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前點播中《三十而已》已經播到了大結局,這部今年夏天的爆款劇,風靡痘印快手微博等一切我能接觸到的平臺。刷一下朋友圈滿屏都是《三十而已》的劇照,和大家生氣吐槽的發言。
最開始我也和大家一樣喜歡這部劇,和小夥伴們一起追的熱火朝天。顧佳的優秀強大,鍾曉芹的善良可愛,王漫妮的堅強有原則,每一個都牽動著我的心。看著顧佳闖蕩太太圈,機智的化解一個又一個問題,王漫妮努力堅持自己的原則拒絕渣男,鍾曉芹積極真誠的生活,覺得終於有一部劇可以好好的體現女性的獨立自強了。
尤其是追到後半,王漫妮回家,更是看到了30歲女性最真實的痛。看到她坐在小床邊,聽媽媽細數對自己的想念,淚水決堤時更是感慨萬千。就像看到了自己。哪有那麼多詩與遠方,遍地心酸的苟且,才是更多人真實的模樣。也讓我想到《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公演的曲目《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瑣碎,一地雞毛,疼痛,不堪,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有時候我們會習慣性逃避,卻不代表我們沒有勇氣直面它。
然而越往後面,越看得人滿頭問號。我也不指望編劇有始有終,但求不爛尾而已,咋那麼難呢???
因為背了小香在合影的時候就只有被裁掉的戲份,雖然刷爆了朋友圈,但看的人著實有點一頭霧水。雖然奢侈品牌中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的,但要這些奢侈品品牌的消費群體基本上是重合的啊,富婆的包櫃裡能只有愛馬仕嗎?
當然不可能啊!成年人選擇都要!
作為一部都市情感劇,會出現「小三」也是正常的。但是,林有有的戲份未免太冗長了吧?而且這個人設,也太過扁平化了。這個姑娘北京戶口、年輕漂亮,一見鍾情愛上已婚煙花設計師許幻山之後,沒有一絲一毫情感和道德上的掙扎,從北京追到上海,從遊樂園追到床上,期間無論是被一再拒絕還是親眼看到許幻山和妻子秀恩愛,都不影響她進攻的節奏,執著進取得仿佛上了發條。我不知道編劇在設計劇情的時候怎麼想的,但是正常來講一個正常的受過大學教育的女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哪怕是情不自禁的喜歡上不該喜歡的人,也不會執著成這個樣子吧?這樣絲毫沒有掙扎的工具人小三,讓人無力吐槽。
這好像是近幾年的國產話題劇的通病:靠寫一個壞到極致的角色來挑動觀眾的情緒,《我的前半生》裡的凌玲、《都挺好》裡的蘇大強、《安家》裡的潘貴雨,惹人煩的程度遞增,人物的合理性遞減,現在輪到了《三十而已》裡的林有有。
還記得預告裡那段顧佳含著淚哽咽著向許幻山提出了離婚,當時覺得真好,雖然在感情裡受過傷害,但仍然堅守自己的自尊和底線,不委屈求全不湊合。但是超前點播的大結局,劇中的女性付出到最後一刻:顧佳出面勸退第三者。許幻山出事後,她為了善後賣掉房子,帶著父親和孩子離開上海去了山裡生活。探視許幻山時,她反思走到離婚的局面自己也有錯。這些情節看的人簡直一頭霧水。
大結局就這?這是為第二部做鋪墊呢?演到這裡,在我真的已經失去了這部劇一開始的意義。對不起,我真的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