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番外】秦始皇到底姓氏名誰?這個問題真的爭論了幾千年嗎?

2021-03-01 簡賢推球

【歷史小番外】秦始皇到底應該應姓氏名誰?這問題爭論了幾千年嗎?

       最近《大秦賦》熱播,掀起了戰國熱,秦始皇統一六國天下重新一統,統一度量衡,開創了郡縣制的先河,可以說其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具有改革性的,那麼對始皇帝一直有著很多爭議和野史,比如呂不韋之子說等等,由此引來「嬴政」「趙政」「呂政」等等議論,作為歷史愛好者,筆者翻閱了網上很多資料,並且引證一些史料,來說一說我的一家之言吧。

       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當今姓氏是個什麼概念?比如張三,李四,姓張名三,姓李名四。我們知道姓代表你的祖先,你的父親,爺爺留給你的,代表你們是一個家族的人,名代表的是你自己,張三來打比方,張是家族,三是它自己。那麼在遠古先秦時代有著更複雜的姓氏體系。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脈相傳的標誌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漸漸合為一體。

這段描述的意思就是在先秦時代部落族群為一個姓,比如秦人祖先在現在的山東菏澤發源地,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他們的族名叫做贏,之後商紂王有大臣蜚廉,蜚廉兩個兒子,一為季勝(趙國始祖),一為惡來(秦國始祖)。惡來因助商紂王,被周所殺,這一隻族人被周所歧視就投靠兄弟部落季勝那一隻。【當時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孟增因博學而受到周成王寵信,得到重用並賜之皋狼之地以為邑,所以孟增又號"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駕車)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裡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他們共同的姓叫秦,造父被分封趙地後以趙為氏,所以說此時秦的那一隻和趙的那一隻統稱趙氏,有的人或許不理解此事,按照現代的觀念侄子肯定不能跟著叔叔姓,但是在先秦時期,宗族才是基本的家庭單位,大於其他一切社會組織形式,侄子地位僅次於兒子(繼承權也是如此),高於其他一切。一個站錯了隊那麼族人就全歸另一個帶領。

那麼重點說說秦這一隻,【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秦非子)】。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周孝王賜給了他一小塊土地秦,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那麼秦為什麼沒有以秦為氏呢?我們在史書上也沒有見到秦政這樣的稱呼,個人認為雖然秦從趙氏分離出來但是並沒有否定自己趙氏的身份,至少沒有以此為恥,畢竟在趙氏大家族的庇佑下生活了很長時間早已認同了這一點,如果以此趙氏為恥那麼應該立刻改為秦氏,【《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他特別強調秦朝並非以國為姓(氏),雖然世有秦氏,但並非秦國王室這一支。】

史記之外的其他記載,皆為西漢初年的,也都支持秦王室為趙氏。(部分引自知乎)
陸賈對漢高祖說:「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陸賈跟隨劉邦打天下,前半生就生活在秦朝,他的話自然不會錯。

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在其《淮南鴻列》一書中就兩次稱秦始皇為「趙政」。如:「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人間訓》)、「趙政晝決獄而夜理書,御史冠蓋接於郡縣,復稽趨留,戍五嶺以備越,築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盜賊群居,事愈煩而亂愈生。」(《泰族訓》)。

漢武帝的兒子燕王劉旦曾上疏給皇帝:「昔秦據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輕弱骨肉,顯重異族,廢道任刑,無恩宗室。其後尉佗入南夷,陳涉呼楚澤,近狎作亂,內外俱發,趙氏無炊火矣。」(《漢書武五子傳》)

還有樓上某一位答主舉出的西漢竹簡《趙政》書。

而樓上答主們舉出的如高誘、班固等懷疑史記的,均是東漢人,距離西漢已經過了很多年,且經歷過殘酷的戰亂,社會制度、文化習俗發生了很大改變,因此他們的質疑並不比我們現代人權威多少。

為什麼自東漢以後,趙政之稱逐漸被拋棄,人們開始叫秦王「嬴政」?

因為自漢代開始,姓氏合流,西漢初期人們還能理解姓和氏的真正含義,到了東漢,經歷過天下大亂,人們已經忘記了這些區別,再看那些微言大義的古籍時,居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了,看不懂就要思考,但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為古人寫錯了。
這裡體現了東漢人與西漢人思維方式、生活的世界秩序的不同,西漢初年時與秦、戰國的社會秩序基本一致,是分封諸侯、宗法體系、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時代,而東漢時,人們便已經習慣了嚴格的郡縣制、中央控制地方、士族成為中堅、宦官都是太監這些種種,就已經步入了我們所熟悉的中華帝國時代

關於趙王室的記載
(韓厥)曰:「大業之後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鳥口蜀,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厲無道,而叔帶去周適晉,事先君文候,至於成公,世有立功,未嘗絕祀。今吾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史記?趙世家》)韓厥是晉國大夫,與趙氏關係不錯

