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偉大的帝王還是殘酷的暴君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大秦賦》的播出,再次將我們帶回了那個七國紛亂不止的年代,秦國在後期崛起,成為戰國時期唯一的超級大國,唯有趙國可以與其掰掰手腕,但是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也喪失了爭奪天下霸主的機會,統一天下的重任落到了秦國頭上。

秦始皇統一六國,修建長城抵禦北方匈奴的入侵,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第一次將郡縣制應用到國家治理當中,使得統一的概念逐漸被認可。從這些層面來講,秦始皇毫無疑問是偉大的皇帝,前無古人亦後無來者。

「奮六世之餘烈」

公元前247年,嬴政在鹹陽繼承王位,在對內平定長信候嫪毐的叛亂,除掉權臣呂不韋後,開始親政。重用李斯、尉繚,開始了統一天下的腳步。

自公元前230年開始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10年時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以往任何一位君王,開始稱皇帝。

千古一帝,功越千世。這兩個詞兒就是漢語裡專門用來形容他一個人的。

秦始皇一生只活了四十九年,十三歲繼秦王位,用二十六年滅六國,三十九歲天下一統,以三皇之「皇」、加五帝之「帝」,自封為「皇帝」,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故名始皇帝。

他在位共三十七年,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錢同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在中央創立皇帝制,實行三公九卿理國大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萬裡長城,築靈渠,溝通水系。一舉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王莽說他:「功越千世!」

李白《懷古》寫到: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只論霸氣,前四句已經世上無雙無對了。作為能讓詩仙李白這麼吹的男人,他不偉大也不行。

秦始皇未殺開國功臣及六國貴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殺死一位開國功臣,這如果都不能說明秦始皇不是暴君的話那麼秦始皇未處死六國貴族這點就可以說明秦始皇完全不是暴君

六國國君除韓國國君是直接被處死外,其他國君都是被流放,而楚國國君被貶為庶人,但並未被流放,不僅如此秦始皇還把原六國王儲遷移到鹹陽,有的甚至還做了官,而六國貴族大多是被貶為庶人,但並未處死他們,這跟後世皇帝相比,已經算是很仁慈了。

秦滅趙,(趙奢子趙牧)牧子興徙鹹陽,秦封武安侯,遂為扶風人。(王儉:《姓譜》)

對比劉邦;劉邦建國後大肆誅殺異性諸侯王,曾經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也被一一誅殺

對比朱元璋;劉邦誅殺功臣大多是誅殺武將以及異性諸侯王,朱元璋不僅殺武將甚至文臣也誅殺不少,如果有人說秦始皇殘暴,那劉邦和朱元璋不知比秦始皇殘暴多少倍了

安定帝國

剛剛建立的秦國並不安定,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國家的邊境一直遭受到襲擾。

為了解決外患,嬴政再度發動了戰爭。大將蒙恬率軍北上,出徵匈奴,一戰將匈奴人打怕了。為了避免匈奴人不斷的襲擾,始皇命蒙恬將燕、趙、秦等國家的長城連接起來,用以抵抗匈奴。

而另一方面,又有一支大軍南下百越等地,去徵討百越等少數民族,這也是秦軍損失最大的地方。秦末農民起義時,蒙恬的大軍與駐紮在百越的軍隊都沒有回到中原,否則項羽絕對不會贏得那麼輕鬆。

維護國家的完整

國家統一後,嬴政又迎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國家雖然統一了,但是包括秦國在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度量衡、貨幣,甚至是車轍都是不一樣的。

這樣也就造成了七個國家的人在交流以及互相交易的時候非常不方便,極大的阻礙了國家的發展,甚至是會衍發矛盾,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因此,始皇下定統一全國的文字、貨幣,使用統一制式的稱量工具等,以此來促進各地的融合。

始皇還將全國各地的有學問的人請到鹹陽,讓他們做博士,但是六國的人並沒有真心承認這個國家。

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東封禪泰山,隨行的儒生們因為封禪的過程而爭吵不休,這讓秦始皇明白六國沒有真正的認同自己。真正激怒秦始皇的事淳于越的上書,請求廢除郡縣制恢復分封制,這讓秦始皇明白要想讓天下歸心就必須控制思想,那麼無關緊要的書籍就不能留,這也是焚書坑儒的原因。

故而焚書坑儒雖殘暴卻並沒有原則上的過錯。實際上焚書坑儒焚的只是誹謗議論秦制的書籍,所謂坑儒,坑的只是那些上書勸諫恢復分封制的儒生,而並非天下的儒生,那些儒生反對秦始皇實行郡縣制,反對封建制,要求恢復分封制,試問,郡縣制在秦國都實行了兩百年了難道放棄先進法制去實行周朝落後的分封制?而且秦國數代人的努力就是為了一統天下,如果恢復分封制那麼就等於秦國幾百年努力全部白費了。

