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有一位我很喜歡的選手,藍盈瑩。
第一次對藍盈瑩有印象,還是3年前的綜藝《演員的誕生》,她和凌瀟肅演了一段《最愛》,講兩個絕望的愛滋病人的愛情。短短十來分鐘,卻是一段神作。
今年又看到藍盈瑩,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更成熟也更自信了,簡直就是「正能量」小公主。
她是絕對意義上的女強人。
好勝心是如此之強,「我就喜歡聽別人說我做不到,然後我偏要證明給你看!」
時時刻刻,無不在打磨自己的技藝。
她的本職是演員,歌舞並非本行,但全然架不住拼命三郎的努力,彈鋼琴、彈尤克裡裡、跳舞、唱歌,雖然都並非頂級,但也絕對是優秀級別了,否則第一場公演也不會拿下全場最高的91分。
有個細節,《乘風破浪》的節目裡,給同組隊友們送禮物,別人送的都是蠻溫馨的小禮物或真情告白,到了藍盈瑩這裡,她送給每位隊友自己平日裡很喜歡用的沙袋……因為她一直以來練習跳舞都堅持綁沙袋,認為對練習基本功很有幫助……嗯,這大概就是學霸的世界吧。
講真,藍盈瑩這種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勁頭,很容易給人壓迫感,尤其是基於女性身份(我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只是闡述社會價值評判現狀)。
在現實世界裡,太要強的優秀女性,不但會讓許多男性倍感壓力,而且相當多的女生其實也會反感——因為你都這麼美這麼優秀了,還要這麼努力,那我們這些不如你優秀的人還活不活了?
藍盈瑩這般性格,我卻感到分外熟悉。
因為,真的太像了。
我說的是像科比,如果你是籃球迷,對科比足夠了解,看到藍盈瑩,就仿佛活脫脫看到另一個領域的女版曼巴。
她相信天賦,但更相信付出,她年紀輕輕,心態卻十分成熟穩健,注重很多人不喜歡的枯燥的基本功。
她永不服輸,「總有人要贏,為什麼不是我?」
她很自信,但卻不盲目,因為她的自信來自於她的付出,勤奮刻苦的努力和訓練是她的底氣。
這不正是「曼巴精神」嗎?
但藍盈瑩非常好的一點是,她自己專注努力,自己很優秀,但少有傲氣。這也許是作為女性共情能力突出的優勢體現,因而對不如她勤奮努力的人,對不如她優秀的人,藍盈瑩也都能做到平等相待。
總之,我還是很喜歡藍盈瑩,欣賞她的品質,喜歡她的「正能量」。
其實「正能量」這個詞,因為其政治含義,因為過度宣傳,加之前段時間繆可馨「正能量作文」事件,讓大家對「正能量」充滿懷疑與暗諷。繼而,對充滿「正能量」的人,甚至也不由分說地充滿敵意。
我覺得很扯,也很慫。
很多人只是假公濟私,表明暗諷「正能量」過於收緊的言論,私底裡卻也包庇著自己之所以不敢面對「正能量」是因為懼怕流汗付出的艱辛的慫。
你可以不喜歡事業心太重,不喜歡歸不喜歡嘛,有些人就嚮往平淡生活,沒什麼問題。但非要對「事業心太重」的「女強人」充滿惡意,不惜嚴厲攻擊,怕是不至於吧。
所以,你在「憎恨」什麼呢?
其實你在憎恨那個怕不努力便會被別人甩開的自己。
我想到吳昕來《乘風破浪的姐姐》說出的一段話。
「我是以可愛形象出道的,這麼多年呢,因為我們快樂家族都是一起的,所以大家也並沒有覺得我在長大,或者是已經長到了這麼大(37歲),我很想回到27、8歲,我確實錯過了幾年的黃金期,那個時候人家劇組有戲找我我都不去,我覺得不適合,不是非常好。很後悔現在!我不能再回到以前那種狹窄的視野,就我來參加這個節目,我是自信的!我到了這個年紀,找到了我很有自信的事,我覺得是很酷的一件事!」
一直以來,我也蠻喜歡吳昕。每個人性格和追求不一樣,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苛求。
但無論是正當年的藍盈瑩,還是近幾年勇敢轉型的吳昕,都證明了一件事是沒錯的——
該奮鬥的時候,就要去奮鬥!機遇來臨的時候,就要勇敢抓住!如果等不到機會,那就潛心修煉內功,然後等待機遇降臨。
專注自己熱愛的事業,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日積月累中凝練品質,最終,這一點一滴所有的付出,量變積累到質變,便也重新塑造和定義著你的人格。
對於藍盈瑩這種已經將努力融入血液的選手而言,她的確沒有對手,她所有的好勝和挑戰,都是在精進自己。在競技場上,這種進入忘我的狀態,有很多充滿哲學色彩的表述,比如「zone」。
追求正能量的人,反而被嘲諷。對此,我只能說出真相——
當你嘲笑一個追求正能量的人時,你以為對手沽名釣譽頂多在第二層,而你不爭不搶猶如隱士高人早已看透一切,活明白了,所以在第五層。
殊不知,人家早已進入到無我境界,起碼在第十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