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垃圾分類第一天,讓「老習慣」開始改變

2020-12-28 新華網山東頻道

  垃圾分類第一天,讓「老習慣」開始改變

  七區開展專項執法行動,下達責改文書53份,立案(處罰)18起

   《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月6日正式施行,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組織市區兩級管理、執法部門,在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西海岸、即墨七區聯合開展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以推動青島市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市城市管理局組織市區兩級管理、執法部門聯合開展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王 萌 攝

  上午,記者跟隨專項執法行動隊伍,先後來到青島富力艾美酒店、大融城、萬象城、香格裡拉大酒店、青島銀行(市北支行)等單位。在青島富力艾美酒店內,記者看到該酒店不僅在公共區域配備了分類垃圾桶,還在全部300餘個客房內配備了小型分類垃圾桶。「酒店客人產生的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在客房內主要配備了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青島富力艾美酒店房務部經理褚燕妮介紹,酒店從運營伊始,就配備了不同種類的垃圾桶,青島市實施強制垃圾分類後,酒店對垃圾桶進行了「升級」,同時為了防止酒店顧客未分類投放,為後續收集、運輸帶來麻煩,他們還安排專人,對統一收集的垃圾進行再分類。

  在大融城商業綜合體的後堂,相關負責人向執法人員展示了大融城內部分類垃圾收集點。記者看到,該收集點同時配備了4種垃圾桶,垃圾桶上方均貼有分類指導牌。該負責人介紹,大融城內每日產生的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都由專業車輛在不同的時間點分開運輸,同時,為了讓員工儘早掌握垃圾分類知識,企業還推出了垃圾分類小遊戲。

  《辦法》實施後,首張對個人開出的罰單出現在市南區。據悉,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在對轄區業戶進行專項檢查中發現,某連鎖店店員不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照《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其罰款20元。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在對青島嶗山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單位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缺乏收集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按照相關規定,責令該單位限期改正。

  記者了解到,在當日全市七區的垃圾分類專項執法行動中,共計出動執法人員830餘人次,檢查點位1520餘個,發放明白紙4500餘份,下達責改文書53份,立案(處罰)案件18起。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容環衛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藍潤輝表示,針對商場、酒店、商戶、部分公共機構等單位的檢查過程中發現了分類收集容器、標識、指引設置不規範以及垃圾混投等問題,對個人的檢查也發現了未按照要求進行分類的現象,執法人員根據《辦法》規定,向各單位的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或個人發放明白紙和責改文書,以教育引導為主、以責改處罰為輔,剛柔並濟。

  「下達責改文書及立案(處罰)的案件問題一是集中在公共場所分類收集容器缺類缺量上,不能保證垃圾分類需求;二是《辦法》實行首日,很多居民尚未改變生活習慣,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藍潤輝介紹,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執法部門也發現了一批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完善的單位。「例如,一些星級酒店或者大型商場,他們不僅按照要求設置了分類收集容器,而且考慮到顧客不能進行有效分類的情況,專門設置了垃圾分揀員,集中對收集到的垃圾重新分揀,保障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同時,這些單位也與環衛公司籤訂協議,對已分類垃圾實行分類運輸。」

  據了解,下一步,全市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將繼續加強與管理部門聯動,以嚴格執法促分類習慣養成,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四個環節入手開展不定期執法檢查,對教育責改不改的或造成嚴重後果的,堅決依法依規予以處置。

  (記者 王 萌 通訊員 王玉明)

  強制垃圾分類首日,記者兵分四路對市內四區居民小區隨機探訪——

  垃圾桶基本配齊 分類率亟待提升

  6日是《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第一天,對於這個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規定,各居民生活區內是否配備了足夠的垃圾分類設施?普通市民是否能夠做到《辦法》的相關要求?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兵分四路,隨機在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各選擇一個小區,進行實地探訪。

  嶗山區埠東新村小區:

  「分類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埠東新村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孫淑霞在指導居民分類投放。 周 偉 攝

  上午八點左右,記者在嶗山區埠東新村小區看到,趕著上班的居民正拎著裝好袋的垃圾到單元門前的垃圾桶投放。「主要是廚餘垃圾,已經在家裡分好類了,下樓投放到廚餘垃圾桶就行了。經過宣傳學習,已經開始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基本掌握了垃圾分類的方法。」2號樓2單元的孫女士說。