小結

綜上,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完整,包括所謂的焚書坑儒。更何況,焚書坑儒保留了所有的醫書、農業書籍等有關於日常生活的典籍,對歷史進程並沒有影響。而且秦始皇統一天下,使大一統初入人心,深深影響到了後世,厥功至偉,稱其為千古第一帝毫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六國霸主秦始皇,功過三皇德過五帝,卻也是殘酷暴君?
    對於古代歷史上的一些君主都是比較難以定義的,因為他們既有讓人讚嘆的一面,又有讓人可恨的一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一談千古一帝秦始皇。說起秦始皇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還是黑化的吧,因為秦始皇在歷史上也是做了很多殘酷的事情,漸漸的就被黑化了,不過秦始皇的功勞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就不能把秦始皇單純的定義為是一名暴君。
  • 功績福澤華夏幾千年,卻被貶稱暴君的秦始皇,其實是一位可憐人
    《大秦賦》帶我們重新回顧那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同時也把華夏歷史上第一位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推送到網絡熱議的風口浪尖之上,秦始皇到底是一位功績超「三皇五帝」的「千古一帝」?還是暴戾成性、勞民傷財的一代暴君?
  • 外國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不是秦始皇,而是中國人眼裡的一位暴君!
    現如今說到古代王朝的皇帝,自然而然會想起秦始皇,他奠定了此後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秦始皇一統六國,為華夏奠定了大一統的版圖,秦朝之後的王朝基本都是秦朝時期的版圖。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最早是明代思想家李贄稱讚的。在此之後我們都認為秦始皇是華夏文明的千古一帝。他對華夏文明的影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 為什麼秦始皇暴君的罵名沿系從古到今?
    秦始皇背上暴君的罵名,那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確實殘暴,不得民心,是個真暴君。有很多人都想為秦始皇洗白,摘掉他暴君的帽子。我認為不可能,也沒必要。秦始皇沒死多久,農民起義就開始爆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不僅僅是秦二世無能,趙高瞎搞,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埋下了隱患。自古都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 無法被超越的兩位帝王:一個奠定了中國版圖 一個確立了帝王制度
    秦始皇絕對是一位偉大的帝王,因為是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沒有他中國還處在奴隸社會,根本不會存在封建社會。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統一亂世的帝王,六國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200多年,而秦始皇僅僅只用了20年統一了天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統一貨幣、度量衡,築長城、修秦直道,這些都是他首創的。雖然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秦始皇可能是一位暴君,也就是弊在當代,但是秦始皇的成就可謂是攻在千秋。
  • 所謂的「暴君」秦始皇,你真的了解嗎?
    一、秦王親政的歷程是艱難人們普遍認為,秦王的王位是秦王的父親秦莊襄王傳位於他的,其實不是,這個王位是靠秦始皇自身的能力得來的。當時12歲的秦始皇在校場上公開比文比武,通過重重篩選,他從秦國所有的世子裡脫穎而出,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讓秦始皇展頭露面,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秦王。但是,當上秦王后的他,就那麼一帆風順了嗎?
  • 被後人稱為「暴君」的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今天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了華夏,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他讓人民從此不再顛沛流離,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他還統一了那時雜亂無章的文字、度量衡,貨幣等等,儘管如此,但他一直被後人稱為「暴君」,那麼秦始皇他真的是暴君嗎?他究竟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惹得後來對他如此不堪的評價?
  • 千古一帝嬴政,焚書坑儒,是勤政愛民的明君還是殘酷專制的暴君?
    大家聽到秦始皇第一反應是哪個詞?是不是焚書坑儒,如果是的話,可能這就是我們對秦始皇的固有偏見。焚書坑儒這件事讓秦始皇背負了千古第一暴君的惡名,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把焚書坑儒這件事從頭到尾的去了解一下,就會產生另一種感覺,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
  • 黑社會頭子萬人稱頌,千古一帝秦始皇卻被稱為暴君,為何?
