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鐵達尼號沉沒的10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預感

2021-02-25 歷史人物簡史

1912年4月10日,RMS鐵達尼號從南安普敦啟航,前往法國瑟堡和愛爾蘭皇后鎮,但從未到達美國紐約的最終目的地。

可悲的是,這艘著名的船隻於4月14日晚上11點40分與冰山相撞,導致她於1912年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入北大西洋。結果,超過1,500名乘客和船員喪生,只有705人倖存下來。

儘管世界上很多人都認為豪華班輪「沉沒」,但仍有少數人對海事災難有見識。閱讀有關RMS鐵達尼號沉沒的10條警告。

10、摩根·羅伯遜

無效是摩根·羅伯遜(Morgan Robertson)在RMS鐵達尼號沉沒之前14年寫的。然而,儘管沉迷於小說中,但該書的情節卻與1912年的真實海上災難十分相似。它講述了世界上最大的豪華班輪「 泰坦」的故事,泰坦號在與太平洋相撞後沉入北大西洋。冰山。

摩根·羅伯遜(Morgan Robertson)表示,他不具備任何心理能力,因為這本小說是基於他對造船趨勢的了解以及對現代船舶危險性的理解。然而,這些相似之處遠不止是一點詭異。畢竟,人們都認為虛構的和真正的班輪都是「幾乎不沉的」,它們的大小相同,大約為270米長,能夠達到20節的速度,並且幾乎沒有合法數量的救生艇。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四月的一個晚上從加拿大紐芬蘭沉沒了400海裡。

9、伊迪絲·科西·埃文斯

伊迪絲·科西·埃文斯(Edith Corse Evans)是RMS鐵達尼號(RMS Titan)的頭等艙乘客,她在前往歐洲探望她在法國巴黎的堂兄弟後返回紐約。她與一群姐妹一起旅行:約翰·默裡·布朗夫人,愛德·阿普爾頓夫人和RC康奈爾夫人,後者結識了阿奇博爾德·格雷西上校。

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時,船上的男子試圖向女士們保證該船是不沉的。但是,伊迪絲告訴格雷西上校,一個算命先生曾經警告她「當心水」,她堅信預言的背後是真理。儘管有警告,但各種各樣的說法都表明伊迪絲放棄了她在救生艇上的座位,與她一起旅行的一個姐妹,因為她的朋友有孩子在家裡等她。她是在這場災難中喪生的四等頭等艙女乘客之一。

8、喬治和伊迪絲·范德比爾特

喬治·華盛頓·范德比爾特二世(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是範德比爾特(Vanderbilt)家族的傑出成員,他與妻子伊迪絲(Edith)一起乘坐RMS鐵達尼號(RMS Titanic)。這對夫婦經常環遊世界,以古董,東方地毯,掛毯和藝術品裝飾自己的家。

儘管他們的行人埃德溫·查爾斯·惠勒(Edwin Charles Wheeler)在兩天前將他們的財產裝載到RMS鐵達尼號上,因為這對夫婦計劃乘坐頭等艙旅行,但一家人警告他們不要這樣做,並說:「……可以做很多事情在首航中是錯誤的」。因此,範德比爾茨人重新參加了奧林匹克運動,埃德溫選擇帶著僱主的財產登上這艘船,在沉沒期間不幸喪生。

7、以斯帖·哈特

哈特家人登上鐵達尼號行駛二等乘客,因為他們計劃在溫尼伯,開始新的生活加拿大。處女航時,伊娃·哈特(Eva Hart)只有7歲。儘管很年輕,伊娃對悲劇的記憶從未消失。她認為,母親埃絲特(Esther)的預言挽救了她的性命,因為她認為認為船不沉沒是「在上帝的面前飛翔」。實際上,埃絲特(Esther)非常擔心可能發生的事件,以至於她白天要睡覺,晚上要保持警惕。當她聽到顛簸聲時,一家人有機會迅速逃離這艘船。然而,伊娃的父親班傑明拒絕爬上救生艇,以允許婦女和兒童逃離,他將外套交給妻子,以保持家人的溫暖。

6、喬納森·謝潑德

喬納森·謝潑德(Jonathan Shepherd)曾在RMS鐵達尼號(RMS Titanic)上擔任初級二等助理工程師,據報導,對她的處女航加入班輪充滿了不可動搖的恐懼。但是,他有理由擔心,因為他一年前曾參與一次海難,因為他在1911年登上RMS Olympic時與英國軍艦HMS Hawke相撞。

