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紅樓夢·金玉良緣》

2021-03-02 國戲越劇

李翰祥將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悲劇,重新編排活現銀幕,而林青霞反串演活風流公子賈寶玉,更是形神俱備俊朗迷人。榮獲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及第二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服裝及最佳美術設計獎的《金玉良緣紅樓夢》 >>>李翰祥將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悲劇,重新編排活現銀幕,而林青霞反串演活風流公子賈寶玉,更是形神俱備俊朗迷人。榮獲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及第二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服裝及最佳美術設計獎的《金玉良緣紅樓夢》

千裡迢迢投奔外祖母的林黛玉(張艾嘉飾)與表兄寶玉(林青霞飾)相會,兩小無猜,童言無忌,雖惹出摔玉的鬧劇,卻讓他們彼此走得更緊。歲月流逝,兄妹倆兩情相悅,心意相託。但他們的愛情為族人所不容,王熙鳳獻出偷梁換柱之計,令寶玉娶得薛寶釵(米雪飾)。黛玉悲痛難忍,含恨而逝。得知真相的寶玉棄家出走,遁入空門。

徐玉蘭(1921年12月27日 — 2017年4月19日),女,浙江新登人,傑出的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1]  。1933年入新登的東安舞臺科班學花旦,後改老生。1939年與吳月奎等組建興華越劇社。她改唱小生的時間是1941年12月19日,地點在上海老閘戲院,當時是與施銀花搭檔。

1947年9月組玉蘭劇團。與王文娟合作始於1948年。1952年參加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以《西廂記》獲演員一等獎。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劇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廂記》、《春香傳》、《紅樓夢》、《追魚》、《西園記》等。徐玉蘭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學生和傳人有徐小蘭、金美芳、劉麗華、汪秀月、錢惠麗、鄭國鳳,徐持平、翁荔英、錢麗亞、張小君、劉覺、汪濤、李燕等,其中以金美芳、錢惠麗、鄭國鳳、劉覺最具代表性。

2017年4月19日17點18分,徐玉蘭同志因病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6歲。[3] 

2006年3月4日,題為《越劇「生」角流派》的演講在賀綠汀音樂廳舉行,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戲劇作曲家連波等與越劇戲迷們見面交流。《越劇「生」角流派》是原定這次徐派、範派的演講主題。範派藝術創始人範瑞娟聽說有這個活動之後,非常想到現場與她朝夕思念的觀眾見面。可是,由於醫生堅決反對她帶病出席任何活動,範瑞娟只能通過老姐妹轉告大家:祝當代的越劇明星們,新戲越來越多,越唱越好,繼承前輩風採,發揚自己特色。祝關心越劇事業的戲迷越來越多。徐玉蘭在講臺上深情地說:「眼睛一眨,越劇誕辰已百年。想想心情就激動,自己的舞臺生涯已經有70多年啦。從草臺班子起家,一路坎坎坷坷,直到越劇興旺發家,我們是越劇發展的見證人。

令人欣慰的是,這個百年前的草臺班子,如今已經登上了世界舞臺。我們不能忘記越劇的祖輩、不能忘記在幕後對越劇音樂默默耕耘、奉獻智慧的老師們。」在賀綠汀音樂廳裡,連波播放了他精心剪輯的越劇生角流派的代表唱段。錢惠麗、韓婷婷、王君安為戲迷演示了《紅樓夢·洞房》、《梁祝·樓臺會》、《盤妻索妻·賞月》等片段,受到陣陣喝彩。

[7]2006年3月27日,時值中國越劇誕生100周年,一臺《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特別選擇越劇的發源地嵊州和越劇的發祥地上海進行雙向傳送異地直播。這臺晚會開創兩個「第一次」,即首次以雙向傳送異地直播的現代電視傳媒手段來運作戲曲節目;首次讓藝術家們以「走紅地毯」的方式拉開晚會的序幕。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此次晚會可謂名家薈萃,不但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傅全香、範瑞娟、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周寶奎、畢春芳、張小巧、呂瑞英、金採風等悉數到場,越劇中堅力量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章瑞虹、王志萍、韓婷婷等也共同參與這臺晚會的表演。同時全國其他越劇院團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吳鳳花、陳飛、張小君等也以訪談、再現表演等多樣形式祝賀演出。名家新秀會聚兩地,共同演繹各個流派代表唱段,展現越劇發展百年華彩。