    秦始皇可以說是萬 皇之始,否則後面的這些朝代的掌舵者都沒人會稱皇帝,但在歷史上確被冠以暴君的名號,何故來哉?秦始皇的偉大功績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已經知道了很多,每一條幾乎都是澤被萬世的。統一六國,給我們打下了現在國土的基礎疆域範圍;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方便了華夏的交流;萬裡長城到現在都堪稱奇蹟;都江堰把蜀中平原變為沃土,,,偉大功績屈指不可數,得用計算機,可是就這樣一位偉人,確被後人稱為暴君,為何?拿一個不能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人做個比較,民國時期上海的黑社會頭目杜月笙。
  • 秦始皇是不是一個暴君?
    說實話,我已經很多年沒有時間看電影和電視劇了,但是我還是把《大秦賦》都看完了。目前《大秦帝國》已經演了四部,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也就是侯勇和王志飛演的,這部電視劇我大概看了幾十遍吧。
  • 秦始皇是明君還是暴君?為何後人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呢?
    秦始皇是個怎麼樣的皇帝呢?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的是沒有實用性的書籍,皇室是有保留各類書籍的,而且那個時代大部分知識都是口耳相傳留給下一代的,真正有用的知識都被人記在了腦中,焚的書對於學術思想的傳承基本沒什麼影響。
  • 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揭密
    為什麼說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呢?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陸陸續續出現過大大小小494個皇帝,在這些皇帝裡面,有的功績顯赫,有的默默無聞,有的惡名昭著,雖然說,不可能有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帝,但功大於過的皇帝還是很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古代最偉大的皇帝——秦始皇!一個當之無愧的偉大帝王。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暴君?毛主席5句話給出答案!
    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3)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4)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 透過秦始皇的一生,學會正確地看待歷史,歷史本來就無需評價
    不論是一件事,還是一個人。不管歷史是如何,先用後人的眼光評價一番。歷史早已成為定局,歷史的本質是事實。而不是錯與對,功與過。人們有一個習慣,關於歷史人物,首先用功與過評價一番,尤其是對於帝王。秦始皇是眾多帝王之中爭議較大的一位。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那麼,歷史上,究竟是哪些人在「批判」秦始皇,將他罵為「暴君」呢?我們梳理一下歷史,就知道這些言論背後的原因了。  所有評價秦始皇的人,我們基本上可以分為六類:秦始皇「身邊的人」、古代「帝王」、古代「文人」、古代「權臣」、古代「學者」、現代人。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這篇文章認為,秦始皇作為「暴君」,這是歷史評價,是「既定事實」,我們不能「開歷史倒車」,不能「扭曲歷史」,不能「歌頌暴君」。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批判《大秦賦》但是也有一些反對者,他們認為,秦始皇被罵為「暴君」,是後世文人的「栽贓」,真實的秦始皇並非如此。縱觀歷史,橫看網絡,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確實非常激烈,針鋒相對。
  • 歷史上中國偉大的皇帝,秦始皇只能排第二
    #秦始皇#皇帝是古代帝王是統帥,他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然而古代的王朝內部也是勾心鬥角的,為了爭奪皇帝的地位,會大開殺戒,甚至為了鞏固自己的帝王政權,就連自己的親兄弟也不放過。那麼你知道現代的人們,是怎樣給中國歷史上皇帝排名的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五名明朝皇帝清聖祖康熙。
  • 歷史上的暴君開始洗白了嗎
    為什麼現在開始對歷史上名聲不好的暴君進行了洗白秦始皇,商紂王,隋煬帝這三個人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暴君,然而他們三個不是一個等級的暴君,不能在一起相提並論。先拿商紂王來說,我們都知道紂王十分殘暴,是暴君的典型,他做盡了天下的壞事,然而現在有史書指出,紂王的暴行多是後人編造的,是歷朝歷代累積而來的。有史書記載商紂王是文武雙全功勳卓著的帝王,但是他的王位被周朝人竊取了,周人為了強化自身是正統的,於是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經過長年累積對紂王的污衊,於是紂王暴君的形象留了下來。
  • 歷史上真正的秦始皇
    現在的人們一想到秦始皇,第一印象就是暴君或者是千古一帝,焚書坑儒,修長城,阿房宮,秦直道等等暴君的作為。那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幹過焚書坑儒呢?沒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一次在秦都鹹陽宮開會,前山東六國貴族及儒生,給秦始皇提出還是實行分封制,妄議郡縣制,李斯說過:建議秦始皇,把詩書百家等書收藏起來,燒掉民間妄議法令時政的書,以及歌頌前朝的書籍,好的書籍並沒有被燒掉,而是收藏在秦鹹陽宮。
  • 秦始皇殘暴統治,為何還有很多人說是明君?專家:中華文化奠基人
    說秦始皇是暴君之人應該是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對文化的打擊;修長城、修皇陵、開發嶺南等引發的繁重而殘暴的徭役;如果再加上一條秦朝的嚴酷刑罰也算,連坐、車裂等等,的確十分殘忍!下面我帶大家看看這三大殘暴行為背後對中華民族發展所做出的的巨大貢獻!或許你會覺得,這些都是一個民族發展所需要的犧牲!