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工作室揭牌,新劇寫美女編劇調動全部積累

2021-03-03 影藝獨舌

6月7日,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揭幕暨2016-2017年新劇發布會在上海大酒店隆重舉行,上海市委領導,著名演員胡歌、邱心志、呂涼、方芳,世界級著名歌唱家黃英、多明戈弟子張英席、柴可夫斯基大獎得主王傳越、著名歌唱家陳小朵及眾多前來祝賀的嘉賓出席了盛會,央視春晚主持人任魯豫擔任發布會主持人。現場氣氛熱烈又高雅怡人,隱隱可以感覺到一股溫風拂來。

發布會上,在進行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揭幕的同時,也發布了編劇王麗萍兩部正在籌備的新劇——《我愛五仁月餅》和《國民大生活》。會後,獨舌專訪了王麗萍,請她談談新劇籌備和創作心得。


1、《我愛五仁月餅》偏年輕化,深層含義是「成長與工匠精神」

《我愛五仁月餅》從劇名就可以看出屬性——一定跟「美食」脫不了關係。據王麗萍介紹,該劇的整體走向是輕喜劇,有「美食」,有「勵志」,有「言情」,也有「偶像」,是一部偏年輕化的劇。由於王麗萍一直致力於培養新人,因此這部戲由她任總編劇,把握整體走向和故事大綱,由年輕編劇婁開開主筆。


這部劇較其他美食劇不太一樣的一點是對匠心和傳承的表達。「這部劇反映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踏踏實實學美食廚藝的過程。這是有傳統工匠精神在裡面的,不過真正肯沉靜下來花很多年學一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還想表達傳承的問題,不是你會燒幾道菜就是一個好廚師,刀法、擺盤、選桌布顏色、聞味道等這些都要做好才可以。」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又或許是情懷作祟,包括前段時間《百鳥朝鳳》中對嗩吶技藝傳承的描述,在現在這個任何行業都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學藝、追求工匠精神傳承的戲似乎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據了解,該劇除了請到著名演員邱心志和青年演員鮑曉,法國美食大獎獲得者、米其林大廚蔣頤加盟當特別顧問並素人出演之外,還將有一位國際明星加盟其中,具體是誰,只能等待懸念的逐步揭曉。而對於「美食」元素,也不是說說而已,據王麗萍介紹,到時隨著劇集播出,觀眾掃二維碼就可以吃到劇中的美食,讓人期待滿滿。

2、《國民大生活》是激烈的愛情戲,從荷爾蒙到價值觀全面碰撞

《國民大生活》講述了一個北京男孩和一個上海女孩的愛情故事。女孩從槍手到編劇,不過職場是背景,作為副線進行,主線還是講愛情。「從採訪到寫作,我的感觸非常深,可能觸及到我當時經歷過的事情,但我更想把它做成情感戲。職場戲寫到最後還是要上升到情感部分。這部電視劇男女主角之間的愛很激烈、碰撞非常強烈,不僅是荷爾蒙的反應,更是價值觀的碰撞」,王麗萍說道。

談到情感部分如何表現時,王麗萍說,「情感戲其實是人物關係網,以主角為中心,上下左右都是與主角有關係的人。以編劇為例,跟導演、合作方、演員等的關係都是很重要的。電視劇的魅力就在於人物關係的描畫。」


當打拼文字事業的上海美女小編劇,與執著享受當下的北京「小炮兒」在異國相遇,將擦出何種火花?京滬文化和不同個體的價值觀差異還會碰撞出哪些精彩故事,這些都要大家拭目以待。據悉,該劇將從國外取景,由國際團隊加盟出演,演員陣容更是讓人期待。

現在的影視市場瀰漫著一股浮於空氣中的急躁,真正靜下心來認真創作的人寥寥可數,而能一直堅持原創的更是鳳毛麟角。發布會上,主持人任魯豫講述在電腦打字的時代,王麗萍依然還會用筆記錄下生活的美好。因為長期的寫字習慣,使得她的手有些畸形,小指跟無名指合不到一起。但是王麗萍表示,「我不會停止寫作,而且感覺我的靈感源源不斷(笑),我今年的戲還在寫,就想著明年要寫什麼戲,完全停下來。」


