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暴君」秦始皇,你真的了解嗎?

2020-12-23 青樓大茶壺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他剛出生時,叫趙政,十三歲登基成為秦王,在統一六國後,自行改名為始皇。

秦始皇並沒有一個好的出生,他出生於趙國,他從出生開始就在趙國的邯鄲被當成人質。並且他還出生在一個錯誤時間和錯誤的地點。秦始皇出生的時候,當時秦國和趙國當時的關係非常差,也正處於秦國與趙國交戰的時期。大家都知道秦將白起坑殺趙國40萬兵,秦國,一夜之間,將趙國的所有兵卒都殺死了,而秦始皇又好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生,他便成為了趙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想而知,當時的嬴政和他的母親,在滿是敵人的國家裡,過的幾乎是顛沛流離的生活。而嬴政,也在趙國整整生活了八年才回到秦國。可是,回到秦國後的他,並沒有住進皇宮,而是和他的侍從趙高住進了鹹陽城外的一個小茅草屋裡。他每天在小茅草屋裡學習書畫,學習武功,學習攻略等等,直到他13歲登上王位。

就是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嬴政,一步一步統一了全國,但是世人卻對他產生了許多誤解。

一、秦王親政的歷程是艱難

人們普遍認為,秦王的王位是秦王的父親秦莊襄王傳位於他的,其實不是,這個王位是靠秦始皇自身的能力得來的。當時12歲的秦始皇在校場上公開比文比武,通過重重篩選,他從秦國所有的世子裡脫穎而出,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讓秦始皇展頭露面,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秦王。但是,當上秦王后的他,就那麼一帆風順了嗎?其實不是。

在秦始皇頭上壓著兩座大山,一是"假父"嫪毐,二是"仲父"呂不韋。

當時的秦王嬴政年紀尚小,秦國大權由呂不韋和太后掌握,後來呂不韋見小秦王年紀漸長,害怕自己與太后通姦會惹禍上身,便引薦了嫪毐,嫪毐時不時的變戲法逗太后開心,太后喜歡得不得了,便讓嫪毐假受腐刑,以宦官的身份留在太后身邊侍奉。而後,太后趙姬為掩人耳目,攜嫪毐搬至秦國陪都雍城,兩人私通並生下了兩個兒子。在一次宴會上,嫪毐酒後失言,自稱是秦王的"假父",秦王得知後,勃然大怒,密令調查此事,得知真相後的秦王,十分憤怒,並與嫪毐大戰一場,嫪毐戰敗,被誅三族,嫪毐及其黨羽被五馬分屍。秦王也對自己的母親感到羞恥,將趙姬與嫪毐的兩個兒子套進麻袋,活活摔死,而趙姬也被流放,逐出鹹陽。

所謂"仲父"呂不韋,是年少時的秦王對呂不韋的尊稱,也是由於呂不韋對秦王來說,他有功。但是秦王想要親政,就必須除掉呂不韋。到最後秦王沒有殺呂不韋,而是下令讓呂不韋告老還鄉。

從公元前221年開始,秦朝正式成立,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自稱始皇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了全中國的皇帝,並開創了封建帝制。

二、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

從學習歷史開始,我們就被灌輸一種思想,秦始皇是一個暴君。可是,我們真的了解秦始皇這個人嗎?當我們了解秦始皇后,你還會認為他是一個暴君嗎?

1.秦始皇的偉大創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在中央,開創皇帝制度,實現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

秦始皇開創的封建制,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是歷史上的偉大創舉。封建制不同於秦朝之前奴隸制,在奴隸制下,奴隸不管如何始終都是奴隸,貴族也同樣無論如何始終都還是貴族,就容易導致,貴族勢力不斷增強,奴隸永遠沒有翻身的權利,也就使得生產力不斷減弱;而在封建制度下,奴隸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貴族。此時的秦朝已承認土地私有制,農戶可以通過耕種獲得收入,且那時候的秦國注重耕種,農戶也有機會翻身成為貴族。也正是由於封建制度的建立,秦朝才能夠得以強大起來,才會有如今的中國。而現在的印度,雖然廢除奴隸制40多年的,但是還是有許多人任然還是奴隸,始終翻不了身。如果早在秦朝時期沒有廢除奴隸制,今天的中國或許不會有今天的作為。

秦始皇的些許舉措,看似冷酷,但卻是處處在為國家統一著想,為百姓著想。

2."焚書坑儒"的真相

秦朝時期,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所謂的焚書坑儒,真的如世人所說那樣殘暴嗎?而那麼秦始皇焚的到底是什麼書,坑的又真的是儒家學士嗎?