命運之夜之後的幾周,他的父親接受了《北方每日電訊報》的採訪,並說他的兒子在航海之前「被扔進了垃圾場」。當他問兒子:「你怕什麼?你害怕的死亡?」喬納森說,『不,我不怕死,但我不想去』。他父親還說:「我的小夥子不想參加鐵達尼號,他寧願停下來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決定性的夜晚,喬納森(Jonathan)幫助船舶的工程師在5號鍋爐房內安裝了泵。但是,升高的檢修板上的滑倒導致他摔斷了腿。首席消防員弗雷德裡克·巴雷特(Frederick Barrett)和工程師赫伯特·哈維(Herbert Harvey)幫助喬納森前往泵房時,艙壁破裂,可悲的是他淹沒在上升的水裡。

5、亨利·王爾德

亨利·王爾德(Henry Wilde)從未被期望在RMS鐵達尼號上任職,因為他最初被任命為鐵達尼號姊妹船RMS Olympic上的執行長。但是,他被勒令在南安普敦等待指示,以便在她的處女航中加入這艘豪華班輪。但是,他確實對這艘名船有些疑慮,因為他在愛爾蘭皇后鎮的停靠站給姐姐寫了一封信,上面寫著:「我還是不喜歡這艘船……對此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

據報導,1912年4月14日晚上11點40分,班輪與冰山相撞時,王爾德不知疲倦地工作,以裝載救生艇。他還使用槍枝來防止長襪儲藏員接管救生艇,這使婦女和兒童得以從下沉的襯墊中逃脫。他最後一次被發現試圖從軍官宿舍屋頂上救出可摺疊的A和B救生艇。他在沉沒期間死亡,如果被發現,他的屍體將永遠無法被發現。

4、亞歷克斯·麥肯齊

儘管在起航前在南安普敦登上RMS鐵達尼號,亞歷克斯·麥肯齊聽到了一個聲音警告他,如果他留在班輪上將喪生。這位24歲的年輕人正沿著舷梯行走,當時他頭上的聲音警告他不要乘坐船;但是,當他環顧四周時,沒有人在場。擺脫了警告,他繼續走路只聽了第二遍,然後是第三遍,每個警告聽起來都比上一個警告強。那時,他決定放棄航行,返回他的家鄉蘇格蘭格拉斯哥。

年輕的蘇格蘭人已經從祖父母那裡獲得了二等或三等票。由於他浪費了那張昂貴的機票,他的家人對他的歸來並不滿意。但是,災難消息傳出後,他們對他的決定很快鬆了一口氣。

3、約翰·科菲

一名23歲的約翰·科菲(John Coffey)在南安普敦(Southampton)加入RMS鐵達尼號(RMS Titanic),當時他籤約擔任該船的船員或鍋爐房消防員,月薪為5英鎊。儘管原定要完成返回大西洋的回程,但他還是選擇了在愛爾蘭皇后鎮(他的家鄉)停留期間離開班輪。

他幾周後說,由於經歷了一次關於航行的奇怪預感,他選擇離開這艘命運多ship的船。儘管他做出了大膽的決定,但科菲仍繼續從事航海事業,因為鐵達尼號沉沒幾個月後,他籤署了關於茅利塔尼亞號RMS的工作。

2、伊迪絲·羅森鮑姆

伊迪絲·羅森鮑姆(Edith Rosenbaum),也叫伊迪絲·羅素(Edith Russell),是一位33歲的頭等艙乘客,他在巴黎復活節周日比賽報導了時尚之後,乘坐RMS鐵達尼號旅行。雖然她確實說過班輪是「你能想到的最美妙的船」,但她還從皇后鎮給她的秘書寫了一封信,上面寫著:「我將在這次旅行中休息我非常需要的休息,但是我無法克服我的沮喪和麻煩的感覺。我多麼希望它結束了!」

船撞上冰山後,伊迪絲(Edith)帶著她的小玩具豬設法逃離了救生艇11,據報導,它的音樂為乘客提供了極大的舒適感。四小時後,她安全地從救生艇中救出,一生中廣泛旅行,倖免於各種龍捲風,車禍和另一場海難。