  記者發現,在埠東新村小區的每個單元門前,都放有四個垃圾桶,標明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並設有垃圾分類指示牌,告知垃圾分類的方法,一旁還有穿著綠馬甲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專門監督、指導居民進行分類。在小區的東門位置,設有裝修垃圾暫存處、大件垃圾暫存處、大件垃圾收集點,並附有責任人聯繫電話。

  「4名垃圾分類指導員上崗快兩個月了,每天早上七點半至九點、中午一點半到兩點、晚上六點到七點投遞垃圾高峰期上崗,大部分居民在家分好類下樓投放,有分得不對的居民,我們就會告訴他正確的方法,也有年齡較大的居民不會分類,我們也會跟他們具體說怎樣分類。現在的分類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好。」埠東新村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孫淑霞、王文元說。

  李滄區東李新苑小區:

  垃圾都沒進行分類收集和投放

▲李滄區東李新苑小區垃圾桶配備齊全。 王 萌 攝

  上午7點半左右,記者來到李滄區東李新苑小區,看到該小區幾乎每個樓座下都設有一個垃圾收集點。每個垃圾點上放置一個綠色廚餘垃圾桶,一個灰色其他垃圾桶。此外,記者還在小區內看到多處可回收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按照青島市「每300戶設置一個可回收垃圾桶和一個有害垃圾桶,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成組設置,每50戶一組」的參考標準,東李新苑小區垃圾桶配備情況基本上可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記者注意到,幾乎每處垃圾收集點都設置由李滄區垃圾分類辦公室監製的宣傳指導欄,宣傳欄上標註了放在該處的垃圾桶屬性,同時向居民介紹應該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

  不過,記者打開多個垃圾桶,看到裡面的垃圾都沒有進行分類收集和投放。小區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還不清楚青島市今天要實行垃圾分類,也不知道該怎麼分。一位正要去上班的男性居民表示,他雖然知道青島要實行垃圾分類,但目前家裡還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

  市南區福州南路政法公寓:

  大都一股腦兒投放到廚餘垃圾桶內

  在市南區,記者來到位於福州南路的政法公寓,看到該小區垃圾投放點處設置有垃圾分類宣傳欄,欄上標識有垃圾投放點引導圖、常見垃圾的分類標識圖、垃圾分類指導員公示、各類垃圾去向及運輸單位等信息,下方依次擺放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十餘個垃圾桶。

  現場,前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大都把垃圾一股腦兒的投放到了廚餘垃圾的桶內,隨後記者按照宣傳欄上的聯繫方式撥通了垃圾指導員的電話,「通常居民會把像紙殼、塑料瓶這類可回收垃圾單獨拎出來投放,也會有居民來問像廢舊電池這類有害垃圾的投放方式。」負責該區域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說,目前主要對小區居民做一些垃圾分類的科普工作。記者看到,在小區宣傳欄上,還張貼有一些小學生的手抄報作品,來推廣垃圾分類知識。

  市北區枕海山莊小區:

  分類垃圾桶配備不足、新老並用

  記者一早在市北區枕海山莊小區看到,該小區已配備分類垃圾桶,但還存在配備不足、新老並用的情況。在記者走訪的8個單元樓中,僅一個單元樓下的垃圾回收點配齊全了4種垃圾桶,其他7個均只配備了用來收集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綠色、灰色垃圾桶,另外同時使用無垃圾分類標誌的普通垃圾桶。在這些普通垃圾桶內,既有礦泉水瓶、鐵罐等可回收物,也摻有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由於收集可回收物的垃圾桶配備不足,個別居民將廢紙盒放在了垃圾回收點旁邊的空地上。

  該小區在部分垃圾桶上方和小區宣傳欄上,張貼了垃圾分類的清運公示欄、分類提示、指導員姓名和監督電話,營造垃圾分類宣傳氛圍,但還存在宣傳不到位的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內兩名保潔人員將自己在戶外人行道上收集的垃圾都倒進了廚餘垃圾桶,垃圾分類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 偉 王 萌 劉 棟 霍璟禕)

  附:

  七區設9處生活垃圾分類宣教點「普法」

  1.市南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上杭路8號甲

  開放時間:每周五14:00—17:00

  預約電話:88729333

  2.市北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山東路199—54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8:00—17:00

  預約電話:66987359

  3、市北區垃圾分類科教館

  地址:西吳路與西吳三路交叉口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8:00—17:00

  預約電話:66987359

  4.李滄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巨峰路和南嶗路交叉口西南角

  開放時間:上午9:00—11:00,

  下午1:30—5:00(周二、周四除外)

  預約電話:87639616

  5.嶗山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九水東路616號

  開放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周二至周五)

  預約電話:88996503

  6.城陽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興陽路318號世紀公園北門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至周五)

  預約電話:87860119

  7.西海岸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膠南街道辦事處水城路社區辦公樓二樓

  開放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30—5:00

  (周一至周五)

  預約電話:58518818

  8.即墨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北閣東路30號

  開放時間:8:30-17:00(周一至周五)

  預約電話:82563399

  9.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

  地址:竹園路18號12座101室

  開放時間:9:00-16:00(周二至周五)

  預約電話:68010998

相關焦點

  • 青島垃圾分類「星火」計劃正式啟動 市北區垃圾分類主題歌發布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孫慶振 萬勝榮「垃圾分類『星火』計劃的啟動,是今年青島城市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星火」計劃必將為青島市垃圾分類工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為青島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嶄新動力。
  • 南大校園垃圾分類第一天!吃紅薯皮,拿三明治包裝紙瑟瑟發抖
    南大校園垃圾分類第一天!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2月7日,南京大學正式開始垃圾分類。第一天,我們發現大量「慌不擇桶」的垃圾,還有各種被如何丟垃圾困擾的學生發出的無奈的吐槽。
  • 青島市垃圾分類「星火」計劃啟動 垃圾分類也有了主題歌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8日訊 「垃圾分類『星火』計劃的啟動,是今年青島城市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星火」計劃必將為青島市垃圾分類工作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為青島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嶄新動力。
  • 青島垃圾分類該不該樓層撤桶?面對眾多投訴,要「變方兒」解決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步推進,青島城區不少街道和小區都開始實施樓層撤桶及定點分類垃圾投放。「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比如西海岸新區銀盛泰星海城的網友表示:支持垃圾分類,但是把原來預留垃圾桶位置空著,然後捨近求遠的去機動車停車位和電動車車位裡設成垃圾點,原本停車位就不寬裕。另外,地上停車位歸全體業主所有,誰同意把地上車位改成垃圾點的?
  • 正確學習垃圾分類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為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將環保理念傳遞到每個家庭,日前,垃圾分類主題遊園揭幕儀式暨親子石畫活動在梅縣區新城辦事處舉行。筆者在現場看到,遊園入口處放置了醒目的主題造型牌,沿著腳下的每一塊畫有相關圖案的青石板進入遊園,便可看到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區域,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知識。活動現場設置了如紙箱、玻璃瓶、電池、油漆桶等相關造型座椅,給社區居民以直觀的體驗。
  • 青島即墨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三進」活動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魯網12月23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楊暢 陳棟)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社會風尚,提高機關幹部、社區群眾、經營單位的垃圾分類意識,青島即墨區市場監管局開展「進機關、進社區、進市場」三進活動持續深化垃圾分類工作。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轉眼間垃圾分類真的就來咱天津了昨天是天津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一天好消息是天津並沒有開出任何罰單但生態城綜合執法大隊共開出12份「整改溫馨提示」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李倍)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將如何處理?今天,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宋霽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垃圾分類進行時:全省16市全啟動