對於"焚書",在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導致秦朝上下人們的思想混亂,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讓民間只能學習秦法,而將民間的其他書籍全部沒收,但是民間的一些農學和醫書並沒有沒收。這些書籍,秦始皇也並沒有將其焚燒,而是放在了藏書閣裡,一一保存了下來。

秦始皇"焚書"的第兩年,接著就是"坑儒",而所謂的"坑儒",坑是並不是儒家學士,而是民間方士。因方士想要接近秦始皇,從而傳《道經》於天下,於是告訴秦始皇,長生只是一個丹藥的事情,想要讓秦始皇煉製丹藥,秦始皇覺得受到欺騙後,感到憤怒,於是召集所有方士,將他們活埋。

而真正焚書坑儒的是項羽,項羽滅秦後,將秦保存的天下藏書全部付之一炬。這也讓秦始皇背了數千年的"鍋"。

3.為人仁義的秦始皇

秦始皇為人是仁義的,在他在位期間,他沒有還殺過任何一位功臣,即使是呂不韋。雖然呂不韋阻礙的秦王親政,但是秦王並沒有殺他,只是讓他告老還鄉。

秦始皇以統一天下為己任,讓天下老百姓不再受戰爭之苦。由於北部匈奴是遊牧民族,騎兵活動範圍大,需要大量軍隊鎮守,這也大大加重了北部人民的負擔,為了減輕人民負擔,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北部邊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秦始皇的種種舉措,都是為了百姓的生活,希望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

在秦始皇去世之前,都還想著國家大事,他叫來鎮守南中的將領,對將領說,"南中國的中國的大門,如果他日中原有難,你不能夠北上秦王,你的使命就是守好南中國的大門,因為秦可以滅,而中國不能滅,華夏民族不能滅。"

三、順應歷史趨勢的秦始皇

秦始皇的出身,在一定的情況下影響秦始皇一生的作為。小時候過著苦日子的秦始皇,在他統治期間處處為民著想。雖然秦法嚴厲,在人們看來猛如虎,可這也是順應當時時代趨勢。當時的秦朝剛剛滅了六國,統一中國,難免會出現秩序混亂的現象,如果不制定嚴厲的法律,秦朝將不會有今天如此的作為,甚至可能沒有今天的中國。

秦以後朝代的制度,幾乎沿襲了秦朝,甚至是今天的中國,都有沿襲秦朝的某些制度,而依法治國,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秦始皇也做了有許多不利的措施,但是人無完人,更何況身為一個君王,難免都會有不足的地方,但是這些不足,不足以證明秦始皇是暴君。