當記者問到「對如今影視市場的看法」時,王麗萍說,「其實我對這些關注的比較少,只想盡最大的努力,全心投入自己的創作中。寫作最忌不專心,我覺得還是純粹一點比較好。而且在專注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劇本有哪些問題,怎麼做才能克服這些問題,更甚怎麼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我自己寫起來想像力天馬行空(笑),所以我覺得原創對我反而更輕鬆」。現在的人基本上離了手機就恐慌,感覺與時代脫軌,但對王麗萍來說,這些都不是事兒。據她透露,有時候還會專門避開人群,去一些僻靜的地方找靈感。


說起靈感來源這個話題,王麗萍越發興致勃勃,「從採訪、聊天、錄節目、做活動中我可以找到很多素材和靈感。做公益也可以幫我找到很多素材,做一個有心人,生活處處會有驚喜。」而談到創作心得,她說,「其實心得很簡單,那就是專注做事,安靜些,節奏慢下來,寫作的時候有一股氣在心中,創作力就會源源不斷。」

2015年,為了鼓勵更多的藝術家在上海創作,把作品留在上海,寫上海,拍上海,繁榮文藝多出作品,上海市委宣傳部推出了系列名家工作室落戶上海的舉措,「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便是第一個落戶的編劇工作室。發布會當天,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胡勁軍出席並上臺攜手與王麗萍一起為「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舉行了揭幕儀式,胡勁軍表示:「很高興今天能夠來現場參加活動為王麗萍工作室揭幕,祝賀王麗萍,也歡迎更多的優秀的工作者來到上海,出更多優質的作品。」


「寫上海故事,拍上海作品,呈現大好時代的美好人文情懷,這是我和團隊一直不遺餘力追求的」,王麗萍說。她告訴記者,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工作室,將是一個立足上海、打造影視精品品牌的創作空間。「隨後,胡歌上臺也表示,2012年——2013年間在他低谷時是王麗萍老師的劇本幫他走出來,《生活啟示錄》對他的演藝事業幫助非常大。同時,他也表示,「上海有了麗萍老師的工作室,對演員們來說也是一個絕好的施展地,希望更多海漂、橫漂、京漂的人可以來上海發展,共同進步」。

如今,上海在電視劇方面佔得比重越來越大,而且對文化的重視程度比較高。「讓人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覺,所以我覺得胡歌說得非常好,歡迎大家一起來上海,靠譜的人聚在一起做靠譜的事」,王麗萍說道。


王麗萍工作室也一直在培養年輕人的道路上,公益性質的上海四季沙龍就是一個例子。據悉,今年7月份,上海四季沙龍將會走進軍營,與戰士們一起交流電視劇的內容、方向。王麗萍本人也會擔任一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最後,她也表達了對高考生的祝福和安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考試,萬一考砸了也不要絕望。我當初也是高考落榜,但因為一直堅持自己的愛好才走到了今天,年輕人一定要敢于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文/jin】