此外,晚會現場還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尚長榮、紹劇名家六齡童父子、電影表演藝術家謝芳、嚴順開、音樂家何佔豪、影視明星李玲玉等傾情參與,共襄盛舉。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家們更是當仁不讓,粉墨登場,淮劇名家馬秀英、崑劇名家梁谷音、滬劇名家馬莉莉、茅善玉、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唱,祝賀越劇百歲。見證了越劇百年發展的老藝人——94歲的「小歌班」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親臨晚會現場為觀眾們獻唱一段。

2006年4月9日,作為越劇百年系列活動之一的首屆「顧錫東戲劇藝術越劇票友大賽」在西塘水上舞臺拉開序幕。來自江蘇、浙江、上海三地的越迷們在此擺開擂臺,追憶劇作家顧錫東。徐玉蘭為優勝選手頒獎

2008年5月23日,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主辦,SMG綜藝部、SMG廣播文藝中心、上海蘭生越劇發展基金、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協辦,上海越劇院、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臺聯合承辦的「上海越劇界聯合賑災義演」專場在上海逸夫舞臺舉行,義演專場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現場募集捐款送達災區。此次義演,活躍在越劇舞臺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員如章瑞虹、許傑、張承好、孫智君、王志萍、鄭國鳳、金靜、韓婷婷、傅幸文參演;浙、閩在滬的越劇演員如王君安、趙海英等加盟登臺;老一輩藝術家王文娟、金採風、畢春芳、周寶奎、孟莉英、範瑞娟、徐玉蘭、尹小芳等獲悉消息後也上臺與大家一起表達老一輩藝術家們抗震救災的情懷。在整臺演出的最後,這些老藝術家和所有演員一起,共同進行配樂朗誦《坐標》。演出在盛舒楊演唱的歌曲《祈禱》中開場,何賽飛演唱一段評彈開篇《蝶戀花》,趙志剛清唱《一封來自災區前線的信》。義演活動得到了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SMG文藝中心將義演作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星期廣播音樂會」特別節目直播。