相關焦點

  • 被後人稱為「暴君」的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今天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了華夏,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他讓人民從此不再顛沛流離,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他還統一了那時雜亂無章的文字、度量衡,貨幣等等,儘管如此,但他一直被後人稱為「暴君」,那麼秦始皇他真的是暴君嗎?他究竟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惹得後來對他如此不堪的評價?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我們真的了解秦始皇嗎?
    秦始皇如果我們大家對秦始皇的印象,始終還停留在焚書坑儒、施暴政、求仙丹這個認知層面上,那麼我們對於秦始皇的印象的確不太好改變。從而使很多人開始對秦始皇的評價更加的客觀和公正了,甚至於很多人都覺得秦始皇不僅僅是一位統一六國擁有雄才偉略的皇帝,還是一位難得的英明皇帝。那麼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都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偏偏在秦始皇手裡實現了。
  • 為什麼秦始皇暴君的罵名沿系從古到今?
    秦始皇背上暴君的罵名,那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確實殘暴,不得民心,是個真暴君。有很多人都想為秦始皇洗白,摘掉他暴君的帽子。我認為不可能,也沒必要。秦始皇沒死多久,農民起義就開始爆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不僅僅是秦二世無能,趙高瞎搞,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埋下了隱患。自古都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 他是秦始皇,是被罵了兩千年的暴君,看看這些還覺得他是暴君嗎?
    說起秦始皇,很多人都會想起暴君這個形容詞,這個被大家痛罵了2000年的暴君,其實並非是一個真正的野蠻人,有許多關於秦始皇的歷史資料,都沒有被人指仔細的了解過。有不少網友表示,如果你看完那些秦始皇的歷史記錄,並且對他有一個相對正確的認知。
  • 秦始皇是暴君嗎?
    秦始皇確實燒了書,活埋了四百多人。看看《史記》怎麼描述焚書事件的。《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是暴君嗎?焚書、坑儒可信嗎?【原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鹹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秦始皇在鹹陽宮置辦酒菜,款待來為他祝壽的博士。周青臣為秦始皇歌功頌德,特別讚揚了郡縣制保天下太平,認為秦家王朝這樣可以傳萬世。始皇很高興。他47歲了,不用為以後的兒孫擔憂了,因為他創立了好制度郡縣制。可是這時候淳于越批評郡縣制,贊同殷商分封制,還斥責周青臣不是忠臣。秦始皇可能認為淳于越說的也有道理。他自己拿不定主意,讓大臣們討論。
  • 秦始皇是不是一個暴君?
    今天我們不想說這部電視劇,我們想和大家說說「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個暴君」的問題。想要了解秦始皇是不是一個暴君我們就需要先明白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按照社會形態分類,共有五種社會: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
  • 真正的秦始皇,你了解嗎?
    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中是這樣描述秦始皇的:「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蜂準」就是我們所說的塌鼻子(馬鞍鼻),「摯鳥膺」指雞胸,「豺聲」表明他有氣管炎。據郭沫若推測,秦始皇可能有生理缺陷,是一個軟骨病患者。刻薄少恩,虎狼一樣的心腸。焚書坑儒,築長城,簡直就不是人。
  • 歷史上,秦始皇到底是暴君還是華夏民族的英雄?大部分人誤會了
    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的過程漫長又艱辛,為了統一大業,秦國死傷的士兵無數。秦始皇雄心壯志,北面抗擊匈奴入侵,南方徵戰北越,修築萬裡長城,為了讓水陸交通更加便利,修築靈渠、水道。不僅如此,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統一貨幣,從此天下一統,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可以說,稱其為華夏民族的英雄也不為過。但是大部分人卻誤會了。
  • 秦始皇修——偉大的帝王還是殘酷的暴君
    秦始皇統一六國,修建長城抵禦北方匈奴的入侵,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第一次將郡縣制應用到國家治理當中,使得統一的概念逐漸被認可。從這些層面來講,秦始皇毫無疑問是偉大的皇帝,前無古人亦後無來者。
  • 秦始皇是明君還是暴君?為何後人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呢?
    秦始皇是個怎麼樣的皇帝呢?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的是沒有實用性的書籍,皇室是有保留各類書籍的,而且那個時代大部分知識都是口耳相傳留給下一代的,真正有用的知識都被人記在了腦中,焚的書對於學術思想的傳承基本沒什麼影響。
  • 同樣作為暴君,為什麼秦始皇成功了,而隋煬帝卻身死國滅
