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2020-11-19 藝知現代

印象派畫家會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是必然的結果。要解釋原因我們還得先從印象派的初衷說起。

學院派抵制印象派,那是印象派的確是反對學院派的條條框框。要是我們注意到下面這點就更有意義了。那就是印象派畫家大多數法國人,而學院派條條框框的標準來自哪裡?希臘、義大利的南歐國家。雖然同屬拉丁系,但畢竟是不同國家。

除了學院派,印象派畫家作為畫壇的新生力量他們還牴觸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象派追求美的真實而非幻象。

印象派所認為的美的真實是什麼?

首先印象派認為沒有以前美術界所認為的「local color」一說,即任何物體本身是沒有顏色的。物體之所以有顏色是因其反射太陽光的緣故,而陽光又由七色光組成。local color 這個概念來自於對於物體本色的認識。既然是本體顏色,那麼在調色板上調製出這個本體顏色後再塗抹其上就是正確的做法了。無論是學院派還是浪漫主義及象徵主義派畫家他們都是如此認識。

印象派畫家就不這麼認為,這種理念也就為印象派畫家直接在畫布上用原色混色繪畫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說這些與浮世繪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上面的論述告訴我們,印象派畫家追求的是事物正確的光影效果而非學院派的帶有目的的構圖與渲染。日本浮世繪的最大特點就是線條的抽象,在其用色上則追求較為純粹的美感。印象派畫家相信物體本身無色,顏色來自於陽光,而陽光在一天裡又不斷變化,正因此同一個物體的顏色是可以轉換的,事實也的確如此。

既然色彩即光,而光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那麼在某一時刻用畫家最有感覺的色彩來給事物上色就成為正確妥當的事情了。在這種理念下的印象派畫家們一見到日本浮世繪就必然深有感觸並且迅速地接受了日本浮世繪的理念。