趙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居二日半,簡子寤。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於範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史記?趙世家》)

【另外補充一點:秦趙共祖的部落在東夷少昊體系裡被稱為伯趙氏,圖騰為伯趙(伯勞),根據早期部落名和地名產生的規律而言,趙城恐怕是因部落名而得名,也就是說,在造父之前,他們就已經是趙部落了,史記中記載:「自蜚廉生季勝以下5世至造父,別居趙。」西周初的分封屬於舊國重封,西周封國差不多有近一半都是舊國重封,封地還是在原來的地方,這些國家大部分原本沒有氏而僅以部落名命名,舊國重封后漸把部落名/國名落實為氏。趙,恐怕也是類似情況。

司馬遷講造父被封在趙城而得趙為氏,是按照戰國、秦漢的邏輯來評判這個事件,實際上按照商代的基本邏輯,各方國皆有自己的部落名,一般都是用部落名來命名地名,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東夷部落更是如此,至於後來那些以地名為國/氏名的新封國家,他們所使用的地名大多是之前在此居住的部落名命名的。比如齊,便是夏代居住於此的強大風姓東夷部落齊的位置;唐,也是之前此地有已有唐部落;莒,也是己姓新部落取代嬴姓舊部落。】

總結以上資料,我個人認為秦始皇在當時應該叫做趙政,尊稱秦王政。在東漢姓氏合流後錯用了姓和氏的概念。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當真叫嬴政嗎?那趙政是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不論在電視劇《大秦賦》還是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秦始皇都成了熱議的話題。  說到秦始皇,你可能會脫口而出兩個字:嬴政。  但他真的叫嬴政嗎?  秦始皇叫什麼?
  • 《皓鑭傳》泛起的千年謎案:秦始皇的爹,到底是誰
    不過由於這部劇的大女主,是歷史上爭議極大的秦始皇的老媽——趙姬(劇中人李皓鑭[lán][演員吳謹言飾]),所以又一次把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一樁2000多年的著名歷史懸案再度展現在大家面前。這一樁歷史懸案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yíng]政,他的親爹,到底是誰。
  • 秦始皇身世為何一直是個謎?秦始皇父親究竟是誰?
    關於秦始皇父親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可能已經被討論了上年前的時間。
  •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后代沒有滅絕,專家表示,這四個姓氏很有可能
    我是「尋史跡」的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展現歷史的知識,各位路過的看官喜歡的給小編點個讚加個關注,您的每一次支持都是對小編的肯定,給小編關注點讚的都會迎來好運氣,生活幸福,財運滾滾哦!祝大家發大財。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后代沒有滅絕,專家表示,這四個姓氏很有可能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嬴政是歷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稱為始皇帝,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王朝,他對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影響巨大,被人們稱之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績不可磨滅,他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帝,一直尋求方法讓自己長生不老,想讓自己創建的秦王朝萬世永存。
  • 秦始皇的皇后是誰?(16)
    (1)第二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2)第三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3)第四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4)第五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5)第六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6)第七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7)第八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8)第九講: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 幾千年來,不為人知的秦始皇
    一個激情四射的詩人,竟然能沉潛入幾千年前死氣沉沉的甲骨金文,而其井噴一樣的學術成果,連界內的學人也禁不住瞠目結舌,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我涉足過古文字,對於其中的艱難困頓,略知一二。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有瑕疵,就像聞一多所調侃的,十句話有七句是錯的。但是他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西周斷代、東周分國,把林林總總的金文構築成一個龐大的體系,端的是大氣磅礴。
  • 幾千年前是一家!這個90後小夥讓我們聽到中國姓氏中的基因密碼!
    原來除了「趙錢孫李」這些常見姓氏之外 身邊還有許多人傳承著未曾聽過的姓氏 諸如班、東、果、惠、佀、宇文、澹臺等等 這些罕見姓氏的背後,都譜寫著一段段悠久的歷史 為了讓歌曲更好記憶 陳柯宇沿用大家所熟悉的《生僻字》旋律