    垃圾分類進行時:全省16市全啟動濟南青島泰安3市街道社區分類試點實現全覆蓋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目前,濟南、青島、泰安3個國家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的街道、社區已實現分類試點全覆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淄博博山、濟寧鄒城、威海榮成、菏澤鄆城和單縣等5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縣(市、區),開展垃圾分類的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其他設區城市全部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 您今天分類了嗎?吃個炸雞腿要花1分鐘扔垃圾,記者直擊南京垃圾分類...
    參照上海做法,南京不少小區已經撤銷垃圾桶,建好了垃圾集中收集點,有序推進「定時定點」垃圾分類。   上午,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三山花園小區,在垃圾房前,85歲的朱先生手提兩袋垃圾,他先將廚餘垃圾傾倒至「廚餘垃圾桶」後,再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一起扔至了「其他垃圾」箱內。朱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他們小區就試行垃圾分類了,習慣也慢慢養成了,有的時候子女們將垃圾放錯垃圾桶了,朱先生還會糾正他們。
  • 垃圾桶撤併,投放定時定點,杭州垃圾分類開始「動真格」
    垃圾桶撤併,投放定時定點,杭州垃圾分類開始「動真格」90多歲的胡奶奶急得向錢江晚報求助「我不識字,分錯垃圾會不會被罰款」8月20日,吳牙新村撤併桶定時定點投放正式實施。8月20日,杭州下城區吳牙新村撤併桶定時定點投放正式實施。「我們這裡要進行垃圾分類了,這可怎麼辦?」家住吳牙社區的胡奶奶急得向錢江晚報求助。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出爐 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至今,已有10個月了。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生活垃圾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 他們用健步行宣傳垃圾分類 嶗山區「體彩杯」首屆青年健步行成功舉辦
    活動由嶗山團區委、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區委區直機關工委、區城市管理局、區紅十字會主辦,青島賦能行知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中心協辦,以「青春健步行,絢彩新時尚」為主題,引導青年積極參與「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宣傳垃圾分類新時尚,豐富青年業餘文化生活,培養健康運動習慣,助力青年「三化一型」素質能力提升,共吸引來自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機構
  • 在家就做好垃圾分類,不少市民已養成分類習慣
    今年8月1日,南寧市進入了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從這個月的20日開始,垃圾不分類行為正式開罰了。南寧市各小區的居民們能否積極參與,投放是否科學合理呢?記者得知南寧市青秀區新竹小區有一位「生活垃圾分類達人」王健枝,我們一起去她家看看。
  • 北京垃圾分類開始重罰違規 物美領罰單
    落實尚難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開始實施,各大商超企業也成為執法部門高度關注的對象。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豐臺區大成路區域看到,物美超市大成店的公共區域並未進行垃圾分類,只有口罩回收桶以及普通垃圾桶,超市內部對於垃圾如何分類則在現場則無法看到。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幾位居民在驛站裡討論垃圾分類心得,趙奶奶帶著小孫子在屋裡洗手,「政府好事辦好,實事做細!我們老百姓更應該人人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廢物利用的習慣,為保護生態環境出一份力。」  富民體育公園內開展的 「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主題活動。
  • 江北25個小區撤桶並點 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80%以上
    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我市強勢推進之中。撤桶並點作為垃圾分類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記者從江北區城管局獲悉,該區已有25個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升到80%以上。  「撤桶並點後,小區只有兩個垃圾投放點,但通過精細化管理,一個月下來,垃圾分類投放優秀率提高到了95%以上。」昨天上午,文教街道翠東社區黨委書記汪夢霞說。
  • 垃圾分類 溫州在行動(三)鹿城垃圾分類新探索
    垃圾分類督導員 林建康:到現在兩個多月了,他們基本已經習慣,以前怎麼樣投入都是我們教他們,他們也慢慢都會習慣,現在他們只要在自己手機上一掃就可以,都說這個真方便。隨後,記者來到新田園生活垃圾分類中轉站,站內清晰地劃分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收集箱。環衛工人將收集到分好類的垃圾通過垃圾運輸車投放進垃圾收集箱。
  • 垃圾分類要打好全民戰持久戰陣地戰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艱巨任務。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但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不少地區垃圾分類的深入性、全面性和持久性還不夠,有些地區垃圾分類進展較為遲緩,效果難盡人意。推行垃圾分類,依然任重道遠。
  • 全民「總動員」 共築垃圾分類新風尚
    走在廣東大街小巷,垃圾分類海報、標語等隨處可見;社區中,穿著紅背心的黨員站在分類點指導投放;在校園、單位、企業,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垃圾分類逐漸融入廣東民眾的日常生活。垃圾分類事關千家萬戶,推進垃圾分類,重在推動「全社會治理」,促進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