記》載:「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節。」冬至前一天,親朋好友互相贈送食物,稱為「冬至盤」。這天晚上人們設宴飲「節酒」過冬至夜。

  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河北《深澤縣誌》記載:「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意思是說,冬至祭祖、拜謁尊長,要像過元旦一樣舉行隆重的儀式。

  這是北方,南方如泉州習俗,冬至出門在外者,都儘可能回鄉過節謁祖。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祭祖,合稱春冬二祭,十分嚴格,參加者虔誠之至。

  在安徽桐城,冬至節上祖墳燒紙錢祭祖,並在這天修墳整墓。在上海金山,冬至這一天過去有落葬、燒小孩棺材之俗,今則演變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掃墓。

  冬至大如年,所以好吃的很多。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人們熟知的。

  前者,我們以河南為例。「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對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非常難過,就叫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施捨給百姓。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吃餃子的習俗,連帶還有「不吃餃子掉耳朵」的說法。

  後者我們以浙江為例。冬至時,浙江人好吃「冬至圓」。在台州,擂圓是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麵團,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裡滾拌,因為這個過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鬱,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夾一個粘滿豆粉的擂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甜滋滋、暖烘烘、軟綿綿,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除了經典的甜圓,也有很多家裡喜歡鹹的冬至圓,鹹圓就是在糯米糰裡放餡,包類似豬肉、豆腐乾、冬筍、香菇、紅蘿蔔、白蘿蔔等細丁,可蒸可煮,鮮香多汁,另有一番滋味。

  潮汕人吃了冬至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甚至漁家的船首,耕牛的牛角,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臺灣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除了餃子、湯圓,冬至美食可謂千裡不同風,以下再舉幾個例子。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按學歷高低,以示鼓勵;同時優先照顧老人。現在在湖南仍有此遺風,他們殺雞宰豬,把肉陰乾享用,有諺語稱:「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供冬至團」也是江南習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團,內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待客或贈送親鄰。

  「餛飩拜冬」是北方的冬至食俗。《帝京歲時紀勝》說:「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之所以選用餛飩拜冬,是因為「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南京,冬至要吃小蔥燒豆腐。常州人好吃熱豆腐,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蘇州冬至節,親朋好友要用禮盒送一種類似春盤的食品。金華人冬至各設酒餚,舉家歡慶。在貴州,最為普遍的就是吃狗肉。杭州人則是煮赤豆飯,蒸新米糕,並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

  冬至節,民間還有贈鞋習俗,其源甚古。《中華古今注》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亦有「亞歲迎樣,履長納慶」的句子。

  後來,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現在則多數是從集市上購買,樣式緊跟著時代的潮流。每逢冬至,一些地方的大人們總喜歡抱著小孩串門,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冬至節,舊俗要由村裡的德高望重者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德高望重者帶領學生拜先生。目前山西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甚濃。