  • 都說秦始皇是殘暴,是真的嗎?3件事情證明他有賢明的一面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經常會被喜歡歷史的人們津津樂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秦始皇生前的所作所為非常殘暴。所以劉邦項羽揭竿而起 讓統一六國的秦朝兩世而亡。那麼,秦始皇真的殘暴嗎?對於秦始皇殘暴這個說法,真的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和沒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一般持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從道聽途說裡了解秦始皇的人,大都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花費巨資修築長城,花費大量勞力修築阿房宮,搞得民不聊生,確實當得起殘暴君主的名聲。
  • 解開秦始皇的身世之謎?他到底是呂政,還是嬴政?
    1.生母身份也成謎對於秦始皇到底是秦氏血脈,還是呂氏血脈,這個問題被古今史學家們爭論了上千年。其實不僅是秦始皇的父親,他的生母趙姬也模模糊糊的。趙姬真正的姓氏名字早已無法得知,她到底是趙富家女,還是一位舞女妾氏,這一點有所爭議。
  • 「巴清傳」的正確打開:寡婦清的姓氏、生卒年、社會活動軌跡
    司馬遷只三句話,就寫了清的身世、身份、籍貫、職業和成就,還有秦始皇對她的禮遇,為我們提供了兩千多年前一位女巨富的簡單畫像。在史記中,像這樣有幾十字記載的人物,至少有幾千人,給出的簡略描述往往沒有提供完整的人物信息。
  •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三次思想大爭論,前兩次都迎來中國的強盛時代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真正長期的思想大碰撞大爭論只有三次,前兩次爭論之後,中國歷史上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前所未有的強盛期,無論是從前兩次的規律看,還是從今天中國發展的現狀和勢頭看,今天的中國,無疑正處於中華民族再次復興的歷史時期,而且這次復興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它的參照體系是全世界,是在全球化
  • 《尉繚子》作者到底是誰?尉繚是傑出的軍事家嗎?
    在1972年山東,曾出土了一了本名叫《尉繚子》的兵書,但是作者卻不祥,這在歷史上和現在都是少見的,為什麼呢?要說到尉繚,在歷史上還真是不少,一個是秦國政時期的尉繚。他再歷史上的記載還是相對比較多的。而另一位便是魏惠王時代的一個隱士。關於兩個人很多歷史學家也是眾說紛紜。
  • 所謂的「暴君」秦始皇,你真的了解嗎?
    大家都知道秦將白起坑殺趙國40萬兵,秦國,一夜之間,將趙國的所有兵卒都殺死了,而秦始皇又好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生,他便成為了趙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想而知,當時的嬴政和他的母親,在滿是敵人的國家裡,過的幾乎是顛沛流離的生活。而嬴政,也在趙國整整生活了八年才回到秦國。可是,回到秦國後的他,並沒有住進皇宮,而是和他的侍從趙高住進了鹹陽城外的一個小茅草屋裡。
  • 並不是胡亥和趙高的問題,原來都是秦始皇的錯
    在我們古代的歷史上,有一個朝代至關重要,這個朝代並不是唐朝,也不是漢朝更不是宋朝明朝,它就是秦朝,可以說如果沒有秦朝的話,可能後面真的不會出現這個大一統的局面,而是他的很多制度對於後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所以秦朝的歷史地位是很好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王朝,它卻是二世而亡,那麼這個原因什麼呢?
  • [名人歷史百科]千古一帝——秦始皇
    但是,舊志書上確有秦始皇鑿方山、斷長壟、以洩龍藏浦之水的說法。然而,也有人認為:秦淮屈曲,不類人工,疑非秦代所開。到底是不是秦代所開鑿的人工河,誰也說不清楚。用補藥,必定加棗秦始皇遊獵大獲豐收,當晚睡了一個好覺,做了一夜美夢。第二天一早就高高興興地返回京都。當時正值中秋,習習秋風送爽,田野小棗飄香。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區,大家都說焚書坑儒,就把他們當成一件事情了,其實,這是兩件事情:焚書和坑儒。
  • 扶蘇被殺,胡亥上位二世而亡,秦始皇的皇位到底傳給了誰
    秦國經過數代,數百年的經營才得以統一天下,但是誰能夠想到,大秦帝國不過到了二世就滅亡了,秦始皇泉下有知,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感覺呢,他滅亡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結果最後自己的國家也被人踏滅了,那麼他死的時候,是否真的將皇位傳給了敗家子胡亥呢?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看王立群教授如何說
    歷史偉人身世存爭議 恰巧是這樣一個古代的偉人,在史書中卻有一定的爭議——對於秦始皇的父親是誰,史書中存在著一定的爭論。《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其中記載了30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以及秦朝的歷史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8大姓,距今已有5000年,有你的姓氏嗎?
    但其實,這四個大姓的歷史還並不算悠久,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姓是八個。它們傳承了五千多年,是百姓之始祖,如今人口最多的幾個大姓還是源自於它們。它們有一個統稱,那便是上古八大姓,那麼這八個姓氏都有哪些呢?有你的姓氏嗎?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我們真的了解秦始皇嗎?
    可是現在慢慢地好像不太一樣了,通過對歷史的進一步挖掘和研究分析,很多歷史細節漸漸浮出水面,讓我們更加全面的認識了這位統一六國的始皇帝。從而使很多人開始對秦始皇的評價更加的客觀和公正了,甚至於很多人都覺得秦始皇不僅僅是一位統一六國擁有雄才偉略的皇帝,還是一位難得的英明皇帝。那麼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