2013年11月9日,出席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開幕式現場,被授予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93歲高齡的徐玉蘭老師親自到場領獎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上 李翰祥導演 林青霞張艾嘉米雪主演
    《金玉良緣紅樓夢》選角之初,李翰祥導演將素來清純的林青霞定位為林黛玉,賈寶玉的角色原擬甄珍,後又花落張艾嘉,但李導相中了林青霞身上潛藏的玉樹臨風的氣質,兩人角色就此互換,於是觀眾看到了這樣俊俏而叛逆的反串賈寶玉。林青霞在新書中一篇名為《我也夢紅樓》的文中寫道《金玉良緣紅樓夢》是其演戲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電影。
  • 金玉良緣紅樓夢,「玉樹臨風" 林青霞
    若干年後的1977年,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上映後,宋存壽導演告訴林青霞,這是李翰祥導演託他拍的林黛玉造型。可見那時,李導演就想請林青霞拍《紅樓夢》了。1977年,邵氏電影決定開拍《紅樓夢》。聽說最初的人選是甑珍演賈寶玉,林鳳嬌演薛寶釵,林青霞演林黛玉,張艾嘉演紫鵑。後來因為甑珍和林鳳嬌沒談成,就改為張艾嘉演賈寶玉,米雪演薛寶釵,狄波拉演紫鵑,林青霞還是演林黛玉。
  • 58年後越劇片《紅樓夢》主創近況,難忘徐玉蘭,王文娟已94歲
    但《紅樓夢》整部書有近百萬字,而且宛如百科全書,包羅萬象。那該如何將《紅樓夢》改編成一部僅幾個小時的戲劇呢?他決定著重表現寶黛的愛情悲劇以及他們的反封建意識。這也是全書最精華的部分。於是就有了我們所看到的——從黛玉進府、共讀西廂、黛玉葬花、金玉良緣、黛玉焚稿到寶玉哭靈的精彩片段。
  • 金玉良緣紅樓夢
  • 永恆的經典——越劇《紅樓夢》和它的時代
    1977年初,越劇電影《紅樓夢》起先是作為內部電影放映,後來全國公演,引起的轟動成了電影史上的奇蹟。觀眾帶了鋪蓋通宵排隊買票,電影院24小時跑片,人人爭睹徐玉蘭、王文娟的風採。2016年3月「千裡共嬋娟」全明星版王(文娟)派越劇專場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演出越劇《紅樓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讀西廂、黛玉葬花、黛玉焚稿、金玉良緣,哭靈出走。慧心處,觀眾跟著笑,傷心時,觀眾跟著流淚。
  • 85分鐘《紅樓夢》聽盡大喜大悲
    圖片說明:紀念徐玉蘭先生誕辰100周年暨交響樂《紅樓夢》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世界首演。這是《紅樓夢》首次以「交響樂」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交響樂《紅樓夢》前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世界首演。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部《紅樓夢》。交響樂《紅樓夢》由指揮家胡詠言,作曲家劉力、於陽共同創作,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100周年。作品時長8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一氣呵成。
  • 在85分鐘交響樂《紅樓夢》中聽盡大喜大悲
    紀念徐玉蘭先生誕辰100周年暨交響樂《紅樓夢》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世界首演。這是《紅樓夢》首次以「交響樂」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賈寶玉」由青年越劇演員王婉娜擔任。記者 蔣迪雯 攝    交響樂《紅樓夢》前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世界首演。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部《紅樓夢》。交響樂《紅樓夢》由指揮家胡詠言,作曲家劉力、於陽共同創作,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100周年。作品時長8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一氣呵成。
  • 看電影合集:豆瓣9分名著改編經典越劇片《紅樓夢》完整版
    林黛玉(王文娟 飾)告別父親,千裡迢迢來至榮國府的外祖母家,遇見了表兄賈寶玉(徐玉蘭 飾),兩個玉兒情投意合,互為知己。這邊廂,鑼鼓喧天共賀新人;那邊廂,林姑娘淚盡心死魂歸太虛……  本片根據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重要段落改編,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和徐玉蘭聯袂出演。著名導演李翰祥當年曾在上海看過徐玉蘭的表演,並將其經典風格及唱腔運用到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中。
  • 《紅樓夢》中寶黛被「金玉良緣」拆散,誰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裡寶黛愛情的悲劇,大概最讓人扼腕嘆息,好好的一對青梅竹馬硬是被一個「金玉良緣」給拆散了!可細究起來,到底誰是這「金玉良緣」之論的始作俑者呢?書中第五回裡,一曲《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即出現了「金玉良緣」,而在故事情節中,直到第二十八回,才正式出現:「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而且,「金玉良緣」的提出者指向了和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給一代宗師徐玉蘭「劃重點」(內有視頻)
