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
悉達多太子舍家求道,想拜阿邏羅伽藍大師為師學習禪定,按照阿邏羅伽藍大師的要求完成了乞食,但是老師還沒有答應收他為徒,他非常焦急,在寒風中睡了一晚……
▲《佛陀》第29集片段
悉達多太子:尊師,尊師。
阿邏羅伽藍大師:不要嚴苛對待你的身體,那是負擔。昨晚你在寒風中露宿,為何不到草屋中睡?
悉達多太子:我怎能睡在裡面,尊師,您還沒有答應收下我。每次我請求做您的弟子,您總是用笑容迴避。
阿邏羅伽藍大師:弟子們選擇自己的導師,導師也同樣觀察弟子,審視此人,是否值得列入門中。從你來的那日起,我一直在注意你的品行,加以考驗。
悉達多太子:您儘管考驗我,我什麼都可以做。只要您收下我。
阿邏羅伽藍大師:像你這樣渴望修習禪定之人,我還從未見過。你正是導師眼中的理想弟子。你很善良、單純。而且……
悉達多太子:而且……?
阿邏羅伽藍大師:知道如何達到自己的目標。
悉達多太子:難道……
阿邏羅伽藍大師點頭。
唵……
唵……
唵……
阿邏羅伽藍大師給悉達多帶上串珠。【註:串珠為收徒的標誌】
月足:老師,我能提個問題嗎?
阿邏羅伽藍大師:問吧。
月足:老師,不是我自誇。我師從過眾多大師,四吠陀和奧義書也是倒背如流,可您花了一個月才同意接受我,怎麼悉達多才待兩天,您就同意收他了呢?
阿邏羅伽藍大師:真正的知識如鹽粒融入大海,鹽粒無影無蹤。如果將沙子,倒入這碗水中,用瑜伽【註:瑜伽即相應,是古印度六大哲學體系之一】的知識,該如何理解呢?
月足:老師,這個簡單。等沙子沉底,水就變乾淨了可以飲用了。
阿邏羅伽藍大師:我問的是,瑜伽的概念。悉達多。
悉達多太子:在,老師。
阿邏羅伽藍大師:你能解釋一下嗎?
悉達多太子:好。老師,沙子象徵著欲望、憤怒、傲慢與貪婪。克服這四物,禪定心念才澄淨如水。
阿邏羅伽藍大師:月足,希望你已經得到了答案。為何我僅用兩日就收下了悉達多。
劇中阿邏羅伽藍大師對悉達多太子說:「弟子們選擇自己的導師,導師也同樣觀察弟子,審視此人,是否值得列入門中。從你來的那日起,我一直在注意你的品行,加以考驗。」
其實不僅僅是拜師的時候,師父會考察徒弟,測試與打磨發生在修行的整個歷程當中,是為了讓修行人真正能通過磨練成長起來。
下文選自恩師解密生命·現場講法錄音整理《西遊記新說》
……
整個求法的過程呢,實際上是心理成長的過程。那麼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必須經過艱辛的心理的磨練和打造,一步一個跟鬥地卡過來,一步一個跟鬥地成長起來。必須一步一步地走過來啊,他要完成整個心理的那種洗禮,那種磨練。而且在整個九九八十一難中,從他們【指唐僧師徒五個】開始出發到最後到達目的地啊,他一步一個臺階地走過去,一步一個歷程地走過去,在那個磨練之中去測試每一個修行人,那麼在測試當中去認證,一步一步地我們必須實質性地去前進過來。這也叫什麼?——也叫磨性。就是磨練我們的心性,去磨性。
磨過來然後最後,真正你已經走過來了,就說你已經達到那一步了,就叫走過來了,而不是想像當中我們是用腳去怎麼走過來,你的心理已經完成了。一直打磨打磨打磨,打到最後他們五個到西天的時候跟他們剛出發的時候都不一樣了,因為經過心理的歷程。
雖然說每個人他進步的不一樣,但是呢,他已經過去了。不管是帶業過去的呀,你看豬八戒不是扛著一個耙子嗎?他那個耙子就是代表著貪瞋痴,走到哪就耙到哪兒。但是有這麼多的助緣有這麼多的環境,把他監督的,把他打的,他師兄把他搥著走啊搥著走,把他搥到西方的話他也帶業往生了是不是啊?只要我們一直沿著一條路走,那麼既然你已經走過來,走過這條路了,過來了以後呢,那麼到那個時候就是什麼呢?那個時候是印證啊,一印即是了。但是在這個之前要給你設計各種各樣的環境讓你去打造,到最後才是印。
大家看佛教故事啊,說一看釋迦摩尼佛啊,就是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燃燈佛給他授記:如是如是,汝於來世,當得成佛,號釋迦摩尼。大家都以為一印他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在這之前啊,他已經走過來了,他前進的方向取決於他必須成就了,真正印證的時候他從心理的歷程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了。雖然說每個人他成就的不一樣,他是已經走過來了,九九八十一難他已經過去了。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看《西遊記》就知道了,其實九九八十一難都是佛菩薩有意的設計的,是我們的深沉意識為了成長設計的,讓咱們在這個環境當中能夠一步一步地完成心靈的洗禮。