    引文:當代的一些史學愛好者們,總喜歡為古代的兩位暴君翻案。這兩位暴君一位是秦朝的開創者秦始皇嬴政,另一位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楊廣。 但是拋開這兩位皇帝到底是不是暴君不說,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為什麼同樣被古人稱為是暴君,秦始皇得以善終,而隋煬帝卻最終身死國滅。 對此,我的觀點如下: 一、兩位皇帝的個人威望不同 第一,在秦始皇正式發動吞併六國的戰爭之前,秦國的國內就發生過兩次政治角逐。
  • 都說秦始皇是殘暴,是真的嗎?3件事情證明他有賢明的一面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經常會被喜歡歷史的人們津津樂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秦始皇生前的所作所為非常殘暴。所以劉邦項羽揭竿而起 讓統一六國的秦朝兩世而亡。那麼,秦始皇真的殘暴嗎?對於秦始皇殘暴這個說法,真的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和沒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一般持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從道聽途說裡了解秦始皇的人,大都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花費巨資修築長城,花費大量勞力修築阿房宮,搞得民不聊生,確實當得起殘暴君主的名聲。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2021年元旦當天,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發表了一篇《「史劇」與「史觀」》的文章,對《大秦賦》美化秦始皇的形象進行了批判。  這篇文章認為,秦始皇作為「暴君」,這是歷史評價,是「既定事實」,我們不能「開歷史倒車」,不能「扭曲歷史」,不能「歌頌暴君」。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這篇文章認為,秦始皇作為「暴君」,這是歷史評價,是「既定事實」,我們不能「開歷史倒車」,不能「扭曲歷史」,不能「歌頌暴君」。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批判《大秦賦》但是也有一些反對者,他們認為,秦始皇被罵為「暴君」,是後世文人的「栽贓」,真實的秦始皇並非如此。縱觀歷史,橫看網絡,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確實非常激烈,針鋒相對。
  • 黑社會頭子萬人稱頌,千古一帝秦始皇卻被稱為暴君,為何?
    秦始皇可以說是萬 皇之始,否則後面的這些朝代的掌舵者都沒人會稱皇帝,但在歷史上確被冠以暴君的名號,何故來哉?秦始皇的偉大功績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已經知道了很多,每一條幾乎都是澤被萬世的。統一六國,給我們打下了現在國土的基礎疆域範圍;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方便了華夏的交流;萬裡長城到現在都堪稱奇蹟;都江堰把蜀中平原變為沃土,,,偉大功績屈指不可數,得用計算機,可是就這樣一位偉人,確被後人稱為暴君,為何?拿一個不能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人做個比較,民國時期上海的黑社會頭目杜月笙。
  • 六國霸主秦始皇,功過三皇德過五帝,卻也是殘酷暴君?
    對於古代歷史上的一些君主都是比較難以定義的,因為他們既有讓人讚嘆的一面,又有讓人可恨的一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一談千古一帝秦始皇。說起秦始皇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還是黑化的吧,因為秦始皇在歷史上也是做了很多殘酷的事情,漸漸的就被黑化了,不過秦始皇的功勞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就不能把秦始皇單純的定義為是一名暴君。
  • 功績福澤華夏幾千年,卻被貶稱暴君的秦始皇,其實是一位可憐人
    《大秦賦》帶我們重新回顧那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同時也把華夏歷史上第一位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推送到網絡熱議的風口浪尖之上,秦始皇到底是一位功績超「三皇五帝」的「千古一帝」?還是暴戾成性、勞民傷財的一代暴君?
  • 歷史上的暴君開始洗白了嗎
    為什麼現在開始對歷史上名聲不好的暴君進行了洗白秦始皇,商紂王,隋煬帝這三個人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暴君,然而他們三個不是一個等級的暴君,不能在一起相提並論。先拿商紂王來說,我們都知道紂王十分殘暴,是暴君的典型,他做盡了天下的壞事,然而現在有史書指出,紂王的暴行多是後人編造的,是歷朝歷代累積而來的。有史書記載商紂王是文武雙全功勳卓著的帝王,但是他的王位被周朝人竊取了,周人為了強化自身是正統的,於是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經過長年累積對紂王的污衊,於是紂王暴君的形象留了下來。
  • 歷代君主都曾殺過功臣,為何被認為是暴君的秦始皇卻沒有?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歷史上向來被稱作「暴君」的秦始皇卻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功臣,秦始皇繼位時,秦國已吞併了巴、蜀、漢中等地,並且吞滅了二周,在其故地設置三川郡。掌權後重用李斯、王翦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
  • 殷紂王真的是暴君嗎?
    他到底真的是暴君、無道昏君嗎?  帝辛,是中國商朝第三十二代君王,即末代君主商紂王,為帝乙少子,在位30年。「紂王」兩字是後人給他的諡號。帝辛天資聰穎,能言善辯。《史記》這樣描述紂王的形象: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