1、威廉·T·斯蒂德

威廉·T·斯蒂德(William T. Stead)是一位英語報紙編輯,他應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的邀請,經RMS鐵達尼號(RMS Titanic)前往紐約,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會議。儘管以一流的乘客身份加入了這艘船,但Stead似乎在許多年前就預言了這艘船的終結,他在1886年寫了一部短篇小說,名為《大西洋郵輪如何降落》。它講述了一個橫跨大西洋的班輪的故事。載有916名乘客時沉沒了。它也描繪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場景,人們因缺乏救生艇而溺水而死,他認為有一天可能成為現實。

歷 史 人 物 簡 史

historical-figur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人物

相關焦點

  • "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為何第一次航行就沉沒了?
    借著這部電影的契機,許多人開始好奇當年號稱&34;、&34;的鐵達尼號到底為何會沉沒。正如許多歷史上轟動一時的事件一樣,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時至今日依然被廣泛討論,且持有各種意見的人爭論不休,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陰謀。
  • 鐵達尼號沉沒之謎
    很多人都應該看過《鐵達尼號》電影,該電影就是以「鐵達尼號」沉沒為背景,給人們講述了一個盪氣迴腸、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那麼,「鐵達尼號」沉沒之謎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許多人,網上也流傳著多種說法。
  • 鐵達尼號沉沒之謎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隨便找個人問一下:「你知道鐵達尼號是怎麼沉沒的麼?」,別人肯定會告訴你:「撞冰山了唄,這誰不知道!」然而,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 為什麼說鐵達尼號的"永不沉沒"徒有虛名?
    在1997年,這部由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溫斯萊特領銜主演的災難片《鐵達尼號》正式在全球上映,不僅獲得了18億美元的總票房,還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大獎,不僅收回了成本還賺了個盆滿缽盈。
  • 鐵達尼號沉沒另有原因?只因偷運木乃伊,導致詛咒降臨?
    眾所周知,鐵達尼號作為當時世界上最豪華,安全性最高的郵輪,在首航之日便遭遇沉沒。其中原因也引起了大家無盡的猜想。在形形色色的猜測當中,有一種說法頗為有趣。坊間傳言,是由於鐵達尼號運送了一件神秘的物品,受到了詛咒才導致其沉沒。這樣的說法有據可依嗎?
  • 《鐵達尼號》,5個基於真實人物的角色
    災難巨片《鐵達尼號》是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但並不是每個角色都是來自真實故事。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的沉沒仍然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災難之一,儘管其絕望的信號光可能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已經熄滅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災難史詩片《鐵達尼號》(1997)重新點燃了公眾對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戲劇性、浪漫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刺激的熱情。《鐵達尼號》通過乘客引人入勝的故事完美地捕捉了這艘世界上最著名的遠洋客輪的悲慘處女航。其所設定的故事人物既有虛構的,也有真實的歷史人物,其中一些人倖存了下來,還有一些人加入了1517個沉入海底的可憐人的行列中。
  • TOP10|10個令人不安的災難預兆
    預感有很多種形式——有些是模糊的感覺,有些是清晰的夢境。數以千計的人報告說,在一場巨大的災難或可怕的悲劇撼動他們的世界之前,就有預感。1. 美國航空191號班機1970年,連續10個晚上,David Booth都做著同樣的噩夢。在熟睡中,他目睹了一架噴氣式飛機偏離跑道,完全翻轉,然後突然起火。
  • 《鐵達尼號》|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與災難帶來的文化想像
    1997年12月19日,電影《鐵達尼號》上映,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執導的影片自上映以來獲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不僅獲得了14項奧斯卡獎提名,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突破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 《鐵達尼號》 | 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與災難帶來的文化想像