其次浮世繪的抽象美與印象派寫生繪畫所產生的朦朧美具有等同的意味。只不過一是靠單純的線條來抽象形體,而另一個是依靠準確的色彩來構築形體。這就是兩者理念的相近之處。這正是印象派畫家都喜歡日本浮世繪的原因所在,也是浮世繪所給予印象派畫家最為深刻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梵谷為什麼痴迷浮世繪?天皇的歷史老師揭曉答案——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如果要問梵谷那個時代的「網紅」是什麼,其中必定有浮世繪。日本浮世繪藝術曾掀起一場「世界風潮」,印象派畫家馬奈、羅特列克都在談論和臨摹浮世繪,梵谷也迅速加入了浮世繪粉絲群。仔細觀察梵谷的畫作,我們不難發現梵谷與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之間聯繫緊密。梵谷到底有多喜愛浮世繪呢?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樣,創作浮世繪就完全是「有啥需求畫什麼」的思路了。通常是先由出版機構,也就是「版元」向畫家約稿,確定下畫哪位明星?什麼地方的風景?還是妖魔鬼怪、美人畫?然後由畫家出黑白的初版,出版商拿到手稿後經過幕府審查,就可以開始雕刻和印刷了。歌川國芳《山海めでたいずえ はやくきめたい》,木版畫,34.6×24.9cm,1852年隨後,畫家畫圖定色彩,雕師根據畫家的指示雕刻線板和色板,印師根據需求進行印刷。浮世繪便宜大碗的基礎來源於明確的分工。
  • 藝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以及背後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和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它在日本不受藝術正史待見,卻如何能以「包裝紙」的身份深刻影響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興起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藝術是以市井為舞臺,以民生百態為題材的風俗描繪。浮世繪——可以解讀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誰能想到若干年後,這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漂洋過海席捲了歐美藝術界,更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
  • 日本人曾經嫌棄的浮世繪,是怎麼火起來的?
    年度熱詞「後浪」也沒被落下,何冰作為主持人一上場,就cue到了自己在演講中的那句:「奔湧吧,後浪!」△ 《星夜》中,旋渦狀的星雲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沖浪裏》的元素兩幅畫融合在一起,毫無違和感:而深受北齋影響的遠不止如此,雕刻家、工藝美術家和音樂家等等也紛紛加入了北齋粉絲群。因為北齋的畫經常以鳥、魚、昆蟲、波浪為素材,蒂芙尼創始人之子、裝飾藝術家路易斯 · 康福特 · 蒂芙尼,就以北齋畫中的昆蟲為原型,製作了「蜻蜓檯燈」。
  • 何為浮世繪?從代表性作品到代表性畫家為您詳盡解讀 【入門必讀篇】
    活躍於江戶時代初期的浮世繪畫家,浮世繪的創始人,被稱為浮世繪的鼻祖。其代表作有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的【美人回眸圖】等等。活躍於江戶時代中期的浮世繪畫家。以身材纖細、神情細膩的美人畫博得了巨大人氣。為錦繪的誕生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是為後世浮世繪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的畫家之一。
  • 浮世繪,要怎麼玩才是最「浪」的?
    暑假結束,不知道各位出去旅遊都帶回來什麼手信呢?除了吃進肚子裡和擦在臉上的,大家的行李箱裡塞得最多的,是不是就是旅遊地紀念品呢?去西安帶回來兵馬俑手辦,去敦煌帶回來了石窟壁畫的周邊,才算不枉此行。如果說去日本帶回來的手信,沒有一兩件是浮世繪相關的,別人會懷疑你去了一趟假日本。為什麼說不帶點浮世繪周邊回來就等於白去了一趟日本呢?
  • 浮世繪系列——鈴木春信
    講座將為大家介紹浮世繪的起源、工藝和三大題材——美人畫、歌舞伎演員像和風景花鳥畫。浮世繪最廣為人知的是美人畫,其次為歌舞伎演員畫像,還有在江戶時代後期興起的風景花鳥畫。浮世繪鮮活地表現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包羅萬象,被稱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此外,浮世繪還對19世紀末興起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成就了東西方美術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 《浮世畫家》:人生不止浮世繪,還有必須面對的現實
    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他的作品,石黑一雄不僅在詠嘆過去,也在探索未來。讀《浮世畫家》的時候,很明顯地感覺到這種「過去」在湧動,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不止浮世繪,還有必須要承受的現實。浮世繪,不僅是畫作,也是人生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藝術,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主要描繪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小說中的主人公小野是一位浮世繪畫家,在他手上,曾經誕生過無數的作品。可以說,每一幅都是人生的定格。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
  • 浮世繪丨從春宮版畫到皇室御藏
    這和浮世繪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浮世繪,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藝術,並非偶然出現,而是一種必然。誕生於17世紀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版畫,雖然是在中國文化滋養下生長的藝術形態,但它獨特的風格和對印象派乃至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從這個程度上來說,作為一種本土藝術的浮世繪,對世界藝術的走向劃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印象派的兩位代表大師莫奈和梵谷,都是浮世繪的狂熱粉絲。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在這400多年裡,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歌川廣重、鈴木春信、東洲齋寫樂等大師們也留下了眾多江戶時代的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 展覽 | 12月全球浮世繪展訊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本展是江戶東京博物館(Edo-Tokyo Museum)2014年為紀念開館20周年舉辦的「大浮世繪展」的第二期,介紹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東洲齋寫樂(Toshusai Sharaku)、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歌川國芳(Utagawa Kuniyoshi)這五位廣受歡迎的浮世繪畫家
  • 印象派
    更為重要的是,學院派的畫普通人根本買不起,只有貴族階級才能消受,但印象派這些破玩意兒,在當時簡直就是白菜價。除此之外,老百姓喜歡印象派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歐洲人的品味深受日本影響,具體來看,就是日本的浮世繪。我們知道,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風俗畫,所謂的「浮世」指的就是人們所生活的塵世。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浮世繪的名畫名作不僅在日本美術的發展歷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它對於西方美術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也讓從來都是取惠於他國的日本美術,第一次推動了世界藝術的進程。就連莫奈、梵谷、高更等眾多歐洲畫壇的大師都臨摹過浮世繪的作品,效仿過浮世繪的畫風,痴迷過浮世繪的異域風情。例如莫奈曾讓妻子穿上日式和服,舞動扇子,給她畫了張肖像。
  • 最「另類」的後印象派裡畫家:保羅·高更
    高更的作品在一眾印象派藝術家裡顯得極為獨特,他一生足跡踏遍了諸多國家,他的作品中也記錄下了所到之處的獨特異國情調、民俗生活。1848年,高更出生於巴黎。不同於其他畫家,他的職業生涯開始得很晚。年少時,高更曾在海軍服役,並因此而在海上航行去過許多地方,後來高更喜愛四處旅行也正與這段經歷有關。
  •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講述了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女兒阿榮與江戶百姓們的生活和交流。    預告從站在欄杆邊眺望百日紅花的阿榮場景開始,阿榮嘴裡嘟囔著:「漫長的祭祀節要開始了。」緊接著伴隨厚重的背景吉他音色,一卷奇妙的江戶市井畫面緩緩展開,妖怪、鬼神等杉浦作品中主要角色悉數登場。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油畫作品欣賞
    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莫奈、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畢卡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在巴黎學畫期間,結識貝爾納、梵谷,深受埃德加·德加繪畫題材和技巧的影響。他十分喜愛浮世繪版畫。他的不少作品題材取自周圍的生活,描繪資產階級沙龍、咖啡店、夜總會、妓院的生活場面。他善於用精練的筆觸,用鮮明的大塊色彩對比組織畫面,刻畫人物性格。
  • 傑作 最懂浮世繪的不是日本人,而是畫舞女的法國人德加?
    ▲ 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 Ballet Scene眾所周知,印象派受日本浮世繪影像巨大,並且往往拿梵谷舉例,但作為題材而言,畫舞女的德加才最貼近「浮世」的本意。祖父是個畫家,父親是個銀行家,優越的生活,讓德加身上帶有幾分名流的氣質。雖然德加曾是印象派的成員之一,但是巴黎藝術家圈子裡聲色犬馬的生活似乎並不是德加的最愛,他的繪畫極少描繪那種燈紅酒綠的聚會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