相關焦點

  • 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揭幕成立 新劇《我愛五仁月餅》《國民大生活》發布
    6月7日,上海王麗萍影視工作室揭幕暨2016-2017年新劇發布會在上海大酒店隆重舉行,上海市委領導,著名演員胡歌、邱心志、呂涼、方芳,世界級著名歌唱家黃英、多明戈弟子張英席、柴可夫斯基大獎得主王傳越、著名歌唱家陳小朵及眾多前來祝賀的嘉賓出席了盛會。
  • 專訪《大好時光》編劇王麗萍:三十歲男人的愛情也可以很童話
    ,這部「都市童話」令人期待,只是不知道這部顏值靠譜的新劇,「言值」會不會同樣靠譜。王麗萍:並不是有了一個靈感就馬上寫,而是有比較長的積累,另外,當時跟胡歌有一個約定,我就想到30多歲的男人想要什麼樣的愛情,還有就是,當時有一些採訪,比如說30多歲的男人沒有結婚,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因為初戀還是其他原因,在慢慢把人物分析透之後,覺得採訪得來的生活經驗得來的這些都湧上來了。小娛:拋開劇情設計的話,您通過三段戀情的設計,您對愛情是怎麼一個觀點?
  • 編劇20年 好時光慢慢來---訪王麗萍(第593期)
    在黑板上寫故事方案,哪些是行不通的,哪些是別人已經寫過的,不斷推翻修改,劇名也進行了反覆修改。討論到一定程度,王麗萍開始閉關。「十五天寫出了五集,拿給大家看,大家看了以後說哎呀這太好了,然後我就特別踏實地繼續往下寫。」
  • 金牌編劇王麗萍談《大好時光》是怎樣煉成的
    文|錢 力最近,曾經創作出《媳婦的美好時代》《錯愛一生》《雙城生活》《生活啟示錄》等熱播劇集的創作者、金牌編劇王麗萍又推出了一部新作
  • 編劇名人堂 王麗萍:一個人的大好時光
    本期編劇:王麗萍當你了解王麗萍,會相信世界上真有如此優雅、剔透、柔善如是的人存在的。作為一名資深影視編劇,都市情感劇一把手,她一直秉承自己作為一名編劇的職業原則,堅持「內容為王」,從生活中汲取戲劇的靈感。
  • 幕後高手 《大好時光》編劇王麗萍:將最招牌的婆媳劇"封存"
    但採訪王麗萍,卻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情。每次通過微信約訪,一分鐘之內總能得到回覆,不是「現在就可以」,便是因為有事在身,給出一個相當精準的時間,等待時間不會很久,而且一定不會再延遲。這個說話細聲細語的女編劇,辦起事來極其乾脆利落。
  • 【鷹雄錄】題材更年輕、情感更紮實 金牌編劇王麗萍亞洲電視劇研討會發表精彩演講
    在此次大會中,來自中國的金牌編劇王麗萍進行了一場題為《題材更年輕、情感更紮實》的演講,與來自亞洲各國的電視人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與感悟,並與參會人員就國內外電視劇創作現狀進行了深度探討。發言中,王麗萍首先回顧了自己參加亞洲電視劇研討會的十年曆程。
  • 王麗萍:我用《大好時光》的三段戀情寫透男人的整個世界
    每天打開電腦逼著自己寫的時候,你不是有感而發,而是完成任務,人物的搭建都沒有想像力。獨舌:為什麼沒有選擇主動減產?去體驗一下生活,積累一些想法。王麗萍:這個階段我去做了幾件事。我去上海電視臺參加了《社會方圓》和《案件聚焦》,都是法律節目,跟著他們一起採訪當事人,我自己去追蹤這個案子。這些成為了我日後的素材。
  • 寫媳婦劇的第一高手,給青年編劇的8條建議丨國劇60講第二季
    今天這一期,咱們聊聊都市情感劇的重要編劇王麗萍。王麗萍基本上沒有偏離過都市情感劇的類型。她初涉電視劇創作,就是個性鮮明的《婆婆媳婦小姑》,之後長期保持穩定的輸出水準。2009年,王麗萍寫出《媳婦的美好時代》,之後憑著這部劇拿到飛天獎和白玉蘭獎的最佳編劇獎。2010年以來,在保持旺盛的劇本創作力之外,王麗萍也開始涉足影視的出品和製作工作。
  • 金牌編劇王麗萍:堅持現實題材不會錯 真善美永不過時-毛衛寧...
    日前,由編劇王麗萍發起的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在滬舉行。現場,她與導演毛衛寧、編劇陳彤、演員嚴曉頻以及主持人海波、胥午梅等以「觀眾與螢屏」為主題,共同開展交流活動。  演員須把全身心放入角色  本次四季沙龍結合時下頗受歡迎的「朗讀者」形式,選取《平凡的世界》,《一僕二主》,以及金牌編劇王麗萍的最新力作《國民大生活》中經典的橋段,由嘉賓進行朗誦。  「為什麼朗誦這麼熱,因為很多演員現場都不看劇本,聽說一上來就是12345678,全靠後期配音。我覺得怎麼對演員進行要求,特別重要。」
  • 頤和園黨代表工作室揭牌成立
    10月30日,頤和園黨代表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更好地為百姓服務。黨代表工作室設在頤和園長廊北側的養雲軒院落內,這裡是黨的十九大代表、頤和園導遊服務中心韓笑的日常辦公地點。工作室牆上掛著《黨代表工作職責》、《工作室工作制度》、《黨代表接待流程》。黨代表工作室配備一名兼職聯絡員,將在每個月的5日、25日上午集中開放,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實行責任回複製度。
  • 王麗萍:作為海派電視劇的《大好時光》要經得住挑剔
    也談到面對熱錢洶湧的市場,一個創作者怎麼把根基築牢。實際上,於文藝工作者而言,最後勝利永遠屬於集中精力幹活兒的人。 一、要白馬給純種的,要草原給正宗的,製作上決不馬虎 記者:從編劇到出品人,身份轉換以後,對新作品的把控主要是哪幾點?