    1997年12月19日,電影《鐵達尼號》上映,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執導的影片自上映以來獲得了商業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不僅獲得了14項奧斯卡獎提名,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突破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 鐵達尼號沉沒另有原因?只因運送一件神秘物品,導致詛咒降臨?
    事實上,不論是這對有情人的結局,還是這艘當時最豪華的郵輪的覆滅,都令人無比遺憾惋惜。眾所周知,鐵達尼號作為當時世界上最豪華,安全性最高的郵輪,在首航之日便遭遇沉沒。其中原因也引起了大家無盡的猜想。在形形色色的猜測當中,有一種說法頗為有趣。坊間傳言,是由於鐵達尼號運送了一件神秘的物品,受到了詛咒才導致其沉沒。這樣的說法有據可依嗎?
  • 」鐵達尼號「2022年再起航?這次真的能「永不沉沒」了?
    這就是鐵達尼號。儘管鐵達尼號已經永遠沉睡在海底,但是這艘巨輪在人們心中從未沉沒。今年10月23日,《時代》雜誌報導,藍星航運公司策劃已久的「泰坦尼克2號遊輪」將於2022年首航。儘管這個項目關於鐵達尼號,但是卻包含著一個中國內核。在鐵達尼號出航100周年的紀念日,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克萊夫·帕爾默旗下的藍星遊輪公司啟動了「泰坦尼克2號」的製作計劃。
  • 鐵達尼號沉沒108年,為何一直沒將它打撈上來,原因令人心寒
    《鐵達尼號》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講述了貴族少女羅絲和落魄的青年畫家傑克之間的故事,該電影一經推出就大受好評,打破了數個記錄,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登上了影史NO1的寶座,在中國內地斬獲了3.6億美元的超高票房,那可是1996年的3.6億,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該電影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成的,1912年,真的有一艘叫做泰坦尼克的巨型油輪沉沒了。
  • 為什麼鐵達尼號會沉沒?難道是因為受到了詛咒?原因並不簡單
    引言:上個世紀初一艘被認為是「世紀豪華遊輪」的鐵達尼號在人們的歡呼下順利啟航了,但是它的航行並不順利,在一天晚上撞上了冰山後就逐漸沉入海中。
  • 泰坦尼克的沉沒之謎
    人們在感嘆影片宏偉的場面和感人的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再次掀起了探討鐵達尼號沉沒之謎的熱潮。鐵達尼號是由著名船舶設計師託馬斯.安德魯斯設計的,該船是當時世界上唯一超過千萬噸的巨型客輪,全長259米, 寬28米,泊位46328噸, 排水量66000噸。船艙內設備齊全,豪華舞廳、酒吧、吸菸室、遊戲廳、遊泳池等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檔案館 | Titanic 鐵達尼號沉沒前最後的照片
    ,拍攝時間正是 1912 年 4 月,這艘 「永不沉沒」 臨近沉沒的時候。1912 年 4 月 11 日,人們正在向鐵達尼號上裝載行李物品Browne 神父的登船時間是 1912 年 4 月 10 日下午,他提前預訂了船上位於 Promenade Deck(註:散步甲板,專供頭等艙乘客使用
  • 鐵達尼號已沉沒108年,為何不打撈?困擾世界多年的難題
    在上世紀初期,很多人都將鐵達尼號稱為是「永不沉沒的輪船」,從人們對於鐵達尼號的種種評價中就能夠感受到,這艘輪船是被寄予了深切期望的。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鐵達尼號的處女航行中,它便遭遇了沉沒的厄運。
  • 沉沒的「鐵達尼號」,因時代而生,因時代而死
    在此背景之下,鐵達尼號的建造只花了不到2年,但期間卻有246名工人受傷,9人死亡,事故受傷率高的出奇。 而首航的過程也並不順利,先是鐵達尼號的姊妹船——比它早一年出廠的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在海上發生相撞,迫使它不得不延遲首航時間,由原先的1912年3月20日推遲到了4月10日。
  • 太陽耀斑導致鐵達尼號沉沒?科學家:有人看到了北極光!
    相信大家在聽到後看到這句話時都知道它出自《鐵達尼號》。「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4日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後沉沒,其沉沒的真正原因在一百多年來眾說紛紜。有說是千年不遇的巨大潮汐將冰川堵在航道上、遭遇了非同尋常的「海市蜃樓」現象、船長喝醉酒、輪船的鉚釘質量不及格等等……最近有人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或許可以幫助解釋當時發生了什麼。
  • 研究:太陽耀斑活動導致了鐵達尼號悲慘性的沉沒
    1912年4月10日,號稱 「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蹟」的豪華客輪鐵達尼號開始了自己的處女航,而不幸的一幕發生在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面臨沉船的命運。據外媒最新的研究顯示,百年前上演的這幕悲劇性的沉沒,北半球正遭受一場中度到嚴重的磁暴襲擊。
  • 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百年沉船之謎終於解開
    在一百多年前的1912年,鐵達尼號的沉沒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這場慘案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最為主流的說法,就是泰坦尼克是撞到冰山之後沉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