相關焦點

  •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象徵全家團圓、和和美美,為進一步增進社區和居民間的感情。12月22日,李家社區聯合大有公館小區物業共同組織了「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2017冬至業主包餃子活動」為主題的活動,特地邀請轄區居民和大有公館物業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過冬至,和諧鄰裡情。
  • 情暖冬至 快樂包餃——惠州市華達技工學校舉行冬至教師包餃子活動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包餃子、吃餃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習俗活動之一。為迎接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到來,傳承中華傳統習俗,促進教師們的溝通與交流。
  • 瑞翔幼兒園開展「情暖冬至一家親」 包餃子活動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8日電(吳璇)冬至是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冬至過後也代表著正式進入了深冬了。人們喜歡在冬至這天包餃子、吃餃子。為了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我們的傳統飲食——餃子,瑞翔幼兒園在2018年冬至來臨之際,舉辦家園「情暖冬至一家親」包餃子活動。
  • 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開展「繽紛歲末 情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迎接溫馨的冬至,傳承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濃濃氛圍,12月21日上午,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組織教職工開展了「繽紛歲末 情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取團圓之意,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冬至來臨之際,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紛紛開展喜迎冬至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 修武法院舉行「傳承文化 情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修武法院舉行「傳承文化 情暖冬至」包餃子活動 2020-12-21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暖冬至包餃子 其樂融融鄰裡情
    12月21日下午,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與航空第二社區聯合組織開展了「情暖冬至節 幸福航空城」主題活動,活動室裡歡聲不斷、溫情瀰漫,社區黨員、幹部和群眾歡聚一堂,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度過了一個溫暖的節日。
  • 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取團圓之意,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冬至來臨之際,高新區(新市區)各基層單位紛紛開展喜迎冬至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
  • 冬至將至 暖心餃子包起來
    情暖冬至節 黨群一家親12月15日,太原市迎澤街道并州路二社區、青年路一社區舉辦了「情暖冬至節,黨群一家親」包餃子活動,邀請駐地單位及轄區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並把煮好的餃子送到社區老黨員家中。
  • 西安航空基地:情暖冬至包餃子 其樂融融鄰裡情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周婷婷)12月21日下午,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與航空第二社區聯合組織開展了「情暖冬至節 幸福航空城」主題活動,活動室裡歡聲不斷、溫情瀰漫,社區黨員、幹部和群眾歡聚一堂,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度過了一個溫暖的節日。
  • 熱乎乎的餃子,暖洋洋的心|天佑集團「迎冬至 包餃子」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中國人對冬至的重視使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節日飯12月21日11點半,天佑餐廳儼然成了「歡樂大廚房」。
  • 情暖冬至,愛在華凌—合肥市華凌錦苑幼兒園開展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為了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了解冬至的風俗習慣,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12月21日上午,合肥市華凌錦苑幼兒園開展了「情暖冬至,愛在華凌」主題活動。
  • 情暖冬至,愛在校園,鄭州市第十四高級中學開展教職工冬至包餃子活動
    老師們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老師們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心裡暖暖的。冬至到,吃水餃。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糰、吃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原來是在冬至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學校工會和後勤處組織策劃的"迎冬至 包餃子"活動。包餃子前,食堂提前精心選制餡料,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活動中,老師們井然有序的分成組,配合密切,有的切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相互之間大家傳授著包餃子的經驗,在歡樂、溫馨的氣氛中大家個個大顯身手,現場氣氛熱烈。
  • 「情暖冬至,洋溢歡樂」——濟南市歷城區華山第二小學冬至主題隊活動
    在冬至來臨之際,濟南市歷城區華山第二小學組織開展了「情暖冬至,洋溢歡樂」為主題的隊活動。 一、學習冬至知識 弘揚傳統文化 「今天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本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為「情暖冬至,洋溢歡樂」,演講不僅介紹了冬至節氣的由來與習俗,還鼓勵隊員們要多在室外進行鍛鍊,冬季鍛鍊不但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在提高學習效率,鍛鍊意志方面也有積極的作用
  • 景山社區聯合惠民社工所舉辦了「情暖送至」包餃子活動
    冬至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餃子是團圓的象徵,也是溫暖的代名詞。為了讓社區居民們過一個溫暖、溫馨的傳統節日,12月21日上午,景山社區聯合惠民社工所舉辦了「情暖送至」包餃子活動。上午九點,社工將早早準備好的餡料、餃皮端到活動室,大家分工合作,有包餃子的,有煮餃子的,還有蒸餃子的。井然有序,忙而不亂,大家有說有笑,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圍中。短短二個小時,一盤盤包好的餃子下鍋了。大家吃著餃子、聊著家常裡短,非常地開心。
  • 建行長治紫金西街支行舉辦情暖冬至理財沙龍活動
    冬至,福至。為了感謝廣大客戶的支持與厚愛,12月21日,建行長治紫金西街支行攜手陽光保險公司舉辦了情暖冬至包餃子沙龍活動。陽光人壽講師從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合理配置的角度,向大家推介近期熱銷保險產品;該行工作人員介紹建行在售金融產品,重點介紹正在熱銷的牛年壓歲金鈔,並針對性的提出合理化資產配置建議;活動中客戶們積極體驗建行的基金、龍寶等理財產品,並通過穿插的各種小遊戲調動大家的參與性。
  • 紅色領航 和諧樓棟 濱江社區舉行冬至包餃子活動 - 弋江文明網
    為了讓濱江社區的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12月21日上午,濱江社區在二樓開展「情暖冬至,和諧鄰裡」主題活動。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包餃子活動開始了。志願者們迅速鋪上桌布,放上肉餡和餃皮,居民們熱鬧有序的開始包餃子了。天氣雖然寒冷,但是濱江社區會議室內卻洋溢著溫暖和歡笑,居民們一邊幹活還一邊嘮家常、講笑話忙得不亦樂乎,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滿足。  活動的尾聲,居民們將餃子打包好都帶回了家。多位熱心居民表示,小區裡住著不便出門的老人,我也要給他們帶一份回去,把社區的溫暖帶給他們。
  • 冬至一陽生景新,梅花盛放歲為鄰——康保縣第一幼兒園「情暖冬至...
    冬至一陽生景新,梅花盛放歲為鄰——康保縣第一幼兒園「情暖冬至 與愛同行」主題活動掠影 2020-12-2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 熱騰騰的餃子暖胃又暖心
    「每年冬至,我們都會號召餐飲店加入到愛心行列,讓環衛工們能聚在一起,吃上免費的熱餃子,而轄區多家餐飲店也是積極響應,不僅僅提供現包餃子,更是搭配冷熱菜,大家有吃有喝像過年一樣熱鬧。」渭西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齊聚一堂過冬至 情暖歡樂包餃子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冬至吃餃子是許多中國人的習俗,這不,今天12月21日是冬至,為了讓員工既應景,又有氛圍,並且充分享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公司員工餐廳上演了一場「香噴噴的餃子,暖暖的情」包餃子活動。餐廳工作人員早早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