  • 「王麗萍現象」|發現日常之美
    中國藝術報記者  高豔鴿由王麗萍編劇、鄭愷和袁姍姍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國民大生活》日前登陸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作為金牌編劇,王麗萍近年來創作了一系列口碑和收視雙贏的電視劇,也因此,在該劇的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的話題探討有了更廣闊的空間,最終通向對王麗萍作品或「王麗萍現象」的研究和總結。「東北有高滿堂,北京有劉和平,上海有王麗萍。『王麗萍現象』真的需要研究一下了。」《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說,王麗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並創作了多部現象級電視劇作品。
  • 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傳承工作室在固始縣中醫院揭牌
    當前位置 > 首頁 > 健康中國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國醫大師張磊教授傳承工作室在固始縣中醫院揭牌 2020年11月02日 15:52來源:中新網河南
  • 頤和園黨代表工作室揭牌
    近日,頤和園在導遊服務中心隊部建立黨代表工作室。十九大代表韓笑回到講解員崗位,向遊客宣講十九大精神。本報記者 吳鏑攝 日前,頤和園黨代表工作室正式揭牌,黨的十九大代表、頤和園「金牌講解員」韓笑將在工作室接待黨員群眾,聽取意見建議,認真履職。 根據黨代表工作室的工作制度,每月5日、25日為黨代表工作室開放日,韓笑將在工作室接待黨員群眾,其他時間,韓笑將以走訪為主,收集意見建議。 韓笑深知肩頭責任,「黨代表工作室不是形式,而是實打實的辦事平臺。
  • 【獨家】王麗萍:《大好時光》就是為胡歌量身打造
    《大好時光》出自金牌編劇王麗萍之手,她坦言這就是一部為胡歌量身打造的戲。
  • 「王建民名醫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萌萌通訊員竇心雅    本報商丘訊近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王建民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該院兒科醫技大樓三樓舉行,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及該院相關領導出席儀式。
  • 廬江縣方海玲名師工作室舉行揭牌儀式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高中語文名師的引領、凝聚、輻射作用,6月16日上午,廬江縣方海玲名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廬江二中舉行。參加本次揭牌儀式的專家和領導有:廬江縣教研室主任傅求寶、語文教研員何小幼,教體局人事科姚震東,廬江二中校長張茂生、副校長張根喜,以及方海玲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
  • 鼎湖區永安鎮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成立
    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拓寬政協委員聯繫服務群眾的渠道,激發新時代政協委員的履職熱情,提高履職實效,鼎湖區永安鎮成立政協委員工作室,並於12月18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區政協主席江棟才、副主席陳建忠、秘書長區涯、永安鎮黨委書記謝澤明、副書記黃傳安及政協委員代表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上,區政協副主席陳建忠對永安鎮政協委員工作室的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站位要「高」,明確功能定位;二是工作要「實」,凸顯特色優勢;三是制度要「立」,推動規範發展。
  • 東莞謝崗鎮小學語文、英語名師工作室揭牌
    今天上午,記者由東莞市謝崗鎮了解到,謝崗鎮小學語文、英語名師工作室揭牌儀式於近日在謝崗小學舉行,這是繼去年羅柱森名師工作室成立後的第二、第三個名師工作室。近年來,謝崗鎮教育工作始終堅持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完善教師隊伍結構,逐步建設了一支以「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為龍頭,學科骨幹為中堅力量」的優秀教師隊伍,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用於獎勵和支持「三名工程」(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的建設(鎮級學科帶頭人,每人每年3000元;每個名師工作室,每年活動經費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