那麼有很多人都看過八仙過海啊,八仙過海上邊是不是有「鍾離權十試呂洞賓」啊,十次測試呂洞賓。我們通過這個故事就知道了,其實師父對弟子的考驗和測試很多時候是人為的,師父設計的。但咱們不知道,我們以為我怎麼那麼倒黴呢,別人修起來那麼順我修起來不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在咱們每前進一步所要設計的環境、安排的人與事,也就是潛移默化的一種機制啊都不一樣。
你比如說呂洞賓他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啊,他在修行以前不是有個「黃粱一夢」嗎?他師父看見他有這個根基啊,拿個枕頭給他啊,靠著枕頭上睡覺,等他覺睡完了夢做完以後,黃粱米飯都還沒有蒸好。他做那個夢啊他本來是去趕考的,他已經考上了狀元了,哎喲,好像還娶了媳婦啊,生活的多好啊,幾十年一眨眼什麼都過去了。然後等他醒過來,啊,黃粱飯還沒蒸好。他師父為了讓他更好地能夠理解這種世事的無常,就是人事的無常啊,帶他到山裡那個山洞裡去。山洞其實是一個仙洞,咱們修行人都知道,十法界它不同空間,時間和空間的理念不一樣。他跟他師父在山洞裡過了一個晚上,等他再回到家的時候,他離開他家的時候啊,妻子非常的年輕,他的兒子還是個小孩子啊,等他回去的時候兒子早死了,妻子也早死了。他孫子都那麼長的鬍子,孫子的孫子都有了,然後誰也不認得他呀。哎呀!他想我留在這已經沒意思了,我待在這沒意思了,一切都那麼無常啊,我熟悉的人和事啊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他才堅定了信心要出去修行。等他出去修行的時候啊,他師父通過很久很久的磨練以後,還設定了十次去打磨他,十次打磨他。
但師父設定的一種打磨的程序,我們在被打磨的過程當中我們不知道啊,如果我們是知道是在考驗的測試的話,那當師父的肯定是我們呀。我們不知道,那麼師父設定好那麼多,往往我們在打磨的時候就不像呂洞賓了,所以人家是祖師啊,咱們在被打磨的時候可能測十次,十次你趴下去,至少九次半是趴下去的,就是怎麼被扣分的都不知道哈。
那麼啊,十試呂洞賓我們能夠看出來,他實際上就是祖師菩薩對徒弟的一些訓練啊、打磨啊,很多時候是已經設計好了的。比如說我們看《西遊記》,太上老君的青牛啊,在他書童打瞌睡的時候就跑下凡來了。太上老君他是聖人啊,他不知道嗎?他為什麼不知道啊?這五個人是觀音菩薩派遣他們到西天去取經的,也就是他們的師父觀音菩薩呀,派他們要去親自行過這條路,走過這條路去求法。如果沒有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練,沒有心理的成長過程,他的心理沒有成長起來,這個法給他也不起作用。否則的話,觀音菩薩一使神通,法都來了都給你呀,給你沒用啊!就像一個小孩子,給你一桿槍,你拿得動嗎?就算你拿得動,你瞄得準嗎?你瞄得準,你瞄的是什麼?你瞄的是貪瞋痴,還是瞄的好人呀?給你本事你去偷國庫啊,你還是造福於人民啊?——都不知道啊,所以需要經過心理的成長過程。
……
聲明:感恩三無字幕組的發心努力,我們尊重及延續三無字幕組的非商業用途聲明,一切版權歸無上至尊佛陀。
《佛陀》電視劇簡介
《佛陀》是2013年開始熱播的一部印度歷史劇,在國內也掀起一股了解佛陀一生的熱潮。該劇的很多場景來自於佛經,通過此劇可以了解佛陀的一生和佛教文化。對實修佛法的行者來說尤為親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為我們示現了怎麼樣作為一個修行人,去修證解脫,去證得本有智慧的典範。
《佛陀》全集百度盤
在線觀看&下載地址
相關推薦:
印劇《佛陀》賞析丨放下尊榮 悉達多太子第一次乞食
印劇《佛陀》賞析丨悉達多太子斷髮舍欲
印劇《佛陀》賞析丨悉達多太子辭別妻兒 找尋真理
點這裡觀看《佛陀》第2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