    《紅樓夢》成書兩百多年,徐玉蘭之前,演過賈寶玉的不知多少,誰成功了?還真沒有。梅蘭芳的搭檔姜妙香有「姜聖人」之稱,登臺演寶玉自己都尷尬。她之後,有林青霞、歐陽奮強等等,從形象到支撐角色的信念感,都多靠她,連李翰祥拍邵氏電影,也把越劇的唱詞、調度、制景從頭到尾模仿了個夠。徐玉蘭這句話,說得字字不虛,如真金,擲地有聲。
  • 43年前的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謝霆鋒媽媽給林青霞米雪做配角
    1977年10月26日,李翰祥導演,林青霞、張艾嘉、米雪領銜主演的《金玉良緣紅樓夢》上映。本片中,林青霞反串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米雪飾演薛寶釵。因為最近的疫情,大家最近可能都在家待著,給大家推薦一部好看的紅樓夢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香港邵氏出品,1977年上映,由林青霞(反串賈寶玉)、張艾嘉(林黛玉)、米雪(薛寶釵)等人主演,總時長108分鐘,幾位主演對人物角色的拿捏也比較到位,片中有不少唱段,值得細細品味欣賞,也是非常好看的。
  • 這部豆瓣9分的神作,62版《紅樓夢》,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事兒?
    於是就有了我們所看到的——從黛玉進府、共讀西廂、黛玉葬花、金玉良緣、黛玉焚稿到寶玉哭靈的精彩片段。而且徐進的戲詞兒寫得美極了。而整部越劇《紅樓夢》的唱詞,都寫得那麼抒情,那麼富有詩情畫意,那麼耐人尋味。我想,這是越劇版《紅樓夢》至今都被大家奉為經典的一大原因吧?徐進在創作《紅樓夢》時,腦海中寶玉的扮演者就應該是徐玉蘭。儘管她當時已經30多了。
  • 金玉良緣:《紅樓夢》裡最魔性的營銷文案
    《紅樓夢》裡,也有一句超牛的廣告文案,整篇文案只有四個字——金玉良緣。這個被瘋狂轉發的魔性文案背後,有非常牛X的策劃團隊和執行人。其大神級營銷手法,絕對值得膜拜。  【通靈寶玉的磁鐵效應】歷史上的名人出生,往往畫風清奇。
  • 紅樓夢:誰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成就了金玉良緣?
    《紅樓夢》主要描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幻滅的故事。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長大,順理成章地可以結為夫妻。可是後來,來了一個薛寶釵,她隨分從時,於是寶黛愛情,變成了寶黛釵三個人的婚姻角逐。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那麼是誰拆散了寶玉和黛玉,成就了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呢?
  • 《紅樓夢》癩頭和尚:什麼金玉良緣?純屬無稽之談
    導語:《紅樓夢》中的薛家人,一進榮國府就大肆宣揚「金玉良緣」,更有那寶釵的丫頭鶯兒親口說出:「寶二爺玉上的字,看起來倒與我們姑娘金鎖上的是一對兒呢。」又有言論說「有個癩頭和尚說了,寶姑娘的金鎖,得找個有玉的才能配。」
  •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
    《紅樓夢》別名叫《石頭記》,顧名思義就用石頭與絳珠草揭示了寶玉和黛玉的身世的「木石前盟」。書中有提及寶釵曾收到一位道士的一把鎖,上面刻字暗示要找一位有「玉」的人,這就是寶釵和寶玉兩人的「金玉良緣」。很明顯,黑暗的封建勢力使得「金玉良緣」終究敵不過「木石前盟」。命中注定的悲劇早已深深埋下伏筆。
  • 越劇電影《紅樓夢》欣賞
    一大早看越劇電影《紅樓夢》,被王文娟的《黛玉焚稿》和徐玉蘭的《寶玉哭靈》唱的是泣不成聲,眼淚譁譁的往出湧,藝術的感染力太強了。《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之首,講述在四大家族的興衰背景下寶黛釵之間的情感悲劇。
  • 紅樓夢:金玉良緣論是不是王夫人與薛姨媽等人炮製出來的一個驚天陰謀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世人圍繞著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形成了兩大陣營,擁護寶黛愛情的有之,擁護金玉良緣的也大有人在。不過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大家都認同寶玉與黛玉是三生石畔的舊情緣,但是圍繞著金玉良緣論,始終有一種聲音縈繞不絕,那就是,金玉良緣究竟是不是王夫人與薛姨媽等人炮製出來的一個陰謀,以此來對抗木石前盟的。
  • ​紅樓夢:木石前盟失敗,金玉良緣成功,原來是她做的局
    神瑛侍者凡心偶熾,想要下凡造歷幻緣。警幻仙子知曉絳珠仙子的心病,於是告訴絳珠仙子可以了結神瑛侍者的恩惠,從此兩不相欠。木石前盟受到金玉良緣衝擊,無非是警幻仙姑做的局。賈寶玉就是神瑛侍者,林黛玉就是絳珠仙草。在紅塵裡,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地哭泣,因此警幻仙姑給林黛玉和賈寶玉做了一個局。人世間唯有愛情最折磨人,唯有相思最能令人肝腸寸斷,唯有愛而不得,才能讓人淚流不止。寶玉和黛玉一定要戀愛,一定要愛而不得。金玉良緣就是為了阻止木